-
娃兒一年級,語文考了B,我該批評他嗎?
一、先聊聊我家娃兒的情況;我家娃兒沒有上幼小銜接,識字量也比較小,非常活潑好動,話特別多,思維比較靈活,所以,上學之初我就預感到一年級對他會比較吃力。因為我家娃兒不識字,所以,對他來說,拼音就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就像一個不知道「從一天開始」的人理解「自始」一樣的難。為什麼我要先聊聊我家娃兒的情況呢?
-
面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娃兒,怎麼辦?
中午Johnny(老二)推門進來,滿臉笑開花地喊,媽媽,我們回來了(表姐下班去幼兒園接他回來)。我一時感慨頗多,一年前的Johnny還只會以單字表達,如今能說七八個字,進步很大。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從Johnny出生,我和娃兒爸心態就比較平和,覺得走路和說話皆為極其自然的事兒。
-
張憲:鄉親們喊我一聲「娃兒」
「小張這娃兒可能吃苦了,這些菜都是他種的。」……提起黃龍縣白馬灘鎮神玉村駐村幹部張憲,村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點不完的贊。11月12日,在神玉村,記者見到了這位鄉親們口中的「娃兒」時,他正在給村民老王囑咐冬季核桃園管理的事。很難想像,就在兩年前,說起農村工作,他還是一頭霧水。
-
爸爸雞起娃兒來,真的沒得我這個當媽的什麼事了
喊老公給娃兒輔導哈作業結果,你猜怎麼遭~老公說,我很忙,沒時間(西瓜表示好羨慕,我家老公有這種覺悟就好了)來看看他的準備,數學方面有加減乘除,以及數獨、立體等思維訓練,語文方面有每天300個寫字、持續一年的成語故事,閱讀也進入了DK百科書,自然科學也開始接觸,甚至連最火的「地攤」訓練也沒落下。
-
老南京小娃兒的秋天
在家門口擺好桌子,王小二一幫人浩浩蕩蕩捧著瓦罐、帶著蛐蛐進場;張大牛也不示弱,緊接著進場他手裡捧著兩隻瓦罐,得意洋洋看來是要決一死戰!抽籤以後,在李大毛的瓦罐裡鬥蛐蛐。兩隻蛐蛐一見面,「吱、吱」地叫了兩聲就相互對咬了起來。不吭聲一陣子的打鬥,小娃兒都是臉色緊張。突然一隻蛐蛐從瓦罐裡蹦了出來,裡面的砲翅紅鱗「吱、吱.」聲音清脆,王小二的夥伴「哇!
-
家有倆娃兒正成長
先給我家倆娃兒畫個像。老大,Jason,男孩。2011年出生。膚黑、個子一般,微胖。三歲讀幼兒園,六歲讀一年級。愛笑,性格外向,口才好,表達能力強。喜歡讀書,兩歲半開始親子閱讀,慢慢學會自己讀書。當年帶出去,被贊聰明可愛的無數。老二,Johnny,男孩。2016年出生。膚白、個子較高,不胖不瘦。在讀幼兒園小小班,九月份小班。愛笑,性格不外向也不內向,一般。
-
一年級娃兒
養娃兒容易,育娃兒,太難了
-
醫生,我娃兒出了水痘,要隔離好久呀!!!
每年冬季都是「水痘」的高發期!這讓不少家長、老師擔心。
-
婆婆:你這樣對親孫子,娃兒他媽你媳婦兒知道嗎?
不知是什麼原因?小孩子有點發脾氣,站在那兒不走了。但奶奶的做法,讓我一個外人看了覺得很無語……婆婆:你這樣對親孫子,娃兒他媽你媳婦兒知道嗎?周圍有人也在勸婆婆,小孩子還小,好好跟他講嘛,他會聽的,你不用打他!婆婆:你這樣對親孫子,娃兒他媽你媳婦兒知道嗎?
-
一二年級娃兒的成績到底重不重要,需要補課嗎?
一二年級娃兒的成績到底重不重要,需要補課嗎? 一,二年的娃兒要不要補課這個問題,很有爭議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同的家庭,不同想法的父母,農村和城市在這個問題其實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我老家有一個侄子,讀初二了,才考300多分。我們建議他去補課,可他父母說家裡都不允許補課,也就這樣順其自然。
-
給你說娃兒開學了!我這樣,你是啥樣的?
特別是今天醒來的時候,送娃兒去學校的時候,看到娃兒老師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嘴角瘋狂亂TM上揚,外加想來個原地騰空720度轉體。因為對他們來說,從娃兒開學的第一天起,他們就要開始品嘗凡間六大疾苦:送娃上學、接娃放學、一日三餐、帶娃上課、陪娃學習、檢查作業。並且一天24小時待命,歷時5個月,休息一小節!
-
47個成都警察爸媽:你們的「所娃兒」上幼兒園了(組圖)
他看上去有點呆萌,不像同齡的其他小朋友那麼精神。」 5日一整天,這張照片在紅牌樓派出所民警中間爭相傳看,大家都很激動——「看到沒有,娃娃都上幼兒園了,簡直長大了!」「你還別說,『所娃兒』就是乖,現在想起他都還多捨不得!」
-
娃兒長高的4種跡象,第2種最容易被媽老漢忽視
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娃兒的飲食搭配,建議多給娃兒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雞蛋,同時還要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娃兒骨骼發育,幫助娃兒長高。二、hai zi(鞋子)更換頻繁一般情況下,娃兒都是先長腳,再長個子。如果媽媽們發現娃兒最近一段時間腳丫長得特別快,剛買的新鞋子沒過多久就穿不下了,經常需要更換新的鞋子,這也說明寶寶要開始長高了。
-
我的啟蒙教育:娃兒,你自己蒙吧
因為所有的孩子將來都是社會的,每個人都好了,我們就可以享受良好的社會秩序。這兒談談我的啟蒙教育。孩子現在4歲,我對她的啟蒙教育可用一句話概括:娃兒,你自己蒙吧!因為我一直上很忙的班,手頭急需做的事排一大串,哪有時間和精力投資這些長期見不著效益的項目呢?舉例說明如下:孩子2歲半,問,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
-
專八母親在娃兒英語啟蒙上2個錯誤的「我以為」,差點誤事兒
本寶媽是英語專業,於是在娃兒的英語啟蒙上,自然是開始的早,但是因為2個錯誤的「我以為」,沒有充分利用娃兒10年的英語啟蒙關鍵期,效果打了很大折扣。而且下課後,我也會用課上的兒歌在家裡和娃兒互動、薰陶。於是,我想當然地以為,「咱家娃兒英語耳朵磨得早,英語接受度自然好」。在後來的生活中我發現,幼兒園階段的桃姐對英語沒有表現出高的「接受度」,試聽各種英語興趣課,都會半途跑出教室,沒有一個堅持到結束。
-
佛系媽媽很無奈:娃兒跳進了繪本坑
而佛系媽媽對自己和娃兒的要求沒有那麼緊張和有壓力,追求順其自然,可能有的是比較懶,哈哈哈~本人作為一位資深佛系媽媽也有被大家爭著給娃兒做早教的氛圍嚇到過,然後也會犯嘀咕:人家孩子什麼都學、什麼都會,我家娃兒是不是以後要負責「打狼」……可是,我都記不得從娃兒什麼時候開始了,不知不覺地,我就被他帶進了繪本這個
-
懷著娃兒也被老公打,怎樣認定家暴?這四類有力證據一定要收集好
救命啊,我遭我老公打了,我懷著娃兒,他也下得了手……」近日,巴南區一品派出所接到了這樣一通報警電話。報警人叫陳娟,她經熟人介紹與王超(當事人皆化名)認識,二人於今年6月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可是結婚後陳娟才發現,老公沒有了戀愛時的好脾氣,二人常常為瑣事發生爭執。吵架倒也罷了,在7月的某一天,王超竟然對她動了拳頭,起因只是因為陳娟勸他少喝點酒。
-
成都有個娃兒,把老師整「神」了
還有比這更艱難的,那就是輔導娃兒完成作業,尤其是輔導自己的娃兒完成作業!如果上網搜索關鍵詞「輔導作業」「家長」,我們看到的新聞畫風往往是這樣——這樣——還有這樣——這就是為何廣大家長朋友們要毅然決然將此重任交託給川越學管老師們:非不願,實不能也。
-
帶娃兒的時候怎麼擠出零碎時間提升自己
娃兒的爺爺奶奶回老家了,今天是獨自帶娃的第二天,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的勉強適應,估計過幾天就會遊刃有餘了。從原來有足夠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到現在的擠時間。在單獨帶寶兒之前我就簡單規劃了一下。這兩天實施了一下,下面說說我的規劃。
-
給娃兒做件衣服吧,很簡單,附裁剪圖哦,手工DIY樂趣多
給娃兒做件衣服吧,很簡單,附裁剪圖哦,手工DIY樂趣多。今天看到一組北歐風衣裙,款式都是簡單的,很適合10歲以下的娃兒。如果你的家裡正好有布料,不如給親手給娃兒做件衣服吧。只需要挖出圓圓的領窩部分,外側的形狀可以圓、可方,都隨便你自由發揮了。裁剪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縫紉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關鍵就是配色了。只要布料花色搭配的好,就會很漂亮哦。這裡有個最簡單的配色方案,那就是:白+淡藍=男娃兒色系;白+淡粉=女娃兒色系,如果沒有淡藍和淺粉色系的布料,那麼,白+淡黃是最保險的配色了,男娃兒女娃兒都適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