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是個城裡娃,但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樣樣精通的『村裡娃』啦。」
「小張這娃兒可能吃苦了,這些菜都是他種的。」
……
提起黃龍縣白馬灘鎮神玉村駐村幹部張憲,村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點不完的贊。
11月12日,在神玉村,記者見到了這位鄉親們口中的「娃兒」時,他正在給村民老王囑咐冬季核桃園管理的事。很難想像,就在兩年前,說起農村工作,他還是一頭霧水。
2018年,25歲的張憲被鎮政府選派為神玉村駐村工作隊隊員。
一直在城裡長大的張憲滿懷熱情地投入駐村扶貧工作中,然而幾天下來,他才發現,事情並不像他想像中的那麼好辦。「看我沒在農村幹過,說起農活一知半解,村民對我不信任,接下來工作都不知道要怎麼搞。」張憲一度非常苦惱。
為了更好地融入群眾,白天,他入戶走訪,與村民拉長短,熟悉村情民意;晚上,他仔細整理村民反映的各種問題和訴求,制定神玉村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和各類幫扶工作規劃、計劃。
幾天下來,誰家孩子沒書看,哪家老人身體不好……神玉村80多戶貧困戶的生產生活及全村水、電、路、房、產業發展等情況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再次上門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存書帶給孩子,自掏腰包給老人買藥。一來一往,鄉親們對張憲也越來越信任。
神玉村產業結構單一,集體經濟薄弱,張憲與村「兩委」商議,將目光鎖定到發展鄉村旅遊、中蜂和羊肚菌等新特產業上。
「真的想不到,能在家門口把錢就掙了。」今年6月,神玉村舉辦了首次村集體經濟分紅大會,村民孫養立緊緊握著張憲的雙手說。2018年5月,神玉村與西安文理學院合作,建立了羊肚菌種植試驗項目基地,10棚羊肚菌由村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憑藉土地入股和進園務工,孫養立一家領到近2000元的分紅款。
不僅如此,神玉村還擴建了百畝核桃園,建立2處中蜂產業園,107戶村民養起了中蜂。「小張來了以後,村裡擴建了核桃園,讓我們在家門口就多了一份收入,也不耽誤照看家裡老小,心裡很知足很高興。」圪嶗村貧困群眾杜養斌樂呵呵地說。
從幫助群眾解決日常急難事,到改善基礎設施,引導貧困群眾走「鄉村旅遊+特色產業」的發展之路……如今,張憲兩年駐村期滿,但他主動選擇繼續留在村裡。「村裡的各項事業才剛剛起步,得留下來繼續幹,才不辜負鄉親們喊我一聲『娃兒』。」張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