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腿,膝蓋旁邊疼痛,主要看,膝蓋的外側痛,還是內側痛,身體不同的部位,可能的誘因也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針對的去進行分析和判斷,問是什麼原因,不是盲目的問去怎麼治療,各位應該這樣!
1、膝蓋外側:
膝蓋外側的疼痛,應該考慮這三方面誘因,最多見的就是膝關節外側偏上方這個部位,這是生態股外側肌不好,很多人的髕骨位置都比較的偏外,髕骨軟化症都和這個肌肉有一定的關係,可以在身體膝關節的外側上方觸診看一下有沒有痛點。
還有一個身體膝關節外側疼痛的誘因,需要考慮髂脛束是否過緊,好發於X型腿和O型腿的人,由於過度的緊張以及被拉伸所導致的疼痛,還有就是身體外側副韌帶的損傷,這個可以觸到相關的痛點,也都是可以通過手法來解除的。
2、膝蓋的內側:
膝蓋內側疼痛的誘因當然也不只這一個,最為常見的也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是需要觸診股內側肌,這和股外側肌是一對好哥倆,它倆肌力不對稱,或許就會導致身體膝關節的閉鎖,其實也就是突然的膝關節伸不直這種,這樣或許也會導致身體膝關節內側上方疼痛。
另外就是內側副韌帶以及鵝足滑囊炎,鵝足囊是大腿內收肌的附著點,也是由於腿型不正從而誘發疼痛的出現,多數人的膝關節疼痛,都關注於關節內的退變,當然是半月板的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其實也會誘發疼痛,但是我們講的這幾個問題,都往往是同步損傷的!
那麼左腿膝蓋旁邊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運動的不當:
如果沒有做好準備活動或者是自身運動量太大,或許也會造成身體關節的疼痛。特別是關節滑膜炎或者是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更加容易導致身體關節疾病發作或者是加重。
尤其是上下樓梯或者是下山的時候,全身的重量完全是加在一側膝關節上面,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是正常站立時的數倍左右。
自身不良的走路習慣:
比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鞋或者是穿著拖鞋、高跟鞋長距離行走,這樣或許也會使身體膝關節長時間的處於非正常的受力狀態,從而造成身體膝關節的慢性損傷,從而引起膝關節的疼痛。
膝關節韌帶的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候的穩定性相對比較的差,如果這個時候突然受到外力所導致的外翻或者是內翻,則很有可能會引起內側胡總和是外側副韌帶的損傷。
臨床上面的內側副韌帶損傷佔絕大多數。患者會存在膝關節內側的疼痛、壓痛,小腿被動外展的時候疼痛或許會有所加劇,膝內側有一定的腫脹,膝關節活動或許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髂脛束症候群是導致患者出現外側的疼痛,比較常見的原因之一:
這個問題主要在於長時間的跑步或者是喜愛運動的人群之中比較的常見,那麼什麼才是髂脛束哪?它這就是一條相對比較大的肌腱!起於身體髖部的一小塊肌肉,名字叫闊筋膜張肌,肌腱部分沿著我們身體大腿的外側向下,越過了膝關節,止於身體脛骨的外側緣。
簡單的來說,如果當朋友們在長時間的運動之後,這條粗大的肌腱很有可能會與股骨遠端周邊的骨骼、其他的肌腱或者是滑囊發生一定的摩擦,從而誘發身體炎症從而導致的疼痛,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髂脛束的綜合症。
患者或許就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的疼痛,但是疼痛的位置要比半月板的位置偏上或者是偏下。
髂脛束綜合症通過醫生的相關查體就可以確定診斷,某些相對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核磁發現在身體肌腱和骨之間連接的地方有比較明顯的高亮信號,這就說明存在比較明顯的炎症反應。
針對於這種問題,衝擊波也真的是大顯身手的地方,如果症狀時間不是特別的久,疼痛當然也不是特別的嚴重,一般2-3次左右的衝擊波治療。
或許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緩解一定的疼痛。當然這其實也是可以堅持外用非甾體抗藥膏的。
比較頑固的患者可以採取局部的封閉治療,如果封閉仍然不可以幫助患者解決一定的問題,很有可能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了。
總而言之,對於身體膝關節痛點的處理,手法其實都是一樣的,主要以疼痛感覺舒服的力度進行按摩,每天一次,每次一個痛點3分鐘左右,如果處理的正確,馬上或許就會有輕鬆感,堅持到痛點的消失,症狀或許就可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