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範圍內學生流動遇阻。面對疫情,西南交通大學利茲學院迅速響應,主動適應疫情防控新常態,轉「危」為「機」,在當前疫情「大考」中實現新突破。
一、黨建引領,聚人心
疫情發生以來,學院直屬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凝心聚力,沉著應對疫情考驗。一是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小組,研究防疫對策,黨政班子和黨員幹部始終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二是迅速籌集防控物資,先後採購三批價值8萬餘元應急防疫物資,通過多方渠道籌集一萬餘只捐贈口罩、體溫計、防護服等物品,累計為學生發放口罩10000餘只。三是迅速決策,加強對在利茲大學就讀學生的關心和管理,研究制定「2+2」和「3+1」學生回院學習方案,第一時間發出《致全體在利茲大學學習同學的一封信》,組織口罩和藥品,火速發往英國利茲。《中外合作辦學》雜誌以《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為題報導我院直屬黨支部抗擊疫情的典型事例。
二、中英協作,穩教學
疫情發生初期,利茲學院迅速反應,聯合中英雙方專業負責人立即著手制定利茲大學教師來華預案、任課教師授課預案等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工作方案。利茲大學迅速成立校級應急委員會,分管國際事務副校長餘海歲院士專此發來慰問信,數理工學部為應對和處理利茲學院教學、質量管理、學生畢業等系列工作制定專項預案。同時,利茲學院與利茲大學數理工學部密切溝通,每周進行微信視頻會議及時交換信息,商議對策。
充分預判,提前謀劃,設計短、中、長期教學方案,最大程度地滿足了教學需求。學院在實施利茲大學Minerva線上教學的基礎上,有效利用One Note、Microsoft Teams、騰訊會議等平臺,實現理論課程網上教學活動全覆蓋。學院教學教師事務中心製作短視頻,提供操作指南;利茲大學發布Designing and Delivering Online Learning for Students Based in China為中國境內學生線上學習提供詳細指南,確保無一生落在「課堂」之外。
成立線上授課督導組,開展師生雙向周反饋,及時回應、解決線上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線開設三門課程實驗教學,學院將百套設備寄到學生家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停課不停學」。
三、勠力同心,迎評估
自去年5月以來,學院開始積極籌備迎接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評估工作。進入2020年,學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迎評工作。在學校大力支持和利茲大學有力配合下,學院全力以赴,分工合作,高質量地完成了迎評工作,形成《融匯中西,交通天下,培育英才》自評報告和《確保「六個到位」,為建成一流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而努力奮鬥》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匯報材料。
利茲大學對兩校合作辦學給予高度評價:「我們與全球多所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其中與西南交通大學的合作迄今為止最為重要,也最具成效。」「我們有信心,世界各地極具競爭力的研究生項目將會對利茲學院畢業生敞開大門。」「與西南交通大學的合作對利茲大學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我們願意並希望這是兩個機構之間的長期、深入的合作。因此,我們著眼於未來發展,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
四、厚積薄發,結碩果
2020年7月,首屆畢業生順利完成培養方案各項學業要求,達到雙方畢業條件,獲得兩校學位,畢業率為90.8%,其中獲得利茲大學一等榮譽學位比例為61.0%。研究生錄取比例為86.0%,14人獲得直博資格,進入QS世界排名前100的海外高校就讀比例為81.7%(帝國理工學院26人、倫敦大學學院25人、愛丁堡大學13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人、卡內基梅隆大學2人);27人進入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深造。
學院為畢業生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有溫度有意義的畢業活動。學院舉行了精簡版的授位儀式,製作微電影《獻給首屆畢業生》為2020屆畢業生獻禮。此外,學院組織了畢業生黨員最後一次主題黨日、最後一次值日、最後一次答疑諮詢、優秀畢業生「院長午餐會」、培養總結會等一系列活動。機械工程專業踐行學校「雙嚴」傳統,在明知利茲大學取消畢業一對一答辯、畢設成績已出來的情況下,仍然安排多位教師連續堅持6個多小時在線答辯,同學們由開始不理解到最後的感恩感激,「最後一課」給畢業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1年,該校利茲學院將繼續保持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做成做優,不斷書寫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人才的「奮進之筆」。(通訊員:西南交通大學夏夏 楊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