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其實很簡單,但是困難的是能否「持續穩定」的賺錢。「農民工收入」話題,是近年來被提起最頻繁的一個話題,如果按照日均收入來計算的話,很多農民工收入比白領還高,但是「長期穩定」卻和他們不沾邊。
不想做飯點外賣、心情不好來杯奶茶,周末和朋友看個電影。在年輕人看來十分尋常的消費,在三十年前的人看來,這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明顯有所提高,這些「享受消費」,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之一。
作為儲蓄大國,中國人是十分鐘愛存款的,而且是沒有理由的鐘愛。從2009年開始,中國就一直穩居全球第一儲蓄大國的位置,儘管這些年來儲蓄率有所下跌,但是中國「全球第一」的頭銜依舊還在。
提起儲蓄率下跌,大家的第一反應是:收入下降了。越來越多的「月入過萬」的話題被提起,但是看看自己的工資單,仍在四位數線上掙扎。但是和三十前的十位數相比,很多人的工資相當於已經翻了數百倍,為何大家仍在「喊窮」?
每當工資到帳,交完稅之後仍有四五位數的收入,看著工資單感覺還不錯,自己好像已經過上了中產階級的生活,但是在大城市的職場人士們,交完水電、買完糧油米麵,女生再給自己置辦幾套衣服,再看看銀行卡,所剩無幾……
明明已經是翻倍的工資收入了,為何很多人仍然過不上「夢想」中的生活呢?近些年來,不管是工資水平,還是養老金水平,都有顯著的提高。而退休金的上漲,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但是不管對於退休人士,還是在職人士來說,到手的錢越是上漲,好像越是「不夠用」。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你的工資上漲幅度,跟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更加跟不上房價的上漲幅度。如今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很多人不吃不喝一個月都買不起一平方米,更不用說買下一整套房了。
儘管我們的工資一直都在上調,但是不論是在職人員的工資,還是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按照同一個比例上調的,最終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工資高的越來越高,退休金高的越來越高,但是工資少的,仍在底層搖晃。
絕大部分人的工資,來自於自身的勞動成果,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的「工資」來自於資本。這也是各大銀行的年報中,都透露出同一個事實的原因,整個世界,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剩下的20%的財富,才由80%的人「平均分配」,這也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當然了,除了這些客觀原因之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這些「喊窮」的人本身,主觀的覺得自己「窮」的人,即便是年年漲工資也會覺得自己「窮」,這是個人自身的主觀原因。當然了,我們的工資上漲這是事實,但是「越漲越喊窮」,這就不能全部歸咎於物價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