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氣到心梗住院!
這不是段子,
而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事情!
陪孩子寫作業,
已經上升到了危及生命安全的程度。
以前父母們總說,
有你這種孩子,老子少活5年!
他們說得不對。
起碼也得少活10年!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問:
自家孩子平時看著挺機靈,
為什麼成績總上不去?
開學才一個多月,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
學習困難諮詢門診已接待了近百個孩子。
每位家長走進診室時都是一臉的著急,
第一句話就問,
「醫生,我家孩子
學習成績為什麼總是上不去?」
小娟在杭州城北某小學上三年級,
學習成績總是穩穩地處於全班中下水平,
父母看著卻只能幹著急。
開學後不久,父母帶孩子來到了
學習困難諮詢門診。
方醫生說,據她父母介紹,
小姑娘平日裡在學校和在家
都是這麼安安靜靜,回家就做作業,
有時間還會看點感興趣的歷史書,
可她的成績為何總是平平,
家長曾一度懷疑她的智商。
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
小娟的智商測出來有130,
比平均值高出了30,已屬於很優秀水平!
而她的「天賦」在歷史方面的表現
是有目共睹的,
許多同齡孩子連中國的朝代
更替都沒搞清楚,
她已經在那琢磨「二戰」、「東歐劇變」、
「蘇聯解體」等國際上重要的歷史話題,
說起來連大人們都常常接不上。
於是,父母又以為嚴重偏科
是導致女兒成績總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在測智商後,方醫生又為小娟做了
注意力、視聽整合等一系列專業的檢查,
然後又向老師和家長詳細了解
小姑娘的日常表現,
最後得出的結論竟是孩子患有多動症!
方醫生說,患有多動症的孩子
因為不能好好集中注意力,
90%以上學習成績都不好。
這讓家長很不解,
孩子明明很安靜,怎麼就有多動症了?
對於多動症,國內外調查發現患病率為3%~6%,
男女比為4~9:1,但臨床上發現,
在安靜的多動症中,
女孩的比例要遠遠高於男孩,
因此家有特別文靜女孩的家長尤其得多個心眼。
患有多動症的孩子,
有些嚴重的還會導致學習障礙、
對立違抗、焦慮、抑鬱等。
在大家的普遍認識中,
多動症的孩子就應該是成天上躥下跳,
一刻也閒不下來。
殊不知,那些平日裡過分安靜的孩子,
也很可能是多動症患者,
他們的多動不表現在行為上而是思維上,
具有很強的隱匿性,
99%的家長都會忽略,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就拿小娟來說,老師反映,
她在上課時看起來端端正正地坐著,
但並沒有在認真聽講,
有好幾次點名讓回答問題,
她就像沒聽到一樣,
要等同桌提醒了才緩過神來。
爸爸媽媽吐槽,
女兒雖然放學後一回家就做作業,
但他們去向同班同學了解後才知道,
人家平均一小時能完成的作業,
她都得兩小時才能做完。
方醫生表示:
「上課神遊,做作業磨嘰,沒有時間觀念
是安靜的多動症典型表現。
另外,晚上入睡困難,
早上不肯起床,
自己的東西不會整理,
不能很好的與同伴交流等症狀也需警惕。」
專家稱,多動症的學名又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場合過度運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等。
大概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注意缺陷型,二是多動衝動型,三是前兩者的混合型。第一種看起來雖不吵不鬧,但其注意力卻沒集中在該做的事情上,腦子其實在神遊。也因為病情隱匿,所以這類型的多動症非常不容易發現。
原來多動症也可以很「安靜」,
看完專家分析,網友紛紛開始懷疑人生,
並調侃稱終於找到困惑多年的原因了,
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對於孩子來說,
注意力受年齡、性別、環境等各方因素影響,
通常下述四點中符合其中一點,
家長就該提高警惕。
若四條全部吻合,
家長要馬上帶孩子看專科醫生!
一看注意力集中時間:
正常的5歲~6歲孩子注意力可集中15分鐘左右;7歲~10歲孩子為15~20分鐘;10歲~12歲孩子為25~30分鐘;12歲以上學生能集中半小時以上。多動症孩子達不到這個水平。
二看活動是否分場合:
正常孩子活動起來會分場合,不該動的場合不亂動,而多動症孩子動起來不分場合。
三看自控能力:
正常孩子自我管控情緒的能力較好,多動症孩子往往無法控制情緒,不僅表現得很任性,還時常摔砸物品。
四看他人評價:
多動症孩子表現出的好動行為往往是紊亂的、破壞性的,因而從他人的評價中即可發現孩子的好動是正性的還是負性的。
所以家長們平時如果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就能快速幫助孩子把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扼殺在搖籃中。
但是如果能得到及早幹預和治療的話,
大多數多動症患兒
還是可以收到較好療效的!
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多動症是一種疾病,不能歧視打罵多動症患兒,更不能侮辱其人格,損傷其自尊心。發現其品質中的閃光點,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但對患兒的打架傷人等攻擊性行為、破壞公物等破壞性行為以及說謊逃學等不端行為,應像對待正常兒童一樣堅決制止,不可袒護。對待多動症的患兒,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發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可讓他從事感興趣的活動,如看畫冊、聽故事。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可有意識地讓他下棋、畫畫等,鍛鍊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但是,要求孩子學習做事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引起疲勞。
培養孩子善始善終的習慣。
孩子做事時,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幹擾的影響,如別人的交談,窗外的聲響等都會使孩子放棄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家長對孩子做事要多關心和指導,加以肯定和表揚,鼓勵他善始善終做好每一件事,堅持把每一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廢。
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要提高孩子的認識,讓他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幫助孩子逐步學會正確判斷和評價自己的行為;要制訂一些簡單的規章制度,作為孩子的行為準則,讓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把過多的精力引導發揮出來。
對於這類活動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
帶孩子到醫院,請醫生進行心理治療。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矯正治療孩子的多動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耐心地對其教育引導和矯治,切不可採用打、罵等粗暴的手段,否則不但不能達到矯治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使其加劇,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而對於孩子功課總是寫不好,
這位媽媽經過無數次摸索,
也提供了這些小妙招!
1. 和孩子商量好做每項作業大概需要的時間,低年級的孩子能專注寫作業的時間比較短,最好把每項作業切分成10-20分鐘。超出20分鐘的作業,如寫看圖說話,中間可暫停5分鐘休息一下(如喝水、上廁所、吃水果、發呆都行),然後接著做。鼓勵孩子專注快速地做好一件事情再接著做另一件。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己看時間做事。
2. 和孩子說好,爸爸媽媽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不能一個晚上都陪著Ta寫作業。約定一個時間,如晚上7-9點的時間爸爸媽媽可以輔導Ta寫作業,超過這個時間作業的問題就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3. 和孩子約定好,作業必須在幾點前完成,完成不了的話也不做了,按時休息。
1.清理桌面上容易讓孩子分心的一切東西,只留文具和書本。筆只留一支,最好是自帶橡皮的那種。獨立的橡皮擦很容易成為孩子拋耍的玩具,你試試就知道一塊橡皮足以引發咆哮的戰爭。書本只留下正在做的作業的書本即可。
2.喝水、上廁所等事情在做作業前完成,可減少離開書桌前的機會。
3.創造一個安靜的作業環境,關掉電視,家長不玩手機,坐在旁邊看書或做些工作上的事。
1. 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路,哪怕是讓Ta喝水或吃東西。Ta寫作業時要全神貫注,既是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周圍環境的抗幹擾訓練。家人可以在旁邊做事,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響就行。比較安靜但不是刻意營造的環境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和抗幹擾能力。
2.寫日記或作文時,鼓勵孩子遇到不懂的詞語時用拼音標註,寫完後再查字典或問父母。一可以保持思路的連貫性,二可以避免孩子養成依賴父母的習慣。
1. 寫完作業後,家長檢查後可在孩子做錯的地方劃一個大致的範圍讓Ta自己檢查,教其快速有效的檢查方法。每個知識點易錯的地方可進行歸類整理,尤其是數學作業,堅持下去益處多多。
2. 讓Ta參看作業和課表,自己收拾好當天的作業和第二天要帶的書本和文具。
為什麼孩子很聰明,成績卻上不去?
如果有以上症狀,請引起重視!
對於多動症,
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以此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使得孩子能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