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孤
【國內「院長」、「專家」的界定標準,已經低到沒有門檻了。】
1
今天,#專家建議放開三胎#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榜一,引發網友廣泛熱議。
院長任澤平發表文章表示:
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微博上所謂的「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其實這個「專家」,就是院長任澤平。
任澤平是什麼人呢?
——清華大學博士後、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研究院院長。
在提出放開三胎的建議時,任澤平院長還不忘表達自己的「愛國立場」:「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是「十四五」規劃建議的明確要求。
一個星期前,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李部長「焦慮」地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今天恆大研究院院長精準站隊:
「恆大永遠和國家站在一起。」
一如兩年前,恆大許老闆迎來高光正的巔峰時刻時,上臺領獎說的第一句話便是:
「感謝國家給予恆大的一切。」
且不說任澤平院長的「專家建議」利國利民與否。
單單是語言邏輯問題,根本就說不通啊。
——放開二胎效果不及預期,建議先放開三胎。
兩個孩子老百姓都不願意生,你卻鼓勵老百姓生三個孩子?
——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2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先生不斷「推陳出新」,提出過許多高招建議:
「5000點不是夢」、「改革牛」、「一線房價翻一倍」...
11月13日,建設銀行和匯添富基金聯合舉辦「縱論數字經濟大時代投資機遇」的高峰對話。
任澤平院長再出金句:
「中國雖然人均GDP已經到了1萬美元,但發達國家門檻是12600,也就是如果說我們自己正常發展,5年,我們就邁入發達國家門檻了。」
那個說「中國疫情死了4000個人等於一個沒死的」旅美社會學家李毅學者,稱「美國活不了」了:
「中國經濟現在全球一枝獨秀,中國超過美國時間提前了,2027年沒有問題,美國活不成了。」
而等到媒體人士怒斥李學者毫無人性的誅心言論時。
李學者狗急跳牆了:「我是愛國人士,批判我的都是國內外敵對勢力。」
宇宙第一自媒體網紅「咪蒙」,當初為什麼會涼涼?——因為共青團官微親自下場,怒批咪蒙:「對你而言,【愛國】只是一場生意。」
同理,對於今天的旅美社會學家李毅學者而言,對於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專家而言,【愛國】,也只是一場生意。
3
11月6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顯示,蘇寧控股集團旗下蘇寧電器集團之全資子公司南京潤恆將向恆大地產戰略投資200億元。
蘇寧200億戰略投資恆大地產的新聞出來之後,關於恆大的負債謠言不攻自破。
——200億的錢沒人看見,價值2000億的廣告效果,卻是韭菜們有目共睹的。
疫情期間,恆大砸了以億為單位的廣告宣傳,「恆大7折賣房」的廣告語,基本刷屏了國內所有現象級的國民APP開屏廣告。
庫存依舊是太多,房子還是賣不動。
站在愛國立場上,響應民政部部長的「焦慮」口號,恆大研究院院長再度出手:「建議全面放開三胎。」
與此同時,恆大燒了幾百億之後的恆馳天下新能源汽車也造出來了。
許老闆親自驗車,提出口號2035年銷量突破500萬。
恆大集團向來的口號都是:「快、大、多、愛國。」
國家政策要求樓市去庫存,恆大7折賣房;
總和生育率突破警戒線,恆大研究院院長建議開放三胎;
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重點扶持項目,恆大燒錢閉門造車。
——永遠和國家戰略站在一邊。
恆大的生意,離不開「愛國」。
4
在恆大研究院院長的開放三胎高招建議同時,我恰巧聽見了另外兩位大佬說了幾句實話。
2月25日,新浪財經在中國經濟論壇年會現場,對話了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吳敬璉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是中國經濟學界的泰鬥。
吳老直言不諱:「地方政府現在債務問題太大,這個槓桿率這麼高,是很危險的事。最近幾年,個別企業資金鍊斷裂的事頻繁發生,安邦負債都上萬億,這是必須要警惕的事情。」
——查一查恆大的負債率,估計許老闆自己都要嚇一跳!
12月7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談到:
「我希望政府不要去做那些沒有效益回報的投資,我看有的地方,路修好了挖開來重新修過,很好的房子,拆掉了再重新建,人為的製造GDP。GDP其實是個很虛的東西。」
恆大任澤平院長的「5年跨入發達國家門檻」,倚仗的數據也正是中國人均GDP已經到了1萬美元。
——其實明眼人一眼都能看穿,GDP是個很虛的東西。
一個基本的現實情況是:
負債萬億的企業還沒倒閉、過高的樓價泡沫經濟還沒倒臺,不是因為市場自發行為調節能力多麼牛B,而是國家的宏觀管理水平在硬撐著!
喊口號扯大旗的,都只是為了名利場上的角逐罷了。
——對這些所謂的專家院長而言,愛國真的只是一場生意。
「嘴上全是主義,心裡全是生意。」
5
我覺得吧,國內的很多名人在發表名言時,針對名人的頭銜頒發,國家還是要設立一點門檻的。
小學生班級裡當個組長,還得考察一下品學兼優是否德行合一。
怎麼國內的「專家」、「院長」之類的名人,跨入的門檻越來越低了?——隨便拿個身份證,就能成為一個有身份的人了?
離婚冷靜期的餘波震蕩還未退去,放開三胎的建議就提上日程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充滿尿性的高招建議,沒準最後還真就被採納收用了。
人口紅利吃得只剩渣了,還要再吃一波?
鬼城爛尾樓空置房居高不下,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就把目光瞄準了下一代人?
7折房、暴雷的長租公寓、普遍的爛尾樓,坑完了這一代人還不夠,還要繼續坑下一代人?
離婚冷靜期、全面放開三胎政策、延長男女退休年齡至65歲。
——院長專家們的愛國人設是立穩了,老百姓的國計民生問題,誰來解決?
國計民生,兼則兩全,偏則俱廢。
建議下一次意見徵求稿、專家建議、院長良策再發布的時候,先把偽磚家的麥給關了,然後再開放評論區,聽取人民群眾的心聲。
——看著這些爛俗的表演,我當真是厭煩了。
回頭抽空,給他們繡一條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