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0時,樂之書店·天心店一樓閱讀區。
導
語
每到周末,位於長沙市天心區的樂之書店內人氣爆棚,來人或拿一本書,沉醉其間;或領著小孩,尋找各自合適的書籍……
每天下午或者晚上,書店二樓常是精彩的文化沙龍、閱讀分享會等活動,讓這裡成為粉絲們的心靈驛站,閱讀愛好者的「打卡地」。
月均3萬餘人次的客流量,一年近千萬元的營業收入,這樣的數據,在當前實體書店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無異於萬綠叢中一點紅。樂之書店為何能做到逆勢而上,近日,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01
「一座藏匿於公園裡的美好書店」
離地鐵一號線省政府·清風站不到200米,被湘府文化公園半環繞的一處,便是長沙市新華書店與天心區政府合作共建的樂之書店·天心店了。
「一座藏匿於公園裡的美好書店。」記者由衷驚嘆。
公園裡的書店
被綠樹環繞的書店,造型別致,有著紅色的外牆,大片大片的落地窗,出了書店即是公園。
循著書香進去,簡單、清靜、溫馨。兩層樓的書店,總面積1255平方米,閱讀、文創、咖啡、沙龍、親子,每一項功能安排得恰到好處。
2萬冊圖書、3200種文創產品,還有兒童遊樂閱讀區、休閒簡餐區,「老中青幼」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樂趣。
「這家店我很喜歡,它就是我理想中書店的樣子。」家住離書店不遠處的夏風是一位投資人,時間相對自由,他每周至少會來書店3次,看看書、買買書,有時帶上電腦,買上一杯咖啡,就在書店裡辦公。「環境舒適,裝修很藝術,還有大家認真看書的樣子,這種氛圍,特別好。」夏風對記者說。
退休醫生歐陽春福幾乎每個周末都帶著孫子來樂之書店看書,她看小說,孫子看卡通故事書,有時兩個人一坐就是一下午。「看書看累了,抬腳出去就是公園,孫子在公園裡瘋跑,我慢慢散步,盡享天倫之樂。」歐陽春福說,這是她和孫子最放鬆和快樂的時光。
「現在我們這裡每天都有從星沙、嶽麓區專門跑過來看書的讀者,每天早上9時30分,就有人守在門口排隊了。」 樂之書店·天心店店長楊方銘告訴記者,2018年11月18日書店開業以來,目前已擁有會員上萬人,書店也成為了天心區新的文化「網紅」打卡地。
書店建在公園裡,獨特的區位優勢,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
楊方銘告訴記者,天心區政府積極支持樂之書店打造成為南城的文化地標,給予5年減免租金和裝修補貼,並把樂之書店作為相關文化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
「政府的支持讓書店在理想與現實中找到了一席之地,今年1至5月,疫情影響下,書店的零售額比去年同期還增加了十幾萬元。」楊方銘略帶自豪地說道。
02
「『燃燈之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6月18日晚,天心區紀委監委黨總支「不負韶華勤讀書,見賢思齊促成長」讀書分享會在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辦;6月19日晚,省政府辦公廳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第三組讀書分享會在樂之書店·天心店舉行……
像這樣的讀書分享會、新書籤售會、文化沙龍活動,開業一年多以來,樂之書店·天心店已舉辦了420多場。人民藝術家王蒙、央視主持人敬一丹和知名作家韓少功、王躍文等先後做客樂之書店·天心店。同時,他們也成為了和樂之書店一起前行的城市閱讀推廣人。
「每天晚上我們都有活動,通過活動,樂之書店真正成為了讀書人的家,關於書、關於人、關於生活,都可以在這裡自由交流,也因此吸納了20多個讀者群萬餘名忠實會員和粉絲,每次活動都成為讀書人的一次歡樂聚會,也成了樂之書店的『燃燈之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楊方銘對記者說道。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樂之書店還引入了大數據分析記錄系統,捕捉攝像頭和熱力感應接口,能夠完整地記錄書店日常經營影像、客流量、讀者年齡及性別、新老顧客、讀者集聚坪效等數據,為書店隨時調整經營思路、強化閱讀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及直觀分析。
不僅如此,記者看到樂之書店還在旁邊開闢了一塊場地,打造24小時智能書店。在這個智能書店,涵蓋24小時營業系統、人臉識別技術、自助支付結算方式、顧客大數據支撐等,讓它不僅是一間便民書屋,更引領著全新的閱讀方式。
「樂之書店就是『讀者之家』,我們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讀者。」楊方銘說,「若有單位來書店舉辦活動,書店會為他們安排好活動策劃書、海報、主持人等。書店二樓設置的休閒簡餐區和0到12歲未成年人閱讀體驗區,也是為了滿足讀者要求而設置的。」
「我很喜歡這裡,在這裡我能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工作之餘還能看看書,同事之間的相處也特別愉快,像在家裡一樣親切舒服。」不僅讀者喜歡,在樂之書店工作了一年半的店員洪碧君也坦言喜歡樂之書店的氛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盞燈、一家人、一座城,在樂之書店,品一杯香茗,與書相擁,偷得浮生半日閒。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公園裡的書店丨樂之書店:品一杯香茗,與書相擁》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