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樂目前的欠債金額是4000萬元左右,還有1700萬元是上海永正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思考樂為擔保向銀行所借的貸款,造成思考樂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投資方——上海永正企業將4000萬元貸款用於了其他關聯企業的投資。
所有投資過中國股市的人幾乎都聽說過這個詞:大股東佔款。在長達數年的股市低迷中,一家又一家公司因為這個原因而被迫退市,以致媒體將大股東佔款稱作中國證券市場最大的「出血口」。
但是,極少有人會將大股東佔款與一家民營書店聯繫起來。
今年6月以來,一場巨大的債務危機降臨在上海民營書店思考樂頭上。出版社紛紛停止發貨,多家金融機構逼債上門,思考樂涉及欠款總金額超過了5000萬。大股東上海永正企業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胡勤奮、股東上海索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都成為被告。
「客觀上來說,思考樂充當了大股東的一個借錢的工具。」上海思考樂圖書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根祥無奈地說。
思考樂的新概念
2005年6月22日,星期三。
位於中華路上的上海思考樂圖書有限公司的辦公室異常冷清,幾十名員工不知去向,只有公司的前臺、總經理以及幾個零星的工作人員堅守著。
總經理何根祥,原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一名編輯,1987年赴加拿大進修,隨後一直在加拿大的印刷出版領域工作。他還擔任過加中企業家協會會長等職務。
在北美,何根祥還是最大連鎖書店HAPTERS的會員,他想將連鎖書店這個模式拷貝到中國來。
2001年11月,何根祥、胡勤奮等四人發起成立了上海索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當年12月,上海索克與世紀出版集團合作,成立世紀索克圖書有限公司,雙方各佔50%的股份。世紀索克後來更名為上海思考樂圖書有限公司。由於國有資本不控股,思考樂當時被認為是一項創舉。
2002年3月,營業面積6500平方米的思考樂徐家匯店在美羅城開業。這是上海西南地區最大的書店,也是上海單層營業面積最大的圖書城。與此同時,美羅城店更被時尚雜誌評為「上海十大約會場地」之一。
2002年10月、2003年8月和2004年5月思考樂分別在福州路、浦東時代廣場、正大廣場先後開設了門店。與之伴隨的是新概念層出不窮:「新知、格調、情趣」、「新鮮書菜上市啦」、「閱讀零時差,全天不打烊」等等。
佔款:從500萬到5000萬
幾年來思考樂順風順水,一路上升。但事實上,表面繁榮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外人所不知的波詭雲譎。
2001年11月,世紀索克圖書有限公司成立。2002年5月,公司開業還不到半年,思考樂就出現了財務困難。當時公司主要經營則由上海索克一方來負責。在這種情況下,世紀出版集團要求進行審計。結果發現,有股東利用思考樂的名義借款500萬。
「性質和這一次完全一樣,只是數額不一樣。」何根祥也正是在這一事件發生三個月後,出任思考樂的新任總經理。
2003年的春天,思考樂迎來了其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徐家匯店和福州路店均有明顯贏利,品牌效應開始顯現。5 00萬欠款不僅還上,還有盈餘。
於是公司董事會一致同意到浦東再開新店。經過半年的談判,思考樂初步與百聯集團旗下的八佰伴達成了合作意向,八佰伴將地下一層借給思考樂作經營場地,租金為每年200萬元。這是一個非常優惠的價格。同時百聯集團願意出資100 0萬,佔有世紀索克30%的股份。
然而世紀索克的兩大股東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世紀集團歡迎百聯的加盟,但以胡勤奮為代表的上海索克拒絕新股東的介入。
由於雙方各佔50%發言權,思考樂與八佰伴中止了進一步的合作。2003年8月29日,思考樂租用了時代廣場附近的一處場地開設新店鋪,租金為450萬。這就是後來不堪房租成本而停業的浦東店。
何根祥為記者算了一筆帳,思考樂書局浦東店一年的營業額約為1200萬元,所經營的均為一般圖書,進價6.5 折,加上運輸配送0.3折;毛利差價約為32%,扣除6%的稅、8%的人工、5%的水電,利潤約為13%,也即156 萬元;扣除房租450萬元,一年就虧損300多萬。
2003年下半年,由於看不到贏利前景,世紀出版集團決定退出思考樂。50%的股份分別受讓給胡勤奮擔任法人代表的上海永正企業有限公司(45%)和何根祥(5%)。此時,胡勤奮加上在上海索克擁有的股份,成為了思考樂的大股東。
很快,胡勤奮就更換了思考樂的財務。
「我發現,根本無法調動財務了。」擔任總經理的何根祥發現到了付書款的時候,帳上已經拿不出錢來。
2004年5月,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銀根收緊,大股東上海永正及胡勤奮調用了思考樂的正常營運資金,沒有按時歸還,直接影響資金達4900萬。
2005年3月15日,胡勤奮,書面承認是自己調用大量資金導致思考樂資金鍊斷裂,影響書款支付。
民營企業更要改制
2005年6月13日,上海銀行浦江分行訴上海思考樂圖書有限公司欠款500萬元到期不還案件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另外,徐匯區農村信用合作社、建行浦東分行、交通銀行浦東分行三家金融機構也將分別以思考樂為被告之一,向法院提起借款合同訴訟。
何根祥介紹說,思考樂目前的欠債金額是4000萬元左右,還有1700萬元是上海永正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思考樂為擔保向銀行所借的貸款,造成思考樂陷入窘境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投資方——上海永正企業將4000萬元貸款用於了其他關聯企業的投資。
對於何根祥的說法,胡勤奮沒有否認。
據悉,貸款得到的千萬巨資被用到了永正企業集團的其他產業中,其中包括網吧、遊樂場所等四五個產業實體。
一份資料顯示,在2002年8月18日上海市第一人民法院的公告中,胡勤奮就因欠銀行貸款久拖不還上了銀行的 「黑名單」,他作為法人代表的公司「藍旗置業」拖欠工商銀行兩筆總計1650萬貸款。
然而,胡勤奮此後以屬下多家公司的名義從華夏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成功貸款。
「思考樂的現狀不是經營問題。」上海季風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搏非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思考樂有很完善的規章,選址也不錯。」在他看來,思考樂和季風的差別在於,思考樂有很多投資方,而季風則是一家獨立的公司。
經歷過風風雨雨,何根祥的體會更深。他說:「都說國有企業要改制,我看民營企業更要改制。思考樂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健全法人治理機構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何根祥的品牌保衛戰
儘管很多事情焦頭爛額,但何根祥又一次出發了。
在記者截稿前,「上海思考樂文化發展公司」的驗資手續已經結束,很快將拿到營業執照。這是一家不同於舊思考樂的公司。在這個新公司中,何根祥以4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佔80%的股份,而上海索克企業發展公司以其所擁有的「思考樂」註冊商標的使用權限入股10%。
何根祥表示:「舊公司在上海的三家門市店會繼續經營,但新門店、新項目將由新公司進行發展。」他期望通過這樣的努力,保住思考樂的品牌。(《外灘畫報》 記者見驚雷)
歡迎關注聯商網,掃一掃關注【聯商網微信訂閱號】
我們只為您推送最真實,最有價值的行業資訊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