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危機」重重的情況下,美國海軍陸戰隊卻在近日宣布第一個配備F-35C「閃電」Ⅱ隱形戰鬥機中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據了解,首個F-35C中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航空聯隊的,該中隊計劃在明年跟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一起進行首次巡航任務,並且計劃在2022年初將該中隊部署在一艘美國西海岸的航母上。
F-35C是航母專屬的艦載型號,為了獲得足夠的升力能夠在航母上起飛,美軍特意把F-35C的翼展長度從之前的10.7米,增加到了13.7米。整個機翼的面積擴大了40%不說,就連最大的載油量都達到了8.9噸,其噸數與F-35A相比多了8.3噸,與F-35B相比多了6噸。雖說F-35C的動作相對比較遲緩,但在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料,武器艙容量更大等優勢的背景下,F-35C反而更適合遠程打擊。報導中表示,F-35C中隊作為艦載機聯隊的一部分,負責執行縱深打擊任務,補給線,指揮設施以及突破防空系統打擊敵方基地。如今該中隊做好戰鬥準備,也就意味著可以隨時投入戰鬥。
美軍為何緊急部署F-35C中隊到航母上?要知道美國目前的局勢非常不樂觀,國內面臨疫情以及經濟危機的同時,國外也正與多國發生衝突,這種情況下,美國在此時宣布F-35C中隊已做好戰鬥準備,未免有些不太尋常。在該消息報導出來之前,日本媒體剛對外宣布英國將以「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戰鬥群為核心,部署到亞太地區,就連法國也打算派軍艦跟日美兩國在亞太地區進行聯合軍演。這一連串的消息,讓很多人如今懷疑美國此舉會不會跟英法日等國的舉動有所關聯。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報導中指出,F-35C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在航母上起降作戰,這一點上述也已經提到過。而結合多國在亞太地區的動作來看,F-35C緊急部署在航母上很可能是為了配合美國當前的戰略。自疫情在全球報導,該國針對中國的行為就越發頻繁,且肆無忌憚,這其中不外乎是過於擔憂中國會在這場疫情中「脫穎而出」,畢竟中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與美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正在加速發展,而美國卻在原地踏步。
為了防止中國代替自己在全球的地位,美國開始繼續在亞太地區鞏固其傳統海上霸權,試圖對我國形成戰略圍堵。就如日本媒體在報導法國與日美聯合軍演時所說的那樣,其目的就是向中國釋放明確信號,標誌著對華包圍圈擴大。按照美國海軍方面的話來說,F-35C是一種遠徵平臺,能夠提高美國海軍打擊範圍的同時,還能夠為盟友以及夥伴提供更高支持的能力。很明顯,英法日等國都開始在亞太地區鬧騰,美國作為主要人物更是打算聯合他們一起圍堵中國,可從多年的實踐來看,美國想憑藉一兩款先進飛機維護海上霸權有點異想天開。
F-35系列戰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鬥機,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已經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鬥機。該戰機無論是隱身能力還是作戰能力都非常高,主要用於執行前線支援以及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號稱「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可由於F-35系列戰鬥機過度追求高技術,以至於在操作,維護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事故頻頻發生。2014年一架F-35A在一次起飛中發生發動機著火事件,一名負責測試該戰機性能的飛行員曾透露,F-35竟然落敗過與其有一代只差的F-16戰鬥機。
後來在F-35的故障缺陷調查報告中顯示,該機有彈射救生系統缺陷,信息系統以及自主後勤保障不夠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出現事故的例子還有不少,例如2016年一架F-35B在訓練中武器艙著火。哪怕F-35系列戰機具備隱身,對地精準打擊等多種優勢,但該戰機的所存在的問題遠超過這些優勢。美國想要用F-35C中隊來圍堵中國,有些太天真了,不過想來,如今疫情讓美國深刻意識到中國的迅速發展,中美差距在不斷縮短,該國或許也是因為從未像現在這樣著急過,才會以為僅靠一兩款先進飛機就能「堵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