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發呆。通常正常情況下發呆是人腦調節外部事物的壓力反應。對於具有較強自我控制能力的成年人,發呆是一種休息和調節,但是父母要注意如果兒童經常發呆和愣神。家長應該要注意觀察區分是走神性發呆還 是失神性發呆,因為後者可能是癲癇失神發作的表現。
大多數人認為患有癲癇病的人會突然倒地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沒有這些現象就不會是癲癇,其實並不是,這些只是癲癇的外在表現的一部分。沒有這些表現,孩子可能仍會癲癇病!那麼,患癲癇病的兒童有哪些表現呢?父母如何判斷是否患有癲癇病?
寶寶出現哪些症狀疑是癲癇?
1.點頭。嬰兒會頻繁出現點頭的現象,伴隨著四肢抬樣動作,哭鬧和吵鬧。這種表現可能是嬰兒痙攣的表現,是一種難治的癲癇病。
2.走神。患有癲癇的孩子可能表現出雙眼發呆,這種發呆持續很短的時間,從幾秒鐘到幾十秒緩解。一般孩子自己往往注意不到。如果父母不注意就很容易被忽視,並且常常被分心,經常被當做是走神而忽略,而這種「走神」也是癲癇的一種表現形式,叫失神發作。
3.患兒表現為肢體快速抖動,累及下肢的可出現突然跌倒。
4.孩子可能突然跌倒或變得虛弱。
5.痴笑。患兒可能會表現出持續幾秒鐘的不自然的傻笑,而有些孩子的笑聲似乎很正常,很容易被忽略。
6.動作突然停止(例如放下湯匙,玩具等);
7.異常行為:無意識的重複動作(如吮吸,咀嚼,吞咽,揉手等);
8.眼睛斜視,不自主眨眼,眼睛經常看向一方,面色發紅或發青;
9.出汗的頭經常搖頭
10.寶寶經常出現幻視、幻聽 (看到或聽到其他人看不見的東西)
患有癲癇的兒童父母應該如何護理?
1.錄下疾病的「證據」,以便醫生可以詳細判斷疾病。癲癇病的原因複雜多樣,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病因。因此,必須在治療期間首先確定病因。有必要詳細錄下「證據」。
2.用藥物和手術治療癲癇。如果您的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小兒癲癇,則無需驚慌。小兒癲癇不是不治之症。如果處理正確,則可以治癒,治癒後不會癲癇發作。可以通過手術和藥物治療。
3、對患兒實行長期的規範管理。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時間一般3~5年或者更長,因此,長期的個體規範管理相當重要。家長也一定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督促患兒按時按量服藥、定期複查、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控制運動量,有助於早日康復。
癲癇發作的表現形式多樣,父母很容易忽略。這就要求父母生活中要觀察並保持警惕。如果寶寶有上述表現,建議父母及時帶孩子去相關醫院檢查,以免耽誤孩子幹預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