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據媒體報導,截至11月20日,鐵路黃金周運輸收官。在20天運輸期限內,長三角鐵路發送電商貨品超過450萬件,達到464萬件,同比增長280%;發送重量達23842.8噸,同比增長312.7%,電商貨品運輸量增長迅猛。「鐵路+電商」模式助推物流加速「跑起來」,服務國民經濟循環更有力,流通環節更順暢。一串串數字背後,折射出電子商務行業的熱度與發展態勢,與鐵路運輸相結合後呈現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開展電商運輸服務,助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是推進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鐵路市場化步伐的重要舉措,是開發運用鐵路優質資源、發揮高鐵速度優勢的又一次有益探索。今年,鐵路部門進一步與電商、快遞企業合作,大打快運產品組合拳,從安全保障、運輸標準、作業流程等方面不斷探索完善,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規範、完整的運行機制。鐵路部門積極發揮著高鐵網的運輸優勢「亮劍」出彩,極大地緩解了電子商務快遞行業的運輸壓力,使鐵路在快遞物流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當前,城鄉居民經濟收入、思想觀念和信息視野上差距逐步縮小,龐大的消費內需急需周邊整套服務措施的同步跟進,而物聯網以及冷鏈運輸滯後等諸多新矛盾、新問題呼喚著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服務。據了解,今年,鐵路部門首次投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鐵路冷鏈快運箱,配套推出食品冷鏈「冷鮮達」及醫藥冷鏈「定溫達」「定時達」等新產品,滿足特色生鮮農產品、醫藥試劑市場運輸需求,為內蒙古等地區牛羊肉、駱駝奶等生產企業提供食品冷鏈運輸服務,有力促進網際網路購物消費,帶動新型消費升級,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作為國民經濟運輸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鐵路運輸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提高供給質量,就是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要適應人民對運輸速度、效率、便民程度越來越高的要求。鐵路在變化之中看服務,服務之中看惠民,近年來,鐵路部門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運輸品牌,有效化解了電商黃金周運輸服務「難題」。通過便利、優惠、高效率的運輸給廣大旅客帶來滿滿的獲得感,在新時代展示出鐵路的新擔當,讓更多的民眾享受到了「美好生活」新體驗。
鐵路人始終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在新形勢下,鐵路部門的普惠服務舉措更加多樣化、個性化;鐵路便民的內涵也更加豐富,更具時代感與發展性。鐵路部門不斷堅持創新服務舉措,惠及於民,貼近民心,符合民意,展現出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筆者相信,在未來的鐵路發展中,一定是與其他行業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