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聽難唱 八成90後厭惡兒歌(圖)

2020-12-20 搜狐網

  八成孩子厭惡兒童歌曲 90後更需蕩起雙槳

  幼兒園老師在教孩子們唱歌,現在除了教材上的歌曲外很少有適合孩子們唱的歌。(董競琦/攝)

  六一兒童節將至,能滿足孩子們願望的東西可謂越來越多,唯獨兒歌市場還是不太景氣——兒歌太老,新兒歌太少。多數孩子將一些時下流行的歌曲掛在嘴邊,一些幼兒園為了排練六一兒童節的節目,居然找不到合適的兒歌配舞。有那麼多兒歌以及關於兒歌方面的教材,真的就找不到適合兒童唱的兒歌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調查之一  「90後」孩子無兒歌可唱

  說起兒童歌曲,大人們很快就會想到《讓我們蕩起雙槳》、《小燕子》、《丟手絹》、《春天在哪裡》……這些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優秀兒童歌曲曾陪伴幾代青少年成長,而如今「90後」孩子在音樂課本裡卻找不到他們喜歡的新兒歌。

  5月21日至22日,記者在長春市幾家幼兒園以及小學進行了調查,現在的孩子們究竟喜歡什麼樣的歌曲呢?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最喜歡的三種歌曲形式依次為流行歌曲、影視歌曲和網絡歌曲,而對古典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80%的兒童明確表示不喜歡,甚至厭惡現在的兒童歌曲。由此可見,少年兒童「無歌可唱」已成為事實。  

調查之二  小學生更喜歡流行歌曲

  那麼孩子們究竟喜歡什麼樣的歌曲呢?在一所小學的校園裡,記者採訪了不同年級的孩子,他們給出了和其他幾所小學孩子同樣的答案。  

小學生:新兒歌難聽難唱

  小學生告訴記者,他們雖然每周上兩節音樂課,但是他們喜歡的只是音樂課上輕鬆的氣氛,並不是課堂上學到的那些歌曲,但對於老兒歌,像《小燕子》、《丟手絹》、《春天在哪裡》等,孩子們普遍表示認可,並稱這些老兒歌都是家長教給他們的。在小學二年級的一本音樂教材裡,記者看到新兒歌佔據了教材的大半,而像過去的那些老兒歌,在教材內已很難找到了。而這些教材裡的新兒歌,孩子們大都不買帳,一個孩子甚至直言:這些新歌難聽難唱,老師教的時候,自己的學歌興趣幾乎為零。

  一名小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平時更喜歡唱的是流行歌曲,像《狼愛上羊》、《求佛》、《酸酸甜甜就是我》等等歌曲,而並非是他們音樂教材裡的那些兒歌,雖然教材內的《大樹媽媽》、《郊遊》等兒歌很多,但他們並不喜歡唱。「我們覺得流行歌曲充滿活力,更適合我們,大人唱的歌曲不但熟練,而且聲音優美;男生唱的歌曲有氣勢,女生唱的歌曲更溫柔。」幾名小學生這樣對記者說,還隨口給記者哼唱起了「狼愛上羊啊……」  

老師:新兒歌傳唱率並不高

  隨後,記者採訪了幾位小學的音樂老師,他們告訴記者,他們在授課過程中大都是以教材為準,但老師們也發現很多孩子喜歡唱流行歌曲。雖然音樂教材裡新兒歌佔大多數,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是挺高的,但傳唱率並不高,大多數孩子學會了新兒歌並不唱,可能是他們真的不喜歡這些兒歌,而積極地學習教材上的新兒歌可能只是把這當成了一種學習任務罷了。  

調查之三  幼兒園找不到喜歡的兒歌

  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此時對一些幼兒園的師生們來說是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期待最興奮的時候。昨天,在長春市的幾所幼兒園裡,當記者問他們是否喜歡教材裡的兒歌時,多數孩子是撅起了小嘴,搖頭表示不喜歡;而提到流行歌曲的時候,他們的精神都上來了,可以說是歡呼雀躍。  

幼兒園裡也流行《兩隻蝴蝶》

  孩子們告訴記者,他們最喜歡唱的歌是《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等流行歌曲,其次是影視劇的主題曲,其中不乏動畫片的主題曲。但記者發現這些歌曲的創作非常成人化,無論是情感指向還是歌曲的內容,都與「兒歌」有著很大距離。提到自己最喜歡的歌手,從幼兒園的點點班到學前班的孩子們都可以異口同聲地說「周杰倫、超級女聲」,對他們的歌曲孩子們可是非常熟悉。還有孩子對東北二人轉十分感興趣。  

老師:新兒歌內容不豐富旋律單一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唱兒歌,而是喜歡那些流行歌曲呢?一位幼兒園老師用這句話給出了答案:孩子們在教材裡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歌曲。這位老師說,現在的兒歌教材裡雖然新歌曲有所增加,但這些歌曲內容都不夠豐富,都以律動為主,旋律比較單一,曲調也不是琅琅上口。而像過去那些老兒歌《小紅帽》、《一分錢》等節奏比較明快且容易理解的兒歌都沒有了。

  與此同時,這位老師也說出了目前幼兒園裡讓他們比較煩心的事情:「六一」將至,他們要根據兒歌排練舞蹈,以往的那些年,他們都是用範曉萱所唱的《健康歌》來編舞蹈,但就現在來看,這些歌曲和舞蹈太老套了,明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但想要從現在的兒歌教材裡找到一首能配上舞蹈的兒歌,太難了。無奈下,幼兒園裡的老師經過商量決定,這次他們只能選用節奏比較歡快的徐懷鈺的那首《叮咚》來作為六一兒童節的表演節目。  

調查之四  音像店內難找兒歌專輯

  在近日的調查當中,記者也先後來到長春市的一些音像店,諮詢是否有兒歌專輯,很多音像店的老闆直接撇給了記者一句:「到別家或者書店去看看吧,歌曲方面的,我們只有流行歌曲」。有些音像店雖然有兒歌專輯,但歌碟上面也不乏流行歌曲的身影,對於這種情況,一位音像店的老闆這樣說道,要是光兒歌多沒意思啊?穿插兩首流行歌曲,調節氣氛。  

多方說法  老師幫分析、專家出妙招

  家長:有人喜歡有人憂記者隨機採訪身邊那些孩子的父母們時發現,很多家長也意識到了孩子平時從來不唱兒歌,而是嘴上時不時地掛著:「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這樣的歌曲,家長對此表示擔憂。當然也有家長對孩子不唱兒歌唱流行歌曲表示這是好事,覺得很有意思。

  市民宋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半,平日裡最喜歡的也是像《兩隻蝴蝶》這樣的歌曲,而對那些《春天在哪裡》的兒歌可謂聞所未聞。宋女士對記者說,她也不知道兒子是怎麼學會的,反正每次唱起來字正腔圓。「每次聽我兒子唱的歌曲都是流行歌曲,從來沒聽過他在幼兒園學的那些兒歌,覺得唱什麼歌曲無所謂,唱流行歌曲很有意思,喜好才是最重要的。」宋女士這樣說。

  「我家孩子也是,經常哼唱成熟歌曲,和情愛有關係的,我擔心這樣會影響到他健康成長。」一位家長這樣說,她聽身邊的同事說有些流行歌曲也是適合兒童歌唱的。  

新兒歌增添了聲樂技巧 孩子接受困難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喜歡教材內的新兒歌呢?昨天中午記者採訪了長春市群眾藝術館文藝部的吳老師,吳老師告訴記者,過去的兒歌都比較簡單、白話,而如今的新兒歌在歌詞方面增添了相對的寓意,孩子們還不太理解歌詞的內容,新兒歌的音域(發音最低位和最高位之間的距離)都比較寬,而且新兒歌增添了一些聲音的技巧,難度可以說有所提高。由於每個孩子聲音的條件不一樣,因此唱起來也不一樣,這也是孩子們不喜歡的一個理由。

  吳老師認為如今的一些流行歌曲,都比較通俗易懂,而且這些歌曲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兒童都比較好動,那些比較歡快的流行歌曲自然能吸引他們。與此同時,吳老師表示,一些比較通俗的流行歌曲對兒童的成長是有影響的,因為兒童現在還不懂事,長期唱情和愛的歌曲,等他將來長大朦朧懂事的時候,他就會照著歌曲的內容去做。  

老師可以靈活授課增添一些優秀兒歌

  小學幼兒教育教研部的趙主任對記者說,2001年,全國的教材都經過了改革,建立了新課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教材的版本也更加多樣化,老兒歌逐漸被替代了一些,當然,原來一些不錯的兒歌也保留下來。但從2001年至2007年,這一輪的試驗下來,他們教研部也收到過一些老師和學生反饋的音樂教材中的兒歌並不是很受歡迎。今年教材將再次修改,但內容變化的幅度不會很大。他們會根據老師、學生和家長反饋的意見逐級上傳。

  趙主任說,現在的教材都是開放型的,教材可以靈活運用。作為音樂老師可以補充地教授一些適合地方性的優秀兒歌,但優秀的兒歌還真是挺難找的。通過教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喜歡上兒歌,在教課的過程中,也可以將早期的老兒歌再彌補上。  

開展兒歌比賽提高兒童對兒歌的興趣

  對於「90」後的孩子無兒歌可唱的問題,社會學家是怎樣看的呢?昨天,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員李曉群老師,李老師表示,這個問題他還是第一次碰到。李老師說,如今的家長可以在物質生活上滿足兒童的各方面需要。但兒童面臨無歌可唱,可能家長們還沒有意識到,孩子們不喜歡當今的兒歌,使兒歌教材和兒童對兒歌的需求之間出現了「空當」,而這個空當需要撫平,就需要家長以及老師提高孩子對兒歌的興趣。李老師建議,各個學校或者藉助媒體,在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可以開展一些兒歌大賽,以此提高兒童對兒歌的興趣。  

編 後打造流行兒歌迫在眉睫

  兒童選擇流行歌曲一方面是流行歌曲的誘人,另一方面是兒童無歌可唱。

  近幾年,大眾文化憑藉著強大、豐富的傳播手段,逐步進入幼兒園。流行歌曲(以愛情歌曲和搖滾樂為主)對兒歌強勢介入的現實使教育者無法迴避,多數教育者對幼兒被流行歌曲淹沒感到憂心忡忡,卻沒有考慮流行歌曲何以能介入兒歌領域,兒歌該走向何方。其實,流行歌曲自身的某些因素與幼兒身心發展有契合點——幼兒對流行歌曲的接受並不在於內容的曖昧,而在於旋律的自然。而現今傳媒的發達使流行歌曲無孔不入,孩子的模仿能力較強,電視、廣播裡流行歌一刻不停,其中節奏強、旋律好、極富時尚氣息的,自然會贏得孩子的追捧。

  教材的陳舊與單一也使得幼兒更喜歡流行音樂。不可否認,流行歌曲填補了因為兒歌缺失而出現的真空,但流行歌曲的創作是面向成人的,其歌詞雖然簡易卻屬於成人話語。兒歌領域長久被流行歌曲佔據,只會讓兒童失去烙有童真印記的童年,他們過早被引入成人世界,喪失了作為兒童本應享受的趣味。因此現階段直視兒歌的尷尬,著力打造屬於兒童的歌曲就顯得迫在眉睫。(來源:城市晚報作者:王大明)  

相關焦點

  • 語言啟蒙,從唱兒歌開始
    第三首:桌球上高樓桌球,上高樓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咕嚕咕嚕錘咕嚕咕嚕叉咕嚕咕嚕一變三三變五,五變八很多兒歌都是信手拿來,說唱就唱。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交朋友。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站得直.拍手歌有好幾個版本,我給豌豆找了一個比較簡單容易唱的版本。這個版本唱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孩子一邊唱一邊笑,老母親不知道笑點在哪裡。
  • 陳冠希都唱過兒歌,你記得嗎?盤點10位唱過經典兒歌的大明星
    在香港樂壇的巔峰時期,那些精彩的兒歌陪伴著小朋友成長,可是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有韻味兒歌越來越少,連當時很受小朋友歡迎的兒歌頒獎典禮也停止了。當年有很多兒歌都十分經典,記憶深刻,耳熟能詳,甚至一聽旋律就可以哼出來。而且不少明星都唱過,你又記不記得呢?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童說光碟 | 飯前一起唱節約糧食兒歌(八)
    童說光碟 | 飯前一起唱節約糧食兒歌(八) 2020-12-23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2019年3月21日,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唱兒歌,歡度「世界兒歌日」。視覺中國 圖3月21日是春分,還是「世界兒歌日」。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著幾十年前的兒歌?
  • 家長:為啥唱惡搞兒歌?娃娃:好耍搞笑
    提到孩子唱惡搞兒歌,成都市民遊女士無奈地說,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常常把那些惡搞兒歌掛在嘴邊,「什麼炸學校,一年級的強盜……他唱得很起勁。」遊女士很奇怪,剛上二年級的兒子,究竟是從哪裡學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歌曲?  一次,遊女士帶著兒子回老家時,發覺兒子和稍大一點的侄女一塊神秘地哈哈大笑。遊女士悄悄湊上去,原來侄女在教兒子唱惡搞兒歌,遊女士當場制止兩個孩子。
  • 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幾十年前的兒歌
    1976年,在比利時可諾克兩年一度的國際詩歌會上,將春天到來的第一天確立為「世界兒歌日」。今年的這一天,「嘹亮童聲·唱響未來」新時代兒童歌曲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開始前,會場循環播放著這些經典兒歌,最「年輕」的也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還在唱著幾十年前的兒歌?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跳著皮筋唱兒歌
    (原標題:跳著皮筋唱兒歌) 小皮球 香蕉橘
  • 許嵩這3首歌不是給人唱的,難聽又難學,嵩鼠也撐不下去
    許嵩這3首歌不是給人唱的,難聽又難學,嵩鼠也撐不下去許嵩是多少90後男生女生的心靈寄託,許嵩的歌非常的特別,好像只有他自己可以唱出那個味道,他的歌陪伴了我整個初中高中時代…這首歌一開始聽的時候會感覺不到他好聽而且還非常難學,但是多聽幾遍你就會愛上。第二首是《伴虎》。它是許嵩演唱並填詞作曲的。這首歌曲也有別於當下很多常見的「中國風」作品的流行曲套路,尤其是歌曲的後半部分多把失真吉他的層疊漸進,把整首作品的格局與豪邁的氛圍驟然擴張。
  • 孩子愛唱《小蘋果》 我們的兒歌去哪了?
    記者通過微信、QQ和街頭詢問的方式隨機採訪了50人,有8成市民表示,一臉稚氣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成人歌曲中複雜的情感,如今孩子愛唱流行歌曲,喜歡成人化歌曲,讓他們少了童年的童趣。還有兩成人認為,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愛新鮮,希望兒歌也能與時俱進,創作一些帶有流行音樂風格的歌曲。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2020-12-21 18:26
  • 早教兒歌育兒-一起唱
    培養兒童早期教育,兒歌重要嗎?早教學英語重要嗎?重要!而且如果在嬰兒時期開始聽英文中文,以後小朋友們在懂得識字和看懂單詞的時候會容易很多!大家的童年對詞語的認知是不是都從「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 兒歌唱過的年代 「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
  • 唱哭幾代人的童謠輸給了歲月 兒歌如何跟上時代步伐?
    一轉眼,過了中秋,眼看著馬上就到了國慶,她逗弄著懷裡的外孫女,笑著說,「70年一晃就過去了,她爸爸小時候也是我這樣唱著歌哄睡的,後來哄她叔叔、堂哥、堂姐,要說起這麼多年來唱過的兒歌,那可真是數不清了……」兒歌唱過的年代「50」後的童年分享著新中國成立後的喜悅,這是一個「玩具不多,但兒歌豐富」的年代
  • 唱兒歌、童謠學英語
    通常情況下,小寶寶們和媽媽一起歡快地唱兒歌的時候,他們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了語言和常識。更為奇妙的是,由此獲得的知識更豐富,也更不易忘記。另外,很多流傳很久的兒歌,還能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英文兒歌之所以深受幼兒們的喜愛,除了這些兒歌曲調簡單易記、節奏感強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和幼兒的日常生活或他們所喜歡的事物息息相關。比如各種小動物、各種交通工具等。有很多英文兒歌還需要配上很多動作,比如「Come on and join in the game」, 「If you are happy」 等。
  • 9歲兒子總唱惡搞兒歌 母親發帖呼籲救救孩子(圖)
    一年級的強盜,二年級的賊,三年級的小妞沒人陪,四年級的帥哥一群群,五年級的情書漫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當聽到這樣的「兒歌」從一名9歲的小學生口中唱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近日,一篇名為《一位母親的深情呼喚:救救我的孩子!》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的強烈關注。
  • 80後用兒歌回憶童年 00後卻"無歌可唱"
    原標題:80後用兒歌回憶童年 00後卻"無歌可唱" 孩子的歌哪去了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唱過的兒歌嗎?《一分錢》、《找朋友》、《丟手絹》、《讓我們蕩起雙槳》……趁著「六一」節,一份兒歌榜單這幾天在網絡上熱傳,勾起很多70後和80後的童年回憶。
  • 80後用兒歌回憶童年 00後"無歌可唱"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唱過的兒歌嗎?《一分錢》、《找朋友》、《丟手絹》、《讓我們蕩起雙槳》……趁著「六一」節,一份兒歌榜單這幾天在網絡上熱傳,勾起很多70後和80後的童年回憶。  然而,當他們為人父母后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卻「無歌可唱」了。日前,浙江崑劇團招生時,孩子們只會唱流行歌曲、不會唱兒歌的現狀,讓音樂界人士和教育專家頗感無奈。
  • 新年好兒歌:新年兒歌大家唱
    >新年好兒歌:新年兒歌大家唱2012-07-30 22:31:5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說唱)  敲鑼打鼓好唱歌 新年歌兒麼大家唱  新年唱歌新年好 事事如意又吉祥  商家買賣真興旺 農家年年收成好  國富強 民安康  新年歌兒大家唱 新年歌兒大家唱  新年唱歌新年歌 新年唱歌多快樂  哥哥唱歌妹妹聽 弟弟唱歌妹妹哼  你打鼓我敲鑼 打鼓敲鑼好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