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甘肅寧縣湘樂鎮青年張曉飛

2020-12-22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 ——寧縣湘樂鎮青年張曉飛

  「奶奶,您的孫子對您好嗎?」

  「好好好!這個家多虧了我們曉飛,特別是我們老兩口的吃穿住行都靠他,加上我們都是『藥罐子』,一刻也離不開他,沒有他,我們老兩口也許早就進了黃土了,一天見不到他就心裡堵的慌……」談起他,老人如數家珍、讚不絕口。

  老人口中的他就是甘肅省寧縣湘樂鎮湘樂村的優秀青年——張曉飛。聽見奶奶誇自己,這位80後青年農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個內斂的男孩兒如今是湘樂村村主任。因家庭情況特殊,父親早逝,他毫不猶豫擔負起了照顧爺爺奶奶的重擔。10年來,老人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他都照顧得面面俱到、無微不至,他稚嫩的肩膀成了九旬爺爺奶奶的拐杖,頑強的意志讓他撐起了這個家。

  寒門出孝子 敬老愛親植心底

  張曉飛的家位於寧縣湘樂鎮湘樂村。從縣城出發,在鄉間水泥路穿行約二十多公裡,便進了村,陽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灑落在村子裡。張曉飛年邁的奶奶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爺爺躺在窯洞裡的土炕上養神。中午,剛從村裡忙完的張曉飛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水,一頭扎進廚房忙著幫年邁的母親做午飯了,不一會兒煮好了一鍋麵,拌上西紅柿炒雞蛋和辣子燒茄子。他先給奶奶端了一碗麵,又給行動不便的爺爺端了一碗。因為老人耳聾眼花,更擔心爺爺坐在地上會受涼感冒,張曉飛便將原本擺放在立柜上的老式電視機,挪到炕邊不遠的木桌上。電視上傳來濃鬱的三秦腔調,道白格調清新,流利感人,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孫子給買的秦腔光碟,有《下河東》《三滴血》《趙氏孤兒》都是我愛聽的曲子,孫子可好哩」爺爺開心地笑著,爽朗的笑聲打破了冬日的寂靜。

  1994年,張曉飛的爺爺患上了腦動脈硬化,「屋漏偏逢連夜雨」,兩年後奶奶又患上了腦梗塞。那時,張曉飛的父親不得不放下手裡的農活,多方奔走給老人治病,張父對老人的精心照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張曉飛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父親潛移默化的愛心和孝老行為,一直影響著張曉飛,從小就在他心裡埋下了愛老敬老的種子。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2006年的6月份,張曉飛的父親走路時,時常會感到頭暈眼花,後來經過檢查,被診斷為「腦膠質瘤」,在當地醫院藥物治療無效後,轉入西京醫院治療,並做了開顱手術,住院治療花去了13萬多元。2007年,父親貸款3.7萬元準備償還欠款,可是錢被偷走,這件事如同晴天霹雷落在父親身上,給原本一貧如洗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父親接受不了這樣的沉重打擊,病情再次發作並迅速惡化,張曉飛又一次四處舉債為父親做了第二次開顱手術,先後接受化療和藥物治療,花費了30萬元。在父親住院期間,他不僅要東奔西走,四處籌借醫藥費照顧病重的父親,還要操心年邁的爺爺奶奶,家裡和醫院兩頭跑成了這段時間的常態。張曉飛曾在心裡無數遍祈禱父親的病情會好起來,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009年,父親經受了幾年的病痛折磨後,撒手人寰。三年多來,高額的舉債和失去父親的悲痛,使原本二十幾歲的他蒼老了許多,在很多親人的眼裡,他已不再是一個「小夥子」了。與此同時,張曉飛也已經負債26萬多元,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動搖他的一顆拳拳孝心。

  床前盡孝心 甘當拐杖數十年

  張曉飛有兄弟三個,但在父親病重期間,長他兩歲的哥哥,在外地服兵役,小他3歲的弟弟,也在外地打工。家庭的重擔就壓在了他的身上,他只能從失去父親的悲痛中走出來,挺起柔弱的肩膀,扶家庭的大廈之將傾。他曾在父親的墳前立誓,一定要照顧好爺爺奶奶和媽媽。張曉飛1982年出生,初中畢業後就讀於甘肅省西峰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西醫專業,畢業後就在村裡開了間診所,為鄉親們開展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業務。父親病逝後,張曉飛背負著債務,每天奔走在家與診所之間,艱難的維持著一家人的生計,千方百計精心照顧著爺爺奶奶。

  送走了父親,張曉飛義無反顧接過了照顧爺爺奶奶的接力棒,他堅持每半年就帶爺爺奶奶去縣人民醫院檢查身體,及時購買需要服用的藥物。十年——整整3000多個日日夜夜,可以說他的心始終牽掛著老人。每當忙完村上的事務後,他都要第一時間趕回家中照料爺爺奶奶一起吃飯,問詢他們身體舒不舒服,有什麼需求。一有時間,他就給爺爺剃頭、刮鬍須、剪指甲......同時,他還言傳身教,經常教育兒子要尊老孝親,以實際行動傳承良好的家風。

  為了增強爺爺奶奶的身體免疫力,張曉飛在家門口的菜地裡,種上了辣椒、蔥、茄子、黃瓜、韭菜、菠菜、蘿蔔、葫蘆等綠色無公害蔬菜。爺爺奶奶上了年紀,消化功能減弱,他就和母親一道為爺爺奶奶做小米稀飯、玉米糝子、洋芋糊糊面、臊子麵、攪團等可口的飯菜。每隔幾天,張曉飛還會買牛肉、活魚回來改善老人生活。每次從縣城回來,他都要給爺爺奶奶買一隻燒雞,他常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趁現在享享清福。

  每到春暖花開,遇上好的天氣,張曉飛和妻子都會帶爺爺奶奶到就近的地方轉一轉,欣賞花草樹木,呼吸新鮮空氣,放鬆身心,愉悅心情。帶老人到以前去過的地方轉轉,看看現在的變化,每當這時,便會勾起他們的回憶,爺爺會不由的對自己年輕時受盡的苦難經歷侃侃而談,讚揚現在的好社會和黨的好政策,教導我們要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也會給他們講一講村裡村外的新鮮事,誰家娶了媳婦,誰家買了小車......,嘮家常的時光讓老人們常常哈哈大笑,甭提多高興了。2017年7月,張曉飛帶爺爺奶奶去了慶城縣的藥王小鎮民俗文化村,今年9月,到寧縣蓮花池景區遊玩、看秦腔演出,10月又去了陝西省黃陵縣軒轅谷生態地質森林公園,爺爺奶奶散心時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張曉飛心裡也欣慰多了。

  長期以來,母親因繁忙的家務,經常吃飯不規律,2015年患上了嚴重的糖尿病、膽總管結石,張曉飛帶母親去慶陽市人民醫院、西安交大附屬一院及時住院,手術藥物治療。那些天,張曉飛住在醫院陪伴母親,洗臉、洗腳、剪指甲,洗衣、買飯,在他的細心照料下母親也逐漸康復,同房病友一個勁誇張曉飛是個大孝子。

  實幹有擔當 竭力為民富

  「儘自己最大努力,讓更多的人幸福!」 「家裡負擔重,照樣是條鐵漢子,再難也要用雙手闖出一片天地。」這句話是從張曉飛口中說出的。

  湘樂村是一個有著10個村民小組1700多人口的山區行政村,由於當地自然條件差,村民們大多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幾乎靠天吃飯,往往廣種薄收,沒有穩定的致富渠道。

  2012年3月,張曉飛被村民推選為村主任,身為村委會主任的他,上任伊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全村工作中去。面對落後的局面,他在深入了解村情社情、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努力改善村上基礎設施和條件,鼓勵和組織群眾發展特色致富產業。幾年來,張曉飛同村「兩委」一班人,先後修建鄉村水泥路5公裡,主幹道8公裡,新修橋梁2座,為群眾出行、耕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積極實施危房改造和新農村建設工程,使60多戶群眾搬進了新家。在街區修建高位水塔1座、新打機井1眼,解決了街區及周邊群眾飲水困難問題。紮實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建成標準化垃圾填埋場1處,成立村級環衛隊,做好環境整治及日常保潔,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了增加農民收入,拓寬群眾致富門路,他積極響應鎮黨委、鎮政府號召,繁育定植油松、國槐、白蠟等各類綠化苗木1000多畝,2016年,栽植新品種桃樹800多畝,並套種了馬鈴薯、西瓜等作物,使農民增收渠道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同時,他還是村上的「和事佬」,每當群眾有矛盾糾紛,他總是第一時間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為他們解疙瘩、化矛盾,是群眾眼中的「貼心主任」。精準扶貧開展以來,他經常進村入戶,深入到困難群眾家中了解民情,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

  張曉飛是一個平凡的大孝子,也是全村群眾的領頭羊。在湘樂村這片熱土上,他數十年如一日,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他的人生價值,兌現著自己的錚錚誓言。一路走來,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其中滋味或許只有張曉飛自己能夠體會。「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張曉飛會以更加堅強的意志,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闖出一片豔陽天,澆灌出一朵朵絢麗的生命之花。

相關焦點

  • 寧縣湘樂鎮 就業扶貧促發展
    湘樂鎮 就業扶貧促發展每日甘肅網6月18日訊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劉華南、張龍)為切實幫助貧困勞動力充分就業,寧縣湘樂鎮通過政策宣傳、技能培訓、開發公益崗位、就業獎補等措施,積極開展就業扶貧工作連日來,湘樂鎮統籌安排人員進村入戶集中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宣傳,耐心向群眾宣傳有關就業獎補政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引導群眾轉變擇業觀念,幫助其實現穩定就業。
  • 寧縣湘樂鎮舉辦「最美蘋果」大賽
    10月8日上午,寧縣湘樂鎮最美蘋果大賽在湘樂鎮樊灣村舉行。寧縣果業局總工程師王文忠、湘樂鎮副鎮長石鋒、鎮人大主席李青鋒出席活動。這次活動由寧縣果業局、湘樂鎮人民政府、寧縣金隴果業合作社、中農樂慶陽工作站聯合舉辦。
  • 我的家鄉——甘肅寧縣
    寧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寧縣東部為子午嶺山區,中西部為黃土塬區,主要分布有早勝塬、南董志塬,春榮塬等。距黃陵160公裡,西安200公裡,蘭州510公裡。扼甘、陝、寧三省之要衝,是三省結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窗口,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寧縣現轄8鎮10鄉,257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1萬,其中農業人口25萬,城鎮面積18.5平方公裡。寧縣是漢民族聚居的地區,兄弟民族及其人口均很少。全縣有漢族、回族、滿族等。
  • 寧縣湘樂鎮蓮花池荷花盛開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賞花觀景
    原標題:寧縣湘樂鎮蓮花池荷花盛開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賞花觀景 近日,寧縣湘樂鎮蓮花池荷花盛開,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賞花觀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
  • 寧縣湘樂鎮瓦窯村:特色養殖產業引領群眾脫貧步伐
    入冬時節,沿著子午嶺林區的水泥路,記者來到寧縣湘樂鎮瓦窯村林麝養殖區,一排排林麝廠房整齊有序,廠房裡一隻只林麝或低頭吃草,或悠閒嬉戲。瓦窯村靠近子午嶺腹地,境內氣候溫和,植被資源豐富,過去群眾以種植傳統小麥、玉米為主要經濟來源,種植結構單一,收入沒有保障,村上還被列為寧縣60個重點貧困村之一。要甩掉貧困這頂「舊帽子」,就必須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
  • 寧縣這些「美麗庭院」示範村、示範戶受到表彰了!
    「美麗家園建設 巾幗在行動」、「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等重點工作,引導和動員全縣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美麗家園建設,創建了一批庭院環境優美、人居生活和諧的示範村示範戶。>王孝祖 寧縣新莊鎮雨落坪村任俊財 寧縣新莊鎮丁任村劉建瑞 寧縣南義鄉劉寨村左文虎 寧縣南義鄉馬泉村呂永傑 寧縣春榮鎮王臺村趙 濤 寧縣春榮鎮王臺村
  • 原生態·鄉土味·有創意——慶陽寧縣湘樂鎮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原標題:原生態·鄉土味·有創意  ——寧縣湘樂鎮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通訊員 李綱陵  近日,筆者走進寧縣湘樂鎮,往日公路兩旁堆放的麥草堆、垃圾堆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大象、飛機、風車等造型各異的麥草藝術品。
  • 眾志成城、同心戰「疫」,書法家冉崇華書寫人間大愛
    我們的軍人,我們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衝在戰鬥的最前沿,與敵人、與病魔、與災難作殊死的搏鬥,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我們的藝術家隊伍雖然不能親臨一線,但也積極投入到這場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大家用手中的畫筆記錄感人的瞬間,書寫人間大愛,積極創作,禮讚抗疫事跡,共譜愛的讚歌。
  • 【光榮榜】2020年度市級「美麗庭院」示範村示範戶出爐,寧縣這些村...
    2020年以來,寧縣婦聯緊緊圍繞」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行動」和「決戰脫貧攻堅 共建美麗家園」等重點工作,引導和動員全縣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美麗家園建設,創建了一批庭院環境優美、人居生活和諧的示範村、示範戶。
  • 寧縣18個鄉鎮簡介!
    寧縣地圖 寧縣位於慶陽市南部,是甘肅省東南邊境縣份之一。 湘樂鎮 湘樂鎮位於寧縣東區子午嶺林緣區,鎮政府駐地湘樂街距寧縣城35公裡。 1981年設鄉,1985年撤鄉建鎮。現轄14個行政村、105個村民小組。鎮域面積147平方公裡,由宇村塬、湘樂川、平道川、小坳塬四個區塊相間構成,地形破碎,立地條件較差。
  • 富民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主題成就展...
    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主題成就展開幕式上的文藝演出。當天上午,甘肅日報社、甘肅日報報業集團所屬新媒體平臺對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主題成就展開幕式進行了直播。截至中午12時,新甘肅客戶端及負責運維的甘肅發布,每日甘肅網和甘肅日報雙微發布、抖音號、微贊等平臺觀看人數累計達214.5萬人次。寧縣屬六盤山特困片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3萬戶11.21萬人、貧困村60個,貧困發生率22.13%。
  • 慶陽市寧縣湘樂鎮:幹群攜手治「頑疾」
    原標題:湘樂鎮:幹群攜手治「頑疾」  中國甘肅網4月11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 (通訊員 楊強 楊建忠) 連日來,在寧縣湘樂鎮公路沿線,隨處可見幹部群眾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在清理麥草垛,有的在拉運農戶門前的磚瓦,有的在剷除路邊的雜樹雜草
  • 「好人故事「匯」」韋龍霞:用實際行動書寫人間大愛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照顧患病伯伯書寫人間大愛的韋龍霞的故事。1在黔南州獨山縣井城街道三橋村翁橋組,有這麼一位好侄媳。25年前,在了解到丈夫的大伯石顯才因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一直跟著丈夫一家生活時,她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2013年與丈夫離婚後,大伯因摔跤導致癱瘓在床無人照顧,她沒有絲毫退縮,將老人帶在身邊進行照料。
  • 2019年甘肅慶陽特崗教師招聘職位表(美術44人)
    2019年甘肅慶陽特崗教師招聘職位表(美術44人) 2019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5000人公告已於2019年5月5日在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廳發布,全省計劃招聘「特崗計劃」教師5000名(含2018年已籤約農村學校教育碩士
  • 「坐高鐵·遊慶陽」第一站寧縣丨寧和天下,縣美如畫
    、石油煤層氣、建築用砂(沙)石、石灰石礦泉水,磚瓦用粘土礦遍布境內寧縣是甘肅省農畜產品生產大縣境內農畜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西北名畜——早勝牛發源於此早勝牛牛體高大方正肌肉豐滿,骨骼發育良好肉質鮮美緊緻是每個寧縣人逢年過節必備之物寧縣曹杏,大而且甜寧縣曹杏成熟後大如桌球杏肉糯軟,甜香爽口
  • 甘肅慶陽現存古樹名木1000多棵,棵棵都有美麗的傳說!
    生長在甘肅寧縣南義鄉吳冢村的吳冢古槐,參照年齡800年,樹高33米,胸圍6.5米,六個半成人才可合抱它的身子,冠幅248平方米,主幹粗壯,部分根系外露,4米處分3杈,側枝生長旺盛
  • 人間大愛 師者楷模
    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導後,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新華社 2020年12月13日)40餘年,她用愛心丈量自己的師者旅程;日復一日,她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為萬千鄉村女孩點燃夢想。
  • 傾力防控疫情 書寫人間大愛 ——靜海區疫情防控期間學雷鋒志願...
    傾力防控疫情 書寫人間大愛 ——靜海區疫情防控期間學雷鋒志願服務月活動紀實(之三) 2020-03-26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志丹在寧縣鬧紅
    在起義中倖存下來的力量,大多轉移到距離國民黨統治中心較遠的陝甘邊界地區活動,寧縣東部子午嶺山區就是其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這時,大小軍閥紛紛搶佔地盤,擴充力量,加之連年饑荒,破產農民紛紛依附,軍閥勢力發展很快。隴東軍閥陳圭璋就在寧縣起家,勢力範圍很快擴大到慶陽、平涼各縣。
  • 《我怕來不及》湖北衛視熱播 摯愛親情書寫人間大愛
    金牌團隊催淚力作 摯愛親情書寫人間大愛  電視劇《我怕來不及》由著名導演高偉寧執導,曾創作《娘親舅大》等優質作品的孟婕擔任編劇,唐曾、徐小颯兩者雖是同一題材,但孟婕有自己的堅持:「拒絕模仿,更不去炒冷飯,是我堅持的原則,而姨夫和外甥女超越血緣的親情故事,超越生死相愛相守的忠貞愛情」,這些都是「人間至真至純的真情大愛」。對於她而言,「人間大義親情就像是創作路上永不枯萎的靈感之泉,生活給予我的感動常新,圍繞情和愛的故事就不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