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故事「匯」」韋龍霞:用實際行動書寫人間大愛

2021-01-08 瀟湘晨報

點擊上方「文明貴州」 可以訂閱哦!

分享身邊好人好事,走進身邊的文明,大家好,歡迎來到好人故事「匯」。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照顧患病伯伯書寫人間大愛的韋龍霞的故事。

在黔南州獨山縣井城街道三橋村翁橋組,有這麼一位好侄媳。25年前,在了解到丈夫的大伯石顯才因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一直跟著丈夫一家生活時,她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2013年與丈夫離婚後,大伯因摔跤導致癱瘓在床無人照顧,她沒有絲毫退縮,將老人帶在身邊進行照料。20多年日復一日、無怨無悔的照顧,不僅感動著老人,也感動著周邊鄉鄰,她就是百泉鎮孝老愛親的模範,三橋村翁橋組的好村民、大家眼裡的好侄媳——韋龍霞。

「生病要吃湯圓,肉類愛吃肥肉,討厭曬太陽,每逢節氣還喜歡喝一口小酒……」石顯才癱瘓7年多的時間裡,韋龍霞對他的生活習慣早已了如指掌,照顧起來更是輕車熟路。同村的鄉鄰們來看望時,常常聽不懂老人在說什麼,但只要韋龍霞在旁,就能清楚了解老人需求。看著韋龍霞如此得心應手,很難想像在此之前,管護這位癱瘓在床的老人,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挑戰和艱辛。

1995年,韋龍霞與丈夫結婚後,便毫不猶豫開始關心和照顧一直同丈夫一家生活的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大伯石顯才。2013年,丈夫與韋龍霞離異後外出打工,她依然將因摔倒導致癱瘓卻無人照顧的石顯才老人帶在身邊照顧。

「為了讓他舒坦一些,我每天給他擦身、換衣服、做好吃的飯菜,因為大伯身體不太靈活,餵飯時經常弄髒床單,我每隔兩天就得換洗床上用品。」以前家裡條件不好,買不起洗衣機,換洗衣物只能去井邊手洗,天氣暖和時還好,一到冬天,手就會凍得全是紅瘡,好久都消不了,但韋龍霞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在她的悉心照顧下,長期臥床的大伯從未生過褥瘡,衣物一直保持著乾淨整潔,家裡也從未有過異味。

「身體上的照顧只要多些耐心和細心就都不是問題,真正讓我頭疼的是怎麼才能讓大伯的情緒更輕鬆、心情更愉悅。」韋龍霞說,照顧老人是一門大學問。長期臥病在床,讓老人的性格有些任性,心情也很沮喪,即使是面對她,有時也會有些許急躁,甚至偶爾還會惡語相向。

每當這時候,韋龍霞都會停下手中的活,和老人坐在一塊兒溝通聊天,說笑話逗老人開心,為他講一些身邊親友戰勝病魔的例子,鼓勵他建立信心。鄉鄰們都讚嘆她脾氣好、有孝心,面對石顯才老人永遠是一張笑臉,任誰看了都覺得特別溫暖。

「剛開始照顧癱瘓的老人,我真是什麼都不懂,每天都小心翼翼的伺候著,但這不是最難的,為了照顧他,我其實也捨棄了很多。」談起這些年的付出,韋龍霞忍不住紅了眼眶,雖然照顧老人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但對她來說,最難以割捨的,是自己對職業的規劃和嚮往。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在外工作的朋友來家看我,我都很羨慕,外面有太多新奇的事物吸引著我,朋友給我介紹的工作也是薪資高、前景好的崗位,是真的讓人心動。」韋龍霞說,自己一直嚮往著外出務工,闖出一番天地,但是每當看到老人彷徨無助的眼神時,她不得不從心底打消掉這樣的念頭,定下心來繼續照顧老人。

如今,石顯才老人已87歲,他有神的雙眼透露著對生活的眷戀,而這份眷戀,正是韋龍霞為他打造的幸福晚年。

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端茶倒水,一點力所能及的行動……韋龍霞,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老人,在困境中扶持著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無私的行動,在生活中體現了真誠,從細節中傾注了關愛。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韋龍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兒女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孝敬老人、自強不息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著苦和累,為老人所做出的奉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我們每個人為她點讚、向她學習。

多年來,韋龍霞除了照顧和孝敬老人,還與鄰裡和睦相處,不論是誰家有困難,她都會主動去幫忙化解,街坊鄰居只要提起她,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她也成為了鄉親鄰裡交口稱讚和學習的榜樣。

【來源:文明貴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西好人故事會」走進玉山-上饒日報-上饒數字報-上饒新聞網
    玉山訊 崇尚好人,關愛好人,宣講好人故事。12月9日,由江西省文明辦、江西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江西好人故事會」第六場活動在玉山縣東城小學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中國好人」胥亦龍,「上饒市道德模範」、「江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徐林樹、 「玉山好人」袁豐福先後應邀分享了各自的親身經歷、凡人善舉。一個個好人故事感人以心、動人以情。
  • 「好人故事「匯」」貴州鄂州,風雨同舟,77歲老人用這樣的方式...
    好人故事「匯」——熊廷順分享身邊好人好事,走進身邊的文明,大家好,歡迎來到好人故事「匯」。今天帶大家走進畢節市七星關區熊廷順老人為鄂州捐贈60噸大米的故事。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他不僅帶領自身企業和自己生產隊的村民發展,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奉獻愛心、溫暖社會。5熊廷順自退休以來,就開始植樹,數十年間已經有近20畝的樹木從他手中植下,現在每天只要有時間,他都要到山上去走走看看。
  • 眾志成城、同心戰「疫」,書法家冉崇華書寫人間大愛
    我們的軍人,我們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舍小家顧大家,衝在戰鬥的最前沿,與敵人、與病魔、與災難作殊死的搏鬥,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著一首首生命的讚歌!我們的藝術家隊伍雖然不能親臨一線,但也積極投入到這場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大家用手中的畫筆記錄感人的瞬間,書寫人間大愛,積極創作,禮讚抗疫事跡,共譜愛的讚歌。
  • 「好人故事「匯」」周莉:平日裡的暖心大姐,防疫時的「逆行者」
    分享身邊好人好事,走進身邊的文明,大家好,歡迎來到好人故事「匯」。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熱心公益,為疫情防控貢獻志願力量的周莉的故事。「志願者們,開飯時間到,請大家回來吃飯啦!」周莉和志願者們積極與物管溝通,在花果園整體封控前的1月31日,便先期組織了封控行動。測量體溫、排查登記、送物品上門、幫業主取快遞、成立愛心車隊……疫情防控工作在志願者們有條不紊的組織配合下得以順利開展,受到志願者們的感染,越來越多的業主也相繼加入志願者隊伍。
  • 傾力防控疫情 書寫人間大愛 ——靜海區疫情防控期間學雷鋒志願...
    傾力防控疫情 書寫人間大愛 ——靜海區疫情防控期間學雷鋒志願服務月活動紀實(之三) 2020-03-26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潁:大愛接力棒 詮釋人間美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常國慶到王孟鎮看望「中國好人」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學習宣傳「中國好人」的先進事跡,倡導好風尚、弘揚正能量,12月23日,我縣在王孟鎮召開臨潁籍「中國好人」座談會。「中國好人」郭麗丹說,我們愛心粥陽光公益志願服務隊會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和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帶動更多的愛心人士投入到志願服務活動中來,為推動社會和諧、健康、穩定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2019年7月份「中國好人」軒志偉發言「我覺得一名黨員幹部的能力大小、水平高低、能否吃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時時刻刻對黨忠誠,體現出責任感和使命感,有擔當,能奉獻!
  • 「好人故事「匯」」「一個女婿半個兒」 他用二十年書寫「孝」字
    分享身邊好人好事,走進身邊的文明,大家好,歡迎來到好人故事「匯」。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銅仁市印江縣沙子坡鎮紅木村村民何知權二十年不離不棄精心照顧前嶽父的感人故事。
  • 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甘肅寧縣湘樂鎮青年張曉飛
    原標題:用行動書寫人間大愛 ——寧縣湘樂鎮青年張曉飛  「奶奶,您的孫子對您好嗎?」  「好好好!一有時間,他就給爺爺剃頭、刮鬍須、剪指甲......同時,他還言傳身教,經常教育兒子要尊老孝親,以實際行動傳承良好的家風。  為了增強爺爺奶奶的身體免疫力,張曉飛在家門口的菜地裡,種上了辣椒、蔥、茄子、黃瓜、韭菜、菠菜、蘿蔔、葫蘆等綠色無公害蔬菜。爺爺奶奶上了年紀,消化功能減弱,他就和母親一道為爺爺奶奶做小米稀飯、玉米糝子、洋芋糊糊面、臊子麵、攪團等可口的飯菜。
  • 阿勒泰市:大美新疆 大愛故事
    中新網新疆新聞5月16日電(通訊員 李萍)近日,阿勒泰市北屯鎮舉辦了「大美新疆·大愛故事」講故事比賽。來自阿勒泰市北屯鎮各部門(單位)的12位選參手賽。  一段故事講述一段溫情,一段故事訴說人間大愛。
  • 人間大愛 師者楷模
    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用愛心和智慧點亮萬千鄉村女孩的人生夢想……連日來,「時代楷模」張桂梅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導後,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新華社 2020年12月13日)40餘年,她用愛心丈量自己的師者旅程;日復一日,她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為萬千鄉村女孩點燃夢想。
  • 《我怕來不及》湖北衛視熱播 摯愛親情書寫人間大愛
    該劇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以李春生(唐曾飾)為代表的中國工人肩負小家與大家的親情愛情故事,反映出時代變遷下普通勞動人民執著堅守與頑強拼搏的精神,傳達著愛與責任的力量,見證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劇中跌宕的人物命運,以及主人公因為愛與責任毫無保留地付出,讓網友大呼「感動,哭點太多!」
  • 美食林集團:衝鋒一線傳遞大愛 行動書寫硬核擔當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趙金火 通訊員王愷博)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邯鄲市河北美食林集團公司作為一家非公企業,公司黨總支積極響應號召,在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劉勇帶領下,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主動扛起責任,衝鋒在一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書寫了硬核擔當,向抗疫防控一線傳遞了大愛
  • 崇德向善 打造最美「好人之城」
    3年來,伴隨著深化文明創建的鏗鏘足音,駐馬店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深化文明創建系列活動內涵,傾力打造「好人之城」,著力建設「道德高地」,一座座精神豐碑、一個個道德標杆,凝聚起這座「大愛之城」「好人之城」的文明與風尚。一個榜樣,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滿城春風。
  • 人民日報評論員:彰顯忠誠擔當 書寫大愛真情
    從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普通黨員,從中央到地方、基層,千萬共產黨員自願捐款,表達對疫情防控的關切,更是一種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自覺行動,彰顯共產黨員在危難時刻的責任擔當,彰顯共產黨員對黨的號召的積極回應、對黨和人民的高度忠貞。神州大地傳遞關愛的溫暖,四面八方匯聚團結的力量。
  • 11月「鎮江好人(大愛之星)」名單發布!句容1人入選!
    2019年11月「鎮江好人(大愛之星)」句容1人入選快來看看你認識嘛關於揭曉2019年11月「鎮江好人(大愛之星)」的通知2019年11月,全市各地、各單位共推薦候選人24人,經各推薦主管部門審核把關、評委會投票,決定授予金榮城等4人「鎮江好人(大愛之星)」榮譽稱號,現予以公布(名單附後)。道德典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格化身,是百姓身邊最有說服力的鮮活教材。
  • 「大愛如皋」好人再增90人
    6月1日下午,如皋市第十二屆愛心團隊愛心大使、5月如皋好人發布暨「第五屆如城最美」好人宣講啟動儀式在如皋工業園區安定廣場舉行,20名如城「最美抗疫衛士」、10名如城「最美樓組長」、10名「最美志願者」、10戶「最美家庭」、10名「最美如城人」、10名「5月如皋好人」以及8支如皋市第二屆愛心團隊代表、12名愛心大使走上紅毯,接受禮遇。
  • 補充《故事臺灣》的故事:歷史教育與書寫的反思
    《故事臺灣》的第一回,在《西發裡亞條約》讓荷蘭、瑞士等國家興起(獨立)的段落後,將視野轉離歐洲,回到東亞。這一系列的補充,也隨著這一段後畫下休止。這系列的補充故事,除了補充《故事》未能述及的部分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能透過這系列的補充,讓我們一同思考,歷史書寫的各種面相。
  • 希望工程:用行動傳遞愛心 把愛播撒人間
    各地區均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開展了大量的愛心捐助活動,向生活中有實際困難的學生了解情況,開展捐助工作,使貧困落後地區的孩子得到溫暖和關懷,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氛圍。通過公益活動,給孩子們帶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舞。孩子麼感受到暖意,會更有成長和進步的幹勁。通過公益活動,給愛心人士們帶來的不僅僅是幫助了一個孩子的獲得感,更重要的是傳遞了一種愛心理念。
  • 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無悔青春
    原標題: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無悔青春   近日,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布了2020年重慶市
  • 戰敗,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
    中文裡,「戰敗」一詞讓人困惑。這個國家未經其他國家允許就擅自行動了。以上例句,sanction 是名詞,sanction 還可以是「制裁」和「允許」的動詞形式。其他的例子還有:screen 作為動詞,可以表示「顯示」,又可以表示「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