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煉獄裡人類不可饒恕的七宗罪是什麼?

2020-12-13 百家號

但丁《神曲》煉獄裡人類不可饒恕的七宗罪是什麼呢,薄伽丘為表示對《神曲》的讚賞和對但丁的崇敬,給它加上定語「神聖的」(義大利文「La Divina Commedia」)。當時的正統語言是拉丁語,而長詩卻是用「俗語」,即義大利語寫成的,力求通俗,符合大眾需要。我國譯為「神曲」。《神曲》中譯本曾以《地獄篇》、《煉獄篇》、《天堂篇》分別出版。

神曲裡面地獄的景象極其陰森可怖:無比龐大的地獄之王魯西弗(即撒旦)半身露出冰外,三頭三面,每面下生兩翼,六翼不住地轉動生風,六隻眼睛淌著眼淚,這些眼淚淌到嘴下與鮮血混合。每張嘴裡咬著一個罪人。正面的一個正在被剝皮,頭在魯西弗口內,腳在外亂動,他就是出賣耶穌的猶大。之後,但丁隨維吉爾通過一條裂罅又重返了地面,向煉獄走去。 煉獄又稱「淨界」,浮在南半球的海中。煉獄這裡的刑罰不像地獄裡的那樣嚴酷,並帶有贖罪的性質,有寬容之意。

煉獄山的山腳部分(從海濱到淨界的「山門」,即淨界外部)是煉獄的預備部,收容的都是生前沒有來得及懺悔的靈魂。煉獄山的山體部分可以說是煉獄的本部,分為七級,分別洗滌傲慢、嫉妒、忿怒、怠惰、貪財、貪食、貪色七種人類罪過。但丁在維吉爾的引導下走進淨界山門時,被守護天使在額頭上刻下了七個相同的字母「p」(拉丁文peccata,罪孽),意為人的七宗罪。

煉獄山的山頂是地上樂園。維吉爾突然消失不見,天空中祥雲繚繞。花雨繽紛之中,貝雅特麗齊出現在但丁面前。但丁喝了忘川水,忘了過去的過失,獲得新生。貝雅特麗齊引導但丁繼續飛升,遊歷了天堂。天堂分為九重天,生前為善、有德行的人在這裡享福。這裡境界莊嚴、光輝四射,充滿歡樂和愛。

九重天之上是上帝所在的天府,即光與愛之天 。貝雅特麗齊歸位於幸福的玫瑰之中。這裡比天堂更加美麗光明,上帝之光籠罩一切。但丁一瞻上帝靈光,窺見三位一體的神秘如電光一閃。「這時但丁大徹大悟,他的思想已與上帝的意念融洽無間。」全詩就此結束。

但丁的天堂圖

從《神曲》的構思和情節內容來看,作品明顯地受到了基督教觀點的支配,包含著很多宗教意位的象徵和暗喻。不過,但丁寫宗教性的內容,卻非為了宣揚宗教教義,而是為了從道德上探索人類的出路。在《致斯加拉大親王書》中,但丁說要使得生活在這一世界的人們擺脫悲慘遭遇,把他們引到幸福的境地。整個作品的主題就字面上說來,是亡魂的境遇。就其寓意說,是人們在運用其自由選擇的意志時,由於善行或惡行,將得到善報或惡報。相當於限制了人類的欲望。

詩人描寫的地獄、煉獄、天堂,並不是虛無縹緲、不可捉摸的幻想,而是一個清晰可見、具有立體感的境界,原因就在於其中的材料多半來自現實生活。如果說詩中所寫的宇宙三界構想的框架是虛構的,那麼就其中提到的一個個具體的故事和人物來講,卻來自義大利、主要是佛羅倫斯的現實,諸如統治者的暴政,黨派之間的殘酷鬥爭,教皇與僧侶的罪惡,義大利的混亂和災難等等,無不以生動具體的形象顯現在讀者面前。它們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就是地獄裡的種種想像的酷刑,其構思也來自現實生活中教會與封建主常用的統治手段。

通過貝雅特麗齊引導但丁遊歷天堂的情節,告訴我們: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個人和人類不但要在哲學的指導下,憑藉理性,滌除「地獄」中的罪惡,遠離「煉獄」中的錯誤,經歷苦難和考驗,在道德上得到淨化。在此基礎上,通過信仰(愛)的途徑、神學的啟發,走出迷惘,認識最高真理,達到至善的境地。他認為信仰和神學高於理性和哲學,這是但丁作為中古詩人的看法。他所認識的真理和至善,顯然還局限在基督教神學的觀點裡。但他追求最高真理的精神和關懷人類命運的熱情,還是有進步意義的通過苦難的磨礪,達到一個完美的境界。

相關焦點

  • 達利遇見但丁:從地獄到天堂《神曲》中的「天堂遊記」
    畫面中,但丁手持《神曲》,背景是地獄、7層煉獄、佛羅倫斯城,上方則是天堂。《神曲》整部作品分為三大篇章:「地獄」、「煉獄」、「天堂」,每一篇章33歌,加上序曲,正好100首。從「惡」到「由惡向善」再到「善」,表達了人只有在經過迷茫和苦難之後才能達到美好的境界。
  • 西川漫談《神曲》:但丁的《神曲》究竟有多偉大?
    《神曲·煉獄篇》寫得也挺奇怪。但丁把煉獄寫成一座小山,這是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一次。煉獄是一個小山,然後小山的山尖上是伊甸園,而伊甸園上頭就是天堂。所以《神曲》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構。如果你畫一個地球,地獄是地球的表面進入到地球中間去,而煉獄又是在地球表面往上走的,冒出一個尖來,它像一個山一樣。這個時候,你就會想到這個世界上有幾個這樣的山?
  • 但丁《神曲》七宗罪,你犯了幾宗?死後又將被打入多少層地獄?
    《神曲》是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阿利蓋利於1307年---1321年創作的長詩。該詩英文名和義大利名叫做《喜劇》,因為它的英文名字叫Divine Comedy。薄伽丘為了表示對但丁的尊重,在《但丁傳》中,給《喜劇》這部作品以「神聖的」稱謂。而後來的中譯本名字都被翻譯成了《神曲》。
  • 《但丁地獄》續集講述煉獄與天堂 DLC準備中
    《但丁地獄》製作人Jonathan Knight近日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談到了這部依據《神曲》改變而來的遊戲的續作和DLC問題。這回玩家有福了,在遊戲沒有發售的時候,製作人已經想好了續集與DLC內容。
  • 那位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的老教授是誰
    《神曲簡介》:長篇史詩《神曲》(約1307—1313)是世界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偉大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國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給中古文化領域以藝術性的總結,也隱約可見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其作者但丁 (1265—1321)是義大利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開拓者之一。
  • 《鋼之鍊金術師》與七宗罪,到底什麼罪不可恕?
    一部好的作品,尤其動漫作品,應該不單讓人熱血澎湃,更應該在熱血之後有所想有所悟,而這部鋼之鍊金術師,是每漫君最為推崇的一部略帶黑暗的優良之作,其中關於七宗罪的描述,可以說是拉開小編人生觀的帷幕,那麼到底哪一罪,不可饒恕呢?
  • 但丁賦予自然宇宙神學含義
    南極附近的土地為了躲避墮落天使的撞擊,躲閃到了人類居住的北半球,而地球中心的陸地則從表面回縮,在撒旦身體的周圍形成了巨大洞穴——地獄,收縮的土地衝出地表,形成了南極陸地上的山峰——煉獄山。與這一段對土地位移的敘述相對應的是《神曲》第14歌中有關四條地獄河流的解釋:大海中央有一塊已經荒廢的國土,叫克裡特……山中挺然屹立一個巨大的老人,他的肩膀向著達米亞塔,眼睛眺望著羅馬,好像照自己的鏡子似的。
  • 紀念但丁逝世700周年,義大利美術館線上展出《神曲》稀見畫作
    編譯 | 汪天颺根據《衛報》2021年1月1日報導,為紀念但丁逝世700周年,義大利今年將在佛羅倫斯、拉文納及其他和但丁相關的城鎮鄉村舉辦多種活動。位於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舉辦線上展覽88幅《神曲》畫作,正式開啟義大利的全年紀念活動。
  • 正經大學者談但丁有沒有比丹·布朗的小說更燒腦?
    據但丁自述,他對貝阿特麗切的愛慕如同我們所謂柏拉圖式戀愛,只是任何關於但丁的事,都只能稱作但丁式,包括他的天主教信仰(Catholicism)。他將1300年復活節設為《神曲》中啟程的虛構日期,於1314年寫成第一部並且是最惡名昭著的《地獄篇》。在生命的餘下七年裡,他的氣運非凡,有幸賦就《煉獄篇》和《天堂篇》,從而得以在逝世近一年前完成這部宏大的詩歌。
  • 柏林電影節|《俱樂部》:煉獄與七宗罪
    智利導演帕布羅-拉雷恩新片《俱樂部》漸漸展開了一個關於懺悔、煉獄與罪罰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智利偏遠的小鎮,臨海的房子裡住著四個牧師和一個修女,在每日的早餐、祈禱、唱聖歌之餘,他們還訓練了一隻格力犬Rayo參加小鎮上的賽狗活動。  這個開頭非常成功的製造了懸念,引起觀眾興趣:為什麼一群神職人員會聚集在這樣一個地方?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不符合身份的行為?
  • 《神曲》中的罪·貪婪
    但丁是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詩人之一,與荷馬、莎士比亞齊名。 恩格斯稱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世紀的最初一位詩人。」《神曲》連接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偉大先驅。《神曲》記述但丁自己35歲時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徵罪惡),被三隻猛獸攔住去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最後由貝雅特麗齊的靈魂帶他遊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的經歷。文學主題之貪婪《神曲》的核心主題是人類的罪及其救贖。貪吃、毒癮、酒癮等現在被視為心理問題,但丁卻將其歸於罪。
  • 七宗罪使人類從天堂墜落
    Mammon)⟨財寶和貪婪的錯誤之神⟩                                狐、針鼴、烏鴉暴食  別西卜(英語:Beelzebub)⟨蒼蠅君主,聖經中以「鬼王」相稱⟩     塞爾伯洛斯豚虎蠅色慾  阿斯莫德(英語:Asmodeus)⟨激怒或色慾的魔神始祖⟩                    魅魔、山羊、蠍、兎但丁在神曲裡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從輕到重排列七宗罪
  • 再談《暗黑血統3》中的宗教元素 說一說遊戲裡的七宗罪和四騎士
    本文字數3526字,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暗黑血統》系列中關於「七宗罪」與「天啟四騎士」兩個宗教設定背後的故事,請耐心讀下去。末日,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題記上次已經和大家聊了很多關於《暗黑血統》裡的宗教元素,不過這遊戲借鑑的宗教元素實在太多了,還有很多沒有說完,那麼這次我們就繼續來聊一聊《暗黑血統》裡最重要的兩個宗教設定「七宗罪」與「天啟四騎士」吧!七宗罪?
  • 七個世紀後,我們怎麼讀《神曲》
    而今年3月25日,正是義大利首個「但丁日」(Dantedì)。身處煉獄般的疫情下,但丁作為義大利的至高詩人(Il Sommo Poeta),在此時更凸顯出其警示和啟發意義。人類面對未知世界,運用智慧的能力有多大,邊界又在哪裡,如何從地獄、煉獄走向天堂?但丁的經典之作,他的目睹、經歷和反思的歷程,早已超越宗教和政治意義,持續為文化精神帶來新的內容。
  • 《神曲》——一部關於西方地獄與天堂傳說的百科書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部關於地獄與天堂的書——《神曲》,《神曲》的作者但丁·阿利蓋利(1265–1321)是封建的中世紀和近代歷史交替時期義大利的一位偉大詩人。《神曲》的創作意圖有二:一是給義大利人民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指出一條復興和統一的路;二是紀念但丁已經死去的戀人貝阿特麗切,為她建立一座以前從沒有人為女人建立的那種紀念碑。
  • 最好的《神曲》版本,是被這位老先生翻譯的
    《神曲簡介》:長篇史詩《神曲》(約1307—1313)是世界文學史上裡程碑式的偉大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國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給中古文化領域以藝術性的總結,也隱約可見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其作者但丁 (1265—1321)是義大利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開拓者之一。
  • 七宗罪是什麼意思?
    七宗罪有什麼含義?答|百度派 @楊zhuer七宗罪,應為七罪宗,七宗罪是錯誤的說法。(七個天主教的罪過,簡稱七宗罪)。宗為來源、根源的意思。「重大惡行」與不可饒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談。以上內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 世界文明史:《神曲》的歷史意義
    在作品中但丁通過自己的敘述或通過與鬼魂談話,反映了中古時期文化領域內的各種成就,並說出了他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評價,有史以來第一次表達了帶有新時代特徵的新思想和新世界觀。但丁在《神曲》中廣泛而深刻地暴露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在批判封建主義的同時,他對作為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並壟斷了當時全部文化的教會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 但丁的奇幻之旅|20. 天使聖師眼裡的「索多瑪」罪有多重?
    史上最沒譜的專欄:《神曲》八卦繼續更新啦!(要不是想到「從前有個人拖稿,然後他死了」,我可能也要繼續裝死下去了……)遙遠的上一期(沒有坑!)我們講到,維吉爾老師告訴但丁,地獄中的幾條河水、沼澤,原來都是地上的人類悔恨的淚水形成的(複習請點這裡點這裡)。然而,維老師專門指出還有一條小河名為忘川,卻不在地獄,而是在煉獄山頂的地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