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浩通訊員段亮亮
大河報訊 中伏可謂全年最熱時段,就連「120」電話也跟著「熱」了起來。連日來,鄭州市120院前急救接診量持續攀高,突破了鄭州院前患者救治人數的紀錄。
據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以下簡稱鄭州急救)統計,120指揮調度大廳平均每天電話呼入量達到1100多次,最高時達到1400次左右。7月19日至23日,5天內有3天的接診量突破500次,其中22日達到了515次。需要提醒的是,近一周暈倒或中暑的患者19人,大多是高溫下工作的人群,如建築工人、環衛工人等。
高溫還在繼續,鄭州急救提醒廣大市民在工作、生活中注意防暑降溫,以免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出現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損害的症狀。夏季是中暑的高發季節,中暑後如不及時處理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中暑後必須及時治療。
中暑後表現的症狀有:皮膚溫度高,脈搏加快,皮膚紅,乾燥;瞳孔縮小,意識喪失,精神錯亂。中暑嚴重者可出現皮膚涼、過度出汗、四肢痙攣、脈搏快、眩暈、頭痛,意識喪失。
中暑後,要儘快給患者降溫,移至通風陰涼的地方,用涼的溼毛巾敷前額和軀幹。用電風扇或者手扇使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體。神志清楚的患者可以自行喝清涼飲料,如果患者呼吸及吞咽均無困難,可以喝淡鹽水。
如果以上措施均無效果要立即撥打120急救或者立即自送醫院。
高溫天氣下,需要外出的出行時要儘量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點—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大多數的中暑也發生在這個時間段。如果必須此時外出的話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風油精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
此外,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儘量減少外出活動,以免由於高溫天氣誘發基礎病發作。
因此,在炎炎夏季,除了做好防高溫中暑的準備,還要注意調節心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日常生活勞逸結合,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等,給心情也降降溫。
如何預防中暑
什麼是中暑?
高溫條件下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和汗腺功能衰竭產生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因素?
與氣溫、溼度、日照、勞動強度、高溫環境暴露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水鹽供給有關
中暑的症狀?
高熱、無汗及昏迷。首發症狀有全身軟弱、無力、頭痛、眼花、噁心及汗少,繼而體溫迅速上升可達41℃以上,並出現極度睏倦、皮膚乾熱無汗、脈搏快、呼吸淺、血壓下降
如何預防中暑?
·注意收聽高溫預報,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外出活動時,要帶防暑工具,勿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
·年老體弱者外出最好有家人陪同
·適當午睡,飲食宜清淡,多喝些淡鹽開水、綠豆湯,勤洗澡、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