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2020-12-20 99健康網

  最近中暑事件刷爆了網絡,受到高溫的影響,到處都是中暑的新聞。那麼高溫下如何預防中暑呢?萬一中暑了如何急救呢?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7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醫療機構獲悉,最近中暑病人主要集中在郊區,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些患者最終因熱射病死亡。

  他們一部分是高溫天在路邊行走時中暑昏倒,也有部分人是家中中暑,「不捨得開空調」。部分醫院接診的中暑病人中,在家中暑比例甚至超過室外中暑。

  對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多年監測顯示,夏季家中無空調或有空調不用的人群,更易發生重症中暑,且發病較為兇險,甚至危及生命。高溫熱浪期間,人們在室內一定要開啟空調。

  老人戶外走路有風險

  連日來,上海持續高溫,郊區有不少人中暑,有些在室外走著走著就昏倒了。

  半個月來,位於川沙地區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已接收6例中暑患者,且都屬於重度中暑。其中年齡最大者已有95歲;另一名54歲的患者在路上行走時陷入昏迷,送至醫院後確診熱射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從入夏至7月24日,位於南匯地區的浦東醫院已接診了因高溫引發的病例8例,其中1例輕症,7人重症,4人正在醫院治療過程中。

  單開風扇已無法降溫

  上海新華醫院崇明分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胡曉峰告訴記者,7月20日後接診的中暑病人大多為重症。

  其中一名60多歲男子因買了空調未及時安裝,最終昏迷在家,送醫後因熱衰竭死亡;一名47歲男子喝酒後在室外停放的轎車內睡了20多分鐘後昏迷中暑;一名94歲老太在家捨不得開空調昏迷入院。

  「從20日到24日已經接診了不少中暑病人,入院時基本都處於昏迷狀態,50-80歲老人居多,室內中暑昏迷比室外中暑病人多,一部分人就是沒有開空調,以為開風扇就可以了,事實上,溫度超過32 ,單純開風扇已經起不到降溫效果了。」胡曉峰表示。

  此外,松江區中心醫院從7月來也陸續接診了10例中暑病例,以60歲以上老人為主,病情最嚴重者發燒至42.2 ,入院時昏迷、多臟器衰竭。

  中暑如何急救

  1.立即將患者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室內、走廊、樹蔭裡。

  2.溼毛巾冷敷頭部、腋下及腹股溝,有條件可以溫水擦浴。也可以在額頭、太陽穴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緩解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症狀(孕婦和3歲以下幼兒禁用)。

  3.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高熱閉汗、頭痛嘔吐、神志喪失、四肢發涼或痙攣抽搐等,屬於重症中暑。應讓患者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求助。

  怎麼預防中暑

  1.高溫少出去

  有些人體質本來就比較弱,因此在高溫下容易出事情,還是少出去為妙。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和嬰幼兒體質虛弱,是中暑的高發人群。所以這些人應儘量減少室外活動,更不能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或者烈日下活動 和行走

  2.及時補充水分

  我們不要等口渴了才想起喝水,每天要喝2升左右的水。當我們出汗較多時可以適當飲用一些淡鹽水,補充人體失去的鹽分。少喝冰凍飲料。

  3.睡個好覺

  夏天氣溫非常高,人體新陳代謝比較旺盛,身體消耗也大。第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腦和身體各個部位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好處,也能預防中暑。

  4.多吃蔬菜水果

  夏天的時令蔬菜、水果非常多,都可以用來解渴和補充水分,多吃一些,還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要。

(責任編輯:陳加勇)

相關焦點

  • 今天高溫橙色預警又發,上海已有人中暑昏迷了!120急救創下今年最高...
    昨天,經歷了三年來上海最熱一天,有地方上了40℃。剛剛,上海又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預計中心城區、浦東、青浦、閔行、嘉定、寶山等地今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7℃,未來8天熱浪滾滾、難見盡頭。請注意,還是有人中暑了!
  •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 閔行一建築工人"熱衰竭"死亡 專家支招中暑急救
    6月18日15時30分,閔行區浦星公路某建築工地一名工人在工作時突然暈倒在地,工友立即呼叫「120」急救並將其送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隨後該男子被診斷為「熱衰竭」,雖經搶救,仍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於6月19日凌晨3時45分搶救無效死亡。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梅雨高溫季節,市民應謹防中暑。
  • 夏季中暑了該如何急救?
    炎炎夏日,人們中暑是很常見的情況。千萬別把中暑當小事,中暑病情可輕可重,重度中暑引發的死亡不在少數,必須引起重視。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中暑了該如何急救。中暑原因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中暑是一種可威脅生命的急症,若未給予及時處理,可能引起抽搐、永久性腦損害、腎臟衰竭甚至死亡。中暑症狀根據臨床症狀的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中暑急救:中暑的症狀及中暑後的急救措施
    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玻(1)熱痙攣症狀特點:多發生於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2)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噁心、嘔吐、皮膚溼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
  • 中暑了該如何急救
    中暑了該如何急救中暑的症狀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那麼,中暑具體有哪些症狀呢?中暑按病情輕重可分為:1、輕症中署除先兆中暑的症狀外,患者還出現面色潮紅、皮膚乾熱、胸悶或出現周圍循環衰竭的徵象,如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四肢溼冷、血壓下降等。
  • 各地高溫至少40人中暑身亡 高溫停工規定落空
    昨天18時,中央氣象臺網站以這句話開頭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稱,預計未來24小時,江淮江南江漢等地的高溫天氣仍將持續;而綜合各地媒體報導,近一輪高溫天氣已經導致內蒙古、山東、西安、重慶等地至少有40人因中暑而死亡。未來24小時,四川、海南等地將有暴雨。8月4日至5日,東北大部將有明顯降雨。
  • 深圳兩天中暑42宗!高溫高溼「桑拿天」謹防中暑
    0 1高溫、高溼天氣是誘發中暑的主要因素從醫學上來講,中暑是人體長時間受到熱刺激後,中樞神經系統的熱調節功能失調、熱耐受能力下降,從而導致包括體溫調節、汗腺分泌、水鹽代謝等功能全部失調的臨床急症,嚴重的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研究表明,高溫、高溼天氣是誘發中暑的主要因素。
  • 中暑也會危及生命?提醒:3點中暑的急救措施,不妨了解
    到了炎熱的夏季,如果沒有注意身體的調節,經常在高溫的戶外活動,確實很容易中暑,特別是那些本身身體抵抗力薄弱,平時又缺乏運動,水分還獲取量不足的人,可能在戶外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會感覺到身體難受,甚至出現了中暑這種情況,中暑時身體也會比較難受,更容易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等情況。
  • 高溫來襲,中暑咋辦?
    今年的夏天高溫7月交了白卷八月份卻沒有缺席,你準備好了嗎?這才是如假包換的三伏天~,氣溫較高,空氣溼度大,人體悶熱感較強,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中暑,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今天,我們邀請急診科醫生,共同來了解一下中暑急救方面的相關知識。【專家介紹】劉慶寶安徽靜安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擁有二十多年臨床工作經驗。
  • 中暑死亡事件頻發,高溫天氣如何防暑?送你幾個小法寶
    據日前報導,酷暑季節,日本多地最高氣溫高於人體體溫,局部地區甚至超過40度。8月以來,東京已超100人因中暑死亡。死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上,其中70歲以上佔大部分,死者中有八成以上的人不用空調。 此前也有過不少因中暑而身亡的案例,但仍有許多人輕易忽視,認為中暑只要扇扇風、休息一會就沒事。
  • 高溫來襲!預防中暑看過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
    ①高溫引起的不適、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預防的;②老年人(>65歲)、嬰幼兒和兒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從事戶外工作及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的人員等是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③涼爽通風的環境是防止高溫引發的不適、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護措施;④當氣溫達到≥32℃時,應儘量留在室內並保持通風,避免正午出行,或長時間在戶外停留;
  • 東京103人中暑死亡,高溫更容易發生,決不能掉以輕心
    8月19日報導,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10日至16日全國有12804人疑因中暑送醫。日本氣溫一路攀升,多地出現4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中暑被緊急送往醫院甚至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18日,東京都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
  • 高溫天防中暑,預防和急救看這裡
    若脫離高溫環境,及時轉移到陰涼地方,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 輕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狀進行加重,體溫上升到38℃以上,出現皮膚灼熱、面色潮紅(或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等症狀。及時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地方,數小時內也可恢復正常。
  • 高溫中暑 重在預防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盛夏時節,高溫天氣不斷,不適應,不舒適感伴隨著我們,這樣的盛夏,一不小心,中暑了,你害怕嗎?那麼,什麼是中暑?怎樣預防中暑?中暑是由於高溫環境或烈日暴曬,引起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導致代謝失常而發病。我們人的體溫是恆溫,但天氣不是,高溫環境下,產熱大於散熱,這種調節的失衡,就會導致中暑,中暑依照症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
  • 出汗太少易中暑 五種小妙招預防中暑
    暴雨之後又接連遭遇了高溫,據悉,今天白天福建等十多個地區的溫度在37到39之間。高溫來襲,你知道如何預防中暑嗎?  4.睡眠不足的人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時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較差,會影響排汗功能,不利於散熱。  5.劇烈運動的人  運動會加速體內產生熱量,運動量越大,產熱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體有大塊肌肉的人,運動時產熱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 天氣越來越熱,這3招中暑急救措施要收好了,或許有用
    到了炎熱的夏季十分容易出現中暑表現,而在中暑時會讓身體十分難受,很多人頭部疼痛,噁心反胃都跟中暑有關,如果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活動或者工作,有可能就會出現不良反應。因此在中暑之後還需掌握合理的妙招來急救,這樣才能夠讓身體的負擔減輕,否則中暑情況持續,人體健康也會受到威脅。那麼,中暑這種情況發生之後如何改善呢?
  • 高溫來襲 煙臺120三天救治15例中暑患者
    8月15日9時30分—18日9時30分,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共出診急救中暑患者15例,多以頭暈、噁心、嘔吐等為主,嚴重者發生暈厥。在所有中暑患者中,大部分為中老年人,中暑時間集中在中午12時至下午17時的時段,發生地點絕大部分為室外。
  • 中暑自救指南: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
    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這篇文章告訴你~高溫中暑的類型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 預防中暑小妙招 你都會了嗎
    夏日,炎熱的天氣不僅容易讓人心情煩躁,而且高溫容易使人體內的的水分過多地流失,引起中暑的現象。對女性來說,夏季防曬是第一,但是在愛美的同時,也請別忘了身體的健康,時刻要注意防中暑。  預防中暑小妙招  1.多喝水  要多飲水,出汗多的人可飲淡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