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死亡事件頻發,高溫天氣如何防暑?送你幾個小法寶

2021-01-14 騰訊網

據日前報導,酷暑季節,日本多地最高氣溫高於人體體溫,局部地區甚至超過40度。8月以來,東京已超100人因中暑死亡。死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上,其中70歲以上佔大部分,死者中有八成以上的人不用空調。

此前也有過不少因中暑而身亡的案例,但仍有許多人輕易忽視,認為中暑只要扇扇風、休息一會就沒事。實際上中暑可能一發展就發展到嚴重狀態,因此掌握中暑相關症狀體徵,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是尤為重要的。

中暑出現這些症狀時一分一秒都不容耽誤

中暑可分輕重度,輕度者可能會出現熱痱、頭暈、噁心或者體溫上升等較輕微症狀。通常脫離了高溫環境,及時到陰涼處降溫、通風、補充冷鹽水後,待數小時即可恢復。而重度的中暑又可分為熱痙攣、熱射病以及熱衰竭三種,這三個階段根據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來區分。

熱痙攣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大量的出汗,導致患者出現肌肉抽搐的症狀;熱射病是比較嚴重的階段,可以出現高熱、神昏、大汗不止、體溫升高等症狀;到了熱衰竭是更嚴重的階段,可能導致全身的疾患,包括神志不清、各個臟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橫紋肌溶解等症狀。

有些患者一發展就發展為熱射病,或者是熱衰竭的嚴重階段。因此,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高度警惕!需要採取相應急救措施,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相比於中暑後的救治,預防才是首要任務

實際上中暑有幾種不同的原因,除了外界高溫的原因,中暑還和機體功能、環境、藥物,以及個人體質等因素相關。因此,預防也應該從全方位出發.

一、減少處在高溫環境待的時間:因為人體的代償能力有限,在平常高溫後可代償,但如果超過極限則容易中暑。因此,無論是運動還是工作,都要量力而為,不要長時間在過高溫的環境下工作、生活。

二、保持環境的涼爽、定時通風:中暑除了和高溫環境相關,實際上還和高溼度、不透風的環境密切相關,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點。

日常的生活環境需要做好通風工作,避免長期處在密閉的環境。此外,在上述事件中可以發現,中暑的死者中有大部分是因為不開空調。所以,面對高溫酷暑還應該適當、正確地使用空調。

三、增強自身體質:中暑還和個人體質相關,當體質好的時候通常不容易中暑。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均衡飲食、保證營養的全面。同時適當加強體育運動,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體弱病者,如果有基礎疾病要積極的治療。

除了以上三點,日常還應該學習、掌握中暑的相關知識;多關注天氣情況以及身邊的中暑易感人群。例如老人、小孩,在高溫天氣時更應該更加密切關注,適時協助採取相應的防暑措施,謹防中暑。

相關焦點

  • 《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
    1.4.1 特別重大高溫中暑事件(Ⅰ級),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a. 24小時內,1個縣(市)區域內報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發生;b.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氣象行政主管機構共同認定的其他情形。
  • 日本北海道持續高溫天氣 一周內5人中暑死亡
    此外,從7月25日到31日期間,札幌市、比布町等地區60-80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共計5人因中暑或疑似中暑症狀死亡。據札幌管區氣象臺觀測數據顯示,從7月29日到8月1日連續4天高溫天氣。這輪高溫天氣是自1976年以後,記載統計持續高溫天氣數據以來的最長記錄。
  • 高溫天氣發朋友圈說說 天氣炎熱注意防暑的句子
    願你尋得快樂歸「暑」。2、 本簡訊有「防暑降溫」功效:「防」止你打瞌睡,「數」落你很久沒消息,「降」低你對我的想念,「溫」暖你被數落後砰砰跳的心!祝福一夏,送你清涼!3、 此簡訊性溫和,清熱解毒,綠色天然,無任何化學成分,防暑降溫療效顯著,可消暑熱,驅蚊蟲,除煩悶,立夏當天發至親好友,效果加倍,可保一夏無憂!
  • 高一新生軍訓中暑死亡!關於高溫天氣,你需要知道這些
    當日天氣預報報導的氣溫是37度,高溫的天氣加上辛苦的軍訓,使得王磊身體不適,並出現中暑的跡象。20時左右,醫院正式通知家屬,孩子因熱射症,經過搶救無效死亡。熱射症早期僅表現為體溫有點高,意識雖然出現障礙,但短時間能保持清醒,嚴重的致死性損害其實要在後續幾個小時才表現出來。因此中暑後如果症狀較為嚴重,體溫飆升或意識模糊時,應當立即就醫。
  • 高一新生軍訓中暑死亡!高溫天氣,需要注意這些
    高溫天氣,戶外活動要注意慎防高溫病,莫釀悲劇。8月4日,湖南省臨澧一中在高一新生軍訓期間一名15歲的學生王某發生中暑送往醫院搶救無效身亡。當日天氣預報報導的氣溫是37度,高溫的天氣加上辛苦的軍訓,使得王磊身體不適,並出現中暑的跡象。
  • 高溫中暑防病小知識,你get了嗎?
    高溫中暑防病小知識,你get了嗎?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氣溫過高、溼度大、風速小、體弱、對熱不適應、勞動強度過大和時間過長、過度疲勞等都易誘發中暑。02、如何識別中暑的症狀?03、中暑發生的原因?
  • 高溫天氣將持續到月底 防暑攻略請收藏
    平和(40.5℃)、南靖(40.7℃)、南安(39.9℃)、永春(39.7℃)4個國家觀測站破1961年以來本站最高氣溫歷史紀錄。相較往年,今年的高溫過程:早發頻發、累計日數多、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截至7月22日,全省高溫日數(≥5個本站日最高氣溫≥35℃)達46天,遠高於常年均值25.6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為何會有持續性的高溫天氣?
  • 夏季高溫如何預防中暑以及中暑的自我救治
    炎炎夏日,全國已經多地最高溫達38℃以上,如何預防中暑重新被提上了課題。高溫讓人無處可藏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溼度大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表現以體溫調節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特徵的疾病。嚴重的可發展為熱射病,可導致死亡。
  • 冒高溫排隊孕婦中暑倒地 孕婦如何預防中暑
    現在三伏天已經過半了,然而高溫依然不散。據了解,自從進入伏天之後,不少地方的溫度都是38到40之間,嚴重的是連續好幾天。因此中暑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還因為中暑死亡。中暑在夏季是一個必談的話題,那麼你知道高溫來襲我們應該怎麼去防暑嗎?畢竟經常呆在空調裡面也不是什麼好的方法。
  •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中暑急救小妙招
    最近中暑事件刷爆了網絡,受到高溫的影響,到處都是中暑的新聞。那麼高溫下如何預防中暑呢?萬一中暑了如何急救呢?  上海高溫多人中暑死亡  7月25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部分醫療機構獲悉,最近中暑病人主要集中在郊區,老年人居多,其中不乏9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些患者最終因熱射病死亡
  • 什麼是中暑?中暑了怎麼辦?冰敷3個位置速效降溫防暑!
    文/柏逸君突然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人感到極不適應,今年的高溫天氣的特點是範圍大、強度高、持續時間長。大江南北的朋友都如同在熱鍋裡,中央氣象臺發布了黃色高溫預警,熱哭了全國人民,地表最高溫度達到了55攝氏度。
  • 企業夏季高溫作業防暑降溫措施全攻略
    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 各地高溫至少40人中暑身亡 高溫停工規定落空
    當晚值班護士說,他被送進來時,全身火燙,她們拿體溫表為其測量體溫,沒過多久,體溫表竟爆了。「體溫表的極限值是42℃,大部分重度中暑患者的體溫都超過了這個溫度。」【各地天氣查詢】「相比北方地區來說,南方的高溫頑固而持久。」
  • 秋天還是高溫,中暑怎麼辦?快來PICK防暑小知識
    導語:秋天剛來臨的時候,溫度還是很高的,這個時候除了可以穿上美美的小裙子,展現自己的曲線,隨之而來的還是高溫的肆虐。這種情況下,防暑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畢竟,中暑的滋味可不太好受,而且想想秋天你還得裹緊你的小被子,想想就特別的不划算。
  • 環衛工中暑死亡被認定工傷 單位拒付喪葬補助
    記者了解到,環衛工人在酷暑、嚴寒這樣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堅持工作,很多人中暑,或落下風溼等疾病。然而,目前一些臨時工的「勞保」僅限於幾瓶藿香正氣水。雖然勞動法有相關規定,但由於缺乏實施細則和有效監督,而無法落到實處。
  • 夏季高溫易引發熱射病 防暑不當有致命危險
    入伏了,本周全國各地的氣溫都是一路飆升,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一個不小心,便會非常容易引發中暑。你千萬不要覺得中暑是一件無所謂的小事,一旦應對不當,便會引發讓人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中暑和哪些危險疾病症狀類似?中暑到底應該如何急救?羽絨服、枕頭、霍香正氣、熱茶,哪樣才是降暑利器?
  • 中暑現象頻發,夏天外出一定不能忽視這些事項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5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郭宇立 林咪玲)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中暑的現象頻發,記者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6月1日至6月23日目前,全市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持續生效中,市急救中心提醒市民,儘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動,在家中也要做好室內通風散熱。中暑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進入6月後,深圳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預警信號。6月24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在"夏炙"模式的影響下,21日全市共有132個自動站最高氣溫超過33 ℃。
  • 高溫天氣來了怎麼辦?保護自己的方法
    從地理位置上看:江南,華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溫的頻發地。據1951—2009年的資料統計,在我國省級以上城市中(除拉薩沒有高溫天氣),重慶出現的次數最多,達1853天;西寧最少,只有3天。我國的新疆盆地也是高溫的頻發地,像吐魯番多次出現全月(6、7、8月)所有天都為高溫的情況。  盛夏季節,長江中下遊地區長再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出現高溫酷熱天氣,是我國夏季熱浪襲擊的重災區。
  • 高溫天氣來襲 不光身體熱得難受、情緒也跟著「中暑」
    最近一周,在高溫天氣煎熬下,對於熱的抱怨早已經成了大家的口頭禪。23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醫院以及長春急救中心獲悉,這樣的高溫天氣下,不僅人體各項機能出現不適,失眠、焦慮、易怒的「急脾氣」人也越來越多。為了讓大家不被高溫天氣「熱暈」,也聽專家們為我們支招降溫。
  • 如何預防高溫中暑和食物中毒?市衛計委疾控中心來教你
    ,我市連續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處於高溫中暑及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期,也因此出現了多起中暑引發的死傷事件。西安市衛計委、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做好自我防護,儘量避免和減少在高溫時段外出,預防中暑發生;注意飲食衛生,謹防食物中毒。  做好自我防護  預防中暑發生  (一)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和汗腺功能衰竭產生的急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