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作用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從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輕者出現發熱、頭暈、噁心、嘔吐;重者可有頭痛劇烈、昏迷,甚至引起死亡。建議企業採取以下措施來避免職業性中暑的發生:
(1)合理布置生產性熱源,採取隔熱、通風降溫等措施;
(2)高溫車間建立空調休息室,休息室溫度為25~28℃;
(3)補充含鹽清涼飲料,含鹽量為0.1%~0.2%,飲料溫度低於常溫;
(4)針對露天高溫作業,調整工休制度,避免長時間接觸高溫;
(5)加強職業健康監護,認真做好高溫季節到來之前的體檢工作,避免職業禁忌證者從事高溫作業,如Ⅱ期高血壓、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慢性腎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積皮膚疤痕患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此外,炎熱的氣候非常有利於有毒氣體的揮發,增加了職業中毒的風險,為了預防職業中毒,要做好以下幾點:
(1)採取設備密閉、機械通風措施,降低毒物濃度;
(2)進行車間空氣檢測,避免職業中毒;
(3)進行入職前職業健康檢查,避免職業禁忌證者接觸有毒物質;
(4)做好在崗期間職業健康監護,早發現,早採取合理措施,避免健康危害進一步擴大;
(5)根據作業特點,為工人配備合適的個人防護用品;
(6)減少工人接觸毒物的時間,避免長時間加班,尤其是在通風不良的工作場所。
為什麼會發生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障礙,產熱大於散熱,體內熱量蓄積過多,引起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會產生一系列中暑症狀。此外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都是中暑常見的誘因。
中暑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在高溫環境下,如果出現大汗、口渴、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及發麻等情況,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根據症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輕症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痛、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升高至38.5度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熱射病主要表現為:因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而產生高熱,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熱痙攣主要表現為:由於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好發於四肢肌肉,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熱衰竭主要表現為:起病迅速,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溼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脫水,體溫稍高或正常。
一旦發生中暑怎麼該怎麼辦呢?
出現中暑症狀時,首先要迅速從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喝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如淡鹽水、綠豆湯等;可在太陽穴塗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如果體溫升高,可用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膚發紅;如果出現重症中暑症狀,一定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及時將病人送到醫院進行救治。
企業夏季防暑降溫案例一
1、目的:進入盛夏季節,日照強度高,高溫天氣持續,為切實做好夏季施工現場防暑降溫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不斷地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其他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特制訂本措施。
2、適用範圍:本制度適用於湖北電建二公司西塞山二期項目部。
3、具體規定:
3.1 認真落實防暑降溫責任制。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抓好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組織領導,完善、落實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狠抓防範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3.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嚴格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避高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室外作業時間,避免高溫時段作業,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則上,氣溫超過37℃,嚴禁11:00至15:00進行室外作業。
3.3 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在夏季根據施工的工藝過程,儘可能調整勞動組織,採取勤倒班的方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加強現場巡查,加大防暑降溫知識和中暑急救知識宣傳,提高全員安全防範意識。
3.4 保證現場飲水供應充足。現場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飲料、茶及各種湯類等,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事件。
3.5落實防暑降溫物品。要切實關心在高溫天氣下堅持施工的廣大一線施工人員,加強對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要求施工人員隨身攜帶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風油精等,落實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溫物品。
3.6 積極改善建築工地生產生活環境。要認真落實建築施工現場管理規定,積極採取措施,加強通風降溫,確保施工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臨時設施滿足防暑降溫需要,並為施工人員提供清涼飲料和常用防暑藥品。建築工地施工現場的宿舍和食堂必須安裝電扇,有條件的單位,應在宿舍安裝空調。
3.7 切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及生活區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3.8 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炎熱、天氣乾燥,火災事故易於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油漆房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
企業夏季防暑降溫案例二
當前我市已進入盛夏炎熱季節,7至9月是高溫時期,特別是近期天氣以高溫晴熱為主,又正值建築施工高峰期。為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確保高溫酷暑期間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以及一線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當前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廈府辦[2009]204號)精神,現將做好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責任,高度重視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
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把加強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作為維護一線作業工人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建築工地高溫期間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加強對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工人中暑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二、結合實際,落實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工作措施。
各單位要結合高溫季節建築工地安全生產的特點,加強安全事故的防範,認真落實建築工地防暑降溫各項措施,改善一線工人勞動作業條件,減輕勞動強度,為工人創造良好的勞動和生活環境。
一要妥善安排高溫期間施工生產,合理調整工人作息時間,嚴格控制加班加點,高溫時段(11:00-15:00)項目部要停止室外露天和高處作業,防止因工人疲倦乏力、勞累過度等導致傷亡事故發生。
二要落實工人防暑降溫物品和藥品,有條件的施工現場應搭設涼棚,作業場所應分區多點設置飲水處,保證不間斷供應乾淨衛生的開水,防止作業人員脫水、中暑。
三要貫徹落實《建築工地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改善作業區、生活區的通風和降溫條件,確保工人宿舍、食堂、廁所、沐浴間等臨時設施符合標準,滿足防暑降溫需要。工人宿舍必須保證隔熱通風透氣,並配備電風扇等必要的降溫設施,達不到要求的要責令整改。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嚴禁出售變質的剩飯剩菜,防止食物中毒。加強對夏季易發疾病的監控,現場作業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四要加強防暑降溫知識宣傳,通過板報、班前活動、交底會等,對作業人員進行防暑降溫急救等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和訓練。項目部要配備具有急救經驗或經過急救培訓的人員。
三、加強值班,及時妥善處理突發事件。
各單位要安排好高溫酷暑期間安全生產值班和調度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帶班等各項值班制度,嚴格崗位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健全重大情況報告制度,發生安全事故和緊急情況時按規定及時上報,並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
企業夏季防暑降溫案例三
為了保證本工程的順利施工 ,確保在夏季施工中出現緊急情況時,應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業和職工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一、 暑期來臨,通過本預案的編制來指導防暑降溫工作的開展,預防中暑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人身安全,保證項目部生產的正常進行,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於良好的備戰狀態;而且可以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進行,防止因行動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混亂而延誤事故應急,從而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成立施工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總指揮由項目經理 負責落實,若總指揮外出,由項目副經理 擔任副總指揮給予落實,當副總指揮不在的情況下,由現場技術負責人 進行落實。實施救援工作的展開,具體人員安排詳見應急預案組織機構。
三、當在工程及建築施工中發生高溫的各種緊急症狀情況時,我項目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後,應立即啟動本預案。在第一時間分別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120」救護中心求助,並向市安全生產監督局、總工會等相關部門通報情況。緊急情況發生後,還應不間斷的向有關領導、部門反饋後續情況。
四、在施工中緊急情況發生後,項目部即視情況成立救援現場指揮部,由 擔任事故現場總指揮,並成立以下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詳見附件1):
1、防暑降溫保障小組。夏季施工過程中,因建築行業在作業時,露天作業環境較多;人員作業分布區域複雜、多變;勞動強度大等方面的影響,給建築工程在夏季施工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生命、財產安全,為作業人員營造一個有保障、舒適的環境,在作業人員發生高溫不良反應時,由組長 立即組織該組成員對事故人員進行轉移、與控制,防止周邊施工作業現場事故人員的增加。使應急行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提高行動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損失。
2、信息聯絡小組。由組長 負責了解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及緊急情況影響範圍,每天組織收集天氣溫度狀況,然後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並對已採取的措施和事態發展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及有關部門的聯絡。
3、安全保障(警戒)小組。對撤離區和安置區內的治安工作,由安全員 荊國棟 擔任組長並組織隊員負責對險情發展狀況進行監控,防止影響施工工期,並對各班組人員加強安全教育,以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且組織現場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以預防惡性事故的發生以及一旦發生事故時如何將事故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
4、現場醫療救護小組。當事故發生時,由組長 組織組員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負責在第一時間對傷員實施有效救護;並及時向醫院轉送。救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進入事故發生區搶救傷員;指導危害區內人員進行自救、互救活動;集中、清點、輸送、收治傷員。根據具體情況,迅速制定應急處理方案並組織實施。
5、後勤保障小組。由組長 負責組織調集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督促檢查各項搶險救災措施落實到位。
五、各類緊急情況發生後,需調集的主要專業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物資。主要物資及人員職責安排如下:
項目部物資的購置由材料員 負責,主要藥品及醫療救護器具如下:
1、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風油精、霍香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綠色保健食品等。
2、救護器具:單架、小型氧氣瓶、聽筒、毛巾、藥用藥箱、冷凍櫃(冰塊)等。
3、項目部內部設置醫療室、配置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的專職醫療救護人員。
六、防暑降溫措施
1、加強對廣大員工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衛生和暑期保健宣傳教育活動,使職工了解暑期的安全保健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完善、落實高溫期間安全生產責任制,成立防暑降溫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儘量避免高溫期作業, 落實防範措施。
3、暑期來臨之前,要做好高溫作業員工的健康檢查工作,對患有高溫禁忌症的員工,應及時調整工作崗位。
4、要積極採取措施,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和作業條件,妥善安排好員工的作業時間,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注意勞逸結合,對室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儘量避免中午炎熱時間作業。適當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環境。
5、落實每一位員工的防暑降溫物品,儘量以實物形式供給職工防暑降溫清涼飲料和藥品,把好進貨質量關,杜絕假冒偽劣產品。
6、確保施工人員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臨時設施符合標準要求和滿足防暑降溫工作需要,要切實做好施工現場的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制度,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加強對暑期易發疾病的監控。
7、暑期期間,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確保安全生產。
8、將防暑降溫領導小組人員的聯繫方式、報警及急救電話制表張貼於宣傳欄中,防止事故發生時不能及時取得聯繫。
七、施救方法:
1、輕度患者 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症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溼毛巾等。並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
2、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 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並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症狀,以便於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總指揮 陳愛民 決定是否啟動防暑降溫預。並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症狀嚴重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應第一時間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並上報公司。
八、善後處理工作:
1、根據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採取針對性強的防範措施,加強對各班組的宣傳、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到每人都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救護他人。總結經驗教訓,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具體防範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組在施工現場設置溫度計,並對每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收集、處理,然後上報項目部防暑降溫保障小組,依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
2、當室外氣溫高於39℃時,項目部應對各班組進行施工降溫專項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組停止現場施工作業。
3、後勤保障小組,應能隨時保證作業人員現場的飲水、緊急藥品。
4、由防暑降溫應急救援機構依具當年的氣溫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的最高時間(13:00 ~14:00)段進行施工作業。經項目部討論,特制定本項目部夏季(依據XX市歷年高溫月為7月~10月)施工作息時間表,具體如下:
某某住宅樓項目部現場人員作息時間
上午:7:00~11:00 (四個小時)
下午:15:00~19:00 (四個小時)
附:遇趕工期或其它特殊情況需加班時,再做另行通知。
5、項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溫專項機構」具體人員安排詳見:附件1 。
6、對項目部各班組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作業人員對各種情況的應緊處理能力。加強對夏季施工安全宣傳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降溫的安全小常識,提高作業人員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與處理能力等。
7、項目部內部設置專職醫護人員,加強項目內部的醫療救護宣傳、保障人員的生命、營造一個人性化的施工現場。
九、應急恢復、重新進入
當應急恢復後,重新進入之前必須對危險區進行評價,並且應對事故進行分析,待危險區已確定安全時方可進入現場,繼續操作。
十、應急培訓及演練
1、培訓
① 工程實施前,對參與本工程施工的人員進行防暑降溫知識教育,學習關於防暑降溫的常識及中暑急救的簡單方法,並要求在施工中能夠熟練運用。
② 學習本預案,使廣大員工知道怎麼進行防暑降溫工作,如何應對中暑事件。
2、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後,經過有效的培訓,項目部每年夏季到來前進行大型救援演練一次。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後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1)演練目的
① 測試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② 檢測應急設備
③ 確保應急組織人員熟知他們的任務和職責
④ 測試應急人中的協調能力
⑤ 辨別和改正計劃中的缺陷
⑥ 檢測應急設備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應急預案演練情況
為了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項目部於2009年6月20日開展一次救援演練,應急救援訓練已成為救援隊伍的一項重要工作,所以在應急救援過程中項目部還特別強調以下三點:
① 演練時人員均必須準時到位,並配帶好各自的防護用品。
② 在救過程中應做到「自我保護,搶救他人」及積極有效的搶救。
③ 必須嚴格遵守有關領導的指揮,做到「以假論真」,有效地實施搶救措施。
3)應急訓練與演習的基本任務是:鍛鍊或提高隊伍的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或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後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