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跑友」江邊跑步得了熱射病 高溫來襲注意防暑降溫

2020-12-19 浙江新聞

  入夏以來的第二波高溫驟然而至,今天,寧波最高溫度直逼38℃。在室外工作、活動的市民,沒有做好防護工作,很容易出現中暑乃至熱射病等情況。今天上午,寧波市二院急診科連續收治2名熱射病患者。

  頂著太陽跑步摔倒在終點線上

  大汗淋漓、神志不清、體溫41℃……40多歲的張女士是被跑友們送到寧波二院急診科的,入院時情況就已經很嚴重了。

  平日裡,張女士身體很好,是位運動達人,曾經參加過百公裡越野跑、鐵人三項等。今天上午,8點多,張女士跟跑友們約好在寧波姚江兩岸附近跑步,距離只有6公裡。這點運動強度,對她來說不在話下。

  雖然今天氣溫很熱,家人說,最近張女士也沒有過度疲勞,身體狀況良好,所以還是參加了這次跑步活動。

  就是這樣,在跑步中途,張女士曾跟同伴說,感覺點累,但她還是堅持到了終點。不曾想,剛過終點人就趴倒在地上。「根據病人送院時的情況已經是熱射病了。」 寧波市二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劉鵬說,今天室外溫度高、溼度高,本身就會影響機體的散熱;在這樣的環境下再進行劇烈運動,體內產熱過多,就可能誘發熱射病。

  無獨有偶,前天下午,餘姚人民醫院也收治了一位74歲的熱射病老人。由於老人上山砍柴昏倒在山裡,家人發現得比較遲,目前人還處在昏迷狀態。

  「熱射病是夏季常見的危重症,容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較高,治療難度大。」劉鵬說。

  一連喝了五瓶水 送院時全身抽搐

  然而,這兩天高溫來的猛,很多人還沒有防暑降溫的意識。除了熱射病,寧波多家醫院接連收治了多起熱痙攣、以及嚴重中暑患者致急性腎衰的患者。

  今天上午8點多,30歲的王先生也被送到了二院急診。

  原來,王先生在建築工地工作,早上高溫作業感到特別累,於是到陰涼處休息。坐著休息,他一連喝了5瓶近2500毫升的水,沒多久人更加不舒服了,甚至出現了全身抽搐。工友們發現後,趕緊送往醫院。

  「高溫環境下,特別是已經出現中暑症狀,肌體已丟失水電解質,短時間大量飲用白開水其實是大忌。像王先生這樣短時間飲用大量純水,未同步補充電解質,加速體內的電解質紊亂,進而導致乏力、肌肉痙攣等症狀。臨床稱為熱痙攣。」 劉鵬說。

  勞作一天熱出急性腎衰

  6月25日晚上7時許,54歲的建築工人陳師傅在工地上連續工作9小時後,突然出現頭暈、昏厥、四肢抽搐等症狀,被工友緊急送入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搶救室。入院時,陳師傅整個人看上去大汗淋漓,卻不時打著寒顫,身上的衣物都已被汗水浸透。

  搶救室護士見狀,立即為其測量了體溫和血壓,發現陳師傅體溫倒不高,但血壓有些偏低(87/64 mmHg)。很快,血液生化檢查的結果也出來了,陳師傅的血肌酐值高達227umol/L(正常值為59-104umol/L)。

  是中暑引起的急性腎衰!醫護人員迅速為陳師傅開通靜脈通路,並進行大量補液、補充電解質治療。約1小時後,陳師傅的不適症狀明顯好轉,但由於存在急性腎損傷,隨後轉入急診內科病房進一步觀察、治療。

  而昨天晚上一前一後被送入鄞州二院搶救室的還有29歲的小曹,他也是因為在高溫下持續工作出現中暑抽搐症狀。好在他的症狀相對較輕,經過補液治療後已無大礙,當晚就已出院。

  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副主任王后興介紹,高溫環境下,由於人體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身體就會嚴重脫水,血液極度濃稠,腎臟血流減少,從而導致腎臟損傷。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每年都會收治幾例嚴重中暑致急性腎衰的患者。

  防暑降溫注意補水

  專家提醒,高溫場所工作人員以及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最好避免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環境下從事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如果一定要在高溫下工作,建議多喝含鹽飲料補充水和電解質,多吃新鮮果蔬,並備好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藥品,以防應急之用。 一旦發生噁心、心慌、意識不清、抽搐等中暑症狀,應立即採取澆水、敷冰等物理降溫措施,並且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口服淡鹽水或含鹽的清涼飲料,一般休息後即可恢復。如果不能緩解,尤其是出現噁心、嘔吐、持續少尿、尿色變深等症狀,務必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文圖片由寧波第二醫院提供 )

相關焦點

  • 杭州一小夥夜跑因熱射病險喪命:夏天跑步謹防中暑
    25分鐘後救護車趕到現場,該跑友被送往醫院。 據了解,該跑友今年25歲,喜歡跑步,通常一周進行2次長跑,身體還不錯,此次在暈倒前已經跑了1個小時。 經過醫生診斷,該跑友意識不清、體溫高達40.3℃,患的是熱射病,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同時還出現了心肌和腎功能的損傷。 據醫生講,熱射病的病死率高達50%以上,如果救助不及時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 高溫天寧波跑步達人跑出熱射病 這個時間段中暑機率高10倍
    高溫·防暑  這兩天,甬城的氣溫噌噌噌地往上躥,讓人感覺夏天真的來了。這不,這兩天寧波各大醫院都接診了中暑病人。其中,25日晚上,鄞州二院接診了一名因為中暑引起急性腎衰的患者;昨天上午,寧波市第二醫院急診科一連收治了兩名熱射病患者。
  • 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高溫下不容忽視的「熱射病」
    那麼,當高溫來襲時,人們該如何應對各類「熱疾病」呢?   【警惕中暑引發「熱射病】 在高溫高熱且密閉的小車空間內,極易急患「熱射病」,而這全都是成年人的罪過。2015年7月23日,陝西富平一個5歲女童被忘車內,因「熱射病」而驚厥,全身多個臟器功能衰竭,一度接近腦死亡。 戶外工作、高溫作業,無疑是「熱射病」射中的重點群體。他們無法擺脫「移動的烤箱」,這就需要嚴格按照防暑降溫的相關規定,根據當天溫度調整有關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 兩熱射病患者72小時仍未醒 青壯年防暑降溫需重視
    醫生分析,因為在炎熱天氣裡面,老人孩子都是體質較弱的群體,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和愛護,所以當出現極端天氣的時候,反而老人孩子的防暑降溫工作做得很好。但是近期出現了一些青壯年病人增多,可能是自身與工作等原因造成了他們中暑的機率增加。
  • 夏季當防「熱射病」 請給運動的身體防暑降溫吧
    進入三伏天,依舊有很多運動愛好者堅持跑步。然而,在高溫下運動,需要格外注意,持續高溫會給健康帶來極大挑戰,如何才能健康又安全地跑過這個夏天呢?  據深圳大學總醫院ICU主任宋志介紹,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
  • 遠離「夏日殺手」——熱射病
    預防疾病、防暑降溫對官兵們來說至關重要。今天,我們邀請到全軍熱射病首席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危重症中心宋青主任,為大家講解熱射病防治的相關知識。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多發於高溫高溼環境,因產熱和散熱失衡所引起,危及生命。
  • 夏季戶外鍛鍊過度易引發勞力性熱射病
    日前,北京友誼醫院急診接診了一名熱射病患者,據醫生了解,這名47歲的男性患者是一名長跑愛好者,近日北京連續高溫,他依然堅持進行每日10公裡長跑,不料,當跑到大約7公裡的時候,就感覺左腳無力,於是該患者停止了跑步,同時出現下蹲後突然暈厥,大汗、神志不清伴口吐白沫、高熱、大小便失禁、肢體抽搐等症狀,一小時後由120送入北京友誼醫院急診
  • 死亡率高達80%的熱射病是個什麼鬼?這八類人要當心啦!
    最近新聞裡出現最多的詞彙恐怕非「高溫、中暑、熱射病」莫屬了!高溫下跑步感到頭痛眩暈、四肢乏力,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收治了兩例熱射病患者,均為年輕男性,目前尚未脫離生命危險。無獨有偶,淄博一產婦日前在坐月子期間不開空調蓋棉被,也「捂出」熱射病,導致不治身亡。
  • 夏季高溫易引發熱射病 防暑不當有致命危險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中暑情況都會產生致命危險,只有在熱射病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死亡。從臨床表現來看,根據中暑的輕重程度,可以分為三大類:伏天已到高溫襲來!掌握這幾點,避開防暑誤區!從職業特點來看,在高溫、高溼沒有通風的環境下長時間滯留都是中暑的高危行業,如冶金工人、清潔工、交警、建築工人、快遞騎手等。
  • 浙江一跑友晚飯後運動十幾分鐘暈倒,確診為勞力性熱射病
    據寧波晚報訊,8月11日傍晚18點,寧波當地一跑友張先生在晚飯後照常跑步,由於環境暑氣未消,張先生跑了十幾分鐘就倒在了路上,路人趕緊呼救並聯繫了他的家人,並緊急送醫。劇烈運動加上最近天氣炎熱,結合相關檢查報告診斷,醫生判斷張先生患上了勞力性熱射病。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致命性中暑,會導致心肌、腎臟等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此前,杭州一小夥夜跑也曾因熱射病險喪命。現在暑熱未散,「秋老虎」不容忽視,對於保持長跑習慣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 「熱」出的問題有多重?「熱射病」死亡率超50%
    被送至醫院急診科後,醫生診斷為熱射病,轉至ICU急診重症監護室。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近期,廣東各地天氣高燒之下,許多市民「熱」出了問題。據統計,6月1日~16日,深圳120共接到中暑報警42宗。遇到中暑患者該如何處理?
  • 酷暑練兵,專家教你科學防治熱射病!
    宋青告訴記者,隨著經驗不斷豐富,熱射病的防治理念也在不斷改進。結合以往工作實踐,針對熱射病發病危險因素,全軍熱射病防治專家組總結出熱射病預防的最新原則,按人員角色主要分為4個方面。基層帶兵人要掌握防暑知識、天氣狀況、官兵身體狀態等。一般來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熱射病是中暑病人最為嚴重的一個階段。
  • 「熱」出的問題有多嚴重?「熱射病」死亡率超50%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近期,廣東各地天氣高燒之下,許多市民「熱」出了問題。據統計,6月1日~16日,深圳120共接到中暑報警42宗。遇到中暑患者該如何處理?
  • 小夥露天幹活兒曬出熱射病
    小夥露天幹活兒曬出熱射病 2018-08-06 15:34:54參與互動    小夥露天幹活兒曬出熱射病
  • 死亡率50%,高溫天頻發! 夏天千萬小心熱射病
    熱射病就是熱量在體內急劇蓄積導致的。患者常會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種。  除了個體因素之外,熱射病發病與3個因素密切相關:高溫、高溼、密閉無風環境。  一般輕症中暑,體溫常會超過38°C,並伴有面部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噁心嘔吐,或四肢冰冷、臉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變快等症狀。
  • 熱射病是怎麼得的,發現有人中招,你要這麼做
    事實上,與夏季相比,秋老虎的炎熱程度沒有改變,很多人甚至得熱射病。熱射病是指在高溫酷暑天氣下,皮膚散熱功能下降,體內肌肉溫度升高,進而影響全身器官和組織的功能,產生發熱、高血壓、呼吸困難甚至筋疲力盡等症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中暑死亡率高達50%。因此,在高溫季節要注意熱射病。熱射病是「隱形殺手」!
  • 專家提醒:高溫下幹累活容易誘發熱射病 要避免長時間暴曬
    高溫下幹累活  容易誘發熱射病  「熱射病是高溫症候群中的一種,也是其中最嚴重的一個等級。」醫生介紹,在醫學上,根據中暑嚴重程度,高溫症候群按照病情從輕到重依次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症。  「熱射症一方面受高溫潮溼的環境影響,在這種條件下大量體力勞動又沒有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的話,容易誘發。」醫生提醒,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因為身體基礎條件較差,屬於熱射病高危人群,尤其需要做好防護。  此外,各類室外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長時間駕駛車輛人員等人群在高溫天氣要格外注意防暑。
  • 待在空調房更易得熱射病 中醫院已接診四名熱射病患者
    得了熱射病,廈門男子陳先生病情危重,住進了ICU病房,他的經歷引起關注,好心網友愛心接力,紛紛為他尋找救命藥。昨日,本報對此進行了報導。  陳先生的遭遇讓熱射病再一次進入人們視線。熱射病到底是什麼?本報特邀第一醫院及中醫院的權威醫生,為您解答疑問。  什麼是熱射病?
  • 企業夏季高溫作業防暑降溫措施全攻略
    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種類型,也可以出現混合型。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熱射病主要表現為:因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而產生高熱,體溫可高達40度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熱痙攣主要表現為:由於大量出汗、失水失鹽,人體發生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痙攣。好發於四肢肌肉,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
  • 熱射病是什麼?熱射病真的會死人嗎?和中暑有什麼區別
    5月中旬前後超過30℃的高溫溼熱天氣,相信已經讓市民感受到了炎炎夏日的「熱情」。記者從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獲悉,5月17日、18日兩例因高溫溼熱天氣下勞作導致的熱射病患者,目前一例症狀較輕已出院,另一例重度患者——63歲的寇先生經重症醫學科(ICU)緊急物理降溫、血液淨化、輸注血液製品、呼吸機持續支持等一系列搶救,目前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