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的第二波高溫驟然而至,今天,寧波最高溫度直逼38℃。在室外工作、活動的市民,沒有做好防護工作,很容易出現中暑乃至熱射病等情況。今天上午,寧波市二院急診科連續收治2名熱射病患者。
頂著太陽跑步摔倒在終點線上
大汗淋漓、神志不清、體溫41℃……40多歲的張女士是被跑友們送到寧波二院急診科的,入院時情況就已經很嚴重了。
平日裡,張女士身體很好,是位運動達人,曾經參加過百公裡越野跑、鐵人三項等。今天上午,8點多,張女士跟跑友們約好在寧波姚江兩岸附近跑步,距離只有6公裡。這點運動強度,對她來說不在話下。
雖然今天氣溫很熱,家人說,最近張女士也沒有過度疲勞,身體狀況良好,所以還是參加了這次跑步活動。
就是這樣,在跑步中途,張女士曾跟同伴說,感覺點累,但她還是堅持到了終點。不曾想,剛過終點人就趴倒在地上。「根據病人送院時的情況已經是熱射病了。」 寧波市二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劉鵬說,今天室外溫度高、溼度高,本身就會影響機體的散熱;在這樣的環境下再進行劇烈運動,體內產熱過多,就可能誘發熱射病。
無獨有偶,前天下午,餘姚人民醫院也收治了一位74歲的熱射病老人。由於老人上山砍柴昏倒在山裡,家人發現得比較遲,目前人還處在昏迷狀態。
「熱射病是夏季常見的危重症,容易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較高,治療難度大。」劉鵬說。
一連喝了五瓶水 送院時全身抽搐
然而,這兩天高溫來的猛,很多人還沒有防暑降溫的意識。除了熱射病,寧波多家醫院接連收治了多起熱痙攣、以及嚴重中暑患者致急性腎衰的患者。
今天上午8點多,30歲的王先生也被送到了二院急診。
原來,王先生在建築工地工作,早上高溫作業感到特別累,於是到陰涼處休息。坐著休息,他一連喝了5瓶近2500毫升的水,沒多久人更加不舒服了,甚至出現了全身抽搐。工友們發現後,趕緊送往醫院。
「高溫環境下,特別是已經出現中暑症狀,肌體已丟失水電解質,短時間大量飲用白開水其實是大忌。像王先生這樣短時間飲用大量純水,未同步補充電解質,加速體內的電解質紊亂,進而導致乏力、肌肉痙攣等症狀。臨床稱為熱痙攣。」 劉鵬說。
勞作一天熱出急性腎衰
6月25日晚上7時許,54歲的建築工人陳師傅在工地上連續工作9小時後,突然出現頭暈、昏厥、四肢抽搐等症狀,被工友緊急送入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搶救室。入院時,陳師傅整個人看上去大汗淋漓,卻不時打著寒顫,身上的衣物都已被汗水浸透。
搶救室護士見狀,立即為其測量了體溫和血壓,發現陳師傅體溫倒不高,但血壓有些偏低(87/64 mmHg)。很快,血液生化檢查的結果也出來了,陳師傅的血肌酐值高達227umol/L(正常值為59-104umol/L)。
是中暑引起的急性腎衰!醫護人員迅速為陳師傅開通靜脈通路,並進行大量補液、補充電解質治療。約1小時後,陳師傅的不適症狀明顯好轉,但由於存在急性腎損傷,隨後轉入急診內科病房進一步觀察、治療。
而昨天晚上一前一後被送入鄞州二院搶救室的還有29歲的小曹,他也是因為在高溫下持續工作出現中暑抽搐症狀。好在他的症狀相對較輕,經過補液治療後已無大礙,當晚就已出院。
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副主任王后興介紹,高溫環境下,由於人體大量出汗,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身體就會嚴重脫水,血液極度濃稠,腎臟血流減少,從而導致腎臟損傷。鄞州二院急救醫學中心每年都會收治幾例嚴重中暑致急性腎衰的患者。
防暑降溫注意補水
專家提醒,高溫場所工作人員以及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最好避免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良環境下從事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如果一定要在高溫下工作,建議多喝含鹽飲料補充水和電解質,多吃新鮮果蔬,並備好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藥品,以防應急之用。 一旦發生噁心、心慌、意識不清、抽搐等中暑症狀,應立即採取澆水、敷冰等物理降溫措施,並且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口服淡鹽水或含鹽的清涼飲料,一般休息後即可恢復。如果不能緩解,尤其是出現噁心、嘔吐、持續少尿、尿色變深等症狀,務必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文圖片由寧波第二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