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遇到月經異常,認為月經已經乾淨,結果過早進行同房可引起子宮收縮,宮腔內殘留的血液便從陰道排出來,這種情況下的出血是月經血。但是一般情況下,月經間期時正常的同房是不會導致出血的,但當親密過後發現內褲上出現血跡,那就應當提高警惕了,婦科一些良性或者惡性疾病都有可能造成這請情況發生。接下來順義婦兒醫院婦科王清萱醫生就跟您聊聊能夠造成同房後下面出現血跡都是些什麼疾病。
良性疾病:
1.子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一般質地脆嫩,觸碰到後容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血跡一般為鮮紅色。宮頸息肉主要是因為子宮頸長期受到慢性炎症的環境刺激而長出的單個和多個帶蒂的肉芽組織。
2.宮頸炎:有急性炎症的宮頸可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多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膿性,有同房後出血及經間期出血的情況。
3.子宮內膜異位症:當子宮內膜異位生長在子宮頸,肉眼看表面宮頸表面有藍紫色結節。同房過程中碰到這種藍紫色異位結節灶,就會引起出血,但出血一般較少,色暗紅,還會伴隨著出現腹痛的情況。
4.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的炎症可造成子宮內膜充血水腫,同房後會有出血,但是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
1.子宮頸上皮內瘤變:此類疾病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常發生於25-35歲的女性,一般無特殊症狀,可有陰道排液增多,也可在性生活發生時發生出血。大部分低級別的病變可自然消退,但是高級別的病變具有癌變潛能。
2.宮頸癌:宮頸癌是引起性交後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大多數的宮頸癌患者早期並無任何不適症狀,而性交後出血可能是早期宮頸癌的唯一症狀。
3.子宮內膜癌:此疾病導致的出血與同房無明顯關聯性,但晚期的子宮內膜癌可能會侵犯到子宮頸,導致同房後出血。
對於同房後出血,我們最需警惕的就是需要排查是否有宮頸病變。在醫院婦科門診做過婦科檢查和盆腔彩超後以上所說的良性疾病基本就可以排查了,而對於宮頸癌的檢查,醫生一般會做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TCT)以及宮頸的HPV病毒檢查。那麼拿到報告單以後不要因為看不懂而著急,大家可以按照下面的劃分方法自己進行初步判斷。
我們在醫院做過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一周後,就可以得到一張TCT的報告單了,我們可以將報告結果按輕重程度劃分為 「輕微異常」和「高危異常」。
輕微異常包括:(1)無明確診斷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2)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瘤變(LSIL)。
「高危異常」包括:(1)不能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不典型細胞(ASC-H)(2)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3)不典型腺細胞(AGC),高危異常的這幾種類型發生宮頸癌的風險高,所以在報告單上看到這幾類字樣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
宮頸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HPV感染引起的,那感染了HPV病毒一定會癌變嗎?
HPV病毒的檢查一般會與TCT一起進行,如果發現有HPV病毒感染了,請大家不要過度恐慌。HPV病毒也有多種分型,按致病厲害程度可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的高危型除可引起生殖器疣病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子宮頸癌和高度的宮頸上皮內瘤變,如:hpv16、hpv18、hpv31、hpv33、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 hpv66、hpv68等,尤其是hpv16、hpv18。HPV低危型包括:hpv6、hpv11、hpv40、hpv42、hpv43、hpv44、hpv54、hpv61、hpv72、hpv81等,可造成溼疣樣病變,尤其是尖銳溼疣的發生。只有高危型的HPV 「持續」的感染,才會導致宮頸病變甚至宮頸癌的發生。
有過性生活的80%的女性都感染過HPV病毒,但為什麼只有小部分人才會出現宮頸病變呢?
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女性,感染了HPV病毒後90%的女性呈一過性,在8—24個月內HPV病毒可被自身免疫系統清除。因此,發現感染HPV病毒後不要害怕,有可能在下次複查時就被自身的免疫系統清除了。對於是否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則需結合TCT的結果進行判斷,關於是否需要手術以及時機就交給醫生來判斷吧。
順義婦兒醫院婦二科 王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