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留課後作業?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2020-12-16 百家號

體育課留課後作業?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導語

10月29日下午,教育部在武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這場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提出體育課要布置家庭作業,每個學生至少要參加過1次體育競賽等將是中小學體育課程的一個重大改革方向。

他還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探索如何把學生體育鍛鍊、體育課效果納入到對學生的整體評價中,以及納入升學和評優評獎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裡去。

提出:體育課也應該留作業;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競賽;體育鍛鍊、體育課效果也應被納入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包括升學和評優)之中。

以後體育課也有家庭作業了?

是的,你沒看錯!王登峰稱,推動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一個重要方面是要真正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比賽。王登峰在記者會上透露,下一步這三件事將成為體育與健康課的主要內容——

1.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課上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比如護眼知識,踢足球,打籃球、羽毛球、桌球等。

2.日常訓練。語文課等文化課教完,要布置課後作業來鞏固,體育與健康課上學會的運動技能,也需要課後訓練和鍛鍊,因此,也要留課後作業。

3.全員參與的競技運動。王登峰說:「很多人上了14年體育課,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上到大學,一輩子都沒有參加過一次體育競賽。」體育與健康課的巨大變化之一,就是要讓每個學生至少參加班內的比賽。

此外,王登峰還提出要補齊師資、經費等方面的短板,加快出臺扶持、激勵學校、學生、家長的政策和機制,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鍊。

體育鍛鍊將納入整體評價體系

如何補齊上述短板?

據透露,一個重要方向是學校體育工作要在全過程中對師資、場地、經費、扶持政策等相關工作作出評價,還要對體育工作的效果進行評價。具體效果將體現在學生身上,比如學生否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體魄強健是否實現,健全人格、錘鍊品質有沒有變化,「學校體育的效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將會成為下一步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儘快完善對學校體育的評價體系。」 王登峰表示道。

如何激勵學生發自內心地拋開各方面壓力,投身到體育鍛鍊中,並堅持每天鍛鍊,積極參與競賽?王登峰說:「必須在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裡面增加這一部分,才有可能實現。」他表示,目前,教育部也在探索如何從根本上扭轉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地位不夠的局面。下一步,將重點探索如何把學生體育鍛鍊、體育課效果納入到對學生的整體評價中,以及納入升學和評優評獎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裡去。

(講話原文,滑動查看)

王登峰:

我前面講到,防近要移風易俗,這裡面對學校體育的認識也要移風易俗。因為如果要讓孩子享受運動的樂趣,就必須教會他們運動技能。要錘鍊意志,健全人格,就必須讓學生參與群眾性的競技運動。如果學校體育沒有競賽,就不可能錘鍊品質、健全人格。所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體育價值的定位,實際上也就是對學校體育的內容作出了一個全新的界定。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學校體育就是活動活動、就是活動課,現在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叫體活,就是體育活動,所以很多人覺得體育老師不用專職的,誰都可以吹哨子「一二一」,能帶著孩子跑步就是體育。現在看來,這種觀念已經完全落伍了,我們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生的體質健康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體育一個更重要的價值,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包括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健全人格和錘鍊意志。

2018-10-29 16:40

王登峰:

這裡面我多說一句,顧拜旦在他的《奧林匹克頌》裡有一段話,說競技運動在青少年中普及,能夠造就身心和諧發展的年輕一代。在社會中推廣,帶動社會的進步,在全世界普及,能夠帶來世界和平。這實際上是在顧拜旦眼中的競技運動所能夠帶來的對個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的積極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價值的定位應該說是全新的,而且超越了古今中外所有對體育價值的認識。因此,下一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和宣傳學校體育的這樣一個新定位。第二件事就是要謀劃和落實新的舉措。學校體育怎麼去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下一步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教學主渠道。體育與健康課要幹什麼?三件事,第一是教會,第二是日常訓練,第三是全員參與的競技運動。體育與健康課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健康知識,包括護眼知識,要教會基本的運動技能,這是求生的需要,還要教會具體的運動項目的技能,踢足球或者打籃球,或者羽毛球、桌球,或者武術,這是要教會的內容。

2018-10-29 16:42

王登峰:

二是要有常規的課餘訓練。體育與健康課也要有家庭作業,不是說語文課教完這個字和詞要布置語文作業是為了鞏固,體育與健康課學會的是運動技能,更需要訓練,更需要鍛鍊。三是要真正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比賽。我說的移風易俗,很多人在上14年體育課,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上到大學,一輩子都沒有參加過一次體育競賽。我們現在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至少參加班內的比賽,這是體育與健康課的改革,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2018-10-29 16:43

王登峰:

第二件事,教師隊伍建設。這次全國教育大會強調要開足開齊體育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也就是說,學校體育和美育的改革和發展裡面,第一條要開齊和開足體育課,體育教師就是一個必須要有的保障,在美育方面也要採取強有力的、切實有效的措施,配齊配好美育教師,解決師資隊伍的問題。

第三件事,習近平總書記講到,要讓學校放手去組織活動,因此要消除學校體育活動的安全隱患,要進一步完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機制和落實意外傷害保險的機制。

2018-10-29 16:44

王登峰:

第四件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提出,要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學校體育目前是屬於教育中的明顯短板,這個明顯短板裡面包括了場地,包括師資,包括經費,也包括扶持、激勵學校、學生、家長,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政策和機制。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重點做的。所以第二方面是謀劃落實新舉措。

第三方面要做的,集聚和激發新動能。跟近視眼防控一樣,我們要想到各種招數,很多地方都已經做出來了,效果也很明顯,但是如何才能真正落實下去,就需要激發各個利益相關方或者參與方的積極性。下面,教育部要在三個方面發力,激發新的動能。

2018-10-29 16:45

王登峰:

一是健全評價體系。學校體育工作,要在過程對師資的問題、場地的問題、經費的問題、扶持政策的問題等相關工作作出評價,還要對體育工作的效果進行評價。具體效果應該體現在學生身上,學生身上怎麼體現呢?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很清楚了,孩子們是否享受到了運動的樂趣?體魄強健是否實現了?健全人格、錘鍊品質有沒有變化?因此,學校體育的效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將會成為下一步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儘快完善對學校體育的評價體系。

二是落實責任。我們對學校體育的過程評價和效果評價做出來之後,以此作為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學校體育活動的效果進行問責,進行評估,這樣就可以調動政府、學校和社會的積極性。

2018-10-29 16:46

王登峰:

三是激勵學生。如何讓學生真正發自內心地去拋開各方面壓力,投身到體育鍛鍊中去,而且不但要學會運動技能,還要每天訓練、鍛鍊,要每個人都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去,就必須在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裡面增加這一部分,才有可能實現。現在,教育部也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要從根本上扭轉體育在素質教育中地位不夠和因為素質教育評價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帶來的對學生參與體育鍛鍊負面影響,這方面教育部也正在密切關注各方面反饋,而且也在認真研究,下一步如何把學生體育鍛鍊、體育課效果納入到對學生的整體評價,包括升學和評優評獎方面的評價指標體系裡面去,這應該是下一步我們要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

總之一句話,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對體育的價值、地位、實現方式和目標評估的要求,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音體美在學校中「小三門」的地位,徹底破除「小三門」的地位,音體美課程要登堂入室,進入正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目標。謝謝。

(講話原文內容來源教育部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教育部曾多次對中小學賽杯做出規範,要求從嚴控制、嚴格管理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原則上不舉辦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獲批的競賽,其比賽結果也不能作為中小學招生入學依據。

另一方面,則積極推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鼓勵學生參與體育競賽。

此前,官方就曾提出,作為學校體育改革探路工程的校園足球賽與運動員等級評定將掛鈎。在校際、校內、選拔性競賽和出國交流比賽四個層級上,制定運動員等級要求,表現優秀者可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在升學方面將得到直接的扶持。

這也意味著,在中小學升學和評優中,以校園足球為代表的「體能競賽」或將取代以奧數為代表的「腦力競賽」,或成為未來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

體育參與學生的評價體系過少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評價體系還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用分數、等級、獎證來選拔學生。體育在孩子的升學過程中起到作用遠不如文化成績、藝術特長,導致在學生的評價體系裡只佔少量部分。

在孩子的升學道路上,與體育相關的有特長生、體育中考、體育生等等。

特長生招生:原本是給部分有特長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升學選擇和錄取優惠,以關注其興趣發展,但是,現在小升初特長生招生和中高考加分一樣,都存在被異化為「特長教育」的問題。

在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希望通過取消特長生招生,讓大家產生不再重視學生個性和培養學生特長的錯覺。

體育中考:對於中考的孩子來說,體育還是非常關鍵,成績直接納入中考總成績裡。但更多還是關注身體素質考核,初三考生和家長往往通過考前突擊和平時體育課上鍛鍊就能滿足。

體育生:絕大部分學生的體育不需要參加高考,只有少量的體育生、體育特長生需要高考。截至2018年3月30日,教育部共宣布全國高等院校2,879所,而專業的體育院校只有14所,連零頭都不到。

升學面前,體育為何總「犧牲」?

由於,體育參與學生的評價體系過少,除了一些計劃以體育特長作為名校「敲門磚」,以及打算報考體育院校的孩子,其他孩子上學後面臨升學和課業壓力時,體育往往成為諸多「班」中的第一個犧牲品。這是為什麼呢?

1、體育很難帶來直觀效果

家長們認為,相較於以奧數為代表的文化課、以鋼琴為代表的藝術課,體育課很難帶給孩子成績、考級、升學上的直觀效果。即便體育已在中考成績中佔有一定分數,但更多還是跑跳投等身體素質考核而非技能考核,考生和家長也往往傾向於考前突擊而非長期訓練。

2、體育並沒有完整的考核體系

除了直觀效果外,還有體育並沒有完整的考核體系。以奧數為代表的文化培訓,小學有奧數考試、初中有數學聯賽、高中有五大學科競賽等;以鋼琴為代表的藝術培訓,也有考級等體系為支撐,分業餘級別和專業級別。而體育培訓,並沒有並沒有完整的考核體系!

3、體育培訓行業問題重重

目前體育培訓行業有兩大問題:首先是人才缺乏,尤其是又懂體育又懂教育,以及了解家長消費心理的專業運營人才;二是教練員水平良莠不齊,沒有資質審核。當一個培訓行業問題重重,總是很難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4、社會認可度低

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考、高考、招工、考公務員等等,還沒有認為體育是一種能力,如果說我們整個社會認為體育是跟奧數、英語一樣的能力的話,那麼家長、孩子就不會「犧牲」體育課。

體育課上的「怪現象」

體育只有中考,沒有高考,導致學生在體育中考結束後將不再繼續練習,造成體育鍛鍊的中斷和社會對學校體育的不重視,以至於在體育課上幾種怪現象:

1、同為國家核心課程,待遇大不同

同為國家的基礎課程,體育課是唯一從小一到大二14年的「重要」課程,然而高考沒有「體育」的事兒了…

2、體育課,沒有課後作業

體育課,幾乎沒有家庭作業;但其它課程,幾乎天天回來做家庭作業,每天晚上都十點、十一點的。

3、戶外運動變成了室內養生

以「經風雨、見世面」的戶外運動,變成了不見天空、不見陽光的室內「養生保健」課。一味遷就滿足學生興趣而沒有搭配體能訓練的體育課往往會忽視學生體質。

4、體育課缺強度

「野蠻的體魄」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少了,「文明其行為」的溫和運動越來越多了。美國University of Illinosi朱為模教授在南京坦言,中國學生體質下降,缺的是強度體育,他認為體育課至少要有50%的時間是中、高強度。

5、重運動興趣、輕鍛鍊效果

學生興趣成了選擇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而強身健體的時效性、系統性、科學性被置於腦後。

6、體育課穿牛仔褲未覺不妥

大學體育課上,「牛仔褲」比比皆是,學校沒有覺得不妥、老師沒有覺得不妥、學生沒有覺得不妥。

7、智力遊戲項目進體育課堂

撞球、象棋、圍棋、橋牌、釣魚等「智力遊戲項目」,堂而皇之地走進了體育課堂。

8、取消長跑,卻熱衷於辦校園馬拉松

體育課上不組織、不引導學生長跑,校運會也很少有5000米、10000米的比賽項目。然而一窩蜂地舉辦「校園馬拉松」卻是一頭的勁兒。

當然,按照王登峰司長透露的體育改革的方向,以上8個問題,或許大部分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大家對於體育改革有什麼想說的?

相關焦點

  • 「體育課留作業」已成鐵板釘釘的事,怎麼留?網友的腦洞大開
    文|文兒 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說是「體育課留作業」。看得我是一臉懵。原因我們都知道,體育課雖然也是一門正經的科目,能鍛鍊孩子的身體,讓孩子變得更加健康。
  • 教育部:體育課將成「主科」,體育成績或成升學加分項!
    今後的體育加試中,運動技能等級與分數掛鈎,更能體現出平日裡體育鍛鍊的真實效果。       如今,有十幾個省市將「見義勇為」列入高考加分項目,這意味著高考也會從原本單一智力評價標準,轉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德育成為高考加分項目,體育、美育也會逐一加入。
  • 體育課必須留作業,你寫體育課作業的樣子可能是這樣的……
    近期,在一場關於體教融合保證青少年健康發展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談到未來的體育教育改革時,提出未來體育課必須留作業。「體育課留作業」一時間引發熱議。沒想到,小時候的玩笑話,「最想寫體育作業」,居然有一天成為了現實。
  • 今天中午的作文作業,你沒交,體育課留在班上補寫!
    今天中午的作文作業,你沒交,體育課留在班上補寫! 」老師板著臉嚴肅地對我說。這是發生在二年級時令我傷心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放學時,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文作業,我按時在下午上課前交給了組長。誰知,到了最後一節體育課,遭殃的事情卻發生了,老師點名批評我沒有交作文,不但不能去上體育課,而且還得留在班裡補寫。我一聽,感到非常的委屈,心想:「為了寫好這篇作文,我中午都沒有休息,下午一到學校就交上去了啊!
  • 體育老師看過來,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你們再也不用「請假」了
    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如今,中央發文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鼓勵「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體育中考要逐步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無疑傳遞出極為重視體育教育信息,也說明體育教育將迎來重大變革。
  • 體育特長成出國新途徑 運動成績突出可加分
    看來,「體育特長」似乎真的有點兒留學「敲門磚」的意思,而這是否意味著準備出國學習的學生們有了一條新的「捷徑」可走呢?特長成留學「敲門磚」?採訪中筆者了解到,北美的大學非常重視體育,學校各個運動隊每年會按需求招收數量不等的體育特長生。來自遼寧的王怡雯同學便是其中一位。
  • 兩會提議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考試中的佔比,能提高國內體育成績嗎
    在不久前舉行的兩會中,全國政協委員提議增加體育成績在升學和考試中的佔比。看到詳細的提議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為了增加青少年身體素質而做的準備。不過我們仔細琢磨一下,也許會想到,將考試成績和升學考試納入其中
  • 返津中考體育成績核算公式及體育成績判分標準
    舉例:普通學生小趙同學,體育考試必測項得分3.8,限選第一項得分3.9,限選第二項得分4.0,平時成績18分,核算後3.8+3.9+4.0+18=29.7分返津學生小洪同學,體育考試必測項得分3.8,限選第一項得分3.9,限選第二項得分4.0。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家長炸鍋了!
    日前青島某中學一班主任,因由原先的數學老師替換為體育老師,遭家長一紙投訴至政府信箱,引發「體育老師能不能當班主任」的再爭論。爭論的癥結,無非是在大家的觀念裡體育是副課,體育學再好,能提高成績排名嗎?能升學重點名校嗎?能找到高薪工作嗎?此處沉默。
  • 資訊:返津中考體育成績核算公式及體育成績判分標準
    舉例:普通學生小趙同學,體育考試必測項得分3.8,限選第一項得分3.9,限選第二項得分4.0,平時成績18分,核算後3.8+3.9+4.0+18=29.7分返津學生小洪同學,體育考試必測項得分3.8,限選第一項得分3.9,限選第二項得分4.0。
  • 蕪湖中考體育成績權重將增加 中小學要合理安排體育作業
    中安在線訊 據大江晚報報導, 記者了解到,我省近日出臺《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中小學校要合理安排家庭「體育作業」,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逐步增加初中畢業體育考試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權重。
  • 教育部:體育素養是學生的核心素養,體育作業、體育考試都要有
    可以說體育教學在體育課上還是缺失的, 對學生來說體育課和課間操的時間,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如果遇上考試周,體育課基本都是直接取消,畢竟人高馬大的體育老師都是容易「生病」的,很多時候,老師一句「體育老師有事」,體育課就直接變成了語文、數學課。
  • 2020,體育美育加分了,中國教育會更好嗎?
    資料圖:新疆小學生冰天雪地中開展體育課。 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年終特稿)2020,體育美育加分了,中國教育會更好嗎?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 馬海燕)如果你問一個中小學生家長,這一年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 體育課「扶正」:校園足球體能賽或將成探路工程 網友:足球有望
    體育課「扶正」:校園足球體能賽或將成探路工程 網友:足球有望教育部表示,中小學體育或將出現重大改革,消息一出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如今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只要能加分,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增長,各種補習班,各種方式方法都要試一試,但是很少家長關心自己孩子的體育成績,甚至不曾在意孩子身體素質!教育部表示,語數外有家庭作業,而體育課同樣要有課外家庭作業。而且還需要教會學生基本的健康常識以及學會基本的運動技能。並且將體育成績納入升學和評優標準。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其實,不僅是大學生,近年來,「初中男生做不了一個引體向上」、「大學生軍訓頻頻暈倒」……這些報導曾經屢屢見諸報端,青少年體質問題成了社會關注的話題。教育部今年11月發布的中小學生視力情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最近半年,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
  • 雲南初中體育考試方案公布,必測這4項!還有音樂、美術…
    2方案明確了「怎樣考」的問題體育考試按3年6個學期分別組織實施。七、八、九年級考試分值分別為20分、40分、40分,競賽成績另行加分,超過當年滿分的按滿分計。測試方式是,學生參加考試方式分為統一測試和預約測試。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就在今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8個方面37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深化體教融合發展。《意見》提出,要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體育課作業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今年9月表示。
  • 2019年福州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方案公布
    1月2日,福州市教育局發布《福州市2019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方案》。2019年福州市中考體育總分30分,每位考生要考四個項目。身體殘疾、喪失運動能力或患有嚴重疾病以及患不適合劇烈運動疾病的考生,可申請免考。進入考場前因臨時傷、病(含女生生理期),不能按時參加體育考試的考生,可申請緩考。
  • 體育分數將計入升學,家長各執一詞!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文/話梅的媽媽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學習成績,畢竟升學是一座大山,壓在了孩子和父母的肩頭。然而,如今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要,不但成為孩子成長的必須,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升學。如何平衡好體育在學習之中的佔比,成了家長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 官員評價:三個成語描述學校體育變化
    王登峰認為,「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是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的目標,同時也規定了學校體育的內容,就是要教會運動技能,要勤練、常賽。他說:「這需要形成一個理念,體育課如果教不會學生運動技能,也不是體育課;體育課如果沒有課餘訓練,沒有課餘作業、課後作業,也不是真正的體育課。」   他說:「我們對學校體育的定位從來沒有那麼清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