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獲得SCI審稿人的認可?

2020-08-31 醫編

投遞到SCI期刊的稿件,經過期刊編輯的初步受理和審閱之後便會送外審核,而決定稿件能否被期刊收錄的關鍵就在於審稿人給出的稿件的意見。故而,我們也能說,審稿人在某些程度上決定了一篇SCI能否成功發表?那麼,如何才能讓審稿人給出肯定的意見呢?

首先,期刊對來稿的首要要求就是創新,審稿人在審核稿件的時候,最在意的也是稿件的選題是否足夠創新?想想全球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對相似的課題進行研究,只有新的結果才具有期刊發刊的意義。故而,SCI期刊想要的稿件還需具有創新性。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創新呢?

第一,從觀點、題目到材料直至論證方法全是新的。這是在新的領域或者新的方向上得到突破,找到新的出路的一類論文。這類論文寫好了,價值較高,社會影響也大,但寫作難度大。選擇這一類題目,作者須對某些問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且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寫作經驗。由於論文的所有內容基本為新的,所以在寫作論文的時候需要的是詳細而清晰的說明方式,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理解你的新理念。

第二,以新的材料論證舊的課題,從而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觀點、新的看法。這類論文是通過新的內容去認證舊的課題,並從中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所以在寫作的時候,更應該以自己的新觀念為主。如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這個題材,是前些年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已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老題材了。可有的人敏銳地抓住了企業實行股份制後,職工思想出現的波動和變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一手材料,寫出了《股份制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及方法》一文,讀後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課題,從而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觀點。這類論文的寫作十分考驗作者對於已有的課題的了解程度,只有在十分熟悉課題的情況下,才能發現新的視角。如同樣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這個題材,有的學員針對近幾年來紡織行業大量使用農民合同工,職工隊伍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從自然半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化,從小生產者向產業工人的轉化,從農村向城市的轉化等不同的角度,分析論證了農民合同工的思想特徵以及對整個職工隊伍思想的影響,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這樣的文章同樣具有新意。

第四,對已有的觀點、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質疑。這類論文是以質疑已有的課題為主,雖然沒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夠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問題,以便人們繼續對該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其次,一篇SCI文章映入審稿者眼帘的便是圖表,因為圖表在純文字的文章中成為了唯一突出和搶眼的地方。故而,圖表的寫作是SCI審稿人最愛計較的內容。

對於圖表的寫作,我們需要遵從以下的原則:

法則一,圖表的形式應儘量簡潔,所承載的問題不要過多明確圖表所要闡述的問題,在圖題、圖注或圖內直接回答這些問題,或者在正文中通過提供更多的背景而間接地回答這些問題。複雜的圖表儘量安排到論文的尾部,以便讀者在有一些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理解。相互間有比較或參照意義的插圖可整合為同一個圖中的多個分圖[(a), (b), (c)],以減少文字表述的複雜性.如果期刊對插圖的數量有規定(通常不超過6個),應嚴格執行;

法則二,圖表的設計要基於成果的表達,準確地突出作者的貢獻圖表是論文中的空白處(blank area),即:圖表本身或周邊的留空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和閱讀。因此,圖表的內容和視覺效果一定要重點突出.儘可能地將論文的代表性貢獻用關鍵性圖表清楚地表達出來,不要包含太多不屬於本文工作的信息,以免作者的貢獻被淹沒在無關的細節大海裡;

法則三,根據數據或觀點表達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形式(插圖或表格,對於表格或插圖的選擇,應視數據表達的需要而定。表格的優點是可以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圖形則可以直觀、有效地表達複雜數據.因此,如果強調展示給讀者精確的數值,就採用表格形式;如果要強調展示數據的分布特徵或變化趨勢,則宜採用圖示方法,一定要避免以插圖和表格的形式重複表述同樣的數據)除非重複的理由十分必要;

法則四,圖表的表述要考慮到讀者的理解水平,應具有「自明性」。

最後,在大致查看了SCI稿件中圖表內容之後,審稿人便會正式閱讀文章內容。而在SCI文章的內容中,最先被審稿人關注的便是SCI的摘要。因為這個部分的內容是文章的高度概括。只要閱讀這部分的內容,審稿人便能了解文章所論述的主要內容。故而,摘要的好壞也是決定一篇SCI能否成功的關鍵。

在寫作SCI摘要時,我們需要體現四點內容:

1 寫出文章正文中所採用的材料及簡要的處理方法。切記勿將所有的正文大部分截取作為摘要,摘要主要是體現論文的大綱,不用過多作為一個詳細介紹,簡明扼要描述出正文中實驗所採用的材料和簡要不可少或者特殊的處理方法,吸引讀者,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閱讀性。

2 重要的結果在摘要就體現出來,比如多重比較結果,或者是因素方差分析結果。正文的重要結果可在摘要體現出來,這樣一來道出文章主旨,也給讀者一目了然的信息,或者還可以是簡單介紹實驗,再列出分析結果,不要將讀者誤導,也不要過多留懸念。讀者可能會因為你的論文摘要表現太多迂腐,從而對你的文章提前作出反感心態。

3 最後寫出本文的一些重點意義。摘要部分還是要透出文章的科研意義,和實驗的價值意義所在,體現出文章的特殊性和現發現等信息。讀者是首先透過摘要信息對正文的大致了解的,對摘要的截取要細心斟酌。

4 將結果部分比較重要信息複製過來就可以了。正文的表達中最後會寫出結果部分,這些也可以作為摘要的選擇。在最後一句提出實驗的意義和展望就算是完成了。


相關焦點

  • Publons—讓審稿人的工作獲得認可
    編輯人員不斷告訴我們,組織高質量的同行評審是他們工作中最難的部分,他們一直在努力地尋求更好的方法,去尋找審稿人、篩選他們的評審資格和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與他們聯繫並鼓勵他們進行同行評審,周而復始的流程,嚴重減慢了學術交流的效率。
  • 基於Publons平臺的審稿人貢獻認可與評價研究
    ,以提高我國對審稿人貢獻的認可度。【方法】 在分析認可審稿人貢獻的必要性和國內外審稿人貢獻認可方式的基礎上,調研Publons平臺優秀審稿人評選標準,並採集優秀審稿人數據,分析優秀審稿人在學科領域分布、國家分布、機構分布以及我國獲獎審稿人機構分布情況,提出Publons審稿人貢獻認可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 sci論文怎麼算送審
    送審是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麼,sci論文怎麼算送審?發表後的sci論文會經過很多種狀態,當我們看到論文是處在under review狀態時,說明已送審。sci論文發表要符合sci期刊的要求,投稿的論文是否符合要求,要經過審核來確認。不過投稿的論文,不是一開始就會直接送審,而是先由編輯初審。在初審階段,會有不少的論文被直接拒稿,而通過初審的論文,會被編輯推送至審稿人審核,而這一過程被稱之為送審。即sci論文送審的意思,就是投稿的論文通過了初審,提交給了審稿人。
  • 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很多sci論文要求發英文,而我國作者的英文水平,很難寫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論文,讓語言成為發表sci論文的一大障礙。所以,sci論文翻譯潤色,是成功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麼,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的4大事項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 一篇sci論文是多少字
    一篇sci論文是多少字許多人一聽見SCI論文全是面色一變,實際上SCI論文除開品質規定更高以外,跟一般論文並沒有很大差別,今天小編就給各位詳盡講下,期望能幫助到各位。  許多人都覺得sci論文學術研究含水量非常高,因而篇數也一定很長,其實不是,人們創作論文無論是哪些級別的論文篇數必須儘可能精減,廢話連篇的文章內容哪家編輯部全是不容易錄取的,就算被錄取了也會開展大篇的改動刪剪,針對作者自身而言廢話連篇的文章發表提升發布花費的承擔,因此,篇幅一定要掌握,一般來說sci論文排版設計出來3-4頁,空格符應當操縱在6000-8000空格符左右更為適合。
  • sci外審專家怎麼找
    發表sci論文,不少期刊要求作者推薦外審專家,即審稿人。既然要推薦,作者肯定要找,找誰,去哪裡找,成為部分作者的困擾,且擔心找的不對,影響論文錄用。那麼,sci外審專家怎麼找?sci論文採用同行評議的方式,需要外審專家審稿。
  • 職稱評定認可sci檢索的論文嗎
    職稱評定認可sci檢索的論文嗎?我國職稱評定的單位有太多,每個評定單位在制定評審標準上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可以說大多數單位,職稱評定是認可sci檢索的論文的,只有少數的單位,並沒有把sci檢索論文納入職稱考核範圍之內。
  •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
    sci期刊讓潤色還會退稿嗎?sci期刊讓潤色,說明論文寫作不達標,尚未達到錄用的標準。論文潤色後,解決了語言問題,不代表其他方面也達到了錄用的標準。即sci期刊讓潤色不一定還會退稿,但有退稿的風險。只不過有的文章問題小,簡單潤色就能達標,還有的文章問題大,專業人潤色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論文潤色程度不同,導致還會退稿的可能性有差異。當sci期刊讓潤色只是小修的程度,代表該篇論文基本上過關,只是語言上還存在小問題,需要進行潤色修改。作者應該根據審稿人的意見進行潤色修改,及時地提交潤色後的稿件。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第一篇 SCI 順利錄用及經驗總結
    第一,文章一定要有創新點,我錄用的那篇文章,三個審稿人都非常認可我所做的工作,這是我文章順利接收的首要條件。  第二,在引言文獻綜述一定要邏輯性,讓審稿人覺得你對這個領域非常的了解。有個審稿人對我文章的評價就指出了這一點。  第三,在引言中一定要說清楚你所做的工作的意義,還有要說自己文章和別人的差別。
  • 如何快速發表SCI論文
    發布sci論文早已變成了時下較為時興的發展趨勢,都是學界較為注重的學術期刊論文,而也是許多作者諮詢:sci論文發布高效率嗎?小編在這裡詳細介紹:sci論文對比國內南大核心、北大核心期刊而言是很容易發布的,並且周期時間都是比這種學術期刊較短的,國內北大核心期刊見刊期長,針對作者的文憑、工作經歷規定都是很高的,發布難度係數是較為高的,這都是國內作者較為頭痛的地方。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sci期刊投稿方法都是有很多種多樣的,假如是創作者自身投稿sci期刊,能夠挑選期刊官方網站直接根據電子郵箱投稿就就行了,而假如是挑選根據月期刊網向sci期刊投稿,那麼能夠根據二種方法,(1)QQ或手機微信直接推送稿子;(2)電子郵箱投稿。
  • 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這讓擬投sci期刊論文的作者,對於是否引用中文參考文獻,拿不定主意,害怕貿然選擇了,會導致論文不符合發表要求,不被接受。那麼,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sci期刊中,大部分是英文期刊,可以說發表sci論文,在引用參考文獻上,應優先考慮英文參考文獻,儘量不引用中文參考文獻,但這不代表sci論文不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
  • 都說發表SCI論文需要潤色,到底該怎樣潤色?英輯官網
    另外sci論文潤色還要具備很好的知識面,掌握的知識越多,才能在讓文章體現出較高的水平。這樣的文章才能入得審稿人的法眼。而且筆譯還是口譯都一定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只有做到全面,綜合能力強,才是一名合格的潤色翻譯人員,所以只有專業的機構才能做到。
  • sci論文怎麼作圖
    圖形幾乎是每篇sci論文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更多人也意識到圖形在sci論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實際上,因為作圖水平有限,讓本來的加分項,成為了負分項。因而,解決sci論文作圖難題,備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麼,sci論文怎麼作圖?
  • sci論文修回後多久有結果
    發表sci論文,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審核結果可能是拒稿,可能是修改,也可能是錄用。修改後再次提交的sci論文,又稱修回後的sci論文,需要審稿人再次審核給出結果。那麼,sci論文修回後多久有結果?  sci論文修回後多久有結果  sci論文修回後多久有結果,與修改達標的程度以及待審稿內容的難易有著很大的關係
  • 從審稿人的角度談SCI寫作細節
    從審稿人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命運往往在審稿人打開它的一瞬間就決定了。一個熟練的審稿人會在接到文章後用幾分鐘的時間通讀一遍,從而對作者和文章的情況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在這裡,審稿人最喜歡兩個極端:一是通篇充滿了細節上的小錯誤,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種,再就是所謂的well written,提幾條不痛不癢的意見就可以放過的那種。為什麼呢?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