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教學,構建全新的課堂模式,讓英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2020-08-27 小上談教育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大家的基礎都一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班級學生往往就會產生水平差異,部分學生的學習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教學方法存在問題,沒能對這部分學生形成有效的培養。因此,就需要對教學方法展開有效的創新,通過可行方法,創新小學英語教學。而生成式教學,就符合當前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英語教師需要對這種教學方法加強研究,並且將其合理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

一、生成式教學的內涵解析

生成式教學,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全新教學形態,其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區別。具體來說,生成式教學強調了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也就是強調了課堂教學的過程性,讓課堂教學擁有具體的過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參與,並且從中獲得實際的體驗感悟。和傳統教學活動相比,生成式教學擁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的過程參與性並不強,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參與學習,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缺乏自主性與靈活性。

而生成式教學,就強調了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也就是學生要在教學過程中自主參與生成具體的學習成果。這些生成的學習成果,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通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就能使其對相關的知識形成有效的掌握。所以,對於小學英語教師來講,就需要對生成式教學形成清楚的認識,然後基於這種教學模式,對英語課程教學進行創新,構建起全新的課堂模式,讓英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小學英語實施生成式教學的具體策略

鑑於生成式教學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對於小學英語教師來講,就應該注意到這種方法的實踐運用,通過合理的手段,將生成式教學融入小學英語課程之中,讓小學生能夠在生成式課堂上取得有效的進步與發展。

1.創設情境引導生成

生成式教學的實現,可以從情境構建這個角度切入來實現,也就是事先創設學習情境,在課堂上將學習情境引入進來,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展開學習和思考,從而生成具體的學習成果。具體來講,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然後結合生活實際,構架起對應的學習情境,然後在課堂上引入進來,引導學生沉浸其中展開學習。

比如,針對「Get up on time」這一課進行教學的時候,課文中的核心內容,就是要教學時間表達,讓學生理解到時間表達的要點。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就可以立足平時的上學、回家等基本生活案例,構建相應的情境,將上學或回家的情境引入課堂,組織學生融入情境,結合課本上的英語知識點,在情境中進行對話。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在情境中生成對話,就達到了生成式教學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英語知識。

2.基於課堂靈活生成

生成式教學的實現,還可以立足課堂教學的實際開展來靈活生成。從具體教學實踐來講,在課堂上會有不同的教學環節,也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尤其是出現在課堂上的意外情況,就可以將這些意外情況運用起來,實現靈活生成,將其轉化為課堂教學資源,這樣可以讓英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學「My favorite food is hamburgers」這一課的時候,主要內容就是講述最喜歡的食物,在進行教學講解的過程中,一些學生可能會自說自話,提出一些與課文無關的內容,比如提出課文中沒有出現的食物。,以在學生出現這種情況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提出的意外元素利用起來,讓學生圍繞這個食物進行口語表達此生成課堂教學,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3.利用工具生成教學

在生成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還可以藉助具體的工具來輔助教學的實現。比如可以藉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在課堂上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構建,經過對課文內容的學習,生成具體的思維導圖,這樣就能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課文內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此外,還可以立足小組合作,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自主設計角色表演活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生成具體的表演,這也是一種獨特的生成,可以讓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形成有效的認識。

對於小學英語教學來講,生成式教學在新時期具有積極的教學作用。英語教師就需要對這種方式形成有效的認識,通過有效的手段將生成式教學融入小學英語課堂之中,推動小學英語教學實現有效的發展進步。

相關焦點

  • 課堂革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思變:「傳統課堂教學」與「MOOC教學」優勢互補 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形成主客對立的關係,在授課中學生的差異性被忽視,無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MOOC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教學方式改革的全新模式,完全網上在線學習模式嚴重缺乏教師的主導與監管,使得教學效果遠遠偏離期望值。
  • 《構建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結題報告
    令人擔憂的是,上述弊端在全面實施高中英語新課程以來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因此,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模式的行動研究勢在必行。該課題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有助於促進課堂教學的轉型;有助於促進教師角色的轉變;有助於探索和構建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教學模式;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改變教學的無效和低效現象。
  • 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人們對教學模式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新的教學方式都不斷應用在教學實踐上,但是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由於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因此教學效果很差,急需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 互動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問題;措施互動式教學主要是在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基礎上,開展學習任務。此種教學模式與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相適應,更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因此起到的教學效果顯著。英語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也走入了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為主的學科更是離不開交流互動。
  • 利用互動模式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為了能夠讓小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使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互動模式教學,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一、互動教學模式概述互動模式教學是指通過營造師生平等交流互動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以達到教學質量的提高。互動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方法,將課堂教學看作是教師和學生溝通交流的一個過程。
  • 範秀麗:「問題導學」生本教育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依照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提出的「問題導學模式」和華南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論,順應全省課堂教學改革的滾滾浪潮,我校於當年9月起構建並實施「問題導學」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全體教師以暴露和解決問題為課堂活動主線,以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練習、展示為主要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和教育質量。
  • 翻轉課堂課前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交互式教學;交互行為;交互內容;交互環境一、問題的提出翻轉課堂翻轉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流程與教學結構,是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張金磊等[2]在Robert Talbert模型的基礎上,構建了以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有力槓桿的翻轉課堂模型,包括課前和課堂學習兩個過程。沈書生等[3]構建了以課外、課內為時間分段,以學生為中心,以電子書包為核心技術手段的翻轉課堂模式。總體上,學者們提出的翻轉課堂模式分為兩個環節: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習新知識;課內學生通過參加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實現知識內化。
  • 構建綠色課堂, 優化英語教學.
    在備課、參賽、聆聽專家講座和評課的過程中,讓我受益良多,也思考了許多。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是每個教師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從「要他學」變為「他要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動」起來,就要抓住他們的「心」。這裡所說的「動」是指學生學習時高漲的積極性,所謂「心」是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
  • 改革教學課堂,構建高效能模式
    沙埔中學陳軒校長、教學副校長曹雪勇等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全程參與。  沙埔中學的潘宇方老師和華僑中學的江豔玲老師採取同課異構的方式講授《堅持依憲治國》一課,他們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巧妙設計教學環節,穿插兩會和修憲等時政熱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突出政治認同、公共參與和法治精神的等核心素養,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採取對話式的教學,能夠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之下,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已經成為了核心和中心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使用和模式的探索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接受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還處於待開發和培養的階段,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英語學習和運用能力。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採取對話式的教學,能夠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一、小學英語課堂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整體課堂教學過於枯燥、呆板  小學生們對於學習的認識更多是從「這是一門考試課」出發的,他們不明白自己所學學科的用途和重要性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整體課堂呈現出的是呆板和枯燥的狀態,並不利於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
  •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旅遊英語中的可行性
    所謂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勢結合起來,應用到旅遊英語教學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旅遊英語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動的機會等,從而提升學生對旅遊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 構建商務漢語的探究教學模式
    由於此課程的學科特殊性,語言學界一直在探討和研究相關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近年來,美國克拉克森大學的斯奈德教授與其他幾位教育界同行根據20世紀60年代美國薩奇曼教授(Richard Suchman)提出的探究式教學法,經過多番實驗與修訂,設計出了一套符合學習者認知理解規律的跨學科「探究教學模式」(the Inquiry Learning Model),十分值得商務漢語課程借鑑。
  • 紅杉樹智能英語全新教學模式 讓英語學習更簡單
    然而傳統的學校英語學習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無法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學習方法,是最主要的原因。每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學習能力也不一樣,學校裡的老師一個人要面對幾十名學生,根本無法顧忌所有人。紅杉樹智能英語在全國獨創「ECC極速提分教學模式」,並且該課題被列為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全國重點科研課題。
  •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1)涵義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通過兩種教學組織形式的有機結合,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2)特徵①這種教學從外在表現形式上是採用「線上」和「線下」兩種途徑開展教學的。
  • 屠獻芳:推廣「合作小組」教學模式,追求「低負高效」教學效果
    嘉職院在近年來不斷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各專業老師積極參與其中,力圖為課堂教學創造更多的活力。    屠獻芳老師也是其中之一。她在教學中敢於嘗試創新,探索推廣以小組活動為主體、以教學中心的人際合作與互動為基本特徵的「合作小組」教學新途徑,致力於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 胡玲:課堂生成是體驗式教學的魅力所在
    課堂生成是體驗式教學的魅力所在
  • 聚平外,話未來——未來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討會在平外舉行
    會議現場,未來課堂項目負責人郝彩鳳為來訪團詳細介紹了未來課堂發展現狀。「未來課堂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兩個平臺+一種模式」,兩個平臺包括智能教學平臺和移動學習平臺,一種模式是指混合式教學模式。」郝彩鳳表示,愛學堂未來課堂的使命是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和混合式教學理念,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助推教學創新。
  • 阿卡索推出「循環沉浸式課堂」,開啟在線教育的教學模式競爭時代
    然而,隨著在線英語教育資源的擴大,用戶的需求也開始變得多樣化,簡單的英語資源的獲取和外教的面對面交流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於個性化教學模式、服務等方面的需求。而誰能在教學模式上更受用戶青睞,成為了在線教育下半場競賽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一環。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