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增城區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統編教材區級全員培訓
為提高我校《道德與法治》教師的學科素養和對教材的認識和教學水平,促進學科教學成效的穩步提升。2018年3月9日區教育局教研室在增城區沙埔中學開展同課異構和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材區級全員培訓。出席此次調研活動有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政治教研員王海濱老師、沙埔中學陳軒校長、區政治學科八年級中心組成員以及全區八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沙埔中學陳軒校長、教學副校長曹雪勇等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全程參與。
沙埔中學的潘宇方老師和華僑中學的江豔玲老師採取同課異構的方式講授《堅持依憲治國》一課,他們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巧妙設計教學環節,穿插兩會和修憲等時政熱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突出政治認同、公共參與和法治精神的等核心素養,呈現出各具特色的教學風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沙埔中學的潘宇方老師和華僑中學的江豔玲老師分別講解教學設計思路和自己的教學反思。隨後,分七個片區進行評課交流,各位老師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思維碰撞,然後七位老師代表片區發言。他們充分肯定了兩位授課老師的亮點即實行學案導學,能突破重難點,突出憲法的權威,學生加深對憲法的認識了解,學生通過各環節的學習,課堂參與度較高,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體現學科熱點時政,講練結合注重傳授解題技巧等。
增城中學的鄭老師提出要掌控課堂時間,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評價、引導,要多些肯定和鼓勵學生;
正果中學王凱文則建議要深挖視頻資源,多給時間學生思考。
沙埔中學陳軒校長提到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展現學生主體個性,同時陳校長向老師們詳細講授沙埔中學「五環導學」活力課堂的教學模式。
在老師們的掌聲中,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政治教研員王海濱老師充分肯定了兩位授課老師的亮點,她們都注重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鼓勵學生公共參與,體現以生為本的生本觀,課堂氛圍和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與素材之間互動效果良好,達成達到立德樹人教學效果。其中,潘老師教學風格端莊大氣,設置模擬憲法宣誓,讓學生有現在感、參與感、儀式感。課堂上注重解題能力的培養,教導學生如何審設問和篩選材料信息。王老師提出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老師要從現在開始提前進入中考的角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解題能力;江老師教學風格婉約細膩,細膩的生活化、情境化教學,一案到底,用一個案例串連課本內容;通過誦讀憲法文本,學生增強儀式感,加深對憲法內容的認識。
接著,王海濱老師針對八年級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第一,教學的高度不夠,政治認同的核心素養沒達成,課堂上沒講到中國共產黨怎樣依憲執政。學生通過學習黨的做法,達成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度認同憲法權威的高度。第二,提出加強板書能力,構建動態板書,串聯各知識點,形成思維導圖,突破主觀題的瓶頸,構建知識聯繫、審讀材料,兩者用自己的語言串聯起來,得出主觀題的答案。選擇題主張限時訓練,又好又快,規定時間完成,提高後三分之一的成績有效方法。第三,寬度問題,憲法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以憲法為核心法律體系和社會主義道德是互相配合、互相足進、互相補充、互相保障。跨學科、跨年級、跨單元,具備寬廣的教學資源整合觀。第四,精心打磨導學案,做到規範、系統、導學兼顧,強調指導語,突顯學科特色文化。第五,教學評價深度不夠,設置思考、探討的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而不是蜻蜓點水,打擦邊球。
▲▲▲▲▲▲▲▲▲▲▲▲▲▲▲▲▲▲▲▲▲▲▲▲▲▲▲▲▲專家在講座,講座在下午2點準時開始。首先登場的是華僑中學的李潔嬈老師,李老師發言的主題是「學習憲法文本,培育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統編教材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教材分析與使用建議」。第二位上臺作演講的專家是增城二中的郭怡靜老師,郭老師發言的主題是「整體理解,做實研究,規範使用——部編教材八下《道德與法治》教材分析與使用建議」。
第三位開講的專家是廣州外國語杜良雲老師,杜老師作為廣州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是王海濱老師特意邀請來為我區傳經送寶的。他講座的主題是:「政治教師專業發展的三重境界」。杜老師從自身的實踐經驗談起,認為從事政治(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研究,立志成為名師、專家,應該經歷三重境界:經驗型(工匠型)教師,反思型(能手型)教師和研究型(專家型)教師。
杜老師結合自己在教學研究的路上的點滴去和在場教師分享其工匠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轉變的歷程。他鼓勵我們在經驗型教師這一境界時要注重經驗總結,注重教學論文的撰寫,把經驗總結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善於總結教學的經驗。杜老師通過親身的經歷,告知我們政治老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研究,要走上學習、教學、研究一體化的專業發展道路,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和自身的發展助力。
杜老師作完講座後,王海濱老師和陳軒校長對今天上課的老師和作講座的老師頒發了證書,表彰他們對本次區培訓活動的貢獻。
通過此次區教研活動,沙埔中學全體政治教師將會更好地把握教材的整體思路,指導思想和教學方式等,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能課堂,腳踏實地為增城政治教育開創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