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2021-02-18 渭南禾智教育培訓學校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今天,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總要求下,「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為重要。從目標教學到洋思經驗,無不體現出高效的課堂。徹底打破「我講你聽」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須做多方的努力,教師必須作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謂「有所不為」:

第一,放得下羅嗦,把時間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傳統教學中,重教不重學,我教你學,是與現代教學背道而馳的。有些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太深,教學習慣難以改變,課堂上惟恐講不到位,總是大談特講,甚至可以說是羅裡羅嗦,把課堂大部分時間佔用,而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一方面,教師口乾舌燥,有時是滿頭大汗;另一方面,學生卻一旁輕看,個別酣然入夢。這種課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講少講,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自主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準備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方能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給學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思考怎會有創新呢?由此課堂教學中,婆婆媽媽式的直白應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問題最好不要輕易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由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獲得,從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主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思維方式上點撥。改變那種讓學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從而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讓給學生。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家長式的命令,過分的逼迫,難以與學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多討論、多交流,消除隔閡,最大的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陶行之先生曾說過:「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嚴師出高徒」,這裡的「嚴」,應理解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學生的楷模,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師生交流、討論問題,態度要和藹、誠懇,不要生硬、高姿態,有時說話語氣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課,必須有良好的師生間雙邊活動,這樣教學相長,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腳,把機會交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特別是活動課、實驗課等,多把動手的交給學生。一項研究任務,一次專題研究、一個調查報告、一個簡單的實驗、演繹一段對話,都是鍛鍊學生的分析、思考、行動諸能力的好機會。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詮釋。

所謂「有所為」就是:

第一、積極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

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要運用機智的手段來組織好教學。那种放任、放縱式教學法是非常錯誤的,允許學生犯錯誤,絕不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課堂中的混亂無序是老師的過錯。假設課堂是出戲,那麼教師擔當著導演的職責,好的導演才能導出好戲,好的組織教學,才會有成功高效的課堂。

第二、積極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思路。

課堂教學,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的引導。學生的創造潛能,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才會很好的挖掘出來。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學習、探究,回答可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好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引發學生學習發積極性等,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掌握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時檢查糾正,保證學生做到堂堂清。

課堂上,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的幫助糾正很重要。特別是學生通過做習題,最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出個別和共性的問題,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做到節節清堂堂清。教師的幫助,使學生趟過一道道灣,跨過一道道坎,最終達到知識的神聖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勵,保證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十個指頭有長短」。忽視個性差異,簡單以優劣分,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一生的陰影。課堂教學中,尊重其差異性,儘可能分層教學,評價標準多樣化。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指責。用動態的、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讚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一句讚美的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張表示優勝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相關焦點

  •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為,有所不為
    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態,當你自己心若旁鶩,淡看人生苦痛,淡泊名利,心態積極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用刻意掩飾自己,不用勢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個簡單真實的自己。人生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那麼重要,當你遇到了一些可為、可不為的事情時,不妨讓自己做好人生減法,因為它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更加科學地悟透人生的內涵,並能夠合理地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有所為、有所不為,而這樣的舉動會使人生不至於走向極端,更能令人生充滿活力,進而使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 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有所不為 善於做事者,知以不為少為取勝,能夠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以清靜無為之智慧把握大局,
  • 科瑞技術針對鋰電市場的策略是堅持7字箴言:「有所為,有所不為」
    打開APP 科瑞技術針對鋰電市場的策略是堅持7字箴言:「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16:03:05
  • 三個堅守告訴你「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現代意義是什麼
    時至今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已引申出三層含義:1.人要審時度勢,決定取捨,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2.做人要有原則、底線,做該幹的事,不該幹的事萬萬不能做。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出類拔萃,只有放棄一些,才能在專注的事情上做出成績。
  •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它告訴徵戰職場的每個人:要想讓時間效率最大化,想讓業績倍增,就要懂得如何抉擇,即得把8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學會抓主要矛盾
  • 有所不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有所不為,為:做,幹。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出自: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當理而後進,審勢而後動,有所不為,為無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無敵於天下。」近義詞有:有所不為 而後可以有為,有所不為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 落腳核心素養,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在教育教學中,寒亭六中人發現,儘管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是共識,但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模式落後。鑑於此,他們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基於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主要做法是:第一,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引領。
  • 【開學第一課】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開學典禮現場    而後,他與學生們分享了一個觀點: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餘敏明說到,這裡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關於原則堅守;二是有所不為,而後有所作為,這是關於自我實現。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推進深度學習,構建高效課堂
    從2020年8月26日開始,嶽陽市六中舉辦了為期三天的暑假教師學習班,任述庚校長作了《推進深度學習,構建高效課堂》的專題講座,任校長提出要把市六中辦成一所受人尊敬的學校的理念,要讓學生體驗快樂,讓教師享受成功,讓家長收穫希望。任校長強調指出:新的學期我們將堅持一手抓開學開課,一手抓疫情常態化管理。
  • 合肥新東方校長:構建高效有序的小學英語課堂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合肥新東方校長:構建高效有序的小學英語課堂 2012-10-18 15:16 來源:合肥新東方
  • VUCA 時代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松博士在RAISE2020高端閉門會上的演講
  • 深度學習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因此,文章將探討深度學習的內涵與特徵,就深度學習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提出自己的見解。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物理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承擔著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和理科思維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基礎性學科。
  • 簡述新課標下如何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新課改的核心就是課堂教學,要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教師應結合課程的時代性和基礎性,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因此高中英語高效課堂要構建生活化情境,培養語感語境;還原生活化環境,推動輕鬆教學;設計生活化作業,推動自主學習。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英語教學要符合高中生的心智和情感態度的發展。
  • 教學乾貨: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看看一線老師怎麼說
    如何降低難度,讓學生願意學物理、喜歡物理,需要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下一番功夫。上周,極課教師邀請一線物理教師徐建強老師,為大家傾情分享「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課程圍繞「新授課」「複習課」「專題課」三種課型特點,分享不同的教學策略,著力打造適合學生學習和接受的高效課堂,讓學生願意學物理進而喜歡物理,從而有效提升成績,增強學習信心。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乾貨滿滿的課程內容吧。
  • 改革教學課堂,構建高效能模式
    他們充分肯定了兩位授課老師的亮點即實行學案導學,能突破重難點,突出憲法的權威,學生加深對憲法的認識了解,學生通過各環節的學習,課堂參與度較高,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體現學科熱點時政,講練結合注重傳授解題技巧等。
  • 「課堂革命·青羊表達」成都青羊構建高效政治課堂新樣態
    中國網10月29日訊(宋得恩)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等文件精神,進一步落實成都市青羊區「新人文教育」理念,深化區域現代課堂實踐研究,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 構建高效課堂,爭做愛鑽研的築夢者
    為增強教師專業發展,構建「有愛、有序、有趣、有效 」常規課堂體系,推進四課建設「課堂抓常規,課改抓高效,課題抓落實,課程抓方向」。
  • 依託創新觀念,構建高效小學科學課堂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依託創新教學理念,結合現代化的教學輔助工具和生活化的教學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探索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索精神,讓他們能夠通過主動思考掌握科學理論知識,在實驗操作中深入理解科學知識,發展他們的科學綜合素養,構建小學科學高效教學。
  • 鄭英:讓課堂回歸「簡約」
    這意味著教師在適當的時候撤出來,但當課堂出現問題的時候又隨時在場。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的地方就是自己應該「進」的地方,「有所不為」的地方就是自己應該「退」的地方。在「有所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為」的地方「進」了叫「越位」。教師的缺位與越位都是一種錯位,不但會影響課堂教學的實效,還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