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0-12-11 騰訊網

1

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每個人都有一道傷口或深或淺,蓋上布,以為不存在。

有所為,有所不為

善於做事者,知以不為少為取勝,能夠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以清靜無為之智慧把握大局,這樣也就足夠了。

古人曾告訴我們,將能力表露在外面是人的天性。但貌似強悍、威風凜凜的人往往並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有本領的人懂得隱藏自己的實力,不會輕易將才藝外露,韜光養晦才是聰明人之所為。

而放眼古今,懂得無為而為的人,更容易做成大事。尤其是那些處在領導位置上的人,對他們而言,不管理才是最高明的管理。

許多人自以為做到了大智若愚,其實不過是流於表面,工於技巧,慣於矯飾,心好張揚,斤斤計較,精明幹練,吃不得半點虧,外智而內愚。那些善於駕馭人才的人,善於不管理,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古人說的「愛民治國,能無知乎」這個問題,驟然看來,矛盾且有趣。既然要愛民治國,肩挑天下大任,豈是無知無識的人所能做到的。歷史中所記載的黃帝或者堯、舜,都是標榜天縱神武睿智,或生而能言,或知周萬物,哪裡有一個無知的人而能完成愛民治國的重任?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明明無知卻自以為知道,是十分糟糕的。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正因為如此,他才沒有缺點。因為知道自己的短處,所以能夠看清他人的長處,利用他人之長而補己之短,讓自己更為強大。

所以,真是天縱睿智的人,絕不輕用自己的知能來處理天下大事,即天縱睿智必須集思廣益、博採眾議,然後有所取裁。

「知不知」與「為無為」異曲同工,所謂知者恰如不知者,能守道家清靜無為之道,以不管理為管理,才能領導多方,完成大業。天縱睿智之人能成永世而不朽的功業,正因為其善於運用眾人的智慧而成大智。

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一個天縱睿智、極懂領導管理的傑出代表。當陽長坂坡摔阿鬥,對子龍言:「豎子幾損我一員大將也!」這一句話換來趙雲的萬死不辭。白帝城託孤,對諸葛亮痛哭:「君才十倍曹,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一句話讓諸葛孔明戰戰兢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有識人之明,臨終之時,曾經提醒孔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他基於長期的共事,對馬謬作出了中肯評價,不可大用並不是不用,又擔心諸葛亮因親近而任人失準,可謂高瞻遠矚。

無奈諸葛不以為然,後痛失街亭。劉備深明用人不疑的道理,對手下人推心置腹,對其盡心竭力,看似毫無主見,實則成竹在胸。劉備深明韜光養晦之道,大智若愚,一時騙盡天下英雄。煮酒論英雄,曹操笑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可謂一語中的。只是曹操過於自負,在劉備種菜澆花、心無大志的假象之下,掉以輕心,使得龍歸大海,鵬程萬裡。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劉備軟弱無能,只知痛哭流涕,成就蜀國千古功業的只是其手下的文臣武將,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驍將,文有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的臥龍、鳳雛。

然而,劉備成就帝王霸業的關鍵就在於他能夠收服這些清高孤傲、桀驁不馴的文武之士,讓其對自己甚至自己的兒子都肝腦塗地以求報答知遇之恩。將每個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各用其能,讓其各展所長,才稱得上是用人的大智慧。

古語道:「大智者,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窮盡生靈之性,故其靈臺明朗,不蒙蔽其心,做事皆合乎道與義,不自誇其智,不露其才,不批評他人之長短,通達事理,凡事逆來順受,不驕不餒,看其外表,恰似愚人一樣。」喜好誇誇其談、才華外露,必然容易得罪人;好批評他人長短,必然容易招人怨憤,這些都是智者竭力避免的事情。

因此,天縱睿智之人光華內藏,以愚鈍的表象遮蓋其內在的智慧,看似不為不管,其實正是最善於管理和作為的智者。所以,善於做事者,知以不為少為取勝,能夠事事悟,時時醒,持守如一,以清靜無為之智慧把握大局,這樣也就足夠了。

END

相關焦點

  •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
  • 生活的大境界:有所為,有所不為
    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態,當你自己心若旁鶩,淡看人生苦痛,淡泊名利,心態積極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不用刻意掩飾自己,不用勢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個簡單真實的自己。人生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那麼重要,當你遇到了一些可為、可不為的事情時,不妨讓自己做好人生減法,因為它可以使人更加清醒、更加科學地悟透人生的內涵,並能夠合理地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有所為、有所不為,而這樣的舉動會使人生不至於走向極端,更能令人生充滿活力,進而使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 科瑞技術針對鋰電市場的策略是堅持7字箴言:「有所為,有所不為」
    打開APP 科瑞技術針對鋰電市場的策略是堅持7字箴言:「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倩 發表於 2018-06-01 16:03:05
  • 三個堅守告訴你「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現代意義是什麼
    時至今日,「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已引申出三層含義:1.人要審時度勢,決定取捨,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2.做人要有原則、底線,做該幹的事,不該幹的事萬萬不能做。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出類拔萃,只有放棄一些,才能在專注的事情上做出成績。
  • 有所不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有所不為,為:做,幹。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棄掉。出自:宋·陳亮《酌古論·先主》:「當理而後進,審勢而後動,有所不為,為無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無敵於天下。」近義詞有:有所不為 而後可以有為,有所不為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
  •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它告訴徵戰職場的每個人:要想讓時間效率最大化,想讓業績倍增,就要懂得如何抉擇,即得把8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學會抓主要矛盾
  • 【開學第一課】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校長餘敏明: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開學典禮現場    而後,他與學生們分享了一個觀點:有所不為,才能有所作為。餘敏明說到,這裡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關於原則堅守;二是有所不為,而後有所作為,這是關於自我實現。
  • VUCA 時代有所為,有所不為! ——李松博士在RAISE2020高端閉門會上的演講
  • 金道環球投資宣布退市 用行動詮釋有所為 有所不為
    企業的戰略轉移和升級,必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既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任何已經發展壯大的企業都是伴隨著風雨一路前行。  在金道的公告發布後不久,就陸續收到用戶的諮詢,其中很多用戶都依依不捨。
  • 治理網絡虛假信息:刑法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網絡誹謗犯罪中的運用,就要求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一)司法打擊重心應在虛假信息的製造上一個虛假信息從出爐到造成社會危害,必然要經歷信息的製造、傳播以及再傳播等過程。《網絡誹謗解釋》針對信息侵害的各個環節,都設置了具體的認定標準,以實現對虛假信息犯罪的全流程、全鏈條打擊。
  • 君子有所不為,不悖離自我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行為方式,那就是——因為有所必為而有所不為。 因為凡是必然以是否符合「道」的原則,是否符合「仁」的精神為標準,或者說因為對遵循於「道」,對符合於「仁」的有所必為,所以對一切不「道」,不「仁」的事情都有所不為。 在這裡我們就會看到「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種否定式的價值。
  • 企業管理之道:管理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 【國學】君子有所不為,不悖離自我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種行為方式,那就是——因為有所必為而有所不為。  因為凡是必然以是否符合「道」的原則,是否符合「仁」的精神為標準,或者說因為對遵循於「道」,對符合於「仁」的有所必為,所以對一切不「道」,不「仁」的事情都有所不為。  在這裡我們就會看到「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種否定式的價值。
  • 拉普拉塔體操vs天主教青年會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 達美樂:有所不為的贏家
    引言:兩次「有所為而有所不為」的選擇成就了今天的達美樂:第一次選擇的結果,是讓達美樂發展成為了一家大公司。第二次選擇,則使公司在2001至2003年的美國經濟衰退期間,關鍵業績指標超過了行業老大必勝客,並為上市鋪平了道路。  5月14日,周五下午,惱人的小雨偏偏不緊不慢地下了起來。
  • 曾萬明: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確保掛有所為掛有所獲
    作者:許丹婷 編輯:潘曉明 曾萬明在全區選派幹部赴中央單位和經濟發達地區掛職工作總結動員會上強調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確保掛有所為掛有所獲
  • 師者說 | 大數據「砍」專業,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
  • 名家 | 錢遜:行己有恥,有所不為
    行己有恥,有所不為。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羞恥心是做人的底線,是道德自律的基礎,有恥才能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