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在剛閉幕的全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上,濱州市教育局作了典型發言,全體與會人員還分組參觀了濱州市教學改革現場。那麼,近年來,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中是如何做的、成效如何,值得關注。
2020年規劃實施了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
為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我市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推出「教學創新」主題,升級「教學創新」行動,構建「學科育人」機制。
2008年,制定實施了《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
2016年出臺文件,以「基於教學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著力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突出質量核心、教學重點、問題導向、創新動力,深化「教學創新行動」,促進課程與教學全面升級。
2020年,規劃實施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探索構建以育人為統領、以素養為核心、以能力為先導的「學科育人有效機制」,推動五育並舉。
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超75%,小學段「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超80%
近年來,我市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成效顯著。
2018年起,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兩年多來,開展業務素質大培訓大提升,已投入培訓經費近千萬元,培訓教師逾10萬人次;開展了高效課堂建設推進年和深化年活動,構建「以學生發展為目標、問題設計為關鍵、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合作為核心、展示交流為特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比例達75%以上,小學段引導各學科探索「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覆蓋面達80%以上。
同時,推進「作業革命」。嚴格作業管控,建立「課外作業設計、遴選優化及優質作業共享」機制。發布義務教育課外作業負面清單,推行「學校無作業日」「學科零作業」等做法,以「作業革命」撬動「課堂革命」,落實「減負增效」目標。
今年10月份調查顯示,與2019年全省測評數據比較,「書面作業」符合規定時間的比例,小學由43.9%提升到84.1%,初中由52.3%提升到81.1%。學生睡眠時間明顯改善,學生體質顯著提高。
同時,配套跟進展示、評價和激勵措施。如2017年評出教學創新優秀成果56項、優秀學科組44個;2018年組織學科優質課展評、市級教學能手評選,引領高效課堂建設;2019年評選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模式93個、先進單位80個。
2020年實施了「名師」計劃,按城市1/60、農村1/40的比例設「名師」崗;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
改革中,突出協同支撐,我市注重打好築牢教學基礎的「組合拳」。
「縣管校聘」,為課堂教學改革添活力。2016年以來,我市作為全國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示範區,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等4項體制機制改革,到2019年初步落實教育機構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控」機制、縣域內中小學校崗位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中小學教師崗位競聘制度,相關改革案例入選全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實施「名師」計劃,按城市1/60、農村1/40的比例設「名師」崗,競聘到城區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1000元,競聘到農村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2000元。系列改革的推進,極大激發了教師的危機意識和奮鬥意識,更加專注於一線教學。
教育評價為課堂教學改革「定方向」。2016年來,我市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主抓主推教育評價工作。每年撥付專項資金100萬元引入第三方參與評價,成立專家顧問團、首批專家庫兩大「智囊團」,開展了6次教育質量監測,構建起融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我市有547個班級開展了基於智能終端的智慧課堂教學
教科研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支撐」。目前,結題或正在研究的高效課堂建設課題131項、教學細節問題行動研究課題129項、新教育實驗課題56項、名師工作室課題154項、教育質量評價課題93項、思政課教改課題60項、作業教改課題108項。
同時,研訓新平臺搭建完善,建立44個集教學、科研、培訓於一體的名師工作室,引入「學習共同體」項目,舉辦「課堂轉型」主題研修8場次,打造「代表課」160餘節。主題教研活動高頻次開展,舉辦高效課堂改革現場會推廣典型做法,各類「磨課」「曬課」「賽課」和「教學常規月」「教學開放日」「送教送研」活動不斷。
教育信息化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智慧」。建成濱州教育雲平臺,構建教學資源眾籌共建共享體系,搭建智慧學習環境,推動教與學創新應用,探索「網際網路+教學」新模式。目前,我市有547個班級開展了基於智能終端的智慧課堂教學,提升了高效課堂建設的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總體來看,近年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聚焦發力教學改革,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在教育內涵品質提升方面成效顯著。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耕課堂主陣地,唱響質量提升主旋律,力爭高效課堂建設再出新成果,基礎教育改革再有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更加優質均衡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