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020-12-13 山東本地資訊

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提升素養,鑄就優質課堂新生態。「三度」是課堂教學的思維度、參與度和達成度。思維度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程度,參與度關注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達成度關注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導引」是針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而言,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拓展學生思維。「體驗」是突破傳統教學,注重激發學生情感、生活及身體體驗,實現課堂提質增效。

自主探究,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圍繞「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建設,學校大力實施課堂改革,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內容問題化、教學過程生本化,創設高效課堂模型,通過開展「高效課堂」「創新課堂」「示範課堂」專項聽課活動,開好示範課,同時,積極構建高效課堂評價機制,完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不斷以優質高效的課堂推動學生主動發展。

潛心育人,提塑教師專業素養。學校注重以教師素養提塑提升課堂效益,提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什麼樣的老師教,你就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工作理念,以活動為載體、以考評為標尺、以激勵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開展「三立先鋒」、師德楷模評選等活動,通過「青藍、領頭雁、春雷」三項專業提升工程打造教師成長共同體,同時,通過校級、年級、備課組三級教研製度,教學督導團推門聽、評課制度等,讓全體教師成為人才培養的生力軍。

世紀教育集團:活課堂,從「知識教學」到「能力培養」

世紀教育集團堅持把課堂作為最大的育人場,抓住課堂的關鍵要素,圍繞「一核四維八要素」,開展「基於學習力提升的活課堂」研究,不斷改進課堂從「知識教學」到「能力培養」轉變,讓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行為。

突出「扣標、問題」,學案「活」得有深度。集團組織學科教師認真研究國家課程標準,通過組織教師集體教研、命題大賽,細化學科、單元、課時目標,讓教師更加明確授課目的、學習目標,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先從讀學習目標入手,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要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每節課教學都有精心設置統領問題,如「李白為什麼在眾多詩人中被尊稱為『詩聖』?」「足球為什麼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運動?」等,引發認知衝突,激發思維碰撞,以問題點燃學生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突出「合作、評價」,策略「活」得有章法。教師有意識地搭建合作學習平臺,教授合作技能方法,如小組辯論、小組助教、小組展示等,通過傾聽反思、爭論思辨、分享觀點、達成策略,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針對學生的反饋,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精準回應、激勵,用巧妙的點評、肯定的話語,或者讚許的表情、手勢,讓師生之間產生互動的過程,用發現的慧眼鼓勵學生,用發現的思維喚醒學生。

突出「情境、體系」,達成「活」得有實效。在教學上,教師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體驗情景,如戶外思政課、生活物理課、外教英語交流課等等,把所教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結,將學科知識活化成為生活的能力和素質。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每節課的知識結構,倡導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用利用板書,用思維導圖、結構圖等形式,將知識點形成直觀、圖像化的體系,便於學生理解記牢。

突出「激情、親和」,教師「活」得有情意。學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課時內容,適時調節課堂教學情感,用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語文教師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教態、數學老師富有嚴謹求實的態度、歷史老師富有真摯的家國歷史情懷等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用激情燃起激情,迸發釋放出學生心底裡沉澱的激情活力。另外,教師還把親和力帶入課堂教學,讓課堂散放出民主寬鬆、師生融洽的環境氛圍,從而使學生嚮往課堂、熱愛課堂,把課堂視作快樂成長的舞臺。

守正出新者進,知常明變者強。世紀教育集團通過深究課堂要素,進而改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課堂教學實現了質的變化,煥發出蓬勃的生命活力——立足於讀思結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知識與生活緊密連結的「物理六步法教學」,注重感官和思維調動的「數學五會教學」,「學、說、演、用」於一體的「英語情景教學」……這些基於學習力提升的課堂,真正成為了 「教」和「學」的「共生場」。

明珠小學:聚焦學生發展,打造高效課堂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高效的課堂是學生成長進步的重要保障。為滿足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發展的需求,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壽光市明珠小學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創新課程體系 豐富課堂內涵

明珠小學立足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提出「三不」教學理念。任何老師不許佔用音體美活動課程,不許音體美活動課留學生,不許佔用學生做操跑操時間。在開全開齊課程的前提下,建構開發了明珠課程體系,含「明知」「明德」「明美」三大板塊,下設奠基課程、項目課程、提升課程。

奠基課程即國家規定的基本課程,語文科打造「精真語文,讀寫一體」課程;數學科打造「五會融入、數珠整合」課程;英語科打造「雙線英語,自然拼讀」課程;音樂科打造「順序音樂,體驗教學」課程;體育科打造「班級聯排,專項體育」課程。在學習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形成一科一模具有學校特色的項目課程。各班級還利用社團時間,開設了提升課程,包括詩歌欣賞、舞蹈等個性化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提升教師素養 打造精品課堂

為引領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校定期組織師德師風學習,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引領青年教師樹立教育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學校積極推進「青藍工程」,通過定任務、定目標,促使青年教師學有所長。同時,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聽取學科前沿理論講座,觀摩名師課堂,到名校、特色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回校後落實專題匯報、上翻版課。學校還開展各項素養提升活動,包括鋼筆、粉筆字書寫、教學設計以及好書交流大賽等活動,將所學所長運用到課堂中,與學生共成長。

「大小教研」並舉 助力課堂教學

教師個人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集體的研討、交流。明珠小學開發出「三重視」原則,即重視教研活動,各科教研活動時間必須全員參加;重視集體備課,發揮備課組長作用;重視課堂效率,提高課堂質量。提出「小教研和大教研並舉」的思想,學校利用大課間開展分級分科「小教研」,針對當天授課內容進行研討,關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等。「大教研」即每周進行的教研聽課,採用「備-聽-評」一體化模式,由教研組推出一名代表上展示課,評估組評估打分,教師評課交流,敦促課堂提質增效。

開展推門聽課 推出高效課堂

為深入了解課堂教學情況,明珠小學開展了「推門聽課」活動,按照不通知、不定時、不定人的 「三不原則」,以「原汁原味」的常態課呈現。行政組、教研組聽課人員深入班級,進行細緻的觀察記錄,針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重難點的把握、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評課議課。

立足教學常規 關注課堂實效

教師團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靈活編撰了每個年級獨具特色的作業。包括基礎類·自主學習作業;反思類·自主創新作業;實踐探究類·主題實踐作業。學生通過讀書拓展知識、做家務學習技能、走親訪友熟知禮儀,豐富的作業形式使學生以更加高昂的興趣投入課堂學習。學校還開展教學常規檢查,及時掌握了教學工作真實情況,對好的經驗做法及時推廣,對存在的不足及時克服,積極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培養良好習慣 提升課堂質量

明珠小學積極規範學生行為,每周對學生養成教育情況進行評價。並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等形式引導學生「學規範、用規範,守規範」。學校成立「紅領巾監督崗」,通過每月評選「養成教育示範班」「文明之長一封信等方式,形成家校合力,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提升課堂質量。

相關焦點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2008年,制定實施了《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
  • 聚焦課堂教學,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是學校賴以生存的基礎,課堂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學校應抓好常規,優化課程,聚焦課堂,一心一意求質量。要開發學科課程,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全面性評價,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優化課堂,轉變學習方式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努力構建創新課堂、合作課堂、開放課堂、智慧課堂,完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學習新方式。一要重視閱讀。
  • 強化素質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十三五」期間,香河縣教體局堅持把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牢固樹立質量觀,強化素質教育,逐步構建起德智體美勞教育有機融合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走進香河縣中小學校園,隨處可見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節日、傳統美德的宣傳圖文、板報。
  • 龍溪鋪鎮教育督管辦:打造集體備課共同體,聚焦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縣教育局副局長李維勇,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石劍光、幫扶學校思源中學3位專家、鄉鎮教育督管辦全體人員及來自該鎮的初三語文數學教師及各校校長、副校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龍溪鋪鎮中學所有語文數學教師共60餘人,就如何打造該鎮集體備課共同體建設,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群策群力。儀式由鎮教育督管辦主任寧花麗主持。
  •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工作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深化課程改革、細化教學管理、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圍繞「有效教學」這個核心,突出「課堂、規範、質量、發展」四個主題,全面履行「研究、指導、服務、管理」四項職責,充分發揮學校教研室的職能作用,規範、有序、有效開展各學科教科研工作。
  • 縣教育局組織開展「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管理能力」培訓
    近日,縣教育局在南山實驗學校報告廳舉辦「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管理能力」專題培訓,以進一步提升學校教學管理的理論和業務水平,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此次培訓特邀了中學高級教師、江西金太陽教育集團特聘高級講師、培訓師,東華理工大學「國培計劃」特聘授課專家樂金才老師,以《破譯課改新密碼,構建素養好課堂
  • 大數據+大教育 解決痛點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現在,所有的試卷通過閱卷系統就能自動輸入系統,成績分析系統再根據數據信息進行各種類別和維度的分析比對,更高效更精準更詳細。 2016年以來,白雲一高圍繞全區「大數據+大教育」應用示範工程建設,探索推進大數據全面植入教育,逐步建立並完善了智課系統、閱卷系統、成績分析系統等,將課堂教學、學生成績、教師教研等加以信息化、數據化,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校園」「智慧課堂」。
  • 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卓越教學
    衡南縣「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卓越教學」專題報告會在衡南一中多媒體教室召開。會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全縣高中學校教師代表共兩百多人共同聆聽了山西省特級教師、山西省首批正高級教師、教育專家、忻州一中副校長呂羨平的「打造高效課堂,實現卓越教學」專題報告會。縣教育局副局長謝少春、衡南一中校長賀朝暉、教科所所長謝文軍、副所長李秋雲,高中各科教研員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助力富民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近日,昆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領導和初高中27個學科專家團隊,到我縣開展為期兩天的2021年中高考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專題調研和輔導培訓。 市教科院領導和學科專家分別深入昆一中富民學校、昆明行知中學初三、高三年級課堂進行教學調研,通過觀課、訪談教師代表,全面了解我縣中高考備考及高中階段新教材使用情況;課後分 23 個分會場與教師進行交流反饋,並對2021年中高考備考、複習教學的重難點及新教材的使用進行答疑解惑和專業指導,幫助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 普洱市第一中學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如今,普洱市一中繼續堅持守正創新,強化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多元育人建校四十多年來,市一中逐步形成了「以精神文明建設引領系列化層次化的德育工作,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打造高效課堂
  • 區教育局:優化布局,打造品牌, 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會議落實
    ●抓實線上教學:疫情期間,將線上教學作為未開學年級教學的主戰場。各校結合實際,重新制定教學計劃,注重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銜接,確保線上教學取得實效。 ●全力推進小區幼兒園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朝鮮族中心幼兒園、碧桂園幼兒園等24所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完成率89%。
  • 壽光美林大廈新開一家「王后雄教育」,誰投資的?
    美林地產公司攜手王后雄教育 共同打造壽光教育雲平臺 近日 壽光教育培訓行業傳出重磅消息:
  • 壽光這個教育學區被《山東教育(小學)》12月刊聚焦報導
    近年來,文家街道教育學區大力實施「品牌強教」戰略,轄區內各中小學和幼兒園根據學校實際和辦學優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進而交相輝映,借鑑提升,進一步提高了全街道的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品牌強教」的外溢效應日益凸顯。近日,《山東教育(小學)》2020年12月刊,以《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為題,對文家街道實施「品牌強教」戰略發展情況進行了聚焦報導。
  • 陝西平利大貴鎮中心小學:抓教學過程管理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為了進一步規範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強化教師責任意識、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升,平利縣大貴鎮中心小學本學期以來,一如既往地對教學教研工作進行了整體謀劃,重點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多形式多輪次的督查管理,切實把教學這項學校中心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績。
  • 教育信息化是所有學校打造高效課堂立德樹人的主戰場
    引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主要任務,在當下的各個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了積極的響應。這個任務落實的主戰場,就是課堂。在課堂上,老師們除了完成傳授知識,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完成立德樹人。那麼怎樣在課堂有效的45分鐘內,打造出一節節高效課堂?
  • 教研提升課堂高效率,助推宿豫一中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學校的生命在教學,教學的關鍵在課堂,課堂的高效在教研。為進一步提升宿豫一中教育教學質量,打造一中品牌,躋身主城區一流學校行列,實現宿豫一中教育教學跨越式發展,9月7日下午,宿豫一中召開全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就全面對標學如皋,特別是如皋「導學單」教學模式,如何結合宿豫一中學情,使這一教學模式的精髓在宿豫一中落地生根,產生實效,進行研討。參加會議的有校領導胡光軍、劉秀華、盧海燕、池斌和全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 促教育質量提升「乘風破浪」的李滄教育有話說……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高瑞嵩 青島報導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而育人質量如何,直接影響教育開展的有效性。那麼如何提升教育質量?如何讓教育真正對每個學生的發展都形成一種正向激勵,從而實現區域整體教育質量提升?青島市李滄區所實行的一系列舉措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 範縣板橋實驗學校召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大會
    自當立下鴻鵠志,他日定要遨九天 ——範縣板橋實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大會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同時也是檢驗一所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新學期,學校將面臨新的任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為全面提升範縣板橋實驗學校的教育質量,細化常規管理,認真分析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2020年10月23日下午5點,範縣板橋實驗學校召開了2020年秋季教育質量提升大會,校領導和老師們齊聚會議室為新學期的更進一步,獻計獻策。
  • 教學案例:利用101教育PPT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文| 廖瑞欣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我們處在信息的時代,課堂教學需要注入更多新的元素,使之煥發新的活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由傳統的「認知型、灌輸型、封閉型、統一型」向「視、聽、說」的教學模式轉變。
  • 施強教育推進高效課堂建設,聚焦廣州荔城三中課堂教學改革
    近日,增城區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現場會在荔城三中順利召開,本次現場會由廣州市增城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增城區荔城街第三中學承辦,區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的領導,全區各初中教學副校長、教學管理幹部及科組長代表近150人參加了活動。施強教育作為荔城三中信息化教學改革中的同行夥伴,為本次活動中的智慧課堂教學提供技術與服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