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提升素養,鑄就優質課堂新生態。「三度」是課堂教學的思維度、參與度和達成度。思維度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程度,參與度關注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達成度關注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導引」是針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而言,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拓展學生思維。「體驗」是突破傳統教學,注重激發學生情感、生活及身體體驗,實現課堂提質增效。
自主探究,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圍繞「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建設,學校大力實施課堂改革,以學生為中心,將教學內容問題化、教學過程生本化,創設高效課堂模型,通過開展「高效課堂」「創新課堂」「示範課堂」專項聽課活動,開好示範課,同時,積極構建高效課堂評價機制,完善高效課堂評價標準,不斷以優質高效的課堂推動學生主動發展。
潛心育人,提塑教師專業素養。學校注重以教師素養提塑提升課堂效益,提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什麼樣的老師教,你就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工作理念,以活動為載體、以考評為標尺、以激勵為抓手,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開展「三立先鋒」、師德楷模評選等活動,通過「青藍、領頭雁、春雷」三項專業提升工程打造教師成長共同體,同時,通過校級、年級、備課組三級教研製度,教學督導團推門聽、評課制度等,讓全體教師成為人才培養的生力軍。
世紀教育集團:活課堂,從「知識教學」到「能力培養」
世紀教育集團堅持把課堂作為最大的育人場,抓住課堂的關鍵要素,圍繞「一核四維八要素」,開展「基於學習力提升的活課堂」研究,不斷改進課堂從「知識教學」到「能力培養」轉變,讓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行為。
突出「扣標、問題」,學案「活」得有深度。集團組織學科教師認真研究國家課程標準,通過組織教師集體教研、命題大賽,細化學科、單元、課時目標,讓教師更加明確授課目的、學習目標,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先從讀學習目標入手,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要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每節課教學都有精心設置統領問題,如「李白為什麼在眾多詩人中被尊稱為『詩聖』?」「足球為什麼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運動?」等,引發認知衝突,激發思維碰撞,以問題點燃學生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突出「合作、評價」,策略「活」得有章法。教師有意識地搭建合作學習平臺,教授合作技能方法,如小組辯論、小組助教、小組展示等,通過傾聽反思、爭論思辨、分享觀點、達成策略,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針對學生的反饋,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精準回應、激勵,用巧妙的點評、肯定的話語,或者讚許的表情、手勢,讓師生之間產生互動的過程,用發現的慧眼鼓勵學生,用發現的思維喚醒學生。
突出「情境、體系」,達成「活」得有實效。在教學上,教師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體驗情景,如戶外思政課、生活物理課、外教英語交流課等等,把所教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結,將學科知識活化成為生活的能力和素質。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每節課的知識結構,倡導教師在課堂上充分用利用板書,用思維導圖、結構圖等形式,將知識點形成直觀、圖像化的體系,便於學生理解記牢。
突出「激情、親和」,教師「活」得有情意。學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課時內容,適時調節課堂教學情感,用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如語文教師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教態、數學老師富有嚴謹求實的態度、歷史老師富有真摯的家國歷史情懷等等,教師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用激情燃起激情,迸發釋放出學生心底裡沉澱的激情活力。另外,教師還把親和力帶入課堂教學,讓課堂散放出民主寬鬆、師生融洽的環境氛圍,從而使學生嚮往課堂、熱愛課堂,把課堂視作快樂成長的舞臺。
守正出新者進,知常明變者強。世紀教育集團通過深究課堂要素,進而改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課堂教學實現了質的變化,煥發出蓬勃的生命活力——立足於讀思結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知識與生活緊密連結的「物理六步法教學」,注重感官和思維調動的「數學五會教學」,「學、說、演、用」於一體的「英語情景教學」……這些基於學習力提升的課堂,真正成為了 「教」和「學」的「共生場」。
明珠小學:聚焦學生發展,打造高效課堂
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高效的課堂是學生成長進步的重要保障。為滿足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發展的需求,進一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壽光市明珠小學通過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創新課程體系 豐富課堂內涵
明珠小學立足學生發展為本的辦學思想,提出「三不」教學理念。任何老師不許佔用音體美活動課程,不許音體美活動課留學生,不許佔用學生做操跑操時間。在開全開齊課程的前提下,建構開發了明珠課程體系,含「明知」「明德」「明美」三大板塊,下設奠基課程、項目課程、提升課程。
奠基課程即國家規定的基本課程,語文科打造「精真語文,讀寫一體」課程;數學科打造「五會融入、數珠整合」課程;英語科打造「雙線英語,自然拼讀」課程;音樂科打造「順序音樂,體驗教學」課程;體育科打造「班級聯排,專項體育」課程。在學習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形成一科一模具有學校特色的項目課程。各班級還利用社團時間,開設了提升課程,包括詩歌欣賞、舞蹈等個性化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提升教師素養 打造精品課堂
為引領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學校定期組織師德師風學習,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引領青年教師樹立教育核心價值觀,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學校積極推進「青藍工程」,通過定任務、定目標,促使青年教師學有所長。同時,學校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聽取學科前沿理論講座,觀摩名師課堂,到名校、特色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回校後落實專題匯報、上翻版課。學校還開展各項素養提升活動,包括鋼筆、粉筆字書寫、教學設計以及好書交流大賽等活動,將所學所長運用到課堂中,與學生共成長。
「大小教研」並舉 助力課堂教學
教師個人的專業化發展,離不開集體的研討、交流。明珠小學開發出「三重視」原則,即重視教研活動,各科教研活動時間必須全員參加;重視集體備課,發揮備課組長作用;重視課堂效率,提高課堂質量。提出「小教研和大教研並舉」的思想,學校利用大課間開展分級分科「小教研」,針對當天授課內容進行研討,關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等。「大教研」即每周進行的教研聽課,採用「備-聽-評」一體化模式,由教研組推出一名代表上展示課,評估組評估打分,教師評課交流,敦促課堂提質增效。
開展推門聽課 推出高效課堂
為深入了解課堂教學情況,明珠小學開展了「推門聽課」活動,按照不通知、不定時、不定人的 「三不原則」,以「原汁原味」的常態課呈現。行政組、教研組聽課人員深入班級,進行細緻的觀察記錄,針對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重難點的把握、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評課議課。
立足教學常規 關注課堂實效
教師團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靈活編撰了每個年級獨具特色的作業。包括基礎類·自主學習作業;反思類·自主創新作業;實踐探究類·主題實踐作業。學生通過讀書拓展知識、做家務學習技能、走親訪友熟知禮儀,豐富的作業形式使學生以更加高昂的興趣投入課堂學習。學校還開展教學常規檢查,及時掌握了教學工作真實情況,對好的經驗做法及時推廣,對存在的不足及時克服,積極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培養良好習慣 提升課堂質量
明珠小學積極規範學生行為,每周對學生養成教育情況進行評價。並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等形式引導學生「學規範、用規範,守規範」。學校成立「紅領巾監督崗」,通過每月評選「養成教育示範班」「文明之長一封信等方式,形成家校合力,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提升課堂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