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典型經驗①濱州:聚焦教學改革 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

2020-12-13 閃電新聞

濱州

近年來,濱州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聚焦發力教學改革,推動教學創新和高效課堂建設,在教育內涵品質提升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優化頂層設計,接續謀劃教學改革「新藍圖」

一是提出「有效教學」理念

2008年制定實施《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有效教學行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意見》,統籌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機制、課堂教學行為、校本研訓制度、城鄉互動發展5大建設,讓教學從「有效」走向「高效」。

二是推出「教學創新」主題

2012年起,在全市實施「教學創新行動」,以「基於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支點,撬動課程建設、教學管理、課堂教學三大創新。

三是升級「教學創新」行動

2016年出臺文件,以「基於教學問題解決的行動研究」為著力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突出質量核心、教學重點、問題導向、創新動力,深化「教學創新行動」,促進課程與教學全面升級。

四是構建「學科育人」機制

2020年,規劃實施中小學「學科育人工程」,探索構建以育人為統領、以素養為核心、以能力為先導的「學科育人有效機制」,推動五育並舉。

二、力促行動落實,深耕高效課堂「主陣地」

2018年,我們在10多年系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立足課堂教學新形勢新任務,決定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總體按照「一年建立操作模式、兩年評估實驗效果、三年取得階段成效」的步驟進行推進。兩年多來,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2018年,我們在10多年系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立足課堂教學新形勢新任務,決定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總體按照「一年建立操作模式、兩年評估實驗效果、三年取得階段成效」的步驟進行推進。兩年多來,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開展業務素質大培訓大提升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邀請高水平專家來濱州授課,組織校長、骨幹教師、教研人員南下蘇浙滬、北上京津冀、西進晉陝豫,進行跟崗或考察學習。已投入培訓經費近千萬元,培訓教師逾10萬人次。

二是開展高效課堂建設推進年和深化年活動

構建「以學生發展為目標、問題設計為關鍵、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合作為核心、展示交流為特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全市中學段以學校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比例達75%以上,小學段引導各學科探索「1+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參與教師覆蓋面達80%以上。

三是推進「作業革命」

嚴格作業管控,建立「課外作業設計、遴選優化及優質作業共享」機制。發布義務教育課外作業負面清單,推行「學校無作業日」「學科零作業」等做法,以「作業革命」撬動「課堂革命」,落實「減負增效」目標。10月份調查顯示,與2019年全省測評數據比較,「書面作業」符合規定時間的比例,小學由43.9%提升到84.1%,初中由52.3%提升到81.1%。

四是配套跟進展示、評價和激勵措施

2017年,評出教學創新優秀成果56項、優秀學科組44個。2018年,組織學科優質課展評、市級教學能手評選,引領高效課堂建設。2019年,評選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模式93個、先進單位80個。今年繼續組織高效課堂優秀教學模式評選及優質課展評。

三、突出協同支撐,打好築牢教學基礎的「組合拳」

一是「縣管校聘」落實到位,為課堂教學改革「添活力」

2016年以來,我市作為全國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示範區,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等4項體制機制改革,到2019年初步落實教育機構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控」機制、縣域內中小學校崗位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及中小學教師崗位競聘制度,相關改革案例入選全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實施「名師」計劃,按城市1/60、農村1/40的比例設「名師」崗,競聘到城區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1000元,競聘到農村學校的「名師」,每月發放補貼2000元。系列改革的推進,極大激發了教師的危機意識和奮鬥,更加專注於一線教學。

二是教育評價強力引領,為課堂教學改革「定方向」

2016年來,我市在全省成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教育質量評價中心」,主抓主推教育評價工作。每年撥付專項資金100萬元引入第三方參與評價,成立專家顧問團、首批專家庫兩大「智囊團」,開展了6次教育質量監測,構建起融貫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評價標準體系,突出「五育並舉」,引領課堂教學改革方向。

三是教科研全面發力,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支撐」

課題研究氛圍濃厚,結題或正在研究的高效課堂建設課題131項、教學細節問題行動研究課題129項、新教育實驗課題56項、名師工作室課題154項、教育質量評價課題93項、思政課教改課題60項、作業教改課題108項。研訓新平臺搭建完善,建立44個集教學、科研、培訓於一體的名師工作室,引入「學習共同體」項目,舉辦「課堂轉型」主題研修8場次,打造「代表課」160餘節。主題教研活動高頻次開展,舉辦高效課堂改革現場會推廣典型做法,各類「磨課」「曬課」「賽課」和「教學常規月」「教學開放日」「送教送研」活動不斷。

四是教育信息化開拓創新,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智慧」

建成濱州教育雲平臺,搭建智慧學習環境,推動教與學創新應用,探索「網際網路+教學」新模式。目前,我市有547個班級開展了基於平板電腦的智慧課堂教學,提升了高效課堂建設的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下一步,我市將在省廳的關心支持下,繼續深耕課堂主陣地,唱響質量提升主旋律,力爭高效課堂建設再出新成果,基礎教育改革再有新作為,推動教育事業更加優質均衡和高質量發展。

來源:濱州市教育局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省教育廳政務新媒體「山東教育發布」(微信號:sdjyfb)

往期精彩回顧

2021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1月4日開始報名

我省確定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

《山東省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印發

山東2021年藝考招生工作實施方案主要政策變化看這裡

相關焦點

  • 濱州:聚焦教學創新與高效課堂建設 推動教育內涵品質提升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在剛閉幕的全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上,濱州市教育局作了典型發言,全體與會人員還分組參觀了濱州市教學改革現場。那麼,近年來,我市在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中是如何做的、成效如何,值得關注。
  • 施強教育推進高效課堂建設,聚焦廣州荔城三中課堂教學改革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廣州市增城區初中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和教與學的方式,提升初中教育教學品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科教研員、兄弟校教師隨堂聽課主辦方荔城三中全面開放七八九三個年級課堂,參會人員隨堂觀摩本校教師現場教學。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次視導課中,荔城三中近20個教師教學課堂接受各校領導及同行觀摩、督導。
  • 基教典型經驗③濟南天橋: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
    濟南市天橋區近年來,為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天橋區全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引擎,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聚焦課堂改革提高教學實效
    (1)結合校級領導年段掛鈎組織了各學科的「推門聽課」;不定期推門聽課,聽後評課,做到聽評結合,以評促學,以學促教。(2)繼續舉行「同讀一本書活動」,同時邀請林高明老師參加互動點評。(3)繼續推動「青藍工程」結對活動,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加強校本培訓工作。
  • 基教典型經驗丨濟南天橋: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
    近年來,為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天橋區全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為引擎,推動區域教學深度變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推動課堂教學深度變革2018年,我們在10多年系列教學改革的基礎上,立足課堂教學新形勢新任務,決定力推「高效課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達成「一轉三提升」目標——轉變育人方式,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 聚焦核心素養 打造高效課堂——涇縣中學舉行2019教學開放日活動
    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全市各中學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共同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探討高效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益和教育質量,11月22日,涇縣中學成功舉行了2019年教學開放日活動。來自宣城市各兄弟學校的教師和市縣教研室的領導專家共70多位來賓及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 濱州醫學院打出教學團隊建設「組合拳」助力教師能力提升
    出臺《濱州醫學院教師教學工作業績量化評分辦法》,把教師的教學工作量、課堂教學效果、課程學業成績、教學建設成效、教學管理、教學獲獎、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與社會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成效等全部納入教學量化考核評價,規定了各類型教師為本科生授課的最低學時要求,嚴格落實教授全員承擔本科生學分課程教學,在教師職稱晉升與聘期考核中增加教學業績考核佔比,實施本科教學一票否決制。
  • 乘風高效課堂建設 助力教學改革創新——船山區大南街小學舉行高效課堂體系建設專家講座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 為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9月14日,遂寧市船山區大南街小學教學科研部和教師發展部邀請船山教學總顧問蔣松柏為全體教師做高效課堂專題講座,會議由王宇校長主持。
  • 聚焦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原標題:聚焦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實踐教學模式研討會」聚焦高校新聞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與會代表在分享各自院校的教學模式後,就實踐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挑戰與局限、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推薦遴選「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相結合,創新教育理念、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構建更加適宜學生發展、更加關注個性差異的學習環境,將優秀教育傳統和先進技術相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推動個性化學習。  (二)聚焦課堂改革。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全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在濱州市召開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2月11日到12日,全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會議全面分析全省基礎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今後幾年基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規劃。要抓住關鍵環節,推動觀念變革、評價改革、放管服改革,圍繞德育綜合、課堂教學、學校體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資源配置、高中育人方式、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重點實施強德固本、強課提質、強身健體、強幼重普、強鎮築基、強科培優、強師興源、家校共育、校舍建設九大行動,形成正確辦學導向,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營造基礎教育改革發展良好生態。
  • 東崔完小開展「高效課堂建設——教學銜接有方法」集體教研活動
    老師們積極分享教學方法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通訊員 高瀟 濱州報導因疫情影響,本學期新課都以空中課堂的形式進行了大半,根據東崔完小老師一線調查發現學生在家自學期間自制力較差,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高效複習
  • 基教典型經驗⑥榮成:全面推動區域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基教典型經驗⑥榮成:全面推動區域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2020-12-13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全國高中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討會」於10月24-25日在鄭州市第九中學舉行。來自全國教科研人員與相關教育單位領導匯集鄭州九中,共同參加此次盛會。    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學會和河南省教育廳共同主辦,鄭州市教育局承辦,鄭州九中協辦。
  • CETC55創新「工匠工坊」教學模式,實施「第二課堂」教學
    (簡稱CETC55)創新「工匠工坊」教學模式,在全國部分合作院校率先實施「第二課堂」實訓教學。CETC55在濱州職業學院開展「第二課堂」實訓教學,精選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物聯網等相關領域企業真實工程案例及項目轉化為教學資源,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工匠工坊」創新教學模式改革,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得以提高,從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生就業質量。
  • 大荔縣教研室召開深度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
    12月21日,大荔縣教研室組織全體領導和教研員召開了「聚焦深度學習 落實立德樹人」——深度學習視域下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大荔縣教育局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張欣明全程參加會議,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薛彥榮,副局長周明應邀出席會議。
  • 華中師大研支團創新第二課堂推動教育教學改革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餘逸飛)為推動支教服務地素質教育發展、創新第二課堂開展形式,12月15日,華中師範大學(以下簡稱為:華中師大)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第十九期「博雅大講堂」在餘慶縣他山中學舉行。
  • 夯實高校大規模線上教學改革之基
    延遲開學勢必會減少課堂教學的課時數,給復學返校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壓力,開展線上教學,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閒時間,充實師生的生活,又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補充,一舉兩得。再次,這是對高校教學改革的有力推動,鋪開了高校開展大規劃線上教學的改革之路。
  • 商河寨子小學小組合作 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人民網濟南12月31日電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 商河縣孫集鎮寨子小學緊跟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在全校中青年教師中成立課堂改革小組,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有序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