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 一名優秀的「剁手黨」,除了眼尖識貨會砍價外,還應該長有一雙能識別騙局的慧眼,這不,市民小嶽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買車,結果車沒到手,錢卻沒了。
10月10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逛「閒魚」相中一輛車
市民小嶽剛參加工作沒多久,每天坐公交上下班,因為有駕照,小嶽就想著自己也買輛車,這樣上下班也方便。
因為手頭不寬裕,小嶽一直沒有想好該買輛什麼牌子的車,太便宜的,自己不喜歡;貴的,自己又買不起。
前段時間,朋友建議小嶽買輛二手車,不僅價格便宜,萬一有磕碰也不會太心疼,正好拿來練手。
小嶽覺得朋友說得有道理,就開始關注起了二手平臺。
今年8月份,小嶽在「閒魚」看上了一款本田雅閣白色轎車,售價6萬元,小嶽覺得這輛車不錯。
隨後,小嶽向賣家進行了諮詢,了解到這輛車沒有事故,裡程8萬多公裡。
見小嶽感興趣,賣家直接讓小嶽添加其微信,聲稱這樣便於聯繫。
加為好友後,賣家發來了幾張微信截圖,都是有關諮詢此輛轎車的聊天記錄,還發來了車輛的小視頻和行駛證。小嶽對車輛很是滿意,最終和賣家達成共識,成交價5.9萬元。
錢交了卻一直沒有發貨
價格談妥了,接著小嶽又詢問了有關車輛辦理過戶、合同、物流運輸的問題。待所有細節敲定後,賣家讓小嶽支付購車全款。
因資金緊張,小嶽暫時無法一次性付齊,想讓賣家將車輛預留幾天。賣家要小嶽先支付定金,好將車輛在閒魚下架。於是,小嶽通過微信向賣家轉帳500元,3日後,小嶽從朋友處湊了錢,又給賣家銀行卡轉帳5萬元。
錢也付了,車也該發了,之後的幾日,小嶽數次聯繫賣家詢問是否將車輛發出,賣家都以天氣原因和車輛有違章需要處理為由,延遲發貨。
有外因影響也沒辦法,只能等了,兩個月後,賣家通過微信發來一個汽車正在裝車的視頻,並讓小嶽將8500元尾款,轉帳過去。
「既然車要發了,得有物流單號吧?」小嶽向賣家要車輛運輸的物流單,賣家卻稱物流單丟失,找不到單號,小嶽便沒有將尾款轉帳,心想再等等。
接下來的兩天,小嶽通過微信聯繫賣家,卻一直沒有得到回覆,之後再聯繫賣家,發現自己被拉黑了,小嶽這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趕緊向龍南公安分局報了警。
提醒:在二手平臺購物要謹慎
民警表示,先不說賣家出售車輛的真實性,小嶽交易的時候是微信付款,這種脫離原交易平臺、私下轉帳的做法,就是被騙的關鍵因素。
這種可以提供二手交易的平臺,本身是便利的,但它不同於淘寶,閒魚上大多數都是買家對買家,人為操作的空間非常大,這就吸引了眾多騙子遊走其中,不論是買方或者賣方,都可能成為受害人。
因此,在二手平臺購買物品或者轉賣物品時,一定要點擊對方的頭像,查看對方的信用,信用差的,東西再好再便宜,也別碰別買,財物交易也要在該平臺上進行,不要跳出平臺私下交易。
「閒魚APP有個安全中心,裡面會更新各種欺詐的套路,閒魚用戶可以多看看一些防騙指南,就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受騙。」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如果你也愛逛「閒魚」,或身邊有愛逛「閒魚」的朋友,希望能夠引以為戒,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