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 誰在買賣二手貨?

2020-12-24 齊魯壹點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喜歡上買賣二手商品。

一名北京市民正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掛賣自己的二手飾品。

「買買買」,如今消費者購物頻率越來越高。這一過程中,「喜新厭舊」的煩惱也頻頻來襲:不再喜歡的東西,放著無用、扔掉可惜。二手貨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不少人在平臺上買賣閒置物品,一來收回資金用於消費,二來也可以「淘」到不少物美價廉的好貨。

哪些人在買賣二手貨?二手交易為何會日益火熱?筆者進行了走訪。

二手交易方便買家、成全賣家

舊貨市場歷史悠久,歷來是二手交易的重要聚集地。無論是家具、電器、衣物,還是首飾、古玩、老物件,可謂應有盡有。

60多歲的退休醫生李亞非對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大柳樹舊貨市場情有獨鍾。他指著前面更大一片開闊廣場對筆者說:「以前這裡到處都是小攤位,規模比現在大三倍多。八年來,我有時間就會過來逛一逛。」上周,他還在舊貨市場花了20多塊錢買了個二手掃描儀。「家裡有孩子在上學,平時會經常掃描列印一些東西,買個掃描儀用起來就很方便。」

別小看這個二手貨市場,既方便了買家,也成全了賣家。

在大柳樹舊貨市場擺攤的退伍軍人高先生,一個上午賣出去了3雙舊鞋和1個二手包。

「今天總共賣出去200元,都是家裡用不著的一些衣物,大家各取所需。我也能把閒置物品換成錢,賺點外快。」高先生說,自己經常把家裡的一些舊物件和用不上的舊貨拿過來賣,他上周還賣出個錄音機,變現了100元。「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在網上做一些二手交易,有機會我也去試試。」他說。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閒魚、轉轉、拍拍等網絡平臺,日益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主陣地」。

家住海南省海口市的陳惠就是閒魚平臺的「常客」。在高考結束後,她著實買了不少東西。「其實都是些衝動消費,高考完了就想放鬆一下,後來發現很多化妝品都用不完了。」陳惠說,對於之前積攢的那些用不完的閒置品,自己決定趁著開學季賣出去。她把自己要賣的物品掛到閒魚平臺上,還會在一些閒置物品交流群裡發一些廣告。「現在已經賣出去了十多件,大概收回了300元。」陳惠說。

在湖北武漢上大學的李澈表示,自己在閒魚上賣的主要是以衣服和護膚品為主。比如,前不久,他為了解決臉上長痘的問題,花了168元在網上買了一套護膚品,用了幾天後感覺不適合,然後又放到閒魚上以110元的價格賣掉了。「東西留不留往往不在於本身品質如何,而是我自己需不需要。賣出去,也能讓這些閒置物品發揮應有的作用。」李澈說,無論是舊手機、舊電器,還是眼鏡、衣服,只要是自己不需要他就會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賣掉。

不避諱二手商品,年輕人成交易主體

不少參與二手貨交易的人告訴筆者,二手貨交易最大的優點就在於,一樣東西對於賣家可能是「雞肋」,對於買家來說可能就是「寶貝」。這種相互匹配的過程樂趣無窮。

「抽油煙機去超市買大概要五六百元,在二手平臺2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湖北武漢的周女士看重二手貨的實惠。與此同時,她也經常在閒魚平臺上賣一些自己用不著的衣服、化妝品,每周都能賣出去兩三件。「參與二手貨交易,首先自己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其次要做好溝通,最後也要想辦法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需求或者自己想賣的東西。」談起二手貨買賣的心得,她頭頭是道。

從事影視後期工作的孟真平時需要經常更換攝影器材,因此也是閒魚和轉轉的常客。「我5年前買的二手的拍立得和相機鏡頭,到現在依然很好用!」孟真說,玩攝影很燒錢,因此對自己來說二手器材的性價比顯然更高。「買全新的拍立得要花500元,而我只花了200元,再加上原價近1000元的相機鏡頭,我總共只用了620元。通過二手交易,我這次設備採購一共省下700元呢!」

「我曾經一年換過3款平板電腦,就是因為在轉轉上看到了更質優價廉的,就把舊的賣出去換成更好的。」在北京工作的小夥子張子威告訴筆者,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快,二手貨價格還實惠,即便一時用不到有時也會心動買下來。「一般這些電子產品市場價格都很穩定,轉轉平臺還有官方鑑定服務,再加上我自己也對電子產品很了解,所以經常能淘到些好貨。」張子威說。

二手貨交易業務的發展速度,從數據當中可見一斑。

過去一年,閒魚上有2億用戶交易了2000億閒置物品,相當於將2000億浪費變成了消費。

據閒魚運營總監唐宋介紹,截至2020年7月,閒魚總用戶數已經超過2億,日活躍用戶超過2000萬,在線賣家超過3000萬。目前,每天有超過400萬用戶在閒魚平臺上「走街串巷」,每年有超過10億件商品發布,年交易規模超過2000億元,閒魚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閒置物品網絡交易平臺。

「閒魚上聚集了大量年輕人熱衷的物品,比如二次元、潮玩等。隨著消費升級,閒置二手商品的存量也在不斷增加,母嬰類商品成為新亮點。」唐宋告訴筆者,從閒魚後臺數據來看,網上二手貨交易的年輕人群佔比較高。這些用戶普遍比較追求消費的性價比,既秉持著傳統的簡樸生活觀,也願意擁抱新品,不避諱買賣二手商品。「可以說,二手貨交易就是幫助人們找到消費升級、體驗經濟與節約成本之間的那個平衡點。」

破解信用難題,讓閒置經濟迎來高速發展

二手貨交易火爆的同時,售假販假、以次充好、維權困難等問題也屢屢發生。

不久前,在江蘇南京上學的徐雨晨花了1500元買了一部二手蘋果手機,買回來才發現不能用。去找賣家退貨,卻碰了釘子。「花錢買了個教訓吧,很多人賣手機和筆記本其實都有『暗病』或『硬傷』,買的時候看不出來,還沒用多長時間就出問題了。」對此,徐雨晨顯得很無奈。

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王潔也有類似經歷。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原價499元的空氣炸鍋以99元出售。雖然賣家標明這個空氣炸鍋是「有輕微瑕疵的廠內尾貨」,但是王潔還是圖便宜買下了。結果,對方過了一個多月都沒發貨。「二手交易市場其實也魚龍混雜。買的時候也要貨比三家,畢竟『一分錢一分貨』,遇到特別便宜的東西還是得想想裡面有沒有貓膩。」王潔反思道。

唐宋表示,閒置二手交易最關鍵要解決信用這個難題。為此,閒魚一方面利用芝麻分等阿里體系內的信用機制,為用戶「增信」;另一方面開設「閒魚魚塘」,以帖子、直播等內容化方式,為交易提供信息增量,降低交易糾紛。比如,對一般交易糾紛,除了客服以外,閒魚還獨創了社區化解決方案。一旦交易糾紛被提交,系統會隨機抽取17名符合條件的用戶擔任「裁判員」,根據買賣雙方提交的圖片、交易證據進行投票仲裁,最先獲得9票的一方獲得勝利,處理結果很快就能出來。

「今年,閒魚加強了對交易安全的保障。用戶進入安全中心,答對3個問題可獲得『安心購』服務,最高賠付額達5000元。目前已有1000萬人加入閒魚『安心購』。線下受騙案件量下降41%,誘導確認案件量下降57%。」唐宋說。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分享概念的滲透,由二手交易引發的「閒置經濟」正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賣方可以增加收入,買方付出低成本就能拿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雙方能夠各取所需。從商品的角度看,人們購買力的提升,網購的發達,使得物品升級換代的速度更快了,人們手裡閒置物品的數量迅速提高,非常需要合適的平臺滿足人們分享的需求。而從流通平臺的角度來,一手電商現在已經進入了紅海,二手電商的藍海潛力正在到來。(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
    二手貨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不少人在平臺上買賣閒置物品,一來收回資金用於消費,二來也可以「淘」到不少物美價廉的好貨。  哪些人在買賣二手貨?二手交易為何會日益火熱?筆者進行了走訪。  二手交易方便買家、成全賣家  舊貨市場歷史悠久,歷來是二手交易的重要聚集地。無論是家具、電器、衣物,還是首飾、古玩、老物件,可謂應有盡有。
  • 樂活時尚 ▏誰在買賣二手貨?不避諱「舊物」年輕人成交易主體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日活躍用戶超2000萬,在線賣家超3000萬——誰在買賣二手貨?42個塑料瓶變成一件雨衣,帳篷布做成布包……閒魚創辦的線下「循環工廠」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目前,閒魚已支持約60類可回收物循環再利用,包括手機、圖書、舊衣、箱包等。(閒魚供圖)一位消費者正在用手機瀏覽二手美妝商品。
  • 二手交易平臺亂象屢禁不止?閒魚「動真格」了,「出手」整治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一些人會選擇將衣服就那樣閒置在家裡;而有一部分人則會將衣服拿到二手平臺上去賣,希望能夠賺一點錢。據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到了2020年二手交易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萬億元規模。 閒魚應該是不少人都會使用的二手交易平臺,據阿里曾經公布的財報顯示,閒魚年交易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
  • 買賣假貨、釣魚詐騙……閒魚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將被集中約談_媒體...
    來看一組權威調查江蘇省消保委近日開展網絡二手交易市場消費調查,選取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在內的12個平臺,調查發現,一些二手交易平臺暗藏陷阱
  • 二手手機交易誰靠譜?閒魚、轉轉、回收寶、愛回收評測
    那麼在眾多平臺中,誰才是最合適最好用的?我們找到市場頭部平臺閒魚和轉轉,以及垂類回收平臺回收寶和愛回收,從品類特點、平臺模式、交易方式和服務項目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一、平臺選擇(圖1-二手閒置物品交易領域市場格局)根據易觀《2018年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專題分析》報告可以看出,在二手閒置物品交易領域,閒魚和轉轉佔據了第一梯隊。兩者也是唯二用戶過億的應用,其他應用難望其項背。
  • 二手交易平臺PK:閒魚和轉轉誰更靠譜?結果意外
    【PConline資訊】不過,如今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二手產品的交易平臺,很大程度上簡化了二手手機的交易流程,那麼,它們的體驗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挑選出兩款目前用戶數量比較多、具有代表性的二手交易APP——轉轉和閒魚,通過實際體驗和對比,來分析下它們的各自的優缺點,給各位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 你會在閒魚上買二手貨嗎?
    閒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閒置物品交易平臺,阿里巴巴推出閒魚的目的是讓淘寶C類用戶之間方便交易二手物品。因為閒魚平臺本身是一個二手物品交易平臺,所以目前來說閒魚平臺還是比較混在的,只要是淘寶實名認證的用戶就可以在閒魚上隨意上傳要出售的二手物品。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還賣起了二手車
    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平臺閒魚,被看作是這家公司在社區、社交上的嘗試,鼓勵普通消費者之間砍價,相互賣貨。這也是閒魚跟淘寶之間最大的差異。從去年 5 月份開始,淘寶拍賣業務進駐到閒魚後,這部分房產、汽車拍賣都進駐到了閒魚,當時合作對象包括了海關、法院等政府機構。消費者繳納一定的保證金就可以參加,以競拍的方式叫價,如果拍賣失敗,這筆保證金會退回給消費者。但這些最近引入的大賣家、機構和公司,都跟此前閒魚強調以用戶之間轉賣閒置為主的想法不同,閒魚是希望能做成社區的。
  • 閒魚藏著不可描述的二手貨
    眼下,二手電商平臺越來越紅火。但記者調查發現,在正常交易下,一些二手平臺裡還藏著一些「不可描述」的商品,什麼原味絲襪、黃片網盤帳號,甚至有陪過夜的「特殊服務」。儘管多家二手平臺都將這些列入禁售品,但有賣家通過隱晦發布商品信息,隨後在私信裡或乾脆轉戰微信、QQ放肆兜售,以「二手」為幌子傳播低俗乃至淫穢信息,滿足極少數人的變態需求。
  • 看臉還要看內涵,二手交易APP閒魚PK轉轉誰更靠譜?
    別人的閒置物品換了錢、自己享受到低價高質的消費品,二手商品交易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成為現代人的時尚生活方式。  不過作為相對新生的事物,玩法和規則也遠未定型,開拓階段必先各自出招。今天我們通過產品的直接對比,看看閒魚和轉轉這兩個二手商品交易的手機APP主要玩家,誰當前更具「明星相」,誰的玩法更適合大眾口味、更能解決大眾痛點。
  • 二手交易平臺藏隱患
    據統計,閒置物品交易平臺「閒魚」用戶中,24—30歲人群佔比達到43.3%,中高消費能力以上的人群佔比達到52.4%。新消費主力人群的形成,使二手閒置物品交易接受度逐步提升。但與此同時,安全隱患也一路伴隨其走來,成為阻礙二手交易平臺健康發展的一隻攔路虎。
  • 母嬰閒置交易火爆,2000萬「閒魚媽媽」低成本養娃
    三八婦女前夕,閒魚發布了一份母嬰閒置交易趣味「報告」——閒魚低成本養娃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閒魚母嬰類在線商品增加70%,總成交達4697萬筆。從購買者性別看,女性佔80%絕對多數,堪稱勤儉持家、能省則省的「閒魚媽媽」。2019年,近2000萬閒魚媽媽在平臺購置所需母嬰用品。
  • 網上二手交易,如何更靠譜?
    40歲的北京上班族王小莉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日子過得仔細,常買些便宜好用的二手貨,家裡的飲水機、咖啡機都是從網上二手交易平臺淘來的,價錢連新品的一半都不到,質量也不錯,用了一年也沒出問題,「錢從網上走,貨用快遞寄,省時省力!」走進「80後北漂」張新芝的出租屋,小到水杯、靠墊,大到冰箱、洗衣機,都是從網上買的二手貨,「剛工作收入低,二手貨滿足了我日常生活所需,價格也沒壓力。
  • 閒魚低成本養娃報告:2000萬媽媽在平臺購置母嬰用品
    首頁 > 數說 > 關鍵詞 > 閒魚最新資訊 > 正文 閒魚低成本養娃報告:2000萬媽媽在平臺購置母嬰用品
  • 二手閒置交易平臺競品分析:較於閒魚,轉轉下一個版本應如何迭代?
    隨著消費者主力群體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人年輕人選擇二手閒置交易平臺進行二手交易,其中閒魚和轉轉一直是二手電商市場的頭部玩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轉轉的發展有待進一步改善,應該在多個方面進行版本迭代。
  • 二手交易APP橫評:閒魚、轉轉哪家最會玩?
    今天我們通過產品的直接對比,看看閒魚和轉轉這兩個二手商品交易的手機APP主要玩家,誰當前更具「明星相」,誰的玩法更適合大眾口味、更能解決大眾痛點。看臉的時代,從首頁開始用戶就已經分流在應用商店下載app開始,戰爭就已經悄悄打響。
  • 「閒置經濟」催熱二手網淘 母嬰用品、玩具交易活躍
    由此催生了「閒置經濟」的火爆,線上二手交易平臺扎堆出現。  閒置舊物再利用催熱「二手貨」市場  家住海曙區的趙女士前段時間準備重新裝修房子,家裡有一套閒置的沙發急需處理掉,於是就把轉手的信息掛到一款二手交易APP平臺上。
  •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但網上「二手貨買賣」火了
    說起閒置物品交易,人們馬上會聯想到舊貨、撿便宜這些詞。現如今,網絡閒置物品交易的社區與平臺可謂數不勝數:閒魚、轉轉、有閒等。而這些網上交易平臺的火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剁手族」與「衝動消費」撐起了閒置物品交易的財富平臺。這種新興的交易模式被市場人士稱為「分享經濟」下的細分社交。  西安舊貨市場多半消失 僅存的生意冷清  因為價格實惠,線下的二手舊貨市場曾經一度在西安頗有規模,不少市民也都有淘貨經歷。
  • 閒魚等二手交易平臺變味違初衷:想收閒置卻屢遇商家
    曾經為個人賣家提供銷售閒置物品渠道的二手閒置平臺,如今正成為職業賣家收割流量的第二戰場。對此,一些消費者認為閒魚「變味」,也有人認為「便宜就行」,不抗拒職業賣家加入。二手平臺丟失人情味把用不到的電子產品賣掉,好過在抽屜裡落灰;郊外露營前,淘一個二手的帳篷物美價廉……二手交易平臺為不少消費者培養起出閒置、淘二手的習慣,也成了一種低碳環保的健康生活方式。
  • 二手物品交易市場的現狀如何?
    另外,用戶在平臺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得不到保障。另外,目前做二手物品交易的APP也數不勝數,甚至還出現了各種垂直細分的產品,比如綜合類型的有閒魚、轉轉、閒轉、拿趣、獵趣、易優優、騰訊閒貝、周圍二手、舊愛等;母嬰二手物品交易的有嬰淘、假日市集、U媽一家、麥萌媽咪等;海淘二手物品交易的有羊毛鋪等;高端奢侈品二手物品交易的有大牌秀、愛丁貓、胖虎、胤寶等;校園類型二手物品交易的有校園Tao、可覓、雲格子鋪、二手貨等;女性二手物品交易的有復活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