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大咖把脈:5G如何破解通信行業水平增長態勢

2020-12-27 通信觀察

近日,通信業對MWC2019進行了集中復盤。筆者受邀參加了華為在京舉辦的5G MWC19北京站活動。來自GSMA、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華為的專家分享了全球以及中國5G的發展形勢洞察和趨勢研判。其中,來自華為的市場洞察專家李龍為與會聽眾奉獻了一場乾貨滿滿的MWC2019洞察盛宴,會場爆滿,站立的聽眾從始至終無人離場。

下面就由筆者梳理並糅合近期業界的主流觀點,給大家盤點一下5G及相關領域正在發生的「破」與「困」

1. MWC的兩個小變化

今年MWC的主題是「智慧連接」,與MWC2018有所不同的是,2019年參會人數有兩千人左右的增量。在業界喻為通信業寒冬的2018年,參會人數和2017年持平,達到10.7萬觀眾,而在2017年之前,每年MWC參會有7000到1萬人的增量。

相較2018年,最大的不同之處是,GSMA此次調高了5G連接預測,由2025年全球約12億5G連接提升至14億,最為重要的是,亞太在2019年將貢獻2/3的5G連接。

GSMA總幹事Mats Granryd認為,技術、安全&可信、監管以及社會將對電信業產生影響,智慧連接在技術上受到四個方面的影響和驅動:

(1)5G : 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15%的移動連接將是5G,成為運營商收入增長點,並重塑各行各業,包括製造,教育,醫療等;

(2)AI:應用在電信領域主要是網絡規劃以及運維場景;AI也將廣泛使用在家庭、汽車和個人場景;

(3)IoT: 最重要的變化將從連接走向智慧連接,廣泛用於家庭和車輛,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在此次巴展上,車聯網、智慧城市以及跟蹤類業務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IoT應用)

(4)Big Data: 用於預測的場景。

MWC2019之後不到一個月,GSMA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19》,GSMA移動智庫主管Peter Jarich預測,中國在2025年底將擁有4.6億5G連接,佔其總連接數的28%。

目前,中國77%的連接運行於4G網絡,截至 2022 年,廣泛覆蓋、價格合理的智能設備、更多地使用數據密集型服務以及對更高速度的需求,都將有助於進一步增加 2.6 億個 4G 連接,並逐步淘汰 2G 和 3G,4G普及率將在未來幾年達到頂峰,並隨著消費者轉向5G後逐步下降。

2. 4G流量增長已無法正確反映連接價值

從國內移動用戶市場看,據工信部數據,2018年年末國內手機用戶達到15.66億,4G用戶達到11.7億戶。需要指出的是,2018年底,國內4G滲透率達74.4%,遠高於OECD國家的61.9%和全球平均水平的42.8%,其次,3G滲透率僅為8.9%,2G滲透率為16.6%。

2018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4G滲透率達到80.8%、77%、69.8%,該年4G滲透率分別提升了7.94PP、3.82PP、8.3PP;2017年分別提升了16.14pp、10.2PP、21.9PP,但已遠遠低於2016年4G增量市場發展的速度。從2017年2月起,國內4G市場基本進入存量經營時代。

中國的移動數據流量從2013年到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1.9%,而2018年移動數據流量同比增長達189.1%,12月中國人均DOU達到6.4GB,是去年同期的2.33倍。電信運營商4G網絡部署目標從構建4G精品網到「持續強化4G網絡感知」,以及從2018年初便開始強調「4G與5G協同發展」。

2018年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4G DOU值分別為:5.5GB、4.3GB、8.6GB,三家各自增長了175%、153%、95.5%;2017年三家4G DOU分別為2GB、1.76GB、4.4GB。伴隨著提速降費等政策及競爭環境的複雜多變,後4G時代隨之而來的主要特徵,包括大流量套餐和雙卡雙VoLTE終端的普及等,量收剪刀差持續擴大,5G需要多量綱、多維度的計費模式。

其次,從國內4G終端市場發展看,信通院報告指出,2018年國內手機市場,從總體情況來看, 4G用戶滲透進入尾期,市場日趨飽和,出貨量呈現較大幅度下降;從競爭態勢來看,市場集中趨勢明顯,市場向高端轉移。

3. 大T:5G將破水平增長態勢

華為運營商BG市場洞察部部長李龍認為,今年的MWC反映出,今年是通信及其他行業對5G價值看得最明白的一年,展會呈現 5大熱點:5G已來、終端引領、產業使能、沉浸體驗,以及數字可信。

自2005年起,擔任新加坡電信CEO的蔡淑君近期擔任了GSMA副主席,其在位CEO時長比AT&T 、Orange、德國電信、Verizon、沃達豐任何一家CEO都更久。作為亞洲多個電信運營商的大股東,這位女掌門指出,到2025年,電信運營商面臨移動數據增長的4倍,但收入僅增長1%的挑戰,全行業進入水平增長期。

談及改變這一增長窘態,KT主席Chang-Gyu Hwang首提5GAAP(5G平臺服務)戰略,通信行業最大的願望是突破企業專網,運營商的收入也將一改過去水平增長的發展態勢,5G將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不過,在韓國,LGU+激進的5G網絡發展策略,將間接促進5G終端短時間內走向規模化、普及化,從而降低終端成本,而SK則採取SA(獨立組網)等等,這一切讓KT的5G願景變得不太明朗。

蔡淑君指出,只有5G智慧連接才能驅動新創造,最終支撐4.6萬億的社會貢獻,其數字戰略之一便是物聯網轉型。她認為,IoT 95%的價值來源於軟體、平臺和服務,而連接僅佔5%,除打造智慧交通之外,與合作夥伴進入IOT應用領域的還包括製造、醫療、交通、物流等。

沙特通信部長認為,5G是數位化的基石。「沙特2030願景」涉及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需要5G等電信基礎設施,數位化給電信市場帶來的不僅僅是想像,正如沙特電信領域市值13個月增加180億美金,遠超同期股市表現。

Telefonica主席Jose Maria認為,運營商的首要責任是普及智慧連接。「我們將迎來新的數字經濟,2025年全球的數據量將達到160 ZB,相當於1800萬年的Netflix高清視頻。我認為數據是一種新的生產資料,應該被計入GDP,用戶有權知道他們的數據被用在哪裡?並且知道數據的轉換價值。」

去年下半年上任的沃達豐CEO認為, 電信業是使能社會實現轉型的行業,他將企業專網、車聯網放在了 5G行業應用的前兩位。同時,他表態,要增加10億連接,連接更好的未來,打造更加智能的平臺。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目前,沃達豐已投入兩千人進行業務轉型。

企業專網是5G發展的方向之一。對於5G網絡而言,移動通信技術和各個行業融合,需要對其他行業技術有充分的理解,比如說,工業網際網路有其自有的體系技術規範和生產流程;其次,在商業模式上,和垂直行業發展合作實現共贏,需要共同探討全新的商業模式;再次,在跨行業監管方面,比如醫療設備監管、車聯網、自動駕駛等等需要與相關法律法規的結合,跨行業共同推動;在安全方面,業界以往主要聚焦於網絡、個人信息安全、數字安全,今後需要聚焦於行業安全,行業數據在5G網絡上承載,如何保證企業敏感數據的安全需要行業共同探討。

「用OTT的方式顛覆OTT」,Turkcell CEO Kaan Terzioglu的觀點無疑直接表達了多數運營商的心聲。數位化是該公司過去4年的戰略核心,在過去兩年中,Turkcell收入增長49%,盈利增長92%,離網率近十年創新低僅為2.9%。Turkcell在佔領用戶1440分鐘(一天時間)的戰略中,已經實現用戶除了使用通話31分鐘之外的傳統業務,在手機端上平均聽48分鐘音樂、看81分鐘電視、閱讀18分鐘新聞……,同時,其推出的融合業務也增強了客戶黏性,每三個用戶中就有兩個使用Turkcell 多網合一的業務,並創造了77%的收入。

此外,Kaan Terzioglu認為,需要重新定義遊戲,移動遊戲化趨勢成為用戶體驗新變量。隨著應用程式和廣告中的遊戲功能具有3倍參與率,遊戲化已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策略。遊戲化廣告點擊率(click-through Rate) 是傳統廣告7倍。其實,在國內包括騰訊雲遊戲有著穩定性等訴求,用戶體驗成為運營商生態控制點。

業內人士指出,5G時代需要構築新的量綱,電信運營商需要基於體驗,更好的獲得更多收益。在4G時代,中國運營商把路鋪平了,反而OTT卻成了攔路虎,迅雷、網易、騰訊用時延把錢賺了。

Telstra認為,運營商在如何應對流量挑戰的同時,需思考如何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以此構築新量綱,應搭建面向5G網絡應用的生態平臺,讓垂直領域參與者更好地參與進來。

4. 行業應用是5G成功的關鍵

前幾年MWC上,5G主要談技術和網絡,現在更多的是能看到具體的5G應用。GSMA高級顧問王建宙犀利指出,就5G價值而言,網絡只佔5%,而應用佔95%。移動網際網路得到快速發展以後,應用服務已經跟網絡服務解耦,到了5G階段OTT不會消失。5G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不僅提供網絡服務,在提供應用服務方面又到了新的起點。

OTT代表John Hanker呼喚5G,他表示,5G網絡優勢有助於Niantic開發AR 遊戲。過去,Niantic憑藉AR創新,取得一定成績,現在AR 遊戲面臨算力、容量、時延挑戰。5G 將幫助AR回歸用戶體驗,雲AR+邊緣計算+LLC有效解決了AR遊戲的場景、地圖引擎和10ms時延問題。未來,遊戲+社交+地圖+高級 AR將基於5G在交互上提供無限可能。

來自奔馳的 CEO Dieter Zetsche指出,汽車行業百年來沒有大的變化,但未來十年必將煥然一新,其永久在線、自動化、電動化的趨勢,以及移動共享平臺這樣新的出行模式和商業模式,必將顛覆舊的利益格局。「我們需要變革,要明確在業務的哪個部分需要(開始)自動化」,「我們必須使用所有可能獲取的技術。每年45億用於研發與CAPEX,抓住AI、 IoT、 5G和虛擬化趨勢。」

微軟CEO Satya Nadella認為,變革的核心是對準客戶需求,商業模式挑戰「利潤下跌不可怕,但今天微軟的業務觸達了很多微小的企業」「任何公司要做好兩點:用最好的技術,信任供應商和產品」「需要新的能力,AI、Cloud、SaaS、開源」;抓住三大趨勢:計算無處不在,AI通用模型,MR極致體驗。

微軟CEO和奔馳的CEO的一句話,無疑打動人心,汽車行業有四化,僅僅從電氣化視角,就有三百億到一千億美金的市場空間,奔馳明確講到不變革必死無疑,「十年後我們必將會有全新的對手,如果我們按部就班,就必然是待宰羔羊。」

顯然,對於傳統實體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變革,需要改變的還有流程和人心。GSMA CTO和行業戰略主管均指出,5G發展的關鍵是行業間的緊密合作,尤其是和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與技術創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對各自行業文化的互相理解。

5G是促進整個社會提升數位化水平非常重要的使能器。此前,信通院在《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中預測,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其中,5G帶動的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3.3萬億元,5G帶動垂直行業增加值增長11.9萬億元。

中國市場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引導5G在工業、能源、交通、醫療、環保等重點領域加快應用,推進在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

信通院5G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珊指出,5G的成功取決於行業應用,5G應用未知大於已知,應用場景取決於需求+商業模式,同時亟需建立5G應用生態體系。

5. 行業應用促5G終端形態多樣化

根據產業鏈進展,2019年下半年,5G將初步具備商用條件,具備示範應用能力的5G終端最早將在2019年下半年推出。2019年Q1,10+手機廠家花式秀5G,預計年內預商用終端將達30+款。

雖然,年內6大晶片廠家處理器+基帶平臺發布,支持2019年5G終端發貨。不過,7nm的產能可能是挑戰。

李珊指出,從系統設備看,5G基本進入了商用階段,基站和核心網的設備基本就緒;終端側最重要的是晶片,今年一季度包括高通、海思等都發布了面向5G終端的商用版本,從晶片出現到手機終端大規模商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2020年,5G商用終端將達60+款,並有望進入千元機市場,2020年下半年-2021年國內將開啟5G手機規模換機,千元機將在兩年內普及。

目前,各國紛紛加快推進5G商用進程。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28個國家/地區40多家運營商的80多個5G應用測試中,27個5G試驗應用場景與AR/VR相關。國外運營商5G通用型應用佔比中,VR/AR佔比近半,其次是高清視頻傳輸;國內5G「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中,VR/AR應用佔比接近三成。這也間接印證,3GPP Rel-15標準推進中的eMBB+uRLLC混合場景,將成為5G商用的主要應用場景。

AR/VR不僅對網絡帶寬/時延要求之高,也有望成為面向個人消費市場/行業應用的主要5G通用型終端。除了VR/AR之外,4K、8K的網際網路應用以及寬帶接入也是國外運營商測試比較多的應用場景。

微軟認為,VR/AR產業發展接近拐點,Intel預測,VR/AR將是5G流量主體,到2020年,5G將激活AR/VR萬億市場,2020年75%的5G流量來自VR/AR視頻,2B行業應用無限想像。

在MWC上,HTC、LGU+、SKT分別在醫療、遊戲、社交進行了VR演示。同時,如Ooredoo為5G「飛的」提供VR模擬訓練;HTC 3D VR建模幫助直升機設計從6年縮短到6個月;微軟Hololens 2發布主要面向2B應用;HTC發布VIVE FOCUS PLUS主要面向2C市場……

近幾年,5G+工業網際網路是業界關注的熱點,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通過調研發現,工廠內使用無線技術的場景非常少,由於工業企業對無線技術不太認可,傳統的無線技術從可靠性、覆蓋和延時等等遠不如有線有效。5G和工業網際網路結合需要一步一步推動,初期通過AR操作工業機器人進行智能化的生產,通過AR進行一些輔助設計以及協同設計,實現異地的設計師之間快速溝通、遠程監控、智能化的倉儲物流等等。隨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5G技術不斷提升,工業技術融合將提供更多基於5G的應用場景。

據信通院的分析,很多項目通過提供整體網絡解決方案為各行各業提供通用型方案,VR/AR、無人機、高清視頻等應用數量突出;智慧交通、醫療健康、公共安全與應急處理和文體娛樂等領域的應用項目最多。

5G終端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傳感器、車輛船舶、智能穿戴、無人機、攝像頭、機器人都將內置5G通信模組,5G終端形態將多種多樣,其次,針對各行業的特殊定製終端品類也將豐富。在巴展MWC上,移遠基於高通X55推出5G行業模組和筆記本上網的Modem;廣和通基於英特爾8160發布5G模組FG100;華為基於Balong5000推出了CPE Pro/CPE Win/5G MIFI和摺疊屏手機Mate X。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認為,5G產業發展需要晶片、網絡、終端和應用四方協同發展。目前,唯一滯後的是應用。2B應用最關鍵是一定要真正了解應用場景,並尋找出商業模式,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無論多麼炫酷的應用都沒法持續,最終被拋棄。

在國內,華為與運營商合作,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建設了端到端示範網絡。在福建,華為、福建聯通、301醫院聯合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實施了世界首例5G遠程外科手術動物實驗;在2019年央視春晚,華為聯合運營商提供了包括5G網絡和終端在內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支持央視首次實現在北京、深圳、長春多地進行4K超高清直播,讓觀眾們看到無時延的異地現場表演。同時,在海外,如在挪威,華為聯合Telenor運用5G技術打造了智慧漁場,實現集中監控、精準餵食和病魚檢測,大幅降低養殖成本。

胡厚崑還表示,2C應用的價值就在眼前,5G可以把消費者的體驗再推升到更高的水準,遊戲、視頻、網購這些應用的價值也會被重新定義,未來大屏、多屏、可摺疊屏將成為未來移動終端發展的新趨勢。華為認為,5G將呈現瘦終端+寬管道+雲應用的市場發展趨勢,而這也將有利於通過Cloud X(VR/AR、Game、PC),構建數字世界入口,下半年華為還將發布一款VR新品。

6. 5G之花盛開還需綠葉配

目前,5G R15標準已支持NSA/SA,Option 2/Option3都已成熟,R16標準將於2020年3月凍結,將5G擴展到移動寬帶的其他領域:車聯網、URLLC、MIMO增強、移動性增強、工業網際網路、免授權頻譜等場景,覆蓋農業、廣播、海事、鐵路等各個行業。同時,由於全球有45個國家639會員共同參與全球標準,5G將更加安全,5G從誕生起包括標準、空口、4G遺留的問題等便進行了特別處理。

全球5G進入了產業化全面衝刺階段,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5G商用部署進程,全面展開融合應用探索。2019年,將有60+國家部署5G網絡,50+個頻譜拍賣,40+款終端及智慧型手機發布。

此前,3G用戶達到5億經歷9年時間,4G也經歷了6年時間。IHS預測,5G將用3年時間達到5億用戶規模。過去幾年,從標準凍結到首個手機終端發布,3G時代用了3年,4G時代也用了3年,5G手機僅用了1年。

諾基亞CEO&高通總裁均認為,5G已經到來。高通認為,每一代技術都有贏家和輸家,要想生存,需洞察潛在趨勢,並準備接受風險。

EE CEO認為用戶會自己發掘並應用新技術,不會坐等行業計劃,首先5G需要把網絡建好,自然有大量應用出來。

GSMA產業戰略總監Emeka Obiodu指出,到2025年全球將有50%的國家建設5G網絡,而中國將在全球5G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

不過,5G規模建設要2年時間,5G在網絡側也面臨頻段、站點及安全等挑戰。目前,包括站點、承載、雲化、運維、資源、能耗、效率等成為5G商用CAPEX&OPEX投資構成因素。當下,最為迫切的是解決5G基礎設施的配套用電問題。無論是兩會,還是MWC,業內多位專家均呼籲希望政策提供有效支撐。目前,《江西省5G規劃》從政策層面前瞻性提出解決站點與用電兩大難題。

而AI將重構電信行業,提升能源效率,降低建網、運維成本,系統性降低動輒上億元的OPEX。目前,愛立信運營引擎(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利用AI自動化和數據分析技術使能為網絡設計、優化和運營;華為SoftCOM+AI解決方案,打造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網絡,實現電信網絡價值倍增;諾基亞貝爾將AVA升級為認知協作中心,強調5G規劃和AI/ML能力;三星&Zhilabs基於AI的5G網絡管理解決方案,提供自動優化特性。

當下階段,業內對於5G前景猶如對用電初期應用的認知,認為電能只適用於燈泡。5G時代,對於電信運營商,連接規模與價值收入的側重點將發生根本性改變,4G時代依靠連接規模獲得主要營收,但5G時代需要依靠創造價值來獲得營收,to B市場的發展將真正決定5G商用成敗。從一個洞察者的角度分享了眾多行業巨擘、大佬的觀點之餘,李龍個人總結道,電信業從連接時代走向智慧連接時代,主動變革者只有抓住機會才能引領行業。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期,民航業將如何發展?看這30位行業大咖怎麼說
    2020年,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各國航空運輸市場受到嚴重打擊。飛友科技創始人兼執行長鄭洪峰介紹,數據顯示,中國民航日均旅客運輸量目前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0%以上,航班起降架次也恢復到了2018年、2019年的水平。  另據介紹,今年前10個月,鄭州機場貨運量單月增速有6個月居全國第1位,累計增速在全國主要機場中位居第1位,貨運總量穩居全國第7位,國際地區貨運量和全貨機航班量均居全國第5位,客貨運規模繼續保持中部機場領先地位。
  • 七麥數據NextWorld2020峰會大咖齊聚 共享行業增長新風向
    峰會由七麥數據發起,聯合投資界、閃賣俠,以「跨越向新,連結增長」為主題,將圍繞當下行業最受關注的領域展開探討,分享最具行業價值的乾貨內容,探討2020年增長話題,賦能移動網際網路人捕獲流量增長點,把脈未來新趨勢。目前,登錄七麥數據官網即可報名參會。
  • 5g通信測試工程師前景怎麼樣
    最近5g越來越火爆了,現在中國連珠穆朗瑪峰都已經有5g信號了,也說明5g現在和人工智慧AI,大數據bigdate,雲計算,電子商務等等是非常火爆的一個話題很多朋友添加網絡工程師成長日記小編的之後,會問到「5g通信測試工程師前景怎麼樣」,「5g網絡工程師怎麼樣」,「5g網絡工程師就業怎麼樣」,網工記小編為大家整理總結一下
  • 百餘位大咖把脈不動產資管新變局
    信息時報訊(記者 羅莎琳)受疫情影響,2020年成為不動產資管行業最為難忘的一年。國內大小商場、寫字樓、長租公寓紛紛降租,行業亟待突破與創新,轉型迫在眉睫。大量困境資產如何盤活?資產價值如何提升?商業數位化創新如何突破?成為全行業無法避開的難題。
  • 20+院士+行業大咖齊聚,邀您共同探討煤化工行業發展新態勢
    20+院士+行業大咖齊聚,邀您共同探討煤化工行業發展新態勢 2020-12-1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G商用不斷提速 通信板塊或強勢回歸
    然而有跡象顯示,在5G商用不斷提速的背景下,通信行業實際開支將大幅高於計劃開支,下半年相關企業業績可能出現大幅增長。與此同時,科創板的推出有望給一些細分領域帶來估值溢價,提升通信板塊的估值。通信(申萬)指數今年1月底啟動,在上漲逾50%後呈現調整態勢,調整從4月下旬開始已持續三個月。7月23日,該指數上漲1.55,名列28家一級行業指數漲幅第5位。
  • 20+位國際教育行業大咖有話說...
    在過去的一年中,國際學校在線始終秉持著「一切服務國際化學校,服務國際化學校一切」的宗旨,致力於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構建中國K12國際化學校行業優質服務平臺,已先後為700+中國國際化學校提供了各類專業服務,並邀請了20+位國際教育行業大咖進行直播分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母嬰行業大咖齊聚助陣金樹獎 洞察行業趨勢分享增長新姿勢
    亮點二:洞察母嬰行業趨勢 重磅白皮書賦能行業發展2020年,在疫情影響和驅動下,母嬰行業線上化已經成為主要的增長動能,從業者又當如何把握新機遇,擁抱新形態?金樹獎年度盛典上,寶寶樹將攜手全球著名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共同探索母嬰消費新趨勢。
  • 大咖齊聚,專家「把脈」!第十七屆京滬杭高科技論壇在蕭舉行!
    大咖齊聚,專家「把脈」!第十七屆京滬杭高科技論壇在蕭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陳鯨作題為《天地一體化空間信息系統安全面臨的挑戰與思考》的報告。陳鯨院士從天地一體化空間信息內涵、空間攻防對抗能力等入手,詳細講解當前空間信息系統安全所面臨的的挑戰。
  • 遠特通信將在5G時代補充通信行業的縫隙需求
    卡盟是遠特通信基於MVNO運營經驗,秉承「合創」理念,面向合作商家與合作夥伴打造的全新網際網路化業務發展經營管理體系,是遠特通信產品服務的強大載體,和未來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 「卡盟共享碼號資源,可以讓卡盟商戶投入很少的成本成為通信業中的末梢,進入到通信行業。卡盟已在2018年7月發展到卡盟3.0,並演化出遠特通信eSIM+商業化平臺。」王磊表示。
  • 通信技術以及5G和AI保障電網安全與網絡安全
    採用微波、eLTE等無線技術需要進行空口加密,防止黑客在中間對信號進行截獲破解。普遍採用的密鑰長度是128位,目前的超級計算還無法破解。當然未來量子計算出來有可能需要256位密鑰。  另外,電網的安全保護有著多道防線,通信設備本身會有雙電源、雙主控、雙接口等設備級保護,而通信系統還會有環網或鏈路保護,當一條通信鏈路故障時,會自動倒換到另一條鏈路上。
  • 通信行業深度報告:白馬為先、守正出奇,5G三部曲
    前三季度來看,我國全年 5G 建設任務順利進行,2020 前三季度通信行業 132 家樣本上市公司共實現收入 7420 億元, 同比增長 4%,增速平穩,剔除中興通訊、中國聯通的行業收入為 4425 億元,同比增長 2%,增速下滑 4 個百分點。
  • 第十屆機器人產業大會:7大優勢點亮大會與眾不同
    隨著5G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和機器人技術融合,大幅提升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完整性及吞吐量,極大地增強機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準控制能力,提升機器人應用潛力,推動機器人步入發展「快車道」。   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86943.4臺,同比增長26.6%,接近全球總產量的50%,繼續引領全球工業機器人增長極。
  • 大咖英語勝任力實驗室成立
    因為蹩腳的英文,很多大咖不僅錯失合作機會,也成為網友笑談的話柄。然而相比於普通人而言,大咖的英語學習面臨更多的困難。在長期對大咖英語學習痛點深度研究的基礎上,近日,聯洋英語成立大咖英語勝任力實驗室,推出針對大咖的英語和跨文化培訓品牌——咖瑞英語,為大咖英語學習提供高端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讓大咖少花時間、無痛學習,成為現實。聯洋英語專家認為,很多大咖英語底子薄弱,有其時代原因。
  • 天貓烘焙節為流行「把脈」,數據+品牌驅動食品行業新增長
    發布會上,天貓大食品生鮮行業總經理無齡在致辭中表示:「大部分消費者對於如何選擇原料並沒有具體的概念,因此,積極地引導消費者才能幫助品牌強化粉絲根基。」天貓烘焙節,以文化為底色,以場景為特色,賦予烘焙產業更多的文化內涵(文),以大數據精準觸達下的賦能品牌質量增長(質),引領烘焙文化消費潮流。  之所以能夠引領潮流,除了天貓自身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以及爐火純青的造節能力,大數據能力下對消費市場的精準「把脈」也至關重要。  此次「天貓烘焙節」發布會上,天貓發布了《 2020 天貓食品烘焙行業趨勢報告》,洞悉烘焙行業前沿趨勢。
  • 通信行業2020年中期投資策略:5G風起,雲飛揚
    雲計算產業鏈上下遊迎多重利好,上遊端:1)上遊領先指標已領漲,Intel 數據中心 2019Q4 實現營收 72.1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85%,創造歷史營收單季度記錄,全球雲計算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周期有望再次啟動。
  • 行業大咖齊聚合肥 共商新常態下工業車輛行業發展大計
    會議聚攏了行業協會和主管部門及國家相關事業單位領導,國內外主機廠、配套廠商、叉車租賃商等企業大咖代表及媒體共200餘人共襄行業盛會,共謀發展大計。張潔秘書長強調:「繼2016年、2017年行業展開新一輪增長後,2018年上半年延續了這種升勢,國內市場、海外出口雙雙創歷史新高,國際主要工業車輛市場目前也已超過了金融危機前最好時期;但目前市場不確定性因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如何調整思路做好積極應對的準備,面對國內外發展新局面,行業和企業在做大做強,做精做專的轉型升級道路上,正在不斷思考、嘗試、改變和提升。」
  • 行業大咖佛山論劍 PINGO國際開啟整裝智能化新未來
    來自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天貓電器美家等業內專家以及50位家裝建材定製家居行業大咖,全國各地500餘位裝企老闆、高管齊聚一堂,圍繞新零售、整裝、定製家居、智能家居等關鍵詞展開深入剖析,從「思辨整裝與定製大家居新模式」、「擁抱整裝供應鏈與智能家居新風口」兩大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探索中國家居行業的發展大趨勢和新未來。
  • 聆聽大咖論道、把脈行業趨勢 2018 年中國產業網際網路 · 化纖創新...
    12月1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名化纖行業大咖和行業創新者代表齊聚杭州寶格麗雅宴會中心,參加由化纖邦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化纖行業交流會,進行一場思維碰撞的腦力激蕩,揭示化纖行業風雲變幻。來自海內外紡織纖維行業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建議,我國化纖行業要實現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突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可以在搭建跨學科科研平臺、避免同質化競爭、拓展新型纖維應用領域、通過網際網路創新等方向發力。
  • 通信基站「鄰避效應」困局怎樣破解?
    ◆王冠  近年來,全球通信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國內通信行業規模發展迅速。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著我國已正式進入「5G時代」。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2020年底全國還將建設60餘萬個5G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