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覺得高爾夫是一項簡單的運動,哪怕是最頂尖的球手。而對業餘球友來說,最大的「攔路虎」就是揮桿動作,沒有誰不想徹底掌握它,但往往事與願違。
揮桿無疑是非常複雜的,而且又是一個連鎖反應的過程,稍有不慎就會毀掉一次擊球。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將揮桿的各個環節分解,那麼難度也會降低一些。
通過下面這6個揮桿步驟,我會告訴大家在每一個步驟都應該去注意哪些,而它們也是平時所忽略的細節。
擊球準備階段
一個良好的擊球準備階段是完美揮桿的前提條件,它的重要性就不贅述了。但是在此階段,我們需要做到3點:
不論使用哪種握杆方式,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兩隻手必須互相接觸,讓它們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感覺它們好像融合在一起了;擊球準備時,必須讓身體各部位的指向與目標線平行,這可以幫助你做出理想的揮桿軌跡;保持左臂與球桿基本呈一條直線,這不論是上杆還是擊球都很有好處。
起杆階段
這個階段基本上為上杆的形狀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決定著上杆的好壞。起杆的關鍵在於要做到一體化,保持三角形不發生變化。
兩個比較實用的起杆訣竅是,一是讓左臂與肩膀一起運動,二是保持肘部之間的距離不變。當做到這兩點時,你就可以實現一體化的起杆。
上揮桿階段
保持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間的對抗、抑制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知識點,但是對於蓄力而言,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動作,那就是保持右膝彎曲角度不變。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在上杆頂點保持握杆力度的穩定,不應該更加握緊或者握力變小。其中左臂是否一定要伸直並沒有那麼重要,在不僵硬、緊張的前提下,盡力做到伸直即可,哪怕有略微彎曲也沒關係。
下揮桿階段
下杆是比較容易出錯的一個階段,因為大家太想用力地擊球了,於是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補償動作,比如起身就是想要用力擊球的產物。其實大不可必如此,在脊柱角度穩定的前提下,遵循正確的下杆順序,就可以打出理想的距離。
還有一個眾多優秀球手的共同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保持頭部靜止,絕不要向前移動,這是紮實有力擊球的必備條件之一。
觸球階段
如果把觸球瞬間按下暫停鍵,最理想的觸球動作應該是左臂與球桿呈一條直線;肩膀朝目標方向稍微打開,髖部的旋轉領先於肩膀;身體重心大部分位於左腳,右腳從內側抬起。
一旦可以形成這樣的觸球動作,那麼就說明你前面的動作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就可以打出好球。
隨勢揮桿階段
儘管已經觸球結束,但是我們依舊要把動作做完整,而且也不應該快速起身,要在隨勢揮桿的過程中繼續保持脊柱角度不變。
除非完成收杆,否則任何時候身體都不能停止轉動,隨勢揮桿時身體也要繼續旋轉,讓皮帶扣指向目標方向,胸口盡力朝向目標,在轉身的帶動下,雙臂帶動球桿儘量向目標方向揮出更大的揮桿圓弧,而不是急促地將球桿向身後揮動。
如果你是初學者,相信上述內容會讓你對揮桿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如果你是資深球友,也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效果。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