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講,她的寶寶最近每晚8點就哭上一個小時,怎麼哄也哄不好,非要等到拉完臭臭以後才停止。我和她說,這是比較典型的新生兒腸絞痛的現象,但是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所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如果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寶寶,總是在固定的時間段無緣無故的哭鬧,同時還會有腹脹、四肢屈曲、小臉漲得通紅、手腳亂踢,有時還會出現尖叫等表現,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新生兒腸絞痛。當然了,如果你沒有辦法確定,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醫院檢查明確一下。
新生兒腸絞痛是由於寶寶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寶寶,尤其在那些易激動興奮和煩躁不安的寶寶身上更多見。但是這個問題一般在四個月齡後明顯緩解,一般等到寶寶6個月大,就完全緩解了。
目前新生兒發生腸絞痛的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主要可能和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3-4個月以內的小寶寶,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有的地方蠕動快,有的地方蠕動慢,碰撞到就會絞在一起導致痙攣疼痛。
2、腹部脹氣。寶寶消化道裡用於分解食物的消化酶或消化液還很少,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裡的蛋白質時,可能會造成肚子脹氣疼痛。寶寶在哭鬧過程中也會吞下過多空氣,這也能造成脹氣。
3、牛奶蛋白過敏。母乳餵養的寶寶腸絞痛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明顯低於普通配方奶餵養寶寶,這個現象提示牛奶中部分蛋白可能會誘導腸絞痛的發生
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在平時應該怎麼預防呢?
1、母乳寶寶餵養:注意使用正確的銜乳姿勢,避免寶寶吸入過量空氣。同時不要頻繁換邊餵奶,一側母乳吃乾淨之後再吃另一側。
2、配方奶寶寶餵養:如果是瓶餵配方奶,一方面要注意衝配奶粉的水的溫度和方法,不要用過熱的水,也不要大力搖晃奶瓶,以避免產生更多的氣體。另一方面可以換成水解蛋白的奶粉試試看。
3、適當補充益生菌:目前研究表明,益生菌的使用可以一定程度緩解嬰兒腸絞痛,然而在益生菌的種類選擇、運用療程等方面不同研究的結果仍不一致,建議可以詢問專業兒科醫師再做出決定。
4、促進氣體排出:餵養後一定要給寶寶拍嗝,待寶寶排出氣之後再放下。平時要多做做被動排氣操、在大人看護下趴著玩耍、經常給寶寶順時針按摩一下腹部。
寶寶一旦出現腸絞痛的現象,經常會無休止的哭鬧,搞得全家人都很崩潰,那麼寶寶腸絞痛發作時,我們能怎麼辦呢?
當寶寶腸絞痛發作時,應將寶寶豎抱頭伏於肩上,輕拍背部排出胃內過多的空氣。用手輕輕按摩寶寶腹部,可用毛巾包著熱水袋放置寶寶腹部使腸痙攣緩解。也可以用飛機抱的方式緩疼痛。
還可以將寶寶放在搖籃裡輕輕晃動,或幫寶寶洗個溫水澡,抱寶寶到臥室外甚至戶外走走。或者使用白噪音和襁褓包裹,都可以緩解寶寶不適的現象。
如寶寶腹脹厲害,需要用小兒開塞露進行通便排氣的,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密切觀察寶寶情況,如果有發熱、臉色蒼白、反覆嘔吐、便血等則應立即去醫院檢查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