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影響有多深:父子均成為殺人犯

2020-10-18 劉春紅365
劉春紅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2016年2月在荊門發生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孫超將其同居女友活活打死後潛逃。當年被湖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將其列為1號通緝逃犯,公安部也發出B級通緝令在全國追捕。2018年孫超在福建被捕。
       孫超本是個名牌大學畢業,有著較好工作,房車均有的有為青年,為什麼會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淪為殺人犯呢?隨著案件的揭開,孫超的人生軌跡也被曝光。
       孫超從小聰明,學習成績好。但他性格內向,不多言語,沒有朋友。這與他的家庭環境有著直接的關係,父母感情不和,當著孫超長期吵架,他從小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2002年時更是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大事,孫超的父親有預謀地將其母親殘忍殺害,並分解屍體,更可怕的是還將其母的頭放進高壓鍋內煮熟。這在當年可以說掀起過大浪,盡人皆知。孫超當年就讀的市一中也是人心惶惶,連別的孩子都驚悚嚇倒,何況是他的家人,最親的人所為。這給孫超的心靈埋下了極大的陰影,雖然他後來考取大學,讀書,就業,看似正常,誰也不知道這件事在他心裡有過多麼疼痛。以至於他的家庭生活也並不順利,以離婚收場。之後孫超又找了女友,並與其同居但並未再婚。他殺人的動機很簡單,女友嗜賭,將其名下的房產,車都賣掉輸光,他就下了狠手將其打死。
       為什麼父子的命運這麼相似,均成為殺人犯?這個案例給我們的警醒是顯而易見的。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點不假,孩子從小受父母影響,不懂溝通,遇到事情不是埋怨,吵架,就是採取極端解決,這在孩子心裡潛移默化,形成了自我觀點。以至於長大後仍然難以改變,當遇到事情後,也會採取同樣的方式去解決,因為家庭教育對其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是最重要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希望每個父母都把自信陽光,善良仁愛的正能量一面傳遞孩子,而不是將自私,陰暗的一面植入孩子心裡,並影響其一生。

相關焦點

  • 從知名童星到殺人犯:王欣逸案警醒眾人,家庭教育不當會毀了前程
    從知名童星到殺人犯:王欣逸案警醒眾人,家庭教育不當會毀了前程偶像劇《海豚灣戀人》中的小澤亞,網友並不陌生。而小澤亞的飾演者王欣逸,憑藉這部劇一舉成名,以聰明、帥氣的形象成為童星界的「寵兒」。王欣逸7歲出道,在演藝上頗有天賦,也先後參演了一些熱播劇。但年少成名的他,童年並不快樂,父母沒有管教過他,甚至半夜還會拉他到片場拍戲。由於缺乏父母正確的家庭教育,長大後的王欣逸開始不服管教。王欣逸12歲與粉絲拍親密視頻,演藝事業也受到影響。
  • 古人易子而教,怕父子反目 為什麼今天那麼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由於發生在家庭之中,與幼兒園、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較,具有以下特點,這些特點使家庭教育成為教育人的起點與基點,具有其他教育所沒有的優勢。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所以家長對兒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 父子究竟如何相處?「身份互換」探討家庭教育
    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曾有過為考試焦頭爛額,拿到試卷不知如何面對家長的經歷;也都或多或少因為考試成績和父母有過爭執和摩擦。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家長與孩子究竟該如何處理彼此間的關係?一檔綜藝正在嘗試給出答案。
  • 殺人犯死刑後家人的行為引人深思:是誰讓吳益棟成為殺人犯?
    網上多言男方好賭,脾氣火爆。這起案件本該在2020年8月31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對吳益棟執行死刑後塵埃落定。無論對錯是非,兩者皆已故,本該平息的事態,這兩天卻突然在網上再次被引爆!對於受害者家屬,本該得到的欣慰卻被吳益棟家人圍堵,恐嚇所淹沒!
  • 什麼時期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最深?家庭教育的意義看這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家庭成員什麼時候對孩子影響最深?孩子的知識學習除了要靠學校教育知識之外,更重要的其實還有家庭教育,所謂三歲看老並不是說說而已。孩子從小看著什麼樣的人成長,將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從媽媽懷孕那天就已經開始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父母都在不斷地向孩子灌輸自己做人的理念以及處理事情的態度,應對方式等等。
  • 馬丁精彩演說中國式父子關係,別讓家庭教育裡的遺憾留在生命盡頭
    但他的父親並不支持馬丁的工作與夢想,作為回饋,馬丁也不喜歡父親充滿否定的家庭教育觀,這種互看不順眼、充滿爭執的溝通佔據了父子關係的絕大部分時間。父親希望馬丁學理,而馬丁偏要學文,就要和父親反著來,做老師,作主持人,沒有一份工作和父親的期盼相符。女兒出生後,馬丁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體會到父親厚重的愛,明白到家不是講理,而是一個講情的地方。
  • 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
    導讀: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房間凌亂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智慧多虎爸狼媽式教育不利孩子成長
    因此,我期待我們所有的家長成為孩子的知音,成為孩子親密的朋友。 智慧2、虎爸狼媽式的教育不利於孩子成長。中國的家長,大多沒受過專門訓練。即使有,也只是長輩們說的「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離方向。一本叫《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書賣了幾百萬冊,正是父母們這種心理的反應。過度關心,過度照顧會剝奪孩子成長的空間。
  • 簡談學堂 |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而且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發展的案例有很多,像人人皆知的高曉松老師,他之前曾在節目中表示過:因為父親的嚴厲,所以自己從小就沒有去問過父親任何一個問題,受此影響,讓他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討厭別人幹預自己、愛較勁兒等。
  • 上海靜安父子閱讀聯盟走過十年
    主辦方 供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現象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在上海,有一個聯盟已走過了10年——靜安父子閱讀聯盟。11月16日,以「共讀一個新10年」為主題的2020靜安父子閱讀聯盟10周年主題活動在滬舉行。「經過10年發展,我們欣喜地發現親子閱讀的主體、形式已然發生了變化。」
  • 好的家庭教育影響的豈止是三代?
    在他的929個後裔中,430人成為了傳教士、牧師或神學家,100位律師,60位法官,60位醫生,60位優秀作家,100位大學教授,14位大學校長,3位市長,3位州長,1位美國財政部長,7位入選美國國會,2位入選美國參議院,1位曾任美國副總統。至今,他的家族沒有耗費國家一分錢,但他們為美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這組對比數據再明顯不過,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乃至以後幾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 《京華煙雲》:林語堂告訴你家庭教育對孩子有多重要
    雖然這部小說主要描述的姚家曾家還有牛家在風雲變幻時代的變遷,但是,通過這部小說,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姚木蘭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孕育出的一顆晶光閃閃的珍珠先來看姚家。姚老爺姚思安雖然是做生意的,但是他崇尚道家思想,加之家中也不缺錢,所以他對金錢不是特別看重。也許越是有錢的越感覺不到錢的重要吧?
  • 家庭教育成為剛需,本土化的家庭教育課程該是什麼樣的?
    家庭教育成為剛需,本土化的家庭教育課程該是什麼樣的?但由於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引進的時間較短,本土化適應性研究不夠,它們在我國並沒有表現出和美國本土同樣的效果和影響。香港中文大學林靜雯教授通過觀察兩者在香港的發展後認為有幾點不同影響了這些方法在香港的效果。一是美國強調個人主義而東方則強調集體主義;二是此類方法更多是針對中產階層,美國中產階層更多而香港貧困階層更多,適用範圍受到影響。
  •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又該如何入手呢?
    ,母親也想給女兒嘗一嘗雪糕的味道,但看看飯盒裡的銅板,母親只能打消這個念頭,但媽媽不想讓女兒跟其他孩子不一樣,所以她想到用鳳梨來自製冰淇淋,滿足孩子的饞嘴家庭教育有多重要?這篇文章給你答案於是,女兒就開始了鍛鍊之旅了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又該如何入手呢?
  • 電影《銀河補習班》:除了父子親情,還有對教育理念的大膽嘗試
    教育,成為孩子最現實公平競爭的渠道,實現命運改變也就理所當然。2019年暑期檔上映了一部以親情與教育為題材的電影《銀河補習班》,由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一改以往搞笑喜劇和無釐頭的風格,回歸現實生活,以跨越30年的父子情為故事主線,關於時代夢想、家庭親情和教育理念的話題,值得我們去回味和思考。
  • 是該重視起來了,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 差不多每年的社會熱點新聞都會反映出好多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的問題,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重視起家庭教育來。首先,家庭教育是什麼,來看下百度百科上說的: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 賈靜雯新劇對準變態殺人犯
    話不多說,這部劇就是於3月24日在臺灣開播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這部總共10集的劇,已更新至第4集。編劇呂蒔媛,同時也是《誰先愛上他的》的編劇。在第一集中,王赦與劉昭國見面的對話,就很有意味。王赦認為政府很可能為了消除民怨壓力而對李曉明判以死刑,但死刑並非事情的最終結果,說到底,應去探尋深埋在社會中的根本原因,由此才能「除根」,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我對今天家庭教育的一點看法?
    並且,長子一歲多後,一直是跟著外婆長大的,所以,父子感情不深。次子才是雖我們夫妻長大的,長子到了六歲讀書了,長子才回到我們身邊,雖然說居住的距離不到一百米遠,但是始終沒有長時間的接觸的,所以,孩子自小帶在父母身邊是正確的!這一種親情感,只有接觸才有感知的!
  • 父子失和能否成為分割共有房產的重大理由?
    誰料,這套承載著老人愛意的房屋,竟成為日後兒孫對簿公堂的原因。案情回顧王老伯的兒子王有財與妻子常年感情不和,當婚生子王小貝滿18周歲,兩人便決定離婚。出於對兒子以後結婚需要婚房的考慮,王有財與妻子雙方協議將安置房屋95%的份額登記在兒子名下,王有財僅佔5%。
  • 「我很想殺了弟弟」,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在培養殺人犯
    但是難免會有顧此失彼的時候。高成看到父母對年幼的弟弟更加的關愛,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很多時候他都會和父母對著幹。挨打的孩子,心裡其實很苦如果父母長期地對孩子動輒打罵,冷言冷語,那麼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呢?在北京的一家學校門口,一對男女正在激烈地爭吵。他們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教育孩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