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2020-08-11 母嬰育兒寶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作為公眾人物,演員陳赫的一言一行都備受關注,不僅如此,他的家人也成為了傳媒熱切捕捉的焦點。

他的大女兒安安雖然還是個年齡不大的小丫頭,不過人小鬼大,已經開始學著化妝塗口紅了。

視頻中的小女孩扎著漂亮的馬尾辮,一身可愛的小裙子,正在一本正經地拿著媽媽的粉餅在研究著,看著就想拿起來往臉上撲,並且下一刻也很快行動了。

技巧那麼嫻熟,看來平常沒少模仿媽媽化妝呀,本以為撲完粉餅就完事了,沒想到小安安又拿起了口紅塗抹起來,看起來也是很可愛了。

不過不管女兒化成什麼樣,對於女兒奴的陳赫來講,自己家的小公主都是最美的!

除了陳赫的女兒之外,娛樂圈中戚薇的女兒lucky,模仿媽媽學化妝也是非常出名的。Lucky不僅長得和媽媽像,就連愛美的性格也和老媽有的一拼。

曾經在《拜託了!冰箱》中,戚薇就有提到寶貝女兒喜歡模仿自己化妝以及和自己搶美美噠的小裙子穿。不得不說,小寶貝的愛美程度也是沒誰了!

孩子模仿大人是他們的天性,不僅明星們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一般小孩子都是如此。

因為他們正處於不懂事、又愛模仿的年齡階段,所以這個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就顯得尤為重要。

畢竟如果不善於引導,那麼這一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一、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不良生活習慣的話,那麼孩子有很大的可能也會受到父母影響。如生活不自律、飲食不規律。

當然,還有一點要注意的事,在照顧孩子的時候

二、影響語言能力發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出生之後,就要學習講話,這是最基本的能力。

父母如果在平常講話時講髒話,或者有口吃、發音不清楚以及口音重的毛病,那麼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意無意地模仿。

畢竟身處其中,總會被影響,就好像如果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地方,不經常與外界溝通,那麼自然而然地,就只能講那個地方的語言了,這是相似的道理。

所以說,父母不良的語言習慣,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三、影響品行發展

如果前兩者被影響了還可以改正的話,那麼如果品行也被影響了的話,就很難改正了。

小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他們對是非對錯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

所以當父母在孩子面前撒謊、欺騙甚至對他人不守誠信時,孩子們也無法辨別這種行為是對是錯,覺得這種行為是可以做的。

因此,在父母的影響之下,就會學習、模仿這些習慣,久而久之,孩子的是非觀念也會受到影響,嚴重點講,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思想和品德的健康發展。

不過,模仿大人的這個行為習慣,對孩子來講,雖然有些不好的影響,但是,只要父母進行正確引導,孩子也會受益匪淺,畢竟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才是最深刻的。

所以說,孩子喜歡模仿大人還是有好處的。

一、獲得學習途徑

除了主動教學之外,周圍的人也在不同地進行「言傳身教」,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學會生活也是一件好事,簡單來說,模仿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孩子在大人身邊觀察他們的言談舉止,更細緻來說,包含面部表情,然後開始模仿,這樣就會獲得學習途徑。

例如,孩子們看到大人用筷子或勺子吃飯,會吵鬧著去抓筷子或勺子,不過,用筷子時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哦!

二、使孩子獲得快樂

孩子在模仿的時候,沒有任何的目的,只是怎麼高興怎麼來,隨心所欲,所以完全是當做在娛樂了,孩子們通過與家長玩遊戲獲得快樂。

家長做什麼動作,孩子也跟著模仿得很開心,模仿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是快樂的。

三、模仿讓孩子更聰明

孩子在不斷模仿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鍛鍊自己的邏輯和思維能力,讓自己的思維更敏捷,在一次次的重複練習中,孩子一遍遍回憶自己上一次的「模仿過程」。

所以說,通過這個習慣,孩子的記憶力也在逐步提高,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

喜歡模仿不但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增強孩子好奇心和激發孩子求知慾的有效途徑。在好奇心的推動下,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以開發。

所以說,只要大人正確引導孩子的模仿行為,自己成為孩子的模範榜樣,「愛模仿大人」的這個習慣,對孩子來講就是利大於弊的。

那麼,大人應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正確地模仿呢?

一、家長以身作則,成為好榜樣

除了學校老師和同學之外,家長是孩子接觸最密切的人,所以,也成了孩子最容易被模仿的對象。

因此,為了防止孩子模仿家長的錯誤行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稍加注意。

除此之外,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也會在一言一行中滲透到孩子心中,也許長大後和伴侶的相處方式都帶有小時候模仿大人的痕跡。

二、幫助孩子認識人生規則、樹立人生價值觀

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自己輸了不認帳,這時候,一位母親走過來告訴孩子:這就是遊戲規則。

是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因為孩子太小就耍賴,可以不遵守遊戲規則,這是不行的。人生亦是如此。

幫助孩子從小認識人生規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例如,教小孩子和其他小夥伴在玩遊戲時要團結,不要因為某件小事就互相吵架甚至打架,小朋友之間互相理解。

你的品行多多少少也會透過你的孩子反映出來。例如,《三十而已》中,許子言在的幼兒園裡有個小朋友得病了,家長們知道後,要求學校開除那個學生。

這時,只有顧佳支持那個學生留下來,公平對待小朋友。

當許子言問起媽媽那個小朋友時,顧佳以童話故事的口吻來和兒子講道理,幫助兒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種做法令人稱讚。

【育兒寄語】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是天性使然,我們只要正確引導,就可以將孩子的這個習慣變成孩子越來越健康成長的有利條件,成為你們期待的模樣!

關注我,每日獲取科學實用的育兒乾貨!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昨晚,有位媽媽在群裡訴說了自己這兩天的煩惱。6月2號,全市幼兒園都開了學,家裡的二寶也送進了幼兒園。而孩子就會為了逃避懲罰想辦法,做出塗改成績的行為。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大部分是恐懼的結果。」孩子畏懼家長的權威,擔心自己成績下滑了,會受到大人的懲罰,所以他為了保護自己,就會選擇對大人說謊。
  • 寶寶挑食偏食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挑食偏食怎麼辦?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助力寶寶健康成長「寶寶,我們吃點菜菜好不好,吃菜菜長高高。」「寶寶,來來來,吃點魚肉變聰明,吃一小口好不好?」從寶寶可以吃輔食的第一天起,不少家長就陷入了焦慮中。「孩子不吃蔬菜怎麼辦?」「我家孩子不吃肉怎麼辦?」
  • 「自力更生」寶寶想出奇招喝水,網友:最強模仿,還不如孩子聰明
    比如喝水,吃東西,用勺子吃飯,這些都是孩子在多看了大人做過後學會的,這樣的引導比直接跟孩子講道理效果要好的多。孩子在模仿學習的過程中,大腦高速運轉,因為需要運用他們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雖然有的時候他們的動作跟大人所表現的不一樣,但是他們會在自己一次次的調整中讓自己做的更好。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 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經歷愛發脾氣,父母也是拿孩子沒有辦法,當孩子遇到任何的困難首先就是大喊大叫來發洩自己的不滿,並不能很好的駕馭情緒來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詳細的了解清楚這一方面的內容吧。
  • 孩子喜歡打人怎麼辦?專家支招,聰明家長可以這樣做
    文/赫媽育兒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蠻橫霸道的孩子,他們在與其他夥伴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打人的情況,不管是和對方爭搶玩具,還是語言上的爭執,一言不合就出手,這樣的行為,常常會引來家長的批評和責罵,但是,令家長頭疼的是,雖然家長制止多次,可是孩子還是很喜歡打人,,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也常常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被定義為「喜歡欺負人的壞孩子」,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偷東西的孩子在家長心中會被烙印「小偷」兩個字,也是孩子一生走不出去的陰影。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回家之後,母親發現了孩子手裡面藏得針,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誇獎兒子做的好,得到鼓勵的兒子「信心倍增」,小偷小摸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後來,在母親的縱容下孩子越來越猖狂,最後偷東西的時候偷到了一戶有錢有勢的人家,結果讓人家送到了府衙。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怎麼辦?家長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孩子為啥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家長們發現沒,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的孩子年齡大多集中在2-3歲。不要做一直妥協的家長孩子哭的時候到底該向孩子妥協嗎?很多家長都會像上面的家長一樣被迫妥協。家長無意識的妥協行為,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只要自己一哭鬧,家長就會滿足自己。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咋就知道打人呢!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吧!這孩子咋那麼沒有素質!對於喜歡打人的寶寶總是讓周圍的鄰居、親戚朋友感到莫名的氣憤,然而家長有個愛打人的寶寶也時常感到非常的無奈。、有的時候還會把爸爸的文件撕得亂七八糟,孩子甚至在公園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一生氣就將其他的朋友大哭或者是推倒地上,這個孩子的家長也非常的苦惱,每一個寶寶有自己情緒表達的方式,寶寶喜歡打人的方式雖不是故意的,但是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還傷害了其他人心,甚至還會鬧出一些小矛盾,導致其他的小朋友疏遠自己的寶寶,這是家長最不想看到的,一般來說,面對愛打人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還在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家長不妨試試看
  • 孩子的錯就是大人錯誤的翻版,警惕時刻模仿家長的孩子們
    家長要時刻心裡有一個提醒,那就是孩子此刻正在模仿自己,很多時候孩子的錯誤就是大人的錯誤,父母教育孩子本沒有錯,但如果自己說的和自己做的是不同的,結果就是孩子會按照家長的行為模仿,而不是按照說教的道理去做。
  • 寶寶喜歡穿大人的鞋,說明進入「敏感期」,做好3點讓寶寶變聰明
    寶寶的出生,會給家庭增添很多歡樂,看到寶寶不斷成長,家長會感到特別幸福,寶寶每學會一項新「技能」,都會讓家長高興好幾天。很多小寶寶都會喜歡穿大人的鞋子,不管是媽媽的高跟鞋,還是爸爸的皮鞋,都會套在自己的腳上,模仿大人走路的樣子,特別可愛。
  • 盲目模仿很可怕,家長要警惕,教您幾招幫助孩子度過模仿敏感期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無意識的模仿行為,正是出現了這種模仿行為,才能使得孩子學習到各個方面的知識,而家庭是孩子模仿的最好場地。很多家長都認為會模仿的孩子一般來說都比較聰明機智,但有的時候孩子的盲目模仿是很可怕的。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並不懂得分辨好壞,而無意識的模仿行為。有很大的可能會把孩子教壞。
  • 寶寶愛模仿?好處超乎家長的想像,說明寶寶有聰明的頭腦
    分析其實,父母不必為了寶寶喜歡模仿而感到發愁,相反,這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雖然家長要不時面對寶寶「奇怪」的行為,但是寶寶愛模仿的好處也超乎家長的想像,說明寶寶其實有聰明的頭腦。,哪些行為則是不適合去模仿的,所以需要家長正確地幫助孩子。
  • 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
    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喜歡以說教為主,制壓為輔,孩子犯錯了先不急著去批評,了解事情的原委,對於那些屢教不改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1、 給孩子開口的機會,了解事情的原委。孩子犯錯了,家長首先要做的不是埋怨孩子、批評孩子,而是先聽聽孩子怎麼說。
  • 孩子老愛看動畫片不學習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幾乎一看就是一整天。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如此痴迷動畫片,會下意識認為這是嚴重影響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於是,家長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阻止孩子看動畫片,最後家裡大人吼叫,孩子哭鬧,一片雞飛狗跳。
  • 孩子「說謊」了 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孩子會更聰明
    都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你無意地說了一句不好的話,恰巧孩子也在旁邊,那麼你就放心,孩子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把這句話給傳遍了。所以想要知道孩子到底是什麼原因去撒的謊,就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去撒謊,讓孩子下次不要在犯,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正確引導。那麼知道孩子在撒謊後應該怎麼去做呢?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通常家教比較嚴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撒謊,因為他們處處受到家長的管制,沒有一點自己的空間,所以孩子就會去選擇撒謊的方式來換取自己的一點空間。
  • 「媽媽,我想再玩5分鐘」孩子貪玩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前言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當孩子長大之後,在做功課的時候總會有各種說辭來推脫寫功課的時間,有時候孩子還會試探性的問「我能再玩一會嗎?」這個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會怎麼做呢?聰明的家長告訴你答案。相信家長都會遇到過這個問題,面對孩子楚楚可憐的眼睛問到「我可以再玩一會嗎」,很多的家長可能會動惻隱之心順從孩子,還有些家長會因為孩子的拖延時間而發脾氣,但是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那麼聰明的家長到底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答應孩子休息一會,作業等會些也行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作業量很大的話一直寫也會比較累,所以玩一會再寫是可以的。
  • 對付打人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前段時間米粒媽寫了一篇文章《孩子被打後,打回去?忍了?都不對!!》之後,後臺收到了很多這樣的留言:「如果孩子愛打人怎麼辦?」「孩子老動手打人該怎麼教育?」還真是,米粒媽身邊確實有很多寶寶動不動就打人,家長怎麼教育都沒用。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很多家長諮詢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說:「自己的孩子現在不想上學了,應該怎麼辦呢。」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非常非常地多,有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導致孩子不想去上學;有的孩子是因為被學校的老師批評了,不想去上學;有的孩子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個學科,不想去上學了;有的孩子是因為在學校受到欺負了,不想去上學……,只有家長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到孩子。
  • 孩子越活躍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以下3種表現,一般比較聰明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聰明可愛,聰明的孩子起碼學習方面不費力,但是孩子的聰明與否和大人的教育是有關係的。平時家長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一些不同常人的表現,好的教育和幫助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 孩子越活躍就越聰明?李玫瑾:孩子有以下3種表現,一般比較聰明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聰明可愛,聰明的孩子起碼學習方面不費力,但是孩子的聰明與否和大人的教育是有關係的。平時家長可以多觀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一些不同常人的表現,好的教育和幫助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