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支出會計報表附註問題分析

2020-12-17 中華會計網校

  一、現行法規對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規定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階段的支出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規定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該準則還要求企業披露「計人當期損益和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研究開發支出金額」,並在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項目下單列「開發支出」項目,列示當期按照規定可以資本化但尚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從而暫時未轉入無形資產的金額

  2007年2月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2007年修訂)》等3項信息披露規則的通知(證監會計字[2007]9號)對三項信息披露規則做出了修訂,指出:公司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一財務報表列報》等相關準則要求,披露報告期內採用的重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同時按本規定要求並結合公司實際進行披露。規定中進一步提到公司應該披露「劃分公司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支出開發階段支出的具體標準。」

  我國無形資產會計準則在初始計價中企業內部開發支出允許部分資本化的會計處理方法的引入,對於研究開發費用較大的企業產生的經濟後果是巨大的,將使有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表現出開發期費用減少、利潤增加,從而造成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資產結構隨之發生變化,權益比率上升,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步提高,有利於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二、研發支出會計處理變更對企業的影響

  以深圳市大族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008)為例,該公司公布的2007年年報的財務報表附註中關於開發支出列示了如下內容:

  

  期末數為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確認的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資本化支出,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相關開發項目尚未完成。上述餘額中包括尚未消耗的材料683萬元(按原會計制度該部分未消耗掉的材料亦不計入損益)以及人工費等其他項目共計1564萬元。對於管理費用的發生額披露如下:本期較去年同期相比管理費用增加7735萬元,增長73%,增長原因主要為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及增加合併單位所致。其中技術開發費明細詳見表2。

  同時,公司按照2007年執行的新會計準則,將符合準則要求的開發階段的技術開發費記入開發支出2247萬元,記入無形資產231萬元(不含本期攤銷數),轉入存貨486萬元。 從公司公布的財務報告可以看出,自行研發項目支出會計處理的變動對公司產生了以下影響:第一,增加了利潤及淨利潤,提高了企業盈利水平。該公司2007年報稱:按《企業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研究開發費的會計政策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此項變更增加2007年度利潤1785.75萬元(含已轉入無形資產的221.75萬元,已扣減當期攤銷數9.25萬元)。這個數據佔公司總利潤的8%。第二,鼓勵了研發投入,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族雷射在年報董事會報告中稱:2007年公司科技研發開發投入8125.55萬元,約佔公司銷售收入的5.47%,同比增長126.31%。2007年共申請各種專利211項,同比增長145.35%,專利申請達歷史最高水平。第三,降低了融資難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融資壓力。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達53%,由於公司固定資產較少,公司間接融資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可以想見,資產負債率本已「不堪重負」的高科技企業,如果失去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支持,再融資的難度無疑又會加重不少。

  三、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研發支出會計報表附註現狀

  企業內部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區別會直接導致企業損益的變動,而研究開發階段的劃分合理性與否是決定研究開發支出費用化或資本化的關鍵。如果本應作為研究階段的支出人為地劃分為開發階段支出,那麼可能會造成上市公司資產虛增、利潤虛增,直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我國財政部和證監會鑑於研發支出的處理可能帶來的盈餘操縱問題特別在會計信息披露上做了明文規定,以此規範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增加監管力度,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問題。現以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為例進行說明。

  公示2007年年報的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共221家,其中在2007年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列示開發支出項目金額的有22家,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公司沒有類似的會計處理,只能認為只有這22家公司到2007年年末為止還有已經發生的開發支出尚未轉入無形資產。因為披露比較詳盡,所以本文選取其年報數據進行比較分析。

  首先,研究開發階段劃分標準缺乏透明度和可比性。按照證監會的規定,上市公司對於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具體標準必須進行披露,這段文字一般應顯示在「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部分。就公開的2007年財務

  報告而言,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對於研發階段的劃分標準總體上可以分成幾種情況:

  (1)說明詳盡,充分體現了行業特色。某些上市公司對於研究和開發階段的劃分標準在附註部分做了詳細或可操作的說明。如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合併資產負債表年報顯示,該年度確認為開發支出的開發階段支出為3492639元;同期計人當期損益的研究階段支出40804941.84元全部計人當期管理費用;該公司研發支出合計約4429.75萬元,佔其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約為19%。該公司在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中說明:公司將取得臨床批文前所處的階段均界定為研究階段,取得臨床批文後至獲得生產批文為止所處的階段均為開發階段。類似的公司總共有5家,在有相似會計業務的22家公司中佔了23%,其共同特點都是在企業會計準則的一般規定基礎上結合本公司或行業的特點進行了補充甚至是列舉式說明。

  (2)只有企業會計準則中提到的一般性說明,沒有具體標準。這種做法是大多數上市公司採用的,共有16家,佔73%。這些公司只是在附註段裡拷貝了會計準則裡的相關規定,而沒有結合該公司和行業的特殊情況補充具體規定。

  (3)只在報表中列示了「開發支出」項目的金額,但是沒有附註說明相應的劃分標準。這種做法的有1家上市公司。該公司在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了「開發支出」項目的金額,在合併財務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段中指出:「管理費用逐年增加主要是因為公司經營規模擴大、人員增多以及技術開發投入增加所致。」說明當期該公司應該存在研發項目,且分別存在計入當期損益的研究支出和計入資產項目的開發支出。但在附註中沒有提到研發階段的劃分標準,嚴重違背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中國證監會的有關規定。 其次,研究開發支出用於資本化和費用化的數據披露詳略缺乏可比性。按照準則的規定,對於企業內部研發支出的數據,信息使用者應該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的 「開發支出」項目、「無形資產」項目、會計報表附註中重要會計政策的披露以及報表重要項目的注釋中予以了解,但綜合比較22家存在開發支出的上市公司 2007年的年報,這些數據的披露詳略呈現出較大差異。

  (1)同時存在研究支出,並且列示了管理費用明細項目。在這22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除了存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以外,也在會計報表重要項目注釋中披露了研發階段存在的計人當期損益的研究支出,其中有2家公司在管理費用項目中做了詳細注釋,使管理費用金額和研究支出項目金額能相互稽核。

  (2)同時存在計人當期損益的開發支出。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開發階段的支出必須滿足相應條件才能予以資本化,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後轉入無形資產。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往往認為劃分為開發階段就已經意味著開發支出可以全部資本化,所以在這22家公司中僅有3家公司列示了計入當期損益的開發階段支出,其餘上市公司的開發階段支出全部予以資本化。

  (3)不存在計入當期損益的開發支出和研究支出。理論上認為,研發一個新項目或新產品,研究和開發階段都是必須的,而且從實務上看,同時滿足規定的5個條件並不容易。但是在這22家公司中,有14家公司在研發過程中除了可以用於資本化的開發支出以外,不存在任何研究支出和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開發支出,其中當期計人開發支出的金額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最高的公司達到18%,這部分開發支出如果按照舊準則繼續計入當期損益的話對這類公司的業績影響無疑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企業沒有明確解釋劃分具體標準的情況下,信息使用者有理由懷疑這部分開發支出是否真的滿足了規定的五個條件。

  四、規範上市公司自行開發支出會計報表附註的建議

  首先,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標準必須具體而明確。研究開發活動在不同行業和性質的單位確實表現出不一樣的情況,但是對於相對較成熟的一些高新技術行業而言,明確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標準並不是絕對不可能。研究和開發階段在技術研究方面有很多重疊,但仍各有側重。研究階段強調學術和技術意義,開發階段則強調市場價值和經濟意義。如果相關職能部門能結合專業特點、借鑑某些上市公司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劃分思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劃分標準,同時要求上市公司強制執行,那麼研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將更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當期研究支出、開發支出以及分別計入當期損益和開發支出項目的開發支出金額必須明示。財務報告體系中所屬財務報表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許多指標之間存在著關聯性,對於信息使用者而言,由於無法獲取上市公司的憑證和帳簿資料,所以很多信息需要通過公示的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對比得到。作為研發支出,既然理論上存在著必備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而且對於開發階段的支出必須要在滿足五個條件時才能予以資本化,那麼投資者應該可以藉助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數據和報表附註綜合分析而獲取上市公司在研發過程中的相關支出及其處理原因,從而對該公司的前景進行適當預期,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責任編輯:冠

相關焦點

  • 【新上線】會計報表附註必須填報嗎?如何填報?
    有小夥伴留言諮詢:申報姐今天就來把4月底新上線的會計報表的附註項目跟小夥伴們說一說。在eTax@SH 3的年度會計報表中,大家發現新增了「B999附件」的列表,在這張表的界面上可以上傳對應的財務報表主表及相關附表,以及會計報表附註。申報姐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幫大家弄清楚如何填報這個附註。
  • 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註披露規範的研究與分析
    摘  要:上市公司報表附註披露存在許多不規範問題。本文針對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註披露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產生的原因及危害,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 談談合併會計報表附註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合併財務會計報告主體範圍的說明。合併會計報表附註,首先必須說明合併財務會計報告主體的範圍,即合併範圍。對這一問題在理論界和實際工作中有不同的意見和做法。比較一致的觀點是以控制為標準加以界定。控制中的絕對控制和共同控制都有明確的規定,而控制中的相對控制則為報告的編制者人為調節合併會計報表資料帶來餘地。如美國的特殊目的實體問題。
  • 房地產企業會計報表附註內容
    房地產開發企業除定期編制會計報表向報表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外,還應本著充分披露的原則。在會計報表之外,另用附註的方式,用文字對報表有關項目作必要的解釋,來幫助報表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
  • 會計報表附註的必要性
    會計報表附註是為幫助理解企業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有關項目所作的解釋。它和會計報表、附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一起構成了企業會計報表體系。會計報表附註並無固定格式,是以文字形式對會計報表進行注釋。
  • 報表附註的編制與審計問題探討
    ;備抵與附加帳戶:設立備抵與附加帳戶,在會計報表中單獨列示,能夠為會計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義的信息,這種形式目前主要是指壞帳準備等帳戶的設置;補充說明:有些無法列入會計報表主體中的詳細數據、分析資料,可用單獨的補充報表進行說明,如可利用補充報表的形式來揭示關聯方的關係和交易等內容。
  • 會計報表附註的內容
    根據最新《股份公司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以下內容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  1.不符合基本會計假設的說明。  2.會計政策的說明,包括合併政策、外幣折算(包括匯兌損益的處理)、資產計價政策、租賃、收入的確認、折舊和攤銷、壞帳損失的處理、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等。  3.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的說明。
  • 如何編制會計報表附註
    會計報表附註是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便於使用者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而對其編制依據、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由於會計報表中所反映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規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會計信息,其所反映的會計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
  • 淺議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註的披露
    一、上市公司會計報表附註披露規範  會計報表附註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報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說明等,是對會計報表的補充說明,也是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提供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真實程度的依據或線索。
  • 證券公司財務報表附註編制的特別規定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發布時間:2008年01月16日 08:11 | 作者:     第一條 證券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首先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應用指南》中第十條證券公司報表附註的要求及本規定編制財務報表附註。
  • 四、社保基金會計報表及報表附註
    (一)會計報表1、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負債表(養老基金01表)2、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益表(養老基金02表)3、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權益變動表(養老基金01表附表)(二)會計報表附註1、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報表按照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準則
  • 小企業財務報表附註的編制(上)
    小企業的財務報表附註(以下簡稱附註)是財務報表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是對小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報表中列報的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列示,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的補充披露。所以正確編制財務報表附註,對小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 小企業會計準則附註財務報表必須申報嗎
    諮詢:我們是一家商貿企業,一般納稅人,請問季度申報報表裡有小企業會計準則附註財務報表,是必須要申報的嗎?  國稅局工作人員:根據《四川省國家稅務局關於調整納稅人財務報表報送期限的公告》(四川省國家稅務局公告2014年第2號)獨立核算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及在國稅繳納企業所得稅並實行查帳徵收的納稅人,應按規定報送財務報表(含電子數據和紙質報表),電子數據於季度終了後15日內報送(若年度財務報表數據與第4季度財務報表電子數據不一致的,納稅人應提請稅務機關進行補充申報),紙質財務報表可在次年5月
  • 會計相關知識學習筆記——財務報告(財務報表附註披露)
    第六節 財務報表附註披露一、附註披露的總體要求(一)附註概述附註是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列表中列示項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細資料,以及對未能在這些報表中列示項目地說明等企業會計準則財務報表列報準則對附註的披露要求是對企業附註披露的最低要求,應當適用於所有類型的企業,企業還應當按照各項具體會計準則的規定在附註中披露相關信息。
  • 每天一個知識點——會計循環與會計報表(經濟<中級>)
    會計確認①定義會計數據進入會計系統時,確定如何進行記錄的過程;②會計確認解決的三個問題a.是否需要確認;b.何時確認;c.確認為哪個會計要素;③會計確認三大標準a.通過經濟業務活動產生的;b.未來經濟流入、流出的不確定性能明確評估;c.有可計量的屬性。
  • 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問
    ;七是增加了淨資產變動表,簡化了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內容,並將該表從主表移至附註;八是細化了報表附註的內容。  第四部分為報表格式,主要規定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格式,其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淨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預算會計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第五部分為報表編制說明,主要規定了第四部分列出的7張報表的編制說明,以及報表附註應披露的內容。  附錄為主要業務和事項帳務處理舉例。
  • 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
    財務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以單位財務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以單位預算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註構成。會計報表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和淨資產變動表。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編制現金流量表。預算會計報表至少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 身為會計,財務報表不會分析就算了!報表附註再不會!想被開嗎
    小編昨天給大家分析了財務報告的三大報表及其勾稽關係,相信對大家也有些幫助,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財務報告中通常沒有被過多關注的一份表格——財務報表附註。大家一定不陌生,但也一定關注較少,小編在這裡給財務報表附註整理了一套完整模板,大家可以參考使用哦!
  • ...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七是增加了淨資產變動表,簡化了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內容,並將該表從主表移至附註;八是細化了報表附註的內容。  第四部分為報表格式,主要規定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格式,其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淨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預算會計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第五部分為報表編制說明,主要規定了第四部分列出的7張報表的編制說明,以及報表附註應披露的內容。  附錄為主要業務和事項帳務處理舉例。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七是增加了淨資產變動表,簡化了本年盈餘與預算結餘差異調節表的內容,並將該表從主表移至附註;八是細化了報表附註的內容。  第四部分為報表格式,主要規定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格式,其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淨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及報表附註,預算會計報表包括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餘變動表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  第五部分為報表編制說明,主要規定了第四部分列出的7張報表的編制說明,以及報表附註應披露的內容。  附錄為主要業務和事項帳務處理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