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學介紹系列關關同立篇」的壓軸,早在前幾期中名校志向塾就為它的隆重登場做了預熱——它是導致關學志望者數暴跌的間接「元兇」,它狂拽酷炫的校名在關關同立中只有同樣盤踞於京都的同志社方可比肩,它的校區遍布關西……
沒錯,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立命館大學。
本篇我們首先將對立命館的特點進行介紹,之後會將目光放在立命館近年來在教育改革上的努力(什麼?教育改革的目的?這還用問嘛,當然是趕早超慶了……唉)。
關於立命館
立命館,最初是由政治家西園寺公望1869年於京都創設的私塾立命館,說起「立命館」這一名字,與我國儒家思想頗有淵源——「立命」二字取自《孟子·盡心上》中「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一文,有「無顧壽命長短,不改初心修身養性以待天命」之意。
立命館在關西可謂是「地頭蛇」般的存在。
根據東洋経済於2018年發布的榜單「寄付金収入が多い私立大學157校ランキング」,立命館(學校法人)位列第7,是關關同立之首(同榜單中關大27位、同志社42位、關學62位)。而在科學研究費補助金方面,立命館所持有的金額也讓關關同立其餘三校望塵莫及。
因此,說立命館是關關同立中最有錢的也不為過。
立命館的「財大氣粗」首先體現在它的學部學科設置上,立命館共有16個學部,其中有我們熟悉的法學部、文學部等常規學部,也有像是映像學部、食マネジメント學部這類比較少見的新興專業,由此可見立命館的學術規模和多樣性。
*立命館大學學部一覽
其次,在校區設置上,立命館也可謂是「出手闊綽」。它在關西的主要城市幾乎都有校(yan)區(xian),仿佛隨時都在暗中觀察敵情(指關關同立其他三校)——衣笠キャンパス(京都府)、びわこくさつキャンパス(BKC,滋賀県)、大阪いばらきキャンパス(OIC,大阪府)、朱雀キャンパス(京都府)。
幾個校區也都是人傑地靈的所在。
人文社會科學系學部所屬的衣笠校區,位於京都西北,被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等名勝古蹟包圍,文化氛圍十分濃重。
*立命館大學衣笠キャンパス
而位於滋賀縣的BKC,緊挨著日本最大湖泊琵琶湖,所屬學部以理系居多,也是經濟學部的所屬校區,從1994年設立以來就一直積極發展文理融合教學、地域產業連攜、新產業創出。
2015年新設的OIC在設立當初,由於地理優勢和現代化的建築風格,且聚集了政策科學、經營學、心理學等眾多熱門學科吸引了眾多考生爭相報考。隨著去年四月OIC新設グローバル教養學部,志望者數迎來了新的高峰。
*立命館大學OIC
朱雀校區則是公務、法務、教職研究科的專屬校區。
除了上述四個主要校區,立命館還設有用於為在學生/畢業生提供在首都圈就職援助的東京キャンパス,及用於社會人大學院和就職支援的大阪梅田キャンパス。
立命館的「霸權之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硬體條件都具備了,接下來就是提升自身軟實力的時候。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立命館近年來在教育改革上的努力吧。
立命館:我們不只是要趕早超慶,我們要在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一說起教育改革,小編不得不歸納總結一番,基本就是三種形式:第一,抓國際化,搞合作/精英項目(比如march裡的幾位);第二,學部學科再編新設(比如關學);第三,給自己定目標,名稱一般都包含年份(比如同志社VISION2025)。
當然也有混合型,而今天小編看到了三樣都佔了的立命館,不禁瑟瑟發抖。
我們依次來看一看。
立命館的情況,可以將上文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合併,因為立命館最新設的學部就是國際系的グローバル教養學部。
作為文部科學省スーパーグローバル大學創成計劃的一員,同時也是關西私立大學中唯一的上榜大學,立命館在國際化方面不遺餘力。立命館的留學生人數高達2446人(2018年5月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官網數據),位列關西私立大學第一。除此之外,立命館在外國人教員數和海外留學參加者數方面也是遙遙領先。
要說立命館為推進國際化而推出的精英項目,就不得不提國際関係學部的聯合學位項目JDP(ジョイントディグリープログラム,Joint Degree Program)和グローバル教養學部(GLA)的雙學位項目(デュアルディグリープログラム)。
從JDP開始。JDP是立命館的國際關係學部和美利堅大學*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特點是——參加者將在京都和美國各學習兩年,畢業時將取得兩校頒發的聯合學位。正式的學科名是「立命館大學アメリカン大學國際連攜學科」,學習內容並非尋常的國際關係學,而是global國際關係學。根據官網,國際關係學總是被限定於西洋視點的框架之下,JDP的目的,是培養出具有超越東西理解的眼界的人才。參加者將通過在美國和日本的生活學習,了解西洋和非西洋視點的兩極對立,將各種異同融會貫通,從而實現global國際關係學的研究。
*美利堅大學:位於華盛頓DC的私立綜合大學,創立於1893年,是愛國者聯盟盟校之一
而反觀GLA的雙學位項目,則是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連攜,該項目的畢業生將能同時獲得立命館大學(グローバル教養學學士)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アジア太平洋學)頒發的學位。該項目的主要流程是:一年級結束時需要進行ハードル判定,如語言成績、GPA等達不到一定水平則失去參加雙學位項目資格,只能參加單學位項目(シングルディグリートラック),達到基準的學生將在二年級同時履修立命館和澳國立的課程,三年級前往澳洲留學,四年級回到日本完成學習。
除了四月入學以外,GLA還設有九月入學,非常國際化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我們留學生來說,通常的留學生入試的募集學部並不包含GLA,志望GLA的小夥伴需要參加GLA的獨自入試,詳見官網。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公立綜合性大學,澳洲八大之一
*立命館×澳國立雙學位
emmmm……最後一點,要不怎麼說立命館和同志社是老對手,連打雞血都這麼整齊劃一——同志社搞了個「同志社VISION2025」,立命館搞了個「R2030」(你們還能再沒想像力一點嘛)。
立命館的仲谷大學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R2030的具體實施方案還在議論中,但目前已經付諸行動的有兩項——學園づくり和國聯可持續目標(SDG)的推進。
以學園づくり為例,仲谷大學長將它稱為「知の見える化(知識可視化)」,具體是指在校園中使用最先端的研究成果,將這一「實證實驗」呈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就在去年五月,立命館在校園裡實施了運作搬運機器人「MARBLE」、「EffiBOT」和清掃機器人「Whiz」的實證實驗,在教育研究的實用化方面做著積極的嘗試。
立命館官網上還有機器人在校園裡運作的視頻,小編看了之後感覺自己的好奇心被激發了,各位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一下。
*搬運機器人MARBLE
報考指南
雖然立命館2020年度入學的出願早已結束,各位可以通過以下的出願TIPS了解立命館歷年的考學情況及2020年度已經結束的這一輪招生的出願條件,為2021年度出願做好準備。
此外,立命館在推進國際化方面十分積極,面向外國學生,除了常規的留學生入試,還設有多樣的入試製度,如AO英語基準入試等,各位可以查閱立命館的入試情報サイト獲取更多信息。最後名校志向塾祝各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