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休學、賣房賣車……夫妻帶著孩子環遊世界,7年後他們怎麼樣了?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7年前

山東一對鐵路職工夫婦

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辭職、賣房賣車、買帆船

帶上8歲的女兒環遊世界

「瘋了,簡直是瘋了」

周圍一片驚詫的目光

7年後全家遊玩到青島

大家都很想知道

一家人找到詩和遠方了嗎

「我們夫妻是眾叛親離」

2012年秋季,山東濟寧兗州一個中檔小區裡,鐵路職工翟峰、孫宏巖夫婦和女兒馨馨,向家中的老人告別。

之後,他們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車,再從北京乘機飛往印尼峇里島。

在告別的最後一刻,孫宏巖眼眶裡的淚水終於滾落下來。

「這哪是告別,在雙親的眼裡,我們夫妻那是『眾叛親離』。」翟峰告訴記者。

在周圍人的眼裡,翟峰夫婦有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有車有房。

可就在動身前的1年,夫妻倆經過深思熟慮,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帶著當時只有8歲的女兒,開著帆船環遊世界。

當他們將決定告訴雙親時

在家族中掀起軒然大波

「瘋了,簡直是瘋了。」

從當年一篇媒體報導中

也能想像出翟峰的壓力

翟峰告訴記者

當時父母堅決反對

但他還是堅持

在國外買了艘二手帆船

用的是賣房、賣車的錢

在乘飛機出國門之前,央視等媒體對這個環球遊家庭進行了密集報導,最終引來重大爭議:

賣車、賣房、辭職去環球遊,該不該?尤其是讓孩子休學,跟隨父母走天涯,可不可行?

「面對這些評論,我無言以對。」翟峰說:在公眾的一片爭議與親人的質疑聲中,一家三口出了國門,開始了海上漂泊的生活。

翟峰一家的帆船很小,三個人吃住都在船上。

面對汪洋大海和不可預料的風險,翟峰這個掌舵者對妻子和女兒下命令:船上的每名成員都是船長,包括8歲的馨馨。

身上只剩5萬多現金

怎麼生活呢

想看詩和遠方,沒人攔著你,前提是錢得夠花。

當初夫妻二人的房、車總共賣了40萬元人民幣,再花35萬買了帆船後,身上只剩5萬多元現金。

5萬多元,對初在異國他鄉的他們來說,時刻充斥著生存的危機。

機會來了。

這個「瀟灑」的家庭,經國內一些媒體報導後,引來一些探險者和海上遊客的追隨。為了生存,翟峰打起了船體和帆體的主意。

「就是在船體和船帆上,籤上這些愛好者的名字。」

翟峰說,一個人名早期賣10元,後期最少賣到100元。最終,一面船帆上擠下了3300多個名字,這個家庭換來了6萬餘元人民幣。

一腔激情出國門,中途非一帆風順。

常年在汪洋大海上漂泊,單靠船帆籤名的錢,實在是杯水車薪。

為了生存,帆船不得不靠岸,起初為一些電腦和汽車,進行廣告代言。

翟峰一家還購買了三角飛行翼,從海裡遊,變成了在天上飛。

同樣為了生存,此時的翟峰與媒體合作,駕駛飛行翼在澳大利亞拍了一個8集紀錄片。

滿心期待的這部紀錄片,並沒有一炮走紅,但生活還要繼續,翟峰夫妻決定上岸打工。

「我在大洋洲做過包裝工、電工,妻子在餐館打工。」翟峰說道。

漸漸地,翟峰學了一口爛熟的英語,他開始在國外一些帆船機構,用英文發表演講,傳播家庭的航海經歷、經驗,以此賺取生活費。

孩子上學怎麼辦?

在翟峰看來,起初家人反對,很重要的原因是怕耽誤孩子的學習。他承認,這也曾是夫妻倆最擔心的。

孩子離開兗州時,才上二年級,出國之前,妻子孫宏巖到書店買了3年級到5年級的所有教材。

「剛去國外,我在船上教孩子學漢字和數學。」

孫宏巖說,當他們到了東南亞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度時,要考慮如何讓孩子系統地學習外語。

對此,夫妻倆開始招聘船員,要求對方是男性,能在海上規避風險、保障一家人安全,能教孩子英語,或者會彈琴、繪畫等藝術。

符合要求的船員找到了。

上船一段時間後,孫宏巖覺得對方雖然能教孩子英語,但一個男人突然出現在帆船上,自家生活受到了幹擾,最終委婉辭退了。

此時一家人意識到,單靠翟峰和孫宏巖的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在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期間,夫妻倆將馨馨送進當地學校,課外馨馨也會跟著父母去打工。

十三四歲的孩子在國外打工,若在國內,可能很多家長覺得不可思議,甚至引來社會非議。

但在翟峰看來,他的教育方式已經證明了讓孩子從小自立的重要性。

「孩子現在用的筆記本電腦,就是她打工賺錢買的。」

翟峰說,澳大利亞的教育以學校和家庭鼓勵孩子進步為主。

「學校舉辦田徑賽,學生往往在賽道上邊小跑邊玩,老師則在學生身旁邊助跑邊大喊加油。」

顯然,在國外的7年,讓翟峰夫婦學會了: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僅要鼓勵,還要學會放手。

7年環球遊,有得有失

早年,一家三口回國到上海,參加電視臺的節目錄製,性格內向的馨馨曾哭喊著不願意上臺。

可如今,馨馨不但不再內向,而且經常在國外發表英文演講,還在網上開設課程,自力更生。

現在的馨馨,已經15歲了,她還學會了做木器。「我曾夢想自己當一個木匠,設計出國際頂尖的家具。」

夫婦環球遊的第4年,他們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丫丫。

丫丫2歲多時,被送進峇里島的一家國際幼兒園,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一起玩耍和學英語。

如今已經3歲多的丫丫,不僅會說漢語,嘴裡還時不時蹦出英語,並能用一些簡單的英語與家人交流。

「國外7年,有得有失。」

孫宏巖告訴記者:「馨馨的漢字書寫能力差,僅有小學生的水平。這些年在國外,虧欠父母太多。」

從陸上到海上,如今的翟峰正在研造飛艇,期待不久能在天上環遊。

「目前飛艇的設計方案已經出爐。」翟峰說,他期待有一天,一家四口和朋友,乘坐他製造的飛艇,在空中幾百米的高度住上一陣子。

「人生就是不停在尋找

或製造適合的工具

並乘坐這個工具看世界」

很顯然

翟峰一家四口的生活

還要繼續漂蕩下去

這個世界總有人

替你過著

你想過而不敢過的生活

祝福他們

來源:半島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深讀|中國第一個"環球家庭"國外7年的得與失
    文/圖 半島記者 王永端7年前,濟寧市兗州區的鐵路職工夫婦翟峰、孫宏巖辭去工作、賣掉房子和車,帶著當時只有8歲的女兒,在親人和朋友一片驚詫的目光中出了國門,在國外購買了帆船,開始了他們的帆船環球遊。顯然,其帆船遊過程中全家人的生活來源和孩子的學習教育成長,比他們賣車、賣房、去職、去學的關注度更高。
  • 買不起800W學區房不可恥,可恥的是忽悠窮人辭職去環遊世界
    800W的學區房...但是他們願意辭去工作,帶孩子一起去「環遊世界」。然後,這篇文章還附上世界各地的各種名勝古蹟和風光美景,而且每張照片裡都有他們的孩子,在文章最後,他們闡述了自己的育兒理念和育兒之道:我們不賣學區房,但我們會帶你環遊世界,因為帶你環球世界,可以讓你適應各種生存環境,你才有能力在未來的生活裡遇事不驚,泰然自若。讓你的眼裡擁有更廣渺的世界,你才會帶著包容與好奇之心走的更遠。
  • 那個辭職去環遊世界的旅行家,後來怎麼樣了?
    一個人帶著相機和行囊,輕輕邀請這個世界借給自己一個堅實的「肩膀」,帶著一份執著和年少的純真,開始自己的環球之旅。勇氣可嘉的辭職旅行2015年10月份,開春後的南回歸線上的陽光已經炙人。當時還是工程師的貢冕躲在樹蔭下等待工人們收工。
  • 母親去世後,兒子帶著父親環遊中國,他們還打算...
    母親去世後,兒子帶著父親環遊中國,他們還打算......故事是這樣的母親不幸因癌症去世後36歲的安徽男子白宇為治癒父親心中的悲傷決定帶父親環遊中國
  • 辭職看世界的「網紅」顧少強:不拿情懷當飯吃
    比如小魚兒要上學了,我可能會選擇一個教育方面相對來說我比較喜歡的城市,或者哪天我覺得這個地方天天下雨特別潮溼,可能我會帶著全家人換一個地方了。  人生有很多的不一定吧,我不是一個特別愛規劃的人。  羊城晚報:有人質疑「說好的看世界呢」?  顧少強:我覺得旅行不是一時的、特別著急的一件事,很多人覺得,你辭職之後為什麼不馬上去環遊世界,為什麼去結婚生孩子了。
  • 6旬夫妻買房車看世界,我的夢想就是和你白頭到老,環遊世界
    環遊世界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年輕人在年輕的時候拼搏事業,然後想著事業有成了,帶著妻子一起去環遊世界,確實有人這樣做了。山東淄博的夏大爺就買了一輛房車,帶著老婆滿中國跑,令人羨慕。夏大爺的妻子蘇阿姨說,年輕時候都在奮鬥,老了就想出去轉轉。
  • 賣房、賣車賠錢開演唱會,為亞運會捐款60萬的張明敏怎麼樣了?
    1980年,23歲的張明敏唱完《我的中國心》這首歌不長時間,他就讓那時的香港樂壇給孤立了,為了吃飯他去電子廠成了一個車間工人,就在他落寞無助的時候,春晚導演向他發出了誠摯的邀請:來內地春晚唱那一首歌,您願意嗎?
  • 36歲兒子辭職帶父環遊中國感動全網,在抖音首次回應網友關心
    36歲兒子辭職帶父環遊中國感動全網,在抖音首次回應網友關心 發布時間:2020-12-14 14:50:00 來源: 消費日報網   2020年對於白宇的家庭來說是格外悲傷的一年,白宇的母親由於癌症不幸去世。原本雙雙退休的白宇父母老兩口,正憧憬著和祥安逸的晚年生活,卻不料病魔將這對相愛的夫妻無情分開。母親離去後,看著朝思暮想、魂不守舍的父親整日沉浸在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中,白宇決定,帶上他環中國自駕遊,讓祖國的大好山河來治療父子二人心中的悲痛。
  • 北京夫妻變賣所有資產,環遊世界10年,回家後發現反而掙了2個億
    引言環遊世界的夢,不是當代人的專利。2300年前,亞歷山大對菲力士說過,給我十年時間,讓我徵服東方,然後帶著自己的愛人環遊東方。當然,時間他是有了,可十年後,英年早逝。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寫道,如果不當皇帝,他願意環遊世界,可惜,他最後病死在軍營裡。
  • 80後父母環遊世界,4個月培養出全能寶寶
    80後父母環遊世界,4個月培養出全能寶寶我有800萬的話,首先會給我家孩子相對較好的教育環境:學區房、補習班、名校學習機會等等。讓他成為最優秀的孩子。更有甚者有了800萬連孩子也不要了。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題為《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的文章,我才發現,原來孩子還可以這麼養。
  • 北京70後夫妻賣掉所有資產,環遊世界10年,結果發現反掙了二億元
    也是因此在知道張昕宇跟梁紅的故事後,我對他們不僅有讚嘆,更多的還是羨慕,羨慕他們能夠過上我所嚮往的生活,且並沒有因此窮困潦倒,反而賺到了更多的財富。 張昕宇跟梁紅是一對70後夫妻,張昕宇之前當過兵,1998年的時候退伍轉業,那個時候老兵轉業給分配的工作待遇很是不錯,但張昕宇卻不願意將日子過得如此平淡安穩 ,他血液中就有一股橫衝直撞的勁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身邊有些朋友,在得了抑鬱症後,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他們沒有精力繼續工作,於是便選擇了休學和辭職,進入一段無工作、不上學的空檔期。隨著「佛系」生活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在生活中難為自己:如果沒有對工作或學習失去了興趣,就該隨時叫停。然而,這種「不強求」似乎演變成了另一種強迫——只要你得了抑鬱症,就要把你遣送回家。
  • 辭職休學,對抑鬱症有沒有幫助丨超職教育心理學
    不管是辭職,還是休學,目標都是幫助抑鬱症患者暫時離開社交環境。很多人在陷入抑鬱情緒後是無法正常與人溝通的,或是悶悶不樂,或是強行提起精神跟人說話,假裝很開心,假裝過得很好。強行表現出快樂是很累的,並且自我損耗會更厲害。
  • 患上抑鬱症後,休學,辭職,該如何選擇?
    究竟是否休學/辭職,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抑鬱症的發病原因並不完全相同,如果恰好是因為學業或職業導致的抑鬱,那麼休學/辭職有可能讓病情因此得到緩解。但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人類天生是具有社交互動需求的,這份從嬰幼兒時期就刻在骨子裡的社交渴望,會在我們成年後,繼續促使我們進行正常的社交行為來確保心理健康。
  • 「90後夫妻帶2歲孩子旅遊150座城市」:見多識廣,從娃娃抓起
    我想一百個人裡面,有90個人的夢想中都有一條環遊世界。在實現財富自由的情況下,環遊世界確實是很多人的夢想,因為可以去到不同的環境,感受不同的人文氣息,以及各式各樣的美食美景,這些都會給生命帶來不同的體驗,也會讓日子變得更加有趣。
  • 羅馬尼亞爸爸辭職帶4歲孩子環遊歐洲:教育路上,世界是最好的老師
    常年奔波在外的工作,讓孩子和他越來越疏遠......選擇事業,還是選擇兒子?他意識到,工作沒了可以再找,錢沒了還可以再掙,但是孩子最美好的童年時光缺失了我的陪伴,就永遠成為遺憾。
  • 十大旅遊攻略書籍,帶著它們輕鬆遊世界,吐血推薦!
    首先,請丟掉例如《辭職去旅行》《我在西藏等你》《給自己一個間隔年》一類的旅行暢銷書,這些書大多是商業的產物,他們將書包裝出青春仍我飛的封面,書裡的年少輕狂的小姑娘小夥子立志窮遊且不畏艱辛,一副青春正好。
  • 一熊孩子,在車行劃花五輛全新賓利,結果父母賣房賣車借錢還債
    在一個遊樂場,孩子們都在玩,不知道發生了啥,有一個奶奶對孩子說:孩子,沒事,誰要搶你的東西,你就打他,打死不犯法。一個勁的說。老丈人也是一個爆脾氣,就說了一句:啥球的家長了,教出來都是啥玩意?孩子爸爸聽了起身要找事。老丈人說:咋滴?還要炸毛?不是看的我家孩子在這,兩逼兜就摔死你們了。後來,都悄悄的。
  • 打卡人民幣上景點、休學一年買車環遊澳洲 用父母錢?不存在的!
    潘進煜講述打卡「人民幣風景」的經歷23歲的潘進煜有兩個夢想,一是幫媽媽洗碗,二是環遊世界。第一個願望的現實語境,其實是陪伴父母,好在父母尚年輕,給了他可以出去闖蕩的自由;於是乎,第二個願望正在抓緊被實現,打卡人民幣上的景點,去全國多個城市,給自己「間隔年」環遊澳洲……用父母錢?純玩?不存在的!他要糾正人們對旅行的認知偏差,也在打破人們心中只有家庭經濟富裕的學生才能擁有間隔年的固有觀念。2018年8月底,他結束了自己的「間隔年」,重新回到大學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