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掛牌、組建新領導團隊……2018年全國兩會閉幕後,國家機構改革新組建的部門陸續掛牌。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後的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0個,辦事機構2個,直屬事業單位9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6個。團結君發現,在新組建的國務院機構領導班子成員中,也有不少民主黨派成員的身影。
國務院組成部門在26個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有8個組成部門領導班子副職中配備了黨外幹部,其中民主黨派成員7人,無黨派人士1人。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民盟盟員)4月10日,自然資源部掛牌。作為統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部門,自然資源部整合了原國土資源部及原國家海洋局、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和原國家林業局的相關職責。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也由自然資源部管理。
根據4月初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自然資源部共有副部長5位:庫熱西·買合蘇提、曹衛星、凌月明、王廣華、趙龍,其中曹衛星是民盟盟員。
1958年8月出生的曹衛星是江蘇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農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等職。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曹衛星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九三學社社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指出,組建生態環境部,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生態環境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新組建的生態環保部共有5位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莊國泰,其中黃潤秋為九三學社社員。
1963年8月出生的黃潤秋是湖南長沙人,工學博士,教授。歷任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助理、水文系主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副校長。2016年3月,黃潤秋開始擔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黃潤秋現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第八屆委員會主委。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無黨派)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職責調整較少,根據改革方案,原本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被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原本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被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自然資源部管理。
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有3位副部長:易軍、倪虹、 黃豔。
1964年10月出生的黃豔是河南鄲城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建築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2016年4月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
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本科畢業後,黃豔進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從此從事城市規劃工作20多年。2007年10月,43歲的黃豔接替升任北京市副市長的陳剛,出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成為正廳級幹部。當時的媒體報導稱,這是近五年來,北京市首次任命黨外人士擔任市政府工作機構正職,黃豔也是北京市政府工作機構正職中唯一一名黨外人士。
2016年4月,已擔任北京市規劃委主任八年多的黃豔升任住建部副部長,躋身副部級之列。
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民盟盟員)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水利部職責得以優化,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併入水利部。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改革後的水利部共有7位副部長:田學斌、蔣旭光、雷鳴山、周學文、陸桂華、葉建春、魏山忠,其中副部長陸桂華是民盟盟員。
1962年6月出生的陸桂華是浙江東陽人,工學博士,教授,專業與工作一直沒有離開過水利。陸桂華本科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陸地水文專業,碩士研究生就讀於愛爾蘭國立大學工程水文專業,在河海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讀了在職博士。
從1982年8月起,陸桂華歷任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系講師、副教授,科技處副處長,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03年12月,陸桂華出任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 2015年3月任江蘇省水利廳巡視員,2015年7月任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局長。2016年6月任水利部副部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九三學社社員)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4月3日正式掛牌。據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方案,國務院將組建農業農村部,不再保留農業部。方案提出,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農業投資項目、財政部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國土資源部的農田整治項目、水利部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同時,將農業部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
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有5位副部長:餘欣榮、韓俊、張桃林、屈冬玉、于康震,其中張桃林為九三學社社員。
1961年5月出生的張桃林是江蘇姜堰人, 1994年加入九三學社,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就讀於南京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土壤與農業化學專業,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讀研究生,在聯邦德國吉森•李比希大學農學專業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開放實驗站常務副站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1999年至2001年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01年至2008年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08年至2018年任農業部副部長,2018年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張桃林現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學會會長。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民盟盟員)商務部在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部分職責被優化整合,其中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對外援助工作有關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承擔,組織實施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承擔。
商務部現有副部長5位:傅自應、高燕、王受文、錢克明、王炳南,其中錢克明為民盟盟員。
1962年9月出生的錢克明是安徽郎溪人,安徽農學院農學專業本科畢業,中國農業科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員,2008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科技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國際合作與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05年7月任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農業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農業行業商會秘書長)。2008年9月任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2011年2月任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主任)。2013年12月任農業部總經濟師。2015年4月任商務部副部長。
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民盟盟員)根據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有所擴充,原本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被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現有副行長4位:郭樹清、陳雨露、潘功勝、範一飛,其中潘功勝為民盟盟員。
潘功勝出生於1963年,經濟學博士,研究員。浙江冶金經濟專科學校會計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在中國人民大學陸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先後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任職,2012年6月,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審計署副審計長:秦博勇(民建會員)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審計署職責得以優化。方案提出,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相應對派出審計監督力量進行整合優化,構建統一高效審計監督體系。
審計署現有副審計長5位:孫寶厚、秦博勇、王文斌、陳塵肇、袁野,其中秦博勇為民建會員。
1964年11月出生的秦博勇是河北永清人, 1986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 1986年起歷任河北省廊坊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科員、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河北分校廊坊分部副主任,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廊坊市監察局副局長,廊坊市安次區副區長,廊坊市副市長。2003年起,秦博勇調任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任河北省監察廳副廳長,2012年5月河北省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2013年1月任河北省副省長。2016年3月任審計署副審計長,
秦博勇現任審計署副審計長,民建中央副主席、監督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原題為《改革後的國務院機構領導班子中,黨外副職知多少(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