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後,國務院8個組成部門領導班子副職中配備黨外幹部

2020-12-16 澎湃新聞

更名、掛牌、組建新領導團隊……2018年全國兩會閉幕後,國家機構改革新組建的部門陸續掛牌。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改革後的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0個,辦事機構2個,直屬事業單位9個,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6個。團結君發現,在新組建的國務院機構領導班子成員中,也有不少民主黨派成員的身影。

國務院組成部門

在26個國務院組成部門中,有8個組成部門領導班子副職中配備了黨外幹部,其中民主黨派成員7人,無黨派人士1人。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民盟盟員)

本文圖均為 團結報團結網微信公眾號 圖

4月10日,自然資源部掛牌。作為統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等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部門,自然資源部整合了原國土資源部及原國家海洋局、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和原國家林業局的相關職責。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也由自然資源部管理。

根據4月初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自然資源部共有副部長5位:庫熱西·買合蘇提、曹衛星、凌月明、王廣華、趙龍,其中曹衛星是民盟盟員。

1958年8月出生的曹衛星是江蘇南通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農學院院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等職。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曹衛星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九三學社社員)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指出,組建生態環境部,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生態環境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新組建的生態環保部共有5位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莊國泰,其中黃潤秋為九三學社社員。

1963年8月出生的黃潤秋是湖南長沙人,工學博士,教授。歷任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助理、水文系主任、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副校長。2016年3月,黃潤秋開始擔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黃潤秋現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第八屆委員會主委。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無黨派)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職責調整較少,根據改革方案,原本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被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原本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被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自然資源部管理。

目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有3位副部長:易軍、倪虹、 黃豔。

1964年10月出生的黃豔是河南鄲城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建築學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主任,2016年4月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

從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本科畢業後,黃豔進入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作,從此從事城市規劃工作20多年。2007年10月,43歲的黃豔接替升任北京市副市長的陳剛,出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成為正廳級幹部。當時的媒體報導稱,這是近五年來,北京市首次任命黨外人士擔任市政府工作機構正職,黃豔也是北京市政府工作機構正職中唯一一名黨外人士。

2016年4月,已擔任北京市規劃委主任八年多的黃豔升任住建部副部長,躋身副部級之列。

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民盟盟員)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水利部職責得以優化,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併入水利部。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改革後的水利部共有7位副部長:田學斌、蔣旭光、雷鳴山、周學文、陸桂華、葉建春、魏山忠,其中副部長陸桂華是民盟盟員。

1962年6月出生的陸桂華是浙江東陽人,工學博士,教授,專業與工作一直沒有離開過水利。陸桂華本科畢業於華東水利學院陸地水文專業,碩士研究生就讀於愛爾蘭國立大學工程水文專業,在河海大學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讀了在職博士。

從1982年8月起,陸桂華歷任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系講師、副教授,科技處副處長,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03年12月,陸桂華出任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 2015年3月任江蘇省水利廳巡視員,2015年7月任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局長。2016年6月任水利部副部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九三學社社員)

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4月3日正式掛牌。據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方案,國務院將組建農業農村部,不再保留農業部。方案提出,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農業投資項目、財政部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國土資源部的農田整治項目、水利部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同時,將農業部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

新組建的農業農村部有5位副部長:餘欣榮、韓俊、張桃林、屈冬玉、于康震,其中張桃林為九三學社社員。

1961年5月出生的張桃林是江蘇姜堰人, 1994年加入九三學社,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就讀於南京農學院土壤農化系土壤與農業化學專業,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讀研究生,在聯邦德國吉森•李比希大學農學專業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紅壤生態開放實驗站常務副站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助理、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1999年至2001年任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01年至2008年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08年至2018年任農業部副部長,2018年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

張桃林現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學會會長。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民盟盟員)

商務部在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部分職責被優化整合,其中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對外援助工作有關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承擔,組織實施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由新組建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承擔。

商務部現有副部長5位:傅自應、高燕、王受文、錢克明、王炳南,其中錢克明為民盟盟員。

1962年9月出生的錢克明是安徽郎溪人,安徽農學院農學專業本科畢業,中國農業科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研究生、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員,2008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科技開發總公司總經理、國際合作與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05年7月任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農業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農業行業商會秘書長)。2008年9月任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2011年2月任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主任)。2013年12月任農業部總經濟師。2015年4月任商務部副部長。

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民盟盟員)

根據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國人民銀行的職責有所擴充,原本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被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現有副行長4位:郭樹清、陳雨露、潘功勝、範一飛,其中潘功勝為民盟盟員。

潘功勝出生於1963年,經濟學博士,研究員。浙江冶金經濟專科學校會計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後在中國人民大學陸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先後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任職,2012年6月,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審計署副審計長:秦博勇(民建會員)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審計署職責得以優化。方案提出,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相應對派出審計監督力量進行整合優化,構建統一高效審計監督體系。

審計署現有副審計長5位:孫寶厚、秦博勇、王文斌、陳塵肇、袁野,其中秦博勇為民建會員。

1964年11月出生的秦博勇是河北永清人, 1986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法律系刑法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 1986年起歷任河北省廊坊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科員、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全國法院幹部業餘法律大學河北分校廊坊分部副主任,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廊坊市監察局副局長,廊坊市安次區副區長,廊坊市副市長。2003年起,秦博勇調任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任河北省監察廳副廳長,2012年5月河北省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2013年1月任河北省副省長。2016年3月任審計署副審計長,

秦博勇現任審計署副審計長,民建中央副主席、監督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原題為《改革後的國務院機構領導班子中,黨外副職知多少(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宣布校級行政領導班子副職任免
    原創 新媒體中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月4日,根據教育部黨組安排,學校在交流中心207會議室召開幹部教師大會,宣布校級行政領導班子副職任免。
  • 新版幹部任用條例未再提「注重使用後備幹部」,視野更開闊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後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以下簡稱「《幹部任用條例》」),相較已廢止的2014版《幹部任用條例》,此次新施行的版本作了不少內容的修改、調整,例如新增了「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等原則,同時刪去了「注重使用後備幹部」的表述。
  • 教育部:直屬高校領導班子成員60歲要「退休」
    教育部直屬高校領導班子部分要求   ●領導班子要形成年齡、經歷、專長、性格互補的合理結構   ●58歲以上黨政副職領導幹部原則上不再進入新一屆領導班子   ●年滿60歲的領導班子成員要及時退出領導崗位   ●積極選配符合條件的黨外代表性人士擔任校長   ●黨政領導班子每屆任期5
  • 中國正副部級幹部待遇揭秘 差別最大在醫療
    國家林業局是副部級單位,但局長賈治邦是正部級幹部。 (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圖)誰是「正部」?部級機構集中在中央部門,國務院所屬機構最多。目前,國務院所屬機構中,正部級機構不少於55個。27個組成部門(其中監察部與中紀委合署)都是正部級,此外國務院辦公廳和國資委也是正部級。
  • 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續:防「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
    地方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後,一些地方出現了「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或膨脹的現象。如何妥善化解,應予重點探索和努力  近年來,地方領導班子配備作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減少了黨委副書記職數,這對發揚民主、科學決策、提高效率、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 體制內黨組織副職與正職平級的有哪些?這些單位副職還更有實權?
    為何有的單位黨內副職不僅與正職平級,手握實權還比正職更大呢?說實話,讀者所問看似自相矛盾,其實是體制內的客觀事實。首先,體制內所有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必定是這個單位的最高領導是沒錯的,按照黨領導一切的原則,黨組織負責人就是「班長」,其他副職和班子成員當然要接受「班長」的領導和指揮。
  • 黨外掛職幹部「回爐」再深造!
    近日,中央統戰部舉辦的黨外幹部赴香港研討班順利結業了。作為中共十九大及全國兩會後舉辦的首期黨外幹部赴港研討班,有什麼新特點?彰顯哪些新氣象?《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規定,加強黨外代表人士的實踐鍛鍊,將黨外幹部納入黨政領導幹部交流總體安排。
  • 這些黨外精英都是國家部委「實權派」 有何深意
    3月15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有三位黨外代表人士,還都是副部級幹部。分別是調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的曹衛星、調任環保部副部長的黃潤秋和調任審計署副審計長的秦博勇。三位新任幹部都是從外地進京入職。曹衛星此前任江蘇省副省長,黃潤秋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秦博勇任河北省副省長。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近些年國家對黨外代表人士的任用愈加重視。
  • 從組織任命程序看,90後女老師從中層副職直接提拔副校長違規嗎
    90後女教師提拔副校長,而且是兩個月從中層副職提拔的,大家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這裡面可能存在許多誤會,並不一定像大家想的那麼複雜:1、副校長是什麼級別?實驗小學多半是私立,直接提拔校長都不違規。當然,武進湖塘實驗小學是公立,公立實驗小學事業單位,有管理層級,一般相當於副科級(管理八級),或者是正科級(管理七級)。
  • 澄邁縣委組織部、縣委統戰部召開黨外幹部工作聯席會議
    近日,澄邁縣委組織部、統戰部召開黨外幹部工作聯席會議。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全策主持會議,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魏和金出席會議。  會議組織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共海南省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的實施意見(摘要)》和《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關於印發海南省2017-2021年培養選拔黨外幹部工作規則的通知>》以及有關黨外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文件精神;通報了澄邁縣黨外幹部配備情況。與會人員圍繞全縣黨外幹部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
  • 小組合作學習,讓黨外幹部培訓收穫滿滿
    黨外幹部分組討論,分享學習成果  8月14日,一場特別的結業禮正在華桂園國際會議廳舉行。來自不同單位的四十餘位黨外幹部分成四組熱烈分享這幾天的學習成果。「最特別」「有趣」「受益匪淺」……這些是參與培訓的成員分享中出現的多頻詞。  8月10日——8月14日,順德區委組織部聯合區委統戰部舉行2020年黨外幹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班採用專題講座、體驗參觀、合作學習等,將大政方針、業務知識融入其中,辦成了一場學員口中的高質量、有實效的培訓班。
  • 26個部門!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26個部門!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透視國務院機構改革十大關鍵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齊中熙、宋曉東、李勁峰  1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 南京啟動大部制改革 市管正職58歲不再任實職
    南京市委新聞發言人曹勁松、市編辦主任夏小方、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鄭躍奇共同介紹了南京大部制改革的機構調整和幹部任命的相關幕後情況。據介紹,38個行政正職中,1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女幹部從2人增加到了5人。過程揭秘38位正職幹部中近一半是研究生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鄭躍奇介紹說,今年1月中旬,南京城還沉浸在迎新年的喜悅中時,南京市委就組織了10個考核組,對涉及這次機構改革的領導班子等進行全面考核,特別是掌握一把手履職情況。
  •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配備
    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高選民同志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領導班子配備的決定:喬保平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凌文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韓建國、張國厚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組副書記,李東、高嵩、米樹華、王金力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陳斌同志任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
  • 象山要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啦!
    此次優秀年輕幹部「優苗選育」綜合比選面向縣內公務員(參公人員)、事業人員和縣管縣直屬國企副職,共計劃選拔優秀年輕幹部28名,其中縣管正職儲備人選8名、縣管副職儲備人選20名(其中黨外幹部不少於4名)。參加比選人員由各單位黨委(黨組、黨工委)推薦產生,經集體研究後報縣委組織部。推薦報名於本月30日截止。
  • 人事改革的破冰之舉
    但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這一事件對我國民主政治制度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確實有著深遠的影響。黨外人士參政從政在新中國發展進程中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建國初期,黨外人士參政應該是鼎盛時期。在1949年成立的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的6位副主席中,就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4位政務院副總理中有2位非中共人士,15名政務委員中則高達9位民主人士,在政務院所轄32個部級單位中正職負責人中又有13位非中共人士;在省市政府主席、副主席中還有54名非中共黨員。
  •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正式掛牌,首屆領導班子集體亮相!
    6月18日最新消息,經國務院批准同意,中國鐵路總公司改制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今日在北京掛牌,首屆領導班子也正式公布!中國鐵路總公司變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並不是僅僅改個名稱那麼簡單,這涉及到企業性質及管理模式的整體改革。超級建築此前給大家做過介紹,今天再給大家全面分析一下。
  • 省級以下稅務黨政正職不分設 部分幹部正職轉副職
    7月3日出版的《中國稅務報》在評論文章《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和利益得失》中低調披露了上述信息。而在6月中旬省級國稅局、地稅局的合併中,多地出現了「新稅務機構『雙主官』分別由原國稅局、地稅局『一把手』擔任」的情況。近期,澎湃新聞注意到,伴隨著稅務機構改革向市級縱深推進,一批涉及地方國稅地稅合併後的人事調整已經出爐。
  • 省級以下國稅地稅合併 部門正職怎麼轉任副職?
    省級以下:正職轉副職《中國稅務報》在7月3日的評論文章中提及「按照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實行分設,各級稅務部門的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也會相應減少,部分領導幹部將從正職轉任副職,需要面對現實的考驗。」省級以上稅務部門黨政正職分設,因此有了「雙首長制」,也就是說,相對應的原國稅、地稅局長分別出任黨政正職。
  • 萊蕪區舉辦黨外幹部、統戰幹部培訓班和黨外代表人士素能提升班
    11月17日至20日,萊蕪區黨外幹部、統戰幹部培訓班和黨外代表人士素能提升班在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舉辦。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薛亮出席開班式並講話,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宣傳統戰部部長姜強致歡迎辭。課程安排緊貼實際此次培訓,以提升黨外幹部理論學習能力和參政議政能力為出發點,邀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山東省委黨校、青島市委黨校、山東大學等高校知名專家教授,針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外代表人士參政議政能力建設、輿情管控、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的歷史經驗等內容進行深入講解,並通過學習研討、現場教學、座談交流等方式,引導學員學深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