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存傳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基本都是摹本,己完全無真跡留存。然而,有摹本必然就有母本。但是相較於《蘭亭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摹本,是非常尊重其原作書法風格的,那為什麼名聲最大的《蘭亭序》的結體與筆法卻不似王羲之的其它書札?
難道《蘭亭序》是偽作、並非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其實,這樣的猜想並不少見。
現存的唐代蘭亭序有虞世南、褚遂良臨本,馮承素摹本,而摹本是直接從母本拷貝雙鉤添墨而成,理論上是最接近母本原貌的,因此,學術界也更為推崇神龍本。但偏偏就是這卷蘭亭,與王羲之的其他《奉橘帖》《二謝帖》《孔侍中帖》《遲復帖》等行楷書法差異甚遠。
難道是馮承素加了很多個人的風格,或者把王羲之書法的技法有意誇大?
比如摹本中有很多的賊毫分叉都細細入微,並不像是單純地填墨,很可能是半臨半摹。值得一提的是,神龍本蘭亭的字形結構反而和摹拓上石的《集王聖教序》非常相近,但是在用筆方面,又有很大的差別。
另外,既然褚遂良的臨本《蘭亭序》連王羲之的錯字都敢改動,那麼馮承素自覺不自覺之中摻有自己的用筆習慣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蘭亭序》為王羲之在酒酣意興之時親筆揮毫之神作,哪怕後來再寫也難有當時之意。因此,與其他書法作品的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更新神龍本《蘭亭序》高清字帖(第3輯)。注意了(敲黑板),為了避免迷路走失,課代表建議各位書友收藏本文並關注書畫課代表!
本期字帖內容為: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新朋友關注我們呀,謝謝!
您的每一次「關注、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我們內容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高清)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