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援不足情況下,他用一句英語俘虜63名王牌美兵,創造俘敵奇蹟

2020-12-10 大國歷史記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的志願軍在裝備與物資方面,都無法與美軍相提並論,但就是這種先天不足的條件,中國志願軍還能取得勝利,靠的一定是我國將士過人的謀略。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曾有一個軍官,僅憑一句英語,就俘獲了敵軍王牌部隊63名士兵。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國志願軍前往朝鮮與美軍作戰,英軍中有個叫「格格斯特營」的王牌部隊,與中國志願軍在雪馬裡展開生死較量。這個王牌部隊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 戰績輝煌,受到過英國皇家的褒獎。

在面對這麼一支軍事力量強大的隊伍,中國志願軍正面攻擊的話一定會吃虧,這種情況下,一名志願軍戰士憑著一句英語,就使得敵方王牌部隊投降,這名戰士叫劉光子。當時在後備力量不充足的情況下,三個人分為一個小組戰鬥,劉光子任戰鬥小組組長。

在劉光子的指揮下,三人向敵軍陣地衝去,在佔據最高點時,劉光子看到下方竟有100多名敵軍,於是他讓另外兩名戰士掩護,而自己一人朝著敵軍衝去,一邊跑一邊喊,「一營在左二營在右,給我衝」。

英軍被他這麼一喊立即慌亂起來,一時間分不清到底有多少中國兵,趁著英軍恐慌之際,他用英文說了一句「繳槍不殺」。一聽此言,這個王牌部隊立馬舉手投降。

後來劉光子的英勇事跡,成為了抗美援朝中的俘敵奇蹟。本期內容就到這了,博學多才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志願軍一人俘獲63名俘虜用的一桿什麼樣的槍?
    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 一等功臣劉光子:一人俘虜63名英軍王牌部隊,為何不敢向上級報告
    在長達三年的抗美援朝戰役中,湧現出了很多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英雄,他們為了國家安全拋頭顱灑熱血,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這麼一位功臣,他在一次戰鬥中以一己之力生俘了63位英國王牌士兵,創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記錄。
  • 志願軍一人俘獲63名俘虜用的一桿什麼樣的槍?
    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 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 只會說一句英文的志願軍老兵,卻俘虜了20多名俘虜兵!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由此拉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序幕。當時的戰士很多人不會說英語,但是在我們採訪一位志願軍老兵時,他卻說:英語,我只會一句,卻很管用,只要一喊出來,對面的敵人就會乖乖舉手投降。
  • 內蒙古籍戰士劉光子:抗美援朝戰爭中一個人俘虜了63名英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187師561團1營2連戰士。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空防洞北山戰鬥中,單人獨槍闖入潛逃的敵群中,俘敵63人。二、故事發生的背景英國皇家陸軍第29旅旅長布羅迪耶準將佇立在朝鮮臨津江畔的高地,俯瞰著腳下緩緩流動的江水。
  • 這些抗美援朝時代的「抓俘虜英雄」,每個人都是一部電影
    劉光子一見,立刻用他才學會的英語說:「放下武器,繳槍不殺」。在場的英軍如蒙大赦,紛紛舉手投降。劉光子一清點人數,足足有63名俘虜。隨後,劉光子便單槍匹馬,帶著長長的一串俘虜回營赴命。途中有英軍士兵想趁亂逃跑,劉光子就扔出一枚手雷,頓時嚇得所有英軍都不敢有絲毫異動。
  • 部隊清點戰俘,63名俘虜無人認領,兩名新兵:是我們組長活捉的!
    在五六五團一個營的配合下,展開了對「格洛斯特營」的圍殲戰鬥。為了保證全殲雪馬裡守敵(即英軍的「格洛斯特營」),五六一團三營負責在神巖裡、新村一線阻擊增援之敵,在他們的頑強阻擊下,前來救援「格洛斯特營」的部隊被多次打退,傷亡慘重,雖然救援部隊與「格洛斯特營」相距只有5裡,但卻不能會合,只能眼睜睜看著「格洛斯特營」被我軍殲滅。
  • 抗美援朝:志願軍一人俘虜一個連,你以為是神話?不,這是真的!
    不說《火影忍者》了,別看「你們被我包圍了」不現實,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真的有一個連被一個人給俘虜了,這事兒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主角是劉光子,內蒙古人,1951年,年僅30歲的劉光子就加入了志願軍,先後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而就在第五次戰役,劉光子就立下了如此大功!
  • 「飛虎將軍」肖全夫:朝鮮痛擊「王牌」師,打贏「收官戰」
    2月21日和3月3日,第133師399團偵察股股長郭青山兩次帶領偵察排,在130陣地用伏擊、反伏擊手段,斃傷美軍80餘人,俘虜2人,查明了當面敵情。第136師407團二連戰士黃盛達及其培養的狙擊手,98天斃傷美英軍493名。遊動炮也尋機突襲美英軍散兵、坦克和炮兵陣地。小分隊和冷槍、遊動炮的作戰行動,沉重地打擊了美英軍隊的囂張氣焰,很快控制了緩衝區,並為日後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 一個俘虜兵的成長過程,於成山是電視劇《戰火兵魂》中的最大亮點
    今天我們就繼續在家裡追劇,《戰火兵魂》是一部值得追的戰爭類電視劇。《戰火兵魂》講述的是以於成山為代表的一群俘虜兵在解放東北的戰鬥中經過教育和改造逐漸成為我軍一群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的故事。在此僅以個人觀點為《戰火兵魂》點讚,為中國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民英雄點讚。於成山的出鏡背景。
  • 重生軍嫂:她重生成彪悍媳婦,變白富美,誓要俘虜自家那個兵哥哥
    重生軍嫂:她重生成彪悍媳婦,變白富美,誓要俘虜自家那個兵哥哥大家好,歡迎大家點開百家號「天天聊小說」小編做為十年老書蟲,也是特別鍾愛小說,相信許多小說迷也一樣對小說愛不釋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重生軍嫂,其中第二本:《重生農村彪悍媳》
  • 志願軍救回被俘女兵,要拿美軍俘虜出氣,一看俘虜的樣子大家樂了
    實際上沒那麼簡單,志願軍63軍的一位老兵曾專門指出某部紀實文學的錯誤,他們打鐵原阻擊戰時,用的還是繳獲來的美國炮,而不是書中所說的蘇式大炮。要知道,鐵原阻擊戰已經是第五次戰役後期了。但「吳瘸子」的威名讓日軍都膽寒。文工團出事當天,炮團的劉參謀長去軍部要炮彈,剛好趕上文工團跑回來的幹部抹著眼淚跟吳瑞林匯報情況,吳瑞林拍桌子怒道:「丟不丟臉!把女娃子丟給敵人,你們倒回來了!」發脾氣歸發脾氣,女兵是必須救的。可是42軍被敵軍步步緊逼,兵力捉襟見肘,很難抽出人手回去救人。吳瑞林沉吟片刻,下了命令:「警衛營!留一個排看守電臺,去把人給我救回來!」
  • 今日話題歷史版:解放軍裡有多少國軍俘虜兵
    但在解放戰爭時期,為了補充自己,削弱國民黨軍隊,中共是「基本上不釋放」俘虜的。這些俘虜兵的加入,無疑充實了解放軍的兵力,戰爭後期俘虜兵佔了全軍30%左右,到了1949年更是達到70%到80%。1、1945年中共的俘虜政策:基本上不釋放,削弱國民黨軍隊,增加我軍之補充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的俘虜政策是基本上不釋放俘虜的,而是把他們改造成「解放戰士」,以壯大自己的力量。
  • 1人俘敵63人!河南戰士劉光子,表態只說「中」,對話氣死人!
    密集的炮彈引發水雷一個個爆炸,在探照燈下的臨津江成了火紅的鐵水。敵人轟炸掃射了一夜,十九兵團也搶渡了一夜,天亮時,太陽下的臨津江成了血江,一波一波的血浪、血渦,推向下遊。遠望如同鮮豔的紅綢帶,不盡地流向山谷,流向雲嵐。一位老紅軍營長在回憶錄文章中說,十九兵團夜渡臨津江的情景,如當年紅軍長徵搶渡湘江相似。不同的是地點不一樣,一個是在國內,另一個是在朝鮮。
  • 「無尾熊」後援會開撕潘瑋柏,這個老婆讓他賠了夫人又折兵
    8月4日,一條關於潘瑋柏的話題被送上熱搜,點開之後竟然和「無尾熊」後援會有關。由於事情涉及範圍較廣,單純的對話截圖一些吃瓜路人可能看不懂,所以我們稍微對事情做了總結。一、潘瑋柏官宣結婚,並且女方早在18年就已經認識。
  • 中印邊境作戰,有人叫囂:「200名印度兵就等於2000名中國兵」,準將...
    《閃電》周報主編則載文報導說;「從喀喇崑崙山口下開始,印度軍隊已在2500平方英裡的廣闊戰線上全面向東推進,而且建立6個以上的新哨所」,甚至趾高氣揚地把印軍侵略中國領土的行為說成是「奇蹟」,是「雄圖大略」,是尼赫魯制定的「拿破崙式的大膽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印度斯坦報》更是口氣大得不得了,不知天高地厚地疾呼:「還要等多久,忍辱多久,印度才會為它的尊嚴而戰鬥呢?」
  • 抗戰中第一個日軍俘虜是如何抓獲的?活捉他的又是哪位開國上將?
    戰後總結的《平型關戰鬥經驗》中曾專門對俘虜問題指出:「日本兵至死不肯繳槍,一來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怕中國人報復。」平型關一戰沒有一名日軍被俘不能不說是第一一五師一大憾事。曾擔任過紅一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的陳士榘,深知抓獲日軍俘虜對了解日軍作戰特點的重要性。從此以後,活捉日軍俘虜就成了陳士榘最大的心願。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報告提出,在兵力部署上,採取縱深梯次和少擺兵多屯兵方法,並以多個戰鬥小組到前沿前與敵進行糾纏,使敵不能過早迫近我主陣地;在火力組織上,充分發揮各種火炮和短兵火器的威力;在戰術運用上,採取正面抗擊與側翼反擊相結合,並在夜晚派出小部隊襲擾敵人,等等。兵團認為,這是一個簡潔明確、措施得力、符合實際情況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