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蒙氏教具| 三角形盒(感官區)

2021-02-08 巫小婆



Triangle box這套材料讓孩子通過視覺和觸覺共同精確感受,來探索三角形的奧秘,發現三角形不僅是圖形中最基本的構成,而且可以通過不同的分割,形成各種不同的三角形,並讓孩子學習三角形的名稱,領會部分和整體的概念,為將來學習幾何和數學做準備。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協調能力和獨立性,


本工作適合三歲半以上的孩子。




一個等邊三角形的木質盒,盒內裝有以下三角形板:


一個灰色正三角形,與盒內底部的三角形大小相同。


兩個相同的綠色直角不等邊三角形,大小由灰色正三角形平均分割而成。


三個相同的黃色等腰三角形,大小由灰色正三角形平均分割而成。


四個相同的紅色正三角形,大小由灰色正三角形平均分割而成。


所有三角形的分割處有黑色的直線做標識。




1. 和孩子一起取墊毯,把墊毯鋪在地板上(材料也可以在桌上展示)。指著放材料的地方,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組合材料,叫三角形盒。


2. 用雙手把材料搬到墊毯上,放在中間。坐在桌子或墊毯的長邊一側,家長在右邊,孩子在左邊(如果用右手展示)。


3. 打開蓋子放在盒子旁邊。依照紅,黃,綠和灰的順序一次一片把材料取出,放在墊毯上。注意最後一片灰色,可以用左手把盒子拿起來,反扣,取出灰色三角形。然後把盒子蓋好,移到墊毯的右上角。

 

4. 拿起灰色正三角形,慢慢移到墊毯的左上角。


5. 拿起綠色的直角三角形,一次一個移到灰色正三角形的右邊。讓兩片直角三角形上的直線靠近,但不要連在一起。


6. 拿起黃色的等腰三角形,一次一個移到綠色三角形的右邊。讓三片等腰三角形上的直線靠近,但不要連在一起。


7. 拿起紅色的正三角形,一次一個移到黃色三角形的右邊。讓四片正三角形上的直線靠近,但不要連在一起。

 

8. 雙手拿起灰色正三角形,慢慢垂直移到墊毯底部。

 

9. 同樣的方法移動綠色三角形,一次一個,注意兩條黑色直線要保持距離。


10. 用左手按住左邊的綠色三角形,用右手食指描畫上面黑色的直線。同樣的方法描畫另一個綠色三角形上的黑色直線。


11. 慢慢地把兩片綠色三角形並在一起呈現一個大的正三角形。與此同時,說:「線、線、在一起。」

 

12. 重複用9-11的方法,將黃色、紅色的三角形完成。仔細觀察墊毯上的四個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正三角形。


13. 雙手平著拿起灰色正三角形,慢慢放到綠色的三角形上,讓兩者重合。然後是黃色、紅色。再把灰色正三角形放回原處。


14. 重複步驟4-7將材料恢復到墊毯的上部成一排。


15. 邀請孩子做練習。做完後,指導孩子將材料送回:將盒子移到墊毯中間,打開蓋子,將材料依次放進盒中:灰色、綠色、黃色、紅色。完成後,將三角盒送回到原處,墊毯卷好歸位。



當孩子可以流暢地做出展示I的練習之後,便可以考慮展示II。

 

1.    重複展示I的步驟1-12。


2.    用雙手把一片綠色三角形摺疊到另一片綠色三角形上,讓兩片整齊地重合在一起,呈現一個直角三角形。用右手食指沿三角形的邊畫一遍,說:直角三角形。讓孩子重複說一遍。


3.    用雙手把一片黃色三角形摺疊到另一片黃色三角形上,在把第三片也折上去,讓三片整齊地重合在一起。用右手食指沿三角形的邊畫一遍,說:等腰三角形。讓孩子重複說一遍。


4.    用雙手把一片紅色三角形摺疊到中間一片紅色三角形上,繼續把另外兩片也摺疊上去,讓四片整齊地重合在一起。用右手食指沿三角形的邊畫一遍,說:正三角形,也叫等邊三角形。讓孩子重複說一遍。


5.    指著兩片在一起的綠色說:「它們完全一樣。」接著黃色、紅色。


6.   將摺疊起來的三角形按順小心地打開,回復原位。


7.    邀請孩子練習這個材料。孩子完成之後,指導孩子將材料擺好送回原處。墊毯卷好歸位。






做這個練習時孩子將會接觸到的詞彙有: 三角形、顏色、角、描、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摺疊、重疊。

 


這個練習類似幾何圖形的拼版遊戲。這套材料很容易自製,找幾張卡紙,畫出四張相同的等邊三角形,然後一分為二,為三,為四,在分割線的邊緣加上黑色標識線就可以了。



糾錯控制指的是孩子在練習過程中,看到練習產生的結果而意識到的失誤,並會嘗試著自我糾正。


1. 看到黑色的線不在一起。

2. 看到拼出的圖形和灰色正三角形無法重合。

3. 看到拼出的圖形上有不同的顏色。

4. 不能將三角形拼放進三角盒中。

5. 往盒中放材料時,由於堆放,蓋子蓋不上。



1. 展示時,拿出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的態度,為了讓你的展示和指導具有誘惑力,開始動作要慢,讓孩子看清楚,一定要制止孩子急不可耐想要參與的舉動。當你做完展示,告訴孩子,現在輪到你了。培養孩子學會等待,學會觀察的做事習慣。


2. 當孩子上手練習的時候,給孩子獨立練習的空間,包括思考糾錯的空間。不要急於開口提醒孩子,催促孩子,或者為孩子糾錯。大人要有自制力,克制自己幫助孩子的欲望。


3. 當孩子成功完成練習,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個伸出的拇指,或者一句簡單的鼓勵「哇,你完成了。」僅此而已。鼓勵無需誇張,放大,目的是讓孩子生出並強化自我滿足的做事態度。


4. 允許孩子在按照展示拼出圖形之後,繼續有創意地玩,允許孩子拼出儘可能多的圖案。

 

5. 任何孩子的失誤,都無需你指出或上手糾正,因為你面前是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比糾正一個具體的小失誤重要百倍。



秋山專欄| 小墊毯,大講究(蒙特梭利墊毯Q&A)

秋山專欄| 如何在家庭中引入蒙氏獨特的教學法?

秋山專欄| 帶你走進蒙特梭利教育

秋山專欄| 練就火眼金睛,辨識真假蒙特梭利學校


下面括號裡的數字為年齡,到達這個年齡就可以嘗試讓孩子做這些練習,孩子做不到家長也不要心急,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突然某一天你會發現孩子已然能順利完成了。這些活動的年齡上限為六歲左右。


【生活區】


揭秘蒙氏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2+)

揭秘蒙氏教具| 使用滴管(2.5+)

揭秘蒙氏教具| 分類(2.5+)

揭秘蒙氏教具| 倒水(2.5+)

揭秘蒙氏教具| 海綿運水(2.5+)

揭秘蒙氏教具| 打開瓶蓋(2.5+)

揭秘蒙氏教具| 秋天到,洗南瓜(3+)

揭秘蒙氏教具| 穿珠子(3+)


【感官區】

揭秘蒙氏教具| 粉紅塔(2+)

揭秘蒙氏教具| 棕色梯(2.5+)

揭秘蒙氏教具| 圓柱體插件(2.5+)

揭秘蒙氏教具| 圓柱體盒(3+)

揭秘蒙氏教具| 色彩盒I號(3+)

揭秘蒙氏教具| 紅棍(3.5+)


【藝術區】

揭秘蒙氏教具| 秋季末,畫落葉(2+)

揭秘蒙氏教具| 創作畢卡索風格的立體畫(2+)


【語言區】

揭秘蒙氏教具| 樂透遊戲(2.5+)

揭秘蒙氏教具| 砂型字母板(2.5+)

揭秘蒙氏教具| 聲母遊戲卡-我用眼睛藏了一幅畫(3.5+)

揭秘蒙氏教具| 單韻母和聲調遊戲(3.5+)


【數字區】

揭秘蒙氏教具| 砂型數字板(3+)

揭秘蒙氏教具| 紅藍棍(3.5+)

揭秘蒙氏教具| 紡錘棒(3.5+)

揭秘蒙氏教具| 數字與籌碼(3.5+)


【科學地理文化區】

揭秘蒙氏教具| 陸地和海洋地球儀(3+)

揭秘蒙氏教具| 大洲地球儀(3.5+)

揭秘蒙氏教具| 拼板花卉(4+)



秋山(張嶽平),幼教專家,在美國Hope Montessori Academy任教近二十年,曾在為明幼教培訓旗下二十餘所學校的教師,負責其中幾所學校獲得蒙特梭利國際認證,並被邀請至搜狐母嬰頻道做過關於蒙氏教育的訪談。


專攻2.5-6歲的幼兒教育。

- The End-


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轉發本文

若以其他形式或平臺轉載

請於後臺同【巫小婆】聯繫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誰說文藝女青年是種病,生個娃就好了。

我們就是要——帶著娃犯病。

- 【巫小婆】 -



相關焦點

  • 揭秘蒙氏教具 紅棍(感官區)
    擺成等邊三角形圖案。3. 擺成方形回形圖案和三角形回形圖案。4. 擺成Z形圖案。5. 和紅藍棍混合使用,擺出菱形,或蝶形。這個練習類似玩積木,但積木等玩具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紅棍、棕色梯和粉紅塔有——理解並能夠排序,對幾何體的體驗從立方體進入長方體,接著進入長度的排序。
  • 揭秘蒙氏教具| 砂型漢字筆畫板(語言區)
    【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2+)揭秘蒙氏教具| 使用滴管(2.5+)揭秘蒙氏教具| 分類(2.5+)揭秘蒙氏教具| 倒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海綿運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打開瓶蓋(2.5
  • 蒙氏教具解析(一) 方法,方法
  • 說說蒙氏教具
    蒙氏教育中重點強調的是"實體化",通俗地講,一種思想、行為或習慣成為人的身體的一部分。蒙氏教具設計也處處體現這一理念:感官先行,等實現"實體化"了,再給概念,即概念在後。這樣兩相結合,概念附於感官之上,也成了人身體的一部分,而終生難忘了。蒙氏教具的表面化教育效果,即認識世界,習得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蒙氏教具的深層次教育效果是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專注能力、動手能力、歸類能力等等。
  • 蒙氏教育的五大領域和教具分類
    有利於開發智力的教具稱為益智教育,對兒童的教育,需要有教材,有自然界的教材,也需要社會生活中的教材,書本教材。蒙臺梭利利用她的教具作為教材,她把生活中的教材,實際上教具化了,蒙氏認為,既然訓練兒童五官的教具對有身心缺陷兒童的教育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那麼對正常兒童肯定有效的,經過不斷反覆設計,研究了訓練正常兒童的這樣一套教具。
  • 萌萌的感官工作
    如果我們以蒙臺梭利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在蒙臺梭利教室裡面去找一找答案,我們會發現,答案就藏在日常生活區和感官區裡面。在感官教育的重要性(一)中提到:「感官教育,跟數學教育,語言教育,跟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並且,感官區是蒙臺梭利的第一個區域,它是其他區域的基礎,我們甚至可以說,只有感官這個地基打好了
  • 蒙氏幼兒園的顯著特徵——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蒙氏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教室中有著十分豐富多樣的教具材料,這些教具材料都是教師根據幼兒成長需求科學地、持續地投放的。一套完整的蒙氏經典教具數量是100多件(延伸教具更多),這些教具對開發兒童的智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培養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分類盤點18種蒙氏數學教具,在家就能學
    」親手體驗,是蒙氏教學的精髓。前陣子我跟大家分享了我在家帶娃做的蒙氏教學:我在家建了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輕鬆省下一萬多的早教班費用,到現在隔三差五總有讀者朋友問我要蒙氏教具清單。最近我也跟娃做了不少蒙氏數學訓練,娃對數學的興趣大大提高!也有媽媽勸我開蒙氏教學課程的,但我覺得在這方面我還不算專家,沒有這個資格來開課。
  • 為什麼說蒙氏教具是魔法教具?
    教具就是釋放光芒的源頭,它矗立在世界兒童教具的頂峰,是世界上最系統、最科學、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具。也被很多人稱為魔法教具。它實現了與教學理念的融會貫通,是世界上既能培養孩子生活、工作技能,又能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教具。蒙氏教具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就像是蒙氏教育王冠上最絢麗的鑽石。
  • 關於蒙氏教具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具的推廣也應用到了正常孩子的身上,各種打著蒙氏旗幟的幼兒園都推崇教具的操作,到底效果怎麼樣?很多人總是感慨蒙氏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如何的認真操作教具,其實不是教具多麼神秘,而是蒙氏幼兒園教室裡只是擺放一些教具,其他玩具很少,可供選擇的東西很少,不是說教具多麼吸引孩子,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 蒙氏日常生活教具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蘇格蘭的男人穿裙子」,從這兩個陳述中,我們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質:  (1)它依各個文化的不同, 內容也就不會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 大都可納入這一項目中。
  • 【蒙氏數學課+蒙氏教具】 蒙特梭利數學在家上!用蒙氏幼兒園2天的學費,上3年課程,還附帶優質教具!
    線上視頻課程分為三個級別,配教具+紙質教材蒙氏數學課分為L1-L3共三級,這3級課程都配教具,蒙氏教具有三大盒木製教具+紙質教具,課程含:感官幾何+數感啟蒙+十進位+合成遊戲+記憶遊戲+分數+生活中的數學!
  • 蒙氏講堂:五大項蒙臺梭利教具
    蒙臺梭利為兒童之家寫的手冊上說明:蒙氏教具計有動作教育、感官教育、語言與知識、自由、書寫、閱讀、做算術及品德教育等八項。  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說是蒙氏教育的起步,假如這個部分沒有做好,就出現不了蒙氏教育教育現象(秩序—專心—反覆練習—協調),而往後的感官、教學教育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無法達到最大的開發效果。
  • 蒙氏教育:自製感官教具
    蒙臺梭利的教具是十分豐富的,其中感官教育做為基礎。感官教育由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部分組成。
  • 蒙特梭利教具大百科
    在我國,因為翻譯的不同,導致蒙特梭利教具還有其它名稱,如:蒙臺梭利教具、蒙特梭瑞教具;也有人簡稱它為蒙氏教具。在蒙臺梭利教具中,最經典的教具為感官教育教具部分,例如:插座圓柱體、粉紅塔、棕色梯、長棒等。蒙臺梭利教具最大的特點在於,孩子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地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蒙臺梭利教具是依據孩子的年齡段而設計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用不同的教具。
  • 蒙氏教具和玩具有什麼不同?
    那麼蒙氏教具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的玩具,或是傳統園中的玩教具有什麼區別呢?蒙氏教具的先進之處又在哪裡?今天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明確蒙特梭利教具與其他教具的區別。蒙特梭利將抽象化的教育理念、知識點,通過具體化、實物化的教具展現出來,以孩子們喜愛的「遊戲化」的方式,貫穿於活動之中。
  • 發「蒙」解惑|CASA班蒙氏教具,讓學習自在有趣!——KA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具介紹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幼兒能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集中注意力把新事物吸收,更加充分的理解抽象的知識,教具的作用功不可沒。所以接下來,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KA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的蒙氏教具吧!二、感官區教具:「繽紛百態,思維啟蒙」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由於這一點,蒙氏教育對教室環境創設與教具十分的挑剔,這一點也是判斷一個蒙氏園優劣的關鍵,專業的蒙氏教室一般分感官區、日常生活區、語言工作區、數學工作區、文化工作區這5大區域,整個教室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兒童獨立性和探索精神。因此,在蒙氏教育體系中,教具也是教育環境的一種體現。
  • 【走進蒙氏】蒙臺梭利教具與玩具的區別
    進入蒙氏教室後,小孩子就被教具柜上的教材吸引。這些教材是積木?還是一些特殊的玩具呢?
  • 蒙氏家長工作坊 | 揭秘上海赫德雙語幼兒園蒙氏教育的「奧秘」
    CASA各班老師向家長介紹赫德幼兒園的蒙氏教學方法No.1五大區域環環相扣,獨立又統一在赫德的蒙特梭利教室裡,分布著五大區域:日常生活區、感官區、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區的工作日常生活區之後,便來到感官區,在這個區域的蒙氏教具,將從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各個方面發展孩子感官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