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氏教具

2021-02-12 蒙特梭利蒙臺梭利蒙氏早教

蒙氏教具最初是給一些智力上比較低下的孩子用的,當時蒙臺梭利為了讓那些貧民窟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有所進步,所以發明了一些教具,尤其在數學思維方面的教具對孩子的成長確實影響很大。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具的推廣也應用到了正常孩子的身上,各種打著蒙氏旗幟的幼兒園都推崇教具的操作,到底效果怎麼樣?

很多人總是感慨蒙氏幼兒園的孩子如何如何的認真操作教具,其實不是教具多麼神秘,而是蒙氏幼兒園教室裡只是擺放一些教具,其他玩具很少,可供選擇的東西很少,不是說教具多麼吸引孩子,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每個孩子的家裡會有很多吸引人的玩具,孩子會因為吸引而去反覆的擺弄那個玩具,但是教具是不同的,感官教具孩子可以當成玩具的那樣去操作,但是數學教具,需要動用邏輯和思維,很多幼兒園其實只是掛著蒙氏的旗幟,因為很多家長不會天天關注孩子的教學情況,很多家長也不懂數學教具的操作,具體孩子學習到什麼程度,也不得而知。


一種教學方法需要的是推動和提升,但不是照搬過來,蒙氏教具用到智力低下的孩子身上,我們就這樣照搬到正常孩子身上嗎?國內的所謂的推廣專家和機構,其實只是熱衷照搬,真正懂教具的人也很少。正常的孩子對很多東西理解很快,比如感官圓柱插座,會很快的就操作熟練,孩子真的能天天反覆操作嗎?有多少人說真話?一個教室裡的那麼多教具,孩子是真的是沉浸在教具裡,還是因為沒有更好的選擇,還是因為迫於老師的壓力而去被動操作,內心的主動和喜歡的因素有多少?一個老師就是機械的給孩子走教案流程,讓孩子就是機械的操作,老師對每個個體孩子的差異你觀察到了嗎?傳統蒙氏太強調了這種機械性,對於智力低下的孩子可以這樣,但是正常的孩子思維更活躍,興趣更廣泛,本來數學是來自生活,數學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難道數學的訓練就只剩下機械的操作教具了嗎?為什麼課堂上就不把教具和生活結合起來,多用一些生活的例子來結合教具,這樣效果不是更好嗎?為什麼國內打破模仿的思維這麼難?專家是滿天飛,張口就說自己是專業老師,你真的很專業嗎?


生活就是教育,我們把活生生的生活引入教學,結合教具,效果會更好,而且更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中國人喜歡照搬,但是真正思考教育真相的人很少,一種教育理念從國外搬過來,除了複製就是膜拜,蒙臺梭利也是人,她不是神,她也不是開悟的神,她用到智力低下的孩子身上,我們用到正常孩子的身上,教學模式能一樣嗎?鮮活有趣的數學教學難道就變得那麼枯燥嗎?

關於教具,只要適合孩子用的都是可以的,非得成人的思維貼上標籤,這是專業的,那是不專業的,路邊的幾根樹枝,幾個石子,能用到數學教學上,這也是教具,而且更專業。現在很多家庭版本教具,靈活性更強,數學邏輯的東西更多,針對性比幼兒園的更強。幼兒園的教具是很大,數棒一米多高,但是你能讓孩子操作合成分解嗎,孩子能靈靈活的操作嗎?教具的操作不是搬運活動,不是越大越好,大了你如何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這不是購買商品越大越沾光,你要考慮教學的。家庭教學靈活性更強,家長對孩子的掌握情況更加有數,家長可以多結合生活的例子,把教具和生活聯繫起來,教具只是搭建生活和數學的一個工具,這個聯繫的過程還是必須有的,任何教學如果脫離了生活,都會是枯燥的,都會是讓孩子厭倦的。


數學方面就是量的認識,數的認識,量和數的結合,以及量的運算,數的運算,幾何形狀的認識,立體空間訓練以及邏輯思維訓練。量我們要多用生活中的物品,讓孩子進行點數,然後再可以結合教具的量進行訓練。數是量的表示,數是抽象的符號,當量的概念熟悉了,我們就可以進入數的概念,訓練孩子數和量的對應,這種訓練生活中都可以進行的。家庭教學的好處就是家長可以分解開教學,可以把教學穿插到生活中去,再有難度的東西,只要是分解開,一點點的進行,都不會真正是難題。家庭更能觀察孩子,更能照顧到個體的成長,幼兒園的老師有多少真正會觀察孩子的?有多少是真正關注個體差異的?


只要是想引導訓練孩子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家長就必須要用心,購買教具不等於你真正堅持下去,很多家長只是浮躁,只是追求一種安全感,教具可以很容易的購買到,但是真要是讓家長用心去研究教具和教學,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逃避,一套教具就是那些操作方式,你真正的用心體驗過多少次?真的那麼難嗎?最多是二年級數學的難度,真的難倒家長了嗎?你把教具扔給孩子,感官教具孩子可以當玩具去操作幾下,但是數學教具家長必須要引導的,必須結合生活,結合教具,結合孩子的能力,這樣才會真正出效果。

很多家長充滿了對孩子教育的焦慮和迷茫,選擇教具也只是填充內心的那種安全感,真要是讓家長行動研究教學,家長又開始退縮,不是教學多麼難,是家長就從來沒有真正邁出第一步。有人會說孩子怎麼不學,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對生活的理解不夠,你沒有把生活和教具結合起來,是家長你總是想省事。


很多家長習慣給孩子要成績,說孩子如何如何的不努力,說孩子的各種缺點和不足,動嘴的家長很多,真正用心引導孩子的很少很少,尤其上了小學後,家長需要引導的更多,因為孩子面對的功課很多,孩子也會感覺到吃力和困難,我們家長不能只是抱怨應試教育的不公平,畢竟孩子還是要面對學習的,超越來自面對,而不是抱怨生活。

關於教具的分類我簡單說說,教具分日常生活教具,感官教具,數學邏輯教具,語言文化教具,科學教具。生活才是最好的訓練,都是鮮活的,衣食住行的點點滴滴的生活,你不用去找木頭教具,很多家長喜歡找生活教具,難道你的沒有在生活中嗎?語言文化教具,難道木頭教具真能表達語言文化嗎?帶著孩子多閱讀,多交流,這才是根本。科學也不是搞幾個拼圖的問題,科學的範疇更廣泛,不要被木頭教具的局限限制了你。感官教具是為了數學教具而準備的,我們結合生活,把感官和數學教具利用起來就可以了,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會很好。

任何東西都是必須用心,家長必須回歸淡定的心態,想從邏輯思維方面訓練孩子,你就必須耐心的先自己搞懂教學,然後結合孩子的情況靈活的引導,學會把有難度的教學分解開,一點點的進行,多融入到生活中,天才的孩子很少,在智力訓練方面,我們大人還是必須要付出去引領孩子的,走出動嘴的誤區,多行動起來吧。

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做自己,家長首先要做自己,做為教師也要做自己,任何教育理念都是需要人去推動的,而不是在停留在因循守舊的層面,不是停留在膜拜權威迷信權威的層面,做自己你才會完成推動,你才會看到更深的東西,真正的教育才會出現!

中國蒙特梭利教育www.mengtesuoli.com

微信公眾號montessori-edu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蒙氏教具是魔法教具?
    教具就是釋放光芒的源頭,它矗立在世界兒童教具的頂峰,是世界上最系統、最科學、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教具。也被很多人稱為魔法教具。它實現了與教學理念的融會貫通,是世界上既能培養孩子生活、工作技能,又能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教具。蒙氏教具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就像是蒙氏教育王冠上最絢麗的鑽石。
  • 揭秘蒙氏教具 紅棍(感官區)
    秋山專欄| 帶你走進蒙特梭利教育秋山專欄| 練就火眼金睛,辨識真假蒙特梭利學校【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秋天到,洗南瓜(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使用滴管(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分類(生活區)
  • 蒙氏教具解析(一) 方法,方法
  • 說說蒙氏教具
    蒙氏教育中重點強調的是"實體化",通俗地講,一種思想、行為或習慣成為人的身體的一部分。蒙氏教具設計也處處體現這一理念:感官先行,等實現"實體化"了,再給概念,即概念在後。蒙氏教具的表面化教育效果,即認識世界,習得認識世界和學習知識的方法。蒙氏教具的深層次教育效果是培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專注能力、動手能力、歸類能力等等。
  • 蒙氏日常生活教具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蘇格蘭的男人穿裙子」,從這兩個陳述中,我們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質:  (1)它依各個文化的不同, 內容也就不會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動, 大都可納入這一項目中。
  • 揭秘蒙氏教具| 三角形盒(感官區)
    【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2+)揭秘蒙氏教具| 使用滴管(2.5+)揭秘蒙氏教具| 分類(2.5+)揭秘蒙氏教具| 倒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海綿運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打開瓶蓋(2.5+)揭秘蒙氏教具| 秋天到,洗南瓜(3+)揭秘蒙氏教具| 穿珠子(3+)【感官區】揭秘蒙氏教具| 粉紅塔(2+)揭秘蒙氏教具| 棕色梯(2.5+)揭秘蒙氏教具| 圓柱體插件
  • 揭秘蒙氏教具| 砂型漢字筆畫板(語言區)
    【生活區】揭秘蒙氏教具| 衣飾框-扣扣子(2+)揭秘蒙氏教具| 使用滴管(2.5+)揭秘蒙氏教具| 分類(2.5+)揭秘蒙氏教具| 倒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海綿運水(2.5+)揭秘蒙氏教具| 打開瓶蓋(2.5
  • 蒙氏教具:讓孩子在工作中,愛上學習。
    在蒙氏幼兒園裡,我們經常看見小朋友們各自散坐在教室的不同區域,自己操作著自己喜歡的教具,老師更多的是在旁邊觀察,必要的時候才對孩子進行協助和指導。很多對蒙氏了解不深的家長覺得,就這樣隨便玩玩教具,到底能學到什麼東西啊?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蒙氏教具,看看蒙氏教具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
  • 蒙氏講堂:五大項蒙臺梭利教具
    蒙臺梭利為兒童之家寫的手冊上說明:蒙氏教具計有動作教育、感官教育、語言與知識、自由、書寫、閱讀、做算術及品德教育等八項。  而這些練習也可以培養社交能力,比如說:活動室裡的蒙氏教具只有一套,所以當小明在玩倒水的工作,小華也想玩時,,她就必須「等待」。而禮貌、問候等日常生活常規也包括在這項練習中,提供了孩子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機會,使他們從中了解社會行為。
  • 蒙氏教具和玩具有什麼不同?
    那麼蒙氏教具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購買的玩具,或是傳統園中的玩教具有什麼區別呢?蒙氏教具的先進之處又在哪裡?今天我們將通過這篇文章,明確蒙特梭利教具與其他教具的區別。蒙特梭利將抽象化的教育理念、知識點,通過具體化、實物化的教具展現出來,以孩子們喜愛的「遊戲化」的方式,貫穿於活動之中。
  • 蒙氏幼兒園的顯著特徵——豐富的教材與教具
    蒙氏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教室中有著十分豐富多樣的教具材料,這些教具材料都是教師根據幼兒成長需求科學地、持續地投放的。一套完整的蒙氏經典教具數量是100多件(延伸教具更多),這些教具對開發兒童的智力、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培養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蒙氏教具?一招教你如何辨別正宗的蒙臺梭利幼兒園
    蒙氏教具?都不全是!一招教你如何辨別正宗的蒙臺梭利幼兒園100多年前,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創立了蒙氏教育法,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被大家交口稱讚。但是發展到中國火爆的背後又有讓人難以把控的擔憂。一方面,盛名之下 「蒙特梭利」意味著高端園,昂貴的學費;另一方面,大大小小的標榜著蒙氏教育的早教機構又讓家長們迷亂雙眼、真假難辨。大多幼兒園在宣傳蒙氏教育時都會提到——「混齡班、蒙氏教具和觀察引導」這三大概念。聽似有理但又很難讓人把握到其中的門道。
  • 宅在家就地取材,自製蒙氏教具,帶孩子學學玩玩
    這幾天,宅在家裡就是給社會做貢獻,昨天給大家分享了一些好玩的親子遊戲,今天又準備了一個簡易的蒙氏教學小教程分享給家長們,學學玩玩不寂寞。今天介紹的蒙氏方法,遊戲工具就地取材,天然有方便,春節期間大家備的水果、堅果都可以變成教具。
  • 手工纏線、蒙氏穿繩玩教具推薦
    這款纏線玩教具就很好地切合了這一目的, 抓住孩子對玩的樂趣,實現了寓教於樂! 接下來這款是蒙氏穿繩串線玩教具, 在玩的過程中,
  • 這套貴貴的蒙氏教具沒白買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蒙特梭利教育法,做為一個蒙氏教育理念的忠實擁護者,我在寶寶出生之前就開始學習蒙氏的書籍,買了不少蒙氏的教具,也給身邊的朋友安利了很多教具,後來我發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現在打著蒙氏旗號的教具實在太多了,某購物平臺隨便一搜就會出現很多款式,剛開始選擇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麼選,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一個是教具買回去以後不知道怎麼用才能發揮教具的最大作用
  • 當孩子對蒙臺梭利工作不感興趣,如何尋找蒙氏教具新的興趣點?
    在蒙臺梭利幼兒園,當孩子們對教具工作不感興趣的時候,作為蒙氏教師,應該如何通過工作材料幫助孩子尋找新的興趣點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聊一下。一、孩子們真的失去興趣了嗎?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蒙臺梭利幼兒園的孩子整天就是操作教具。一件教具擺弄了N多遍,當孩子失去新鮮感之後,自然就會覺得蒙氏教具刻板、枯燥。
  • 歷下區錦屏幼教集團以蒙氏數學教具培訓促教師能力再提升
    為了給孩子們更專業的指導與幫助,促進孩子數學思維的發展,12月26日,歷下區錦屏幼教集團邀請美國蒙特梭利協會AMS2.5—6歲國際認證教師及講師、2019年第八屆亞洲幼教年會託育高峰論壇特約專家林莉,開展蒙氏數學教具操作培訓。
  • 奧光11月份推蒙氏啟蒙教具新品
    其中包括兩款不可多得的蒙氏啟蒙教具——蒙氏動物幾何形狀認知(見P3)及蒙氏趣味魚缸滑道遊戲架(見P4)。以下是詳細產品信息。(salas)  1.【智立方】DIY百變螺母拆裝組合玩具
  • 發「蒙」解惑|CASA班蒙氏教具,讓學習自在有趣!——KA蒙特梭利幼兒園教具介紹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為了使幼兒能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集中注意力把新事物吸收,更加充分的理解抽象的知識,教具的作用功不可沒。所以接下來,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KA蒙特梭利幼兒園裡的蒙氏教具吧!人們常稱蒙氏數學教育是經典之作,流傳到世界各地,兒童的數學學習不再是一種抽象的文字,而是把數與量結合。數學教育內涵從粉紅塔就開始了,不是突然而成的,而是從生活—感官開始打基礎,只有紮實的基礎建構,兒童學習數學就會輕而易舉,因為所有的抽象都來源於真實、具體的過程。透過感覺教育,兒童的感官、注意力的集中,明確的掌握事物或現象的思考與態度是進入數學教育的基礎。
  • 通過教具教娃學數學的常爸蒙氏數學,發現只適合動手能力強的家長
    就在我苦於找不到這種課程的時候,發現常爸蒙氏數學線上課送整套教具時,心動不已,果斷下單。我思量著,有了教具,可以讓孩子通過對實際教具的觀察熟悉,感官上的訓練刺激,建立抽象的數學概念。這也是在孫瑞雪的《愛與自由》中學到的。等了10多天,終於收到教具,滿滿的一大箱子,用板車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