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公務員考試報考熱度很高,每年都有大批應屆畢業生投入到公務員考試隊伍中。這樣一來,公務員競爭壓力也很大,想成功上岸並不容易。從筆試到面試到政審,考生必須要經過重重考驗,才能考上理想的職位。
那麼在公務員招考的環節中,哪個環節是最難的呢?有考生認為,筆試部分是最難的,大部分考生都「死」在筆試上。還有的考生認為面試部分最難,面試需要考生和考官面對面地交流,和筆試相比難度係數大為增加。
這三個公務員崗位「政審」有點嚴
其實對於一些特別的公務員系統來說,筆試和面試部分不是最難的,政審部分才是最難的。一些公務員系統對考生政審要求很高,如果學生政審不過關,即使筆試面試考了第一名也沒用。
總結來看,主要有三個公務員系統政審比較嚴格,這三個系統分別為機要部門、保密部門和安全部門。其實公務員有很多系統,但是其它的系統都沒有這三個系統的政審嚴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這三個系統政審難,主要考察哪些方面?
對考生素質要求比較高,要求考生在政治品格、思想道德上沒有瑕疵
上面說到的三個系統,都是相對來說特殊的系統,對考生要求當然也更高。除了面試和筆試要求高之外,還要求考生在政治品格、思想道德上沒有瑕疵。比如有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出現過違紀行為,肯定不能通過政審。
對考生家庭情況要求嚴格,考生家屬有違法行文很難通過政審
這些系統除了對考生本人要求比較嚴格之外,對考生家庭情況要求也非常嚴格。如果考生家庭成員中存在違法犯罪的行為,考生也是很難通過政審。比如有的學生家長有過酒駕的行為,就會導致學生政審不過關。
對考生社會關係要求嚴格,社會關係必須較良好
這幾個系統除了對考生本人、考生家庭成員要求比較嚴格,對考生社會關係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如果考生考的是保密系統,就有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國家機密。這要求考生的社會關係沒有問題,不然也無法通過政審。
上面說到的三個系統政審要求都比較嚴格,考生在報考前需要做好準備。如果沒有看清職位的報考要求就報考,最後只能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無法成功上岸。在公務員考試報名時,考生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報考。
在公務員考試報名階段,考生該怎樣選擇職位?
儘量用職位報考條件來提升自己的報考優勢
大家在進行職位填報時,會發現一些職位要求並不高。不管是在公務員國考還是省考中,都存在一些這樣的職位,不限專業、不限工作經驗、不限學歷以及不限戶籍。這些職位因為要求不高,通常會有大批考生報考。
對考生來說,如果不是沒有選擇,儘量不要選擇這類要求比較低的職位,大家會面臨比較激烈的競爭。還是建議考生選擇一些符合自己條件的職位,用這些條件來提升自己的報考優勢,把一些考生攔在「門外」。
在報名時間中段進行報考,填寫報名信息時要認真一些
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通常在10天左右,一些考生容易走極端,不是在前一兩天完成報名,就是在後一兩天完成報名。這對學生來說其實是不利的,報名太早往往無法知曉職位的競爭情況,報名太晚則容易出現紕漏。
這裡建議考生在報名時間中段進行報考。在前幾天時間裡,考生可以觀察下意向職位的報名情況,如果報名學生特別多,建議大家適當放棄。另外,大家在填寫報名信息時,一定要非常認真,不要出紕漏。
在認真了解職位的基礎上進行選擇,切忌「望文生義」
在公務員考試報名階段,學生需要在認真了解職位的基礎上進行報考,切忌「望文生義」。考生在決定報考哪個職位之前,需要認真了解職位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等。不然很容易出現考上了又後悔的情況,對考生不利。
現在公務員考試熱度很高,不管是省考還是國考,考生面臨的競爭壓力都比較大。不僅有很多應屆畢業生進入到公務員考試的備戰隊伍中,還有很多社會在職人員同樣也沒有放棄考公。公務員這份工作的吸引力在哪裡呢?
為什麼公務員考試的熱度這麼高?
公務員工作穩定,考上就「無憂」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意識到了,穩定的工作比高薪的工作更有吸引力。相比較,公務員工作非常穩定。只要在工作生涯中沒有大的紕漏,是不會失業。為了這份穩定,很多人會選擇考公務員,考上就「無憂」了。
公務員待遇好,更為有吸引力
和在企業工作的員工相比較,公務員工資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福利待遇很可觀。對很多人來說,公務員帶來的福利待遇,更為有吸引力。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公務員的工作待遇也會越來越好。
工作得到認可,社會認可度高
對於父母來說,他們非常希望孩子可以考上公務員。公務員這個職業,在社會上認可度很高。還有人開玩笑說,除了公務員、教師這類工作外,其它行業的工作人員,似乎只能被父母認為是「打工人」。
總之大家在考公務員之前,還是應該儘量對想要報考的職位進行認真了解。有的考生在報考前看到很多自己能報考的職位,一時間會覺得很迷茫。建議大家儘量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職位,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結語: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公務員一些系統政審過程很嚴格。千萬不要「想當然」認為自己沒有問題,還是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本來公務員考試上岸難度就大,就不要再給自己設置更多障礙了。
今日話題:想要成功上岸公務員,學生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1月新年啟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