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國內遊「當道」 主題公園火爆

2020-12-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網

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9日文章,原題為「隨著遊客無處可去,中國的主題公園生意紅火」。隨著中國遊客因無法赴國外度假而紛紛尋求在自家後院消遣,這個國家的主題公園正進入生意紅火期。本月中旬,在疫情「震中」武漢,成千上萬人把當地水上公園擠得水洩不通,將該市的封城記憶蕩滌一清。在昆明七彩雲南·歡樂世界,年輕遊客們在乘過山車時發出陣陣尖叫。一些人表示,若無疫情旅行限制,他們或許永遠不會來這裡。25歲的昆明本地人蕾切爾·張(音)曾到過香港和上海迪士尼,但今夏她選擇本地遊玩,「我對這裡期望值不高,但它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大型公園,中國各地散布著數百——甚至數千個質量與經營範圍參差不齊的遊樂園。兩年前,有關部門曾進行幹預以冷卻這個過熱行業。但隨著開發商競相利用該國中產階層對本地休閒體驗與日俱增的需求,此類公園繼續在全中國各地湧現。為主題公園開發商提供諮詢服務的美國工程企業AECOM的數據顯示,目前約有160個大型主題公園在華運營,3倍於10年前。多家美國知名品牌和眾多中國本土運營商都蜂擁而入。

對該地區最知名的主題公園來說,疫情無異於一種挫折。但國際旅行受限,似乎正提升它們的遊客量,因為人們如今在離家更近的地方消遣。截至8月,中國國內旅遊業已接近復甦至疫情前水平。在許多(國內)公園看來,問題是一旦全球旅行恢復,這種效應是否還能持續?

對中國大城市之外的公園來說,掙錢向來是一個難題。業內人士說,中國160個大型主題公園中約1/3能穩定贏利。隨著另60個公園將在2024年前建成,競爭會進一步加劇。會有一場洗牌,無法提供美妙體驗的主題公園將無法生存。即便如此,中國的開發速度幾乎沒慢下來。加拿大公司WhiteWater West(全球最大水上公園開發商之一)的高管表示,如今中國約佔該公司一半的全球生意。(作者特雷弗·莫斯,丁玎譯)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主題公園火爆 1/3能穩定贏利行業競爭加劇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中國國內遊「當道」,主題公園火爆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9日文章,原題:隨著遊客無處可去,中國的主題公園生意紅火 隨著中國遊客因無法赴國外度假而紛紛尋求在自家後院消遣,這個國家的主題公園正進入生意紅火期
  • 暑期出遊報告:周邊親子遊火爆 遊山水逛樂園成熱門主題
    隨著暑期的結束,驢媽媽旅遊網發布了《2018暑期出遊總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暑期旅遊持續火爆,亮點頻出。國內遊中,短途、高頻的周邊自助遊佔據主導地位,杭州、珠海等地成為周邊最熱門目的地;受高溫影響,水上樂園遊玩人次飆升,全國各大景區紛紛打造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吸引遊客前來避暑納涼。
  • 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截止2019年8月中國339座主題公園盈利佔比達53%
    日前,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經調查,截至今年8月,中國內地共有主題公園339座,其中25%虧損、22%持平、53%盈利。在為我國過半主題公園實現盈利感到欣喜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我國主題公園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了擺脫七成虧損,各顯神通「中國的主題公園有70%都是虧損的,只有10%能盈利。」
  • 國內遊|冬遊中國新秘境
    廓瓊崗日冰川、喀拉庫勒湖、聖象天門、達古冰川、北岐灘涂、雙月灣、全富島、普莫雍錯、畢棚溝、敖魯古雅使鹿部落、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
  • 北京環球影城首批主題景區竣工 2020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現狀及趨勢預測
    然而,在中國龐大的主題公園需求背後,存在著一個分布極為不均的供給市場。 現階段國內的主題公園中,有53%屬於「無明顯主題」的狀態,由主打器械類騎乘設施的公園組成,與國際趨勢存在明顯不同。不過,與發達國家類似,中國有明顯主題類的公園遊客量普遍高於無明顯主題類,遊客量超過400萬人次的大部分主題公園皆有明顯主題。
  • 中國64個主題公園擬建數量趕美超日
    目前,在中國已經統計出有59家擬建主題公園項目,建設數量全球居首,中國的主題公園建設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  主題公園進入新一輪建設期  近日,有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共有約59個在建主題公園。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亞太區副主席Andrew Lee表示,近年來亞太地區的遊樂園和景點行業飛速發展,中國尤其顯著,度假村、水上公園、主題公園等娛樂休閒景點紛紛興建及擴張。  AECOM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3年,中國共有14個主題公園開園,預計到2020年,共有64個主題公園將建成運營。
  • 一文了解中國主題公園的「十三五」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2021年5月即將開業,全球第九個、中國第一個樂高樂園也已落子四川,主題公園競爭將更加激烈。未來,IP化將是主題公園長遠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主題公園需形成差異化,以吸引並帶動遊客體驗與消費,年輕遊客、家庭出遊群體的消費實力不可小覷。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近距離體驗航天「魅力」  走進文昌航天主題樂園,網媒記者立刻被這裡的航天元素所吸引。「通過參觀文昌航天主題樂園,學習了不少航天方面的知識。同時,也親眼看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成就。」中國日報網記者王晗說。
  • 中國64個主題公園擬建 數量趕美超日
    目前,在中國已經統計出有59家擬建主題公園項目,建設數量全球居首,中國的主題公園建設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期。  主題公園進入新一輪建設期  近日,有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共有約59個在建主題公園。國際遊樂園及景點協會亞太區副主席Andrew Lee表示,近年來亞太地區的遊樂園和景點行業飛速發展,中國尤其顯著,度假村、水上公園、主題公園等娛樂休閒景點紛紛興建及擴張。
  • 10萬億的國內遊火了,國內遊的春天來了
    0110萬億的國內遊市場火了這幾天,中國旅遊研究院(文旅部數據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受到了旅遊業內的廣泛關注和討論。12月12日至13日,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在北京舉行。
  • 第一太平戴維斯:主題公園將帶動國內遊利好酒店業
    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日發布的一份酒店銷售與投資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酒店市場整體維穩。一線城市的三至五星級酒店入住率有所改善,低線城市酒店行情繼續承壓。主題公園與旅遊勝地的出現,預期會帶來中國國內遊的日益增長,進而帶動酒店業務增加。由於酒店收入維持低位、國內新綜合體項目加劇市場競爭,中國酒店市場繼續演變。
  • 「怪美當道」廣州K11首個設計月正式啟幕 兩大藝術展覽亮相
    即日起至10月31日,廣州K11將以「怪美當道Design Freak」為主題,攜手兩個風格迥異的國際藝術團體與組合分別帶來「擴增視角:從黃昏到黎明」與「柏林一夜」兩大展覽,從不同維度探討設計的可能性,挑戰不設限的「怪美」設計;與此同時,廣州K11更將聯合超過10位中外新銳設計師、創意團隊,帶來6場講座及多個POP-UP設計買手店、快閃表演以及Art Jamming工作坊活動,勢必激發創意的火花,為主流美學帶來更多元化的視角
  • 數說中國主題公園
    原標題:數說中國主題公園   全球十大主題公園集團的排位也出現了變動。
  • 中國文化主題公園的先行者
    錦繡中華被公認為中國文化主題公園的開山之作。  錦繡中華開業9個月即收回全部投資,在中國旅遊業締造了一個神話。  20年間,錦繡中華為股東創造了高達7.18倍的投資回報,書寫了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傳奇。  創造全新旅遊產品  錦繡中華開業3個月後,接待遊客超百萬人次。
  • 中國內地主題公園的現狀與趨勢
    主題公園是一種以遊樂為目標的模擬景觀的呈現,它最大的特點是賦予遊樂形式以某種主題,圍繞既定主題來營造遊樂的內容與形式。根據統計分析,從1989年大陸第一家主題公園「錦繡中華」的誕生,到華僑城、華強方特等主題樂園的打造,再到夢工廠、上海迪士尼落戶,中國主題公園建設從自創品牌到引進品牌,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
  • 寒假春節國內遊市場全面啟動
    原標題:寒假春節國內遊市場全面啟動   隨著新年的腳步將至,2021年寒假、春節旅遊被提上日程。
  • 千龍湖國際垂釣主題公園開放 翹嘴節火爆開啟
    6月25日,中國•千龍湖翹嘴節暨千龍湖(溼地)國際垂釣主題公園開園嘉年華在千龍湖(溼地)國際垂釣主題公園舉行。圖為活動現場  華聲在線6月25日訊 6月25日,中國•千龍湖翹嘴節暨千龍湖(溼地)國際垂釣主題公園開園嘉年華在千龍湖(溼地)國際垂釣主題公園舉辦。
  • 2018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報告中國大型主題公園遊客量佔全球1/4
    2017年中國主題公園發展繼續一路狂奔,除了給城市吸引「人氣」外,也對城市的創新文化形成有力支撐。據統計,全球十大主題公園集團的遊客總量年增幅達8.6%,而中國主題公園集團遊客總量增幅近20%。目前中國主題公園集團遊客總量佔全球遊客總量約1/4。
  • 樂高主題公園落戶中國,上海搶佔先機!韓國也要開發樂高公園?
    尤其是今年,中國正在籌備上海的樂高主題公園,韓國也宣布重啟他們的樂高公園建設。明眼的人都知道,中國的遊客就是「財富的象徵」。中國不想讓財富流失,國外又想盡辦法,誘惑中國遊客去他們國家消費。細細品味,你爭我奪的感覺越演越烈。
  • 1.26—2.1主題公園界一周新聞
    >1月29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旅遊消費大數據報告2018》。在1月30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旅遊人數仍處增長態勢,春節假日將較往年「更火爆」。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將達60.6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5.6萬億元。春節預計超4億人次出遊。冰雪旅遊、研學遊等消費新趨勢凸顯,國內遊增速將超過出境遊。今年春節國人預計可能花費超過5000億元在國內旅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