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德民院士,有些人可能還比較陌生。但是大慶油田大家應該都知道,王德民院士當年帶領團隊讓大慶油田平均採油率高出世界水平40%。
王德民院士可是顏值與智慧並存,話不多說,先來看看他的幾張老照片。
這是他童年時候的,精緻的五官已初見雛形。
這是少年時的王德民院士
這是大學時代的王德民院士,他眼神深邃、劍眉濃重、面龐英俊,簡直太帥了。
在那個沒有美顏濾鏡的年代,這種純天然的帥直戳人心。
比如今的那些明星都要帥,難怪他被網友稱為「中國最帥的科學家」。
王德民,1937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一個中瑞混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他在牙牙學語的時候,母親就用英文教他識字、繪畫,他喜歡一個人躲在屋裡看書 。由於在家裡母親主要就教他用英語交流,小時候的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卻幾乎不識漢字;從四年級起,王德民上了以中文教授課程的小學,克服不識漢字的困難之後,中學時他成績優異。
高中王德民就讀於北京匯文中學,1955年的夏天,他高中畢業參加了高考。
當時他的高考志願的前兩欄分別為清華大學水利專業和北京大學物理專業。那年他的高考成績數學是100分、物理是98分、化學是96分,當時各科滿分分數均為100分。
按道理這兩所他心儀的大學總會有一所錄取他,但是事與願違,這兩所大學沒有一所錄取他。他被第五志願的北京石油學院錄取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和他的家庭有關係。
當時跨國婚姻還是比較少的,並不為傳統觀念所接受。王德民上學時,很多同學不願意跟他交往,對他是避而遠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那些大學沒有錄取他。
在北京石油學院的5年中,王德民學習成績優秀,當時實行5分制,他門門功課都是5分。他可不是那種死讀書的書呆子,他的體育也很好,當時是學校運動隊的短跑和籃球主力隊員。由於各方面表現突出,他成為全校三名模範學生之一。
1960年,王德民大學畢業,由於王德民學習成績優秀,當時學校有意將他留校。但是他主動請纓去條件艱苦的大慶油田工作。此後,他在大慶油田工作了50多年。
一開始他被分配到油田基層,每天做的都是勞動強度最大、最艱苦的工作。但是王德民從沒有抱怨過,他不後悔他當初的選擇。他要為祖國的石油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
在大慶油田工作僅一年,他就根據大慶油田的地理環境推算出了「松遼法」,此後又多次在石油的開採上面攻克多個難關,為我國石油開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78年王德民組織研究的"偏心配水工藝""分層採油工藝""油水井測試工藝"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9年他研究的"油井多用途偏心配產控制系統"獲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
1985年主持完成的"大慶油田注水開發高產穩產技術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組織完成的"化學驅"三次採油技術科研成果"聚合物驅油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05年他主持攻克的"泡沫複合驅油"技術獲2005年度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 。
200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
因為成績矚目,很多西方國家都想高薪聘請王德民,但他都果斷拒絕了。
王德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進了中國石油基本自給這一天的來臨,他的科研成果全部轉化為了生產力,他對石油工業做出傑出貢獻。
2016年4月14號,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21023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以褒獎他對石油開採技術的卓越貢獻。
王德民院士曾說,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討論長相。他當年的擇偶標準是:不能打擾他看書。
科技興國,科技強國,中國需要越來越多向王德民院士這樣的人才。
我們今後更多關注下這些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只有像王德民院士這樣的科學家越來越多,我們的未來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