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吃的東西,卻可能讓炎症跑遍全身!一定做好3件事

2020-12-19 齊魯壹點

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缺了鹽,人們會變得全身乏力、頭暈目眩,甚至休克昏迷。

但吃鹽過多也並非好事,很多人都知道長期高鹽容易誘發高血壓,《柳葉刀》雜誌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300萬人因吃鹽過多導致的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然而,鹽究竟是如何影響血壓的呢?很多人並不了解。據可可所知,高血壓只是高鹽帶來的眾多危害之一,真正危險的其實是……

1

鹽多必失

當心炎症跑遍全身

《中國循環雜誌》上一項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顯示,在3周的慢性鹽負荷試驗中,18~60歲的血壓正常者都出現了2個炎症關鍵指標顯著升高的問題。這說明炎症在全身範圍內悄悄發生,儘管可能並沒有表現出相應的症狀。

試想一下,當人們數年或數十年保持高鹽飲食,就意味著這樣的炎性反應可能持續了同樣長的時間,對全身的損傷幾乎不可逆轉。

從某種程度上說,高鹽引起的炎症,正是引發包括高血壓在內的一系列疾病的首要誘因,也讓癌症風險不斷升高。

1

血管慢性炎症

首先,受到高鹽激活的炎症容易引發白細胞黏附,影響腎素-血管緊張素及交感神經系統,造成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加劇血管收縮;其次,鹽裡過多的鈉容易引起水鈉儲留,可能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發生水腫,以致於血管腔變窄。

在兩者共同作用下血壓升高,如果長期高壓得不到緩解,血管狀態將難以逆轉,最終患上高血壓。

2

慢性胃黏膜損傷

食鹽的滲透壓高,會對胃黏膜直接造成一定損害,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後者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因此在高鹽飲食下,胃黏膜更易發生炎症、潰瘍、細菌感染,久而久之癌變機率也會升高。

3

腎功能減退

人體95%的鹽需要通過腎臟代謝並排出體外,這一過程還要有大量水分的參與。但如果攝鹽超標,就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網負荷過重,高滲透壓可破壞毛細血管通透性,引發血管炎症並造成阻塞。

阻塞的血管多了,鹽分和水分滯留在腎臟內外組織中,就容易產生水腫,反過來壓迫正常血管,時間一久可導致腎功能減退、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增加尿毒症、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患病風險。

4

骨質疏鬆

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中,就會有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競爭,使鈣的排洩量增加。同時,鈉鹽還會刺激人的甲狀旁腺,使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從而激活破骨細胞膜上的腺苷酸環化酶,破壞骨質代謝的動態平衡,讓骨骼提前衰老、骨密度下降。

5

免疫力降低

過量的鹽分在代謝時容易產生一個副作用,就是讓糖皮質激素在體內積聚,抑制粒細胞的功能。粒細胞是免疫細胞中主要負責抗菌的細胞,受到抑制後,人體對病菌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

同時高鹽還可能導致另一部分免疫細胞過度活躍,以致於出現免疫機制紊亂,引起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銀屑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2

控鹽為什麼這麼難?

警惕鹽敏感體質

既然高鹽有危害,那麼少吃不就好了?但做起來卻很困難。雖然和2000年的數據相比我國居民總體用鹽量已經下降了22%,但根據2019年的調查顯示,75%的人仍然用鹽超標,每天用鹽量超過10克,而推薦用鹽量只有6克。

而且控鹽對每個人來說也有難度,有些人屬於鹽敏感體質,即便控制在每天6克也可能並不安全。

1

什麼是鹽敏感體質?

有些人天生對鹽分更加敏感,具體表現為,攝入的鹽數量一樣,但對身體的影響更大。這可能是由於腎臟排鈉水平先天不足,或者交感神經敏感性較高等原因造成的,後果就是對鹽的耐受力更低,攝鹽較多時發生胰島素抵抗、炎症和高血壓的可能性比普通人更高。

調查發現,兒童中的鹽敏感檢出率達21%,而其中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檢出率更是高達40%;成人高血壓患者中,有鹽敏感體質的人佔60%。

2

如何應對鹽敏感?

鹽敏感體質多來源於遺傳,因此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一定要更加關注自己的血壓狀況,在控鹽方面要比普通人更加嚴格一些,具體用量需諮詢醫師。建議將普通鈉鹽換成含鉀的低鈉鹽。

3

做好3件事

控鹽更有效

想要控制好用鹽量,除了自覺少吃鹽以外,還要注意做好以下3件事:

1

慎用調味料

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1000~2500毫克,而普通食鹽中含40%的鈉,因此每人每天吃鹽不宜超過6克。此外,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麵醬等調味品,也都是含鹽大戶,一勺約5~6毫升的醬油中就含有1克鈉;20克黃豆醬中含有2克鈉。

如果使用了含鈉的調味料,還應相對減少用鹽量。如果想追求鮮味,可用檸檬汁、醋、蔥、姜、蒜等代替。

2

使用限鹽勺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做飯時使用2克限鹽勺的人,3年後平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減少了3.49克,而不用限鹽勺的人平均僅減少2.2克。這些使用限鹽勺的人3年後血壓降低幅度也更為明顯。

3

適當補鉀

鉀和鈉,可以說是兩種對立元素,當鉀元素多的時候可以促進鈉元素的排出。一般情況下,推薦每日攝入2克的鉀元素即可,而想要起到預防慢性病的效果,可以攝入3.6克。

在蔬菜中,菠菜、莧菜、青蒜、大蔥、蠶豆、山藥等的含鉀量比較高;而在糧食中,蕎麥麵、玉米面、紅薯中含鉀則比較多;水果中以香蕉、西瓜比較豐富。

相關焦點

  • 女人有「陰道炎」,別慌,若做好3件小事,炎症可能悄悄「溜走」
    現在很多女性朋友都受到了婦科疾病的困擾,尤其是陰道炎,在日常生活中稍微不注意,陰道炎就會進入我們的身體,從而引發女性朋友等各種不舒服,比如白帶異常或者是私處騷擾,都是陰道炎引起的。其實說起婦科疾病,陰道炎的患病率非常高,而且陰道炎現在也越來越年輕化。
  • 婦科炎症反反覆覆,多是這5件事沒有做好,快自查一下
    但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不少女性的婦科炎症是反反覆覆,好了不到一個月又開始復發,總是需要長期反覆用藥治療。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難道婦科炎症這麼難治療嗎?婦科炎症反反覆覆,多是這5件事沒有做好1.尤其是很多女性自購藥進行治療時,很可能會忽略了多種病菌感染的可能,所以用藥後效果不好,出現反反覆覆的情況。
  • 3類女性易「招惹」婦科炎症,做好5件事,減少黴菌,遠離婦科病
    3類女性易「招惹」婦科炎症,做好5件事,減少黴菌,遠離婦科病1、過度清潔陰部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現在很多女性都非常注重清潔衛生,特別是對私處的清潔和保養。但是,凡事過猶不及。科學研究發現,過度清洗私處會反而會影響女性健康,這讓很多女性始料不及。
  • 女人有炎症,與這3個原因有關,做好這4件事,婦科疾病不敢來打擾
    女人有炎症,與這3個原因有關,牢記4件事,婦科疾病「繞道走」1、 頻繁使用護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女人都非常喜歡使用護墊,這樣的話可能感覺非常的衛生,但是要注意,如果頻繁使用護墊的話,對女人的私處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護墊不通風透氣,讓女人的私處長期生存在溼潤潮溼的環境下,這樣很容易滋生更多的細菌和病毒
  • 想要遠離婦科病,上廁所時儘量做好這3件事,可能你都會感激自己
    一般不多加注意,任由它繼續發展很可能就會拖累到身體。想要遠離婦科病,上廁所時儘量做好這3件事,可能你都會感激自己。女人上廁所時,做好這3件事,婦科病可能會「繞道走」,不妨一試1、廁所不放衛生巾可能有很多一部分女性有這樣的習慣,為了方便,習慣把衛生巾放在廁所。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做法。因為廁所中有太多的細菌和病毒容易沾染到衛生巾上面。
  • 做好這3件事,保護生命腺老婆也安心!
    前列腺對男人來說,很重要的是男性獨有的性器官,但是前列腺一定要健康,才能夠有效的為女性保駕護航,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的精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前列腺如果出現了問題,就會造成了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尤其是40歲以上的那些位經常出現,男性如何才能夠保護好前列腺的健康呢?
  • 女人有「炎症」怎麼辦?上廁所時做好3件事,或許和它說「拜拜」
    在我們身邊很多的女性都被婦科炎症所困擾著,其中陰道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婦科疾病,很多女人患上陰道炎之後,會出現反覆發作的情況,其實這與平時的不良作息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平時女人在細節上一定要注意,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婦科炎症。患上「陰道炎」怎麼辦?
  • 女人小腹痛,別忽視4種婦科炎症,多做3件事,炎症慢慢消下去
    女性朋友們偶爾一兩次小腹疼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有可能是吃壞了肚子或是外力作用導致,一般無傷大雅;但是如果長期小腹疼痛無緩解,就需要警惕一下是否是婦科炎症的表現。女人長期小腹痛,要小心以下幾種婦科炎症,多做3件事,緩解炎症。
  • 別急,做好三件事,常吃3物,鼻炎可能悄悄遠離你
    鼻塞流鼻涕,咳嗽久治不愈,很可能你患上了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咽炎一樣,這種鼻炎發作起來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影響。那麼對於這種疾病,我們該怎樣改善呢?過敏性鼻炎?別急,做好三件事,常吃3物,鼻炎可能悄悄遠離你改善並切斷過敏源對於改善過敏性鼻炎,最主要的就是切斷過敏原。很多朋友覺得過敏性鼻炎是由於花粉過敏導致的,遠離話費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
  • 少做3事,多吃7物,炎症不來找
    少做3事,多吃7物,炎症不來找 少憋尿 我們的尿液裡面會有很多的毒素,在排尿的過程中就相當於人體正在排毒,當有尿意時要及時的排出,千萬不能憋著,憋尿會讓大量的細菌有機可乘。在正常情況下男性的尿道下段會有細菌,排尿時這些細菌會被尿液衝刷掉。
  • 長時間吃中藥,若有3個現象,可能是肝病變了,養護肝臟做好2件事
    導語:通常情況下人在生病時都是去醫院裡面檢查,醫生會開很多的藥,不過有一些人可能不太喜歡西藥,他們會選擇中藥來進行治療。不管你選擇什麼藥,都要明白一句話:「是藥三分毒」。藥吃多了對我們身體的損傷總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那些經常服用中藥的人,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肝臟健康。一、長時間吃中藥,若有3個現象,可能是肝病變了1、肝區疼痛其實肝臟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因此就算肝臟出現了問題,如果是小毛病也是很難察覺的。
  • 孩子7歲前,爸媽一定要做好這3件事,尤其是最後一件!
    最近,有不少寶媽在後臺留言說孩子牙齒的問題:「之前沒注意,現在發現女兒裡面有個大槽牙被蟲蛀了」;「我家寶寶乳牙還沒掉呢,旁邊居然又長出一個小牙齒」;「孩子兩邊牙齒很不對稱,總是習慣用左邊吃東西因為在孩子幼兒時期,除了孩子的營養和健康,家長們最為擔心的莫過於眼睛和牙齒了,這些都關乎到孩子未來的成長。所以,要想孩子未來「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家長們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 肚子疼不只是腸胃炎,可能情況不是太好,做好這3件事,或能改善
    肚子疼不只是腸胃炎,可能是不太好的情況。大部分人腸道有疾病,吃兩片藥緩解一下就過去了,殊不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腸道的疾病發生了病變,成為了直腸癌。2、對疾病的忽略癌症屬於慢性疾病,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炎症不被及時的治療,從而慢慢發生了病變,所以我們平常的腸炎一定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 男人前列腺炎,別慌,常做這4件事,炎症可能會慢慢消失
    如果男性患上了前列腺炎,平時都做這4件事,可能炎症會慢慢消失。男人前列腺炎,別慌,常做這4件事,炎症可能會慢慢消失。一、充足的睡眠很多男性在年輕的時候經常熬夜,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過於勞累。前列腺也會得不到放鬆,經常如此就會患上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
  • 害怕孕吐難受,就乾脆不吃東西了?孕媽真正需要做好的是這4件事
    懷孕之後,絕大多數的媽媽因為體內激素的變化,都會有胃腸道不適反應,比如噁心、反胃、消化不良、嘔吐等症狀,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孕媽並不需要過於擔心,做好下面這4件事,可以幫你有效預防和緩解孕吐。
  • 身體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胃癌前兆,做好這3件事,或可預防
    不過,對於一些人來講,哪怕是胃常常報警卻依舊忽視對胃的保養,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癌的發生,所以,做好對胃病的防護,我們就可以實現一生健康。一、身體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胃癌前兆1、胃癌早期在胃癌最初期時,人們往往感覺最明顯的就是上腹部的不舒服,還會感覺上腹部隱隱作痛。
  • 大多數家長沒做好這件事
    最近有家長反應這樣一件事,寶寶4歲多,嘴裡的牙齒全爛了,黑乎乎的,明明3歲起就教會寶寶刷牙了,為什麼牙齒會長成這樣呢? 大部分家長認為,3歲是寶寶開始刷牙的時間,只要3歲後幫助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就能避免壞牙、爛牙。
  • 女人患上「宮頸肥大」,治療期做這「3件事」,或許炎症悄悄溜走
    宮頸肥大也是婦科中一種非常嚴重的炎症疾病,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性生活太過於頻繁或者細菌感染所導致的,對於患上宮頸肥大的女人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病毒篩查,看有沒有感染了什麼病毒。如果是由於病毒引起的感染,那麼,擴散性也是非常快的,必須要及時的截止住再次感染的機會,病毒因素誘發宮頸肥大機率也很大,所以說,女性一定要引起重視。
  • 學生妹「白帶」過多易溼褲,做好這3件事,上學也不怕尷尬!
    今天安安小編就和大家講一下:學生妹「白帶」過多易溼褲,做好這3件事,上學也不怕尷尬!1——少喝飲料多喝水「女人都是水做的」很多女生平時都不太喜歡喝水,特別是聽到男朋友讓自己「多喝熱水」的話,更是火冒三丈。